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度学年度八年级上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卷(选择题 30 分) 一、(一、(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风雨摧不垮,苦难中开花。厚重的家国情怀 出伟大的中国精神, 了传递温暖 和希望的中国担当。我们也在攻坚克难中磨砺自己、增强本领,收获了更多的自信和 勇气, 起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A孕育 彰显 汇聚 B凝聚 彰显 孕育 C孕育 凝聚 彰显 D彰显 孕育 汇聚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携程网根据出行大数据发布了“国庆黄金周旅行热力地图”,武汉黄鹤楼排在了国 内景区热度榜首位。 B具备
2、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的 5G,改变不仅普通人的移动互联生活,也将给社会 发展带来巨大变革和影响。 C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长假,各地文娱活动融入家国主题,让广大群众在节假日中感 受浓浓爱国氛围,共同为祖国庆生。 D新结构、新技术的采用,使福厦高铁正线达到时速 350 公里运营目标,解决了以往 沿海高铁跨海时降速的难题。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为琴、楼为幕、光为弦国庆节期间,武汉 25 公里江滩“巨屏”上演全新大 型灯光秀,以此向祖国深情告白。 B 节日和文化密不可分,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节日的形成过程, 也是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 C2020 年,我们战疫
3、情、抗洪峰、战贫困、奔小康;2020 年,我们走得不易,但走 得踏实、稳健、有力。 D这次特殊背景下的进博会,将持续迸发出“强磁场”效应,继续发挥国际采购、投 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的作用。 二、(二、(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4 4- -6 6 题。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象 “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意象呢? 论语雍也载: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这句话意思是说:聪明的人性情好动,才思敏捷,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所以借水 来比喻;仁厚的人性情好静,仁慈宽容,就
4、像山一样稳重不动,所以借山来比喻。这 也是中国古代美学中注重自然与人格相融合的“比德说”的源头。 礼记聘义中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 而泽,仁也。”这算是“比德说”的正式得名。“君子比德于玉”的“玉”就是玉石, “仁者乐山”的“山”就是山石。用石头来比喻人,既有温润的一面,也有沉稳的一 面。除了“比德于玉”,孔子集语中还记载了孔子“比德于水”的说法。卷三荀 子宥坐中,孔子在回答子贡“为什么君子都喜欢看水”这个问题时是这么说的: 这水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以君子见到大水 一定要细细观察。在孔子看来,君子看水何尝不是在观照自身呢。 除了孔
5、子外,老子对水同样大加赞赏,不吝溢美之词。 老子载: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水是至善至 美的东西,圣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性。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 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圣人的所作所为正因为与世无争,所以没 有过失。 由此可见,“山水”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美的化身、德的极致,它所承载的 是大美大德的精神内涵。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比德”于“山水”,每有闲暇, 必亲近自然,寄情山水。 儒家、道家以及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对人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都有着深刻的认识, 特别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
6、,人和自然在本质上 是和谐统一的。儒家的“天人合一”观最终归于人,天要为人所用,强调一整套伦理 道德规范。道家的“天人合一”观最终归于自然,强调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的 理想境界。禅宗强调人性即佛性,这与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 几种“天人合一”观都对中国山水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又以道家的“天 人合一”观影响尤为显著。老子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就是“天道”“天性”,“天人合一”就是回归“天道”,与“天性”相合, 最终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 人们纷纷投向到自然界的山水之中,通过与自然山水的接
7、触,去真切领略蕴含在山水 胜境之中“道”的真谛。 (基于命题需要,选文有改动) 4.下列有关“比德说”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德说”的正式得名,来自论语雍也中借山、水喻人的记载。 B.“比德说”体现出中国古代美学注重自然与人格相融合的特点。 C.“比德说”多用山、水来“比德”,即以山、水的特性来比喻君子的道德修养。 D.“比德说”对中国人的影响很深,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人都喜欢亲近自然,寄情山水。 5. 下列有关“天人合一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天人合一”观,最终归于人,提倡人要利用“天道”,强调的是伦理道德 规范。 B.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人要回归“天道”,最终达到
8、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的理 想境界。 C.佛家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人要顺应自然,最终修炼成佛。这一目标与道家完全 一致。 D.在儒、道、佛三家中,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对中国山水理念的形成产生的影响是 最大的。 6.下列有关“山水的意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具有沉稳、稳重的特性,所以有“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之说。 B.水具有滋润万物而无偏私的特性,所以古人常用水来比喻品德高尚的君子。 C.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所以可以用来比喻至善至美的圣人。 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的意象是美的化身,即大美;水的意象是德的极致,即大德。 三、(三、(1212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9、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7 7 题。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问边”交待了此行的目的和到达的地点,表明此诗缘何而作。 B.颔联“征蓬出汉塞”一句,诗人借蓬草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 C.颈联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了刻画,描绘出边陲壮阔雄奇的景象。 D.尾联写诗人到了边塞,见到了侦察兵和都护,圆满完成了此次出使的使命。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 8- -1010 题。题
10、。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 人奇其志。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 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 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 徙庐州,以父疾请归。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 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 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 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
11、州民辄忧扰, 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论曰: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 长者称之。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注释:弭:顺服。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奇其志 奇:对感到惊奇 B鳄鱼尾而食之 尾:尾巴 C知寿州 知:担任知州 D后卒如尧佐议 卒:最终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A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B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C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D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
12、暴非可网得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尧佐写文章列举鳄鱼的罪状并在各个市镇公示, 然后烹杀了它, 人们都感到惊异。 B尽管丁谓听了陈尧佐的建议用“下薪实土”法来筑固江堤,第二年堤还是损坏了。 C陈尧佐奏请朝廷免除河东百姓的赋税,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几十万的课税。 D陈尧佐做宰相时的业绩虽不多见,世人却称赞他是宽厚有德的长者。 第卷(非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 90 分)分) 四、(4 分) 11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 正午,我们在山顶仰卧正午,我们在山顶仰卧 中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武汉市 汉阳区 2020 2021 学年度 年级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