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议论文专题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议论文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议论文专题(16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专题议论文专题 20202020 年年 【北京市】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3 题。(共 7 分) 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制度的优势和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也与中国人民 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息息相关。 敢于担当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担当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意味着在关 键时刻能将国家、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疫情期间,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 钟南山院士靠在车座上闭目小憩,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这是因为钟老匆忙奔赴疫区
2、,没有时间好好休 息。一位 84 岁的老人,不亲赴抗疫一线本无可厚非,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为抗疫尽自己的力量,不顾劳累与 安危,毅然决然奔赴疫区。从年事已高的院士专家,到 90 后、00 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面对疫情义 无反顾,坚定前行,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 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为病毒肆虐的漫漫 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抗疫英雄敢于担当,奋战在前线,广大民众也自觉服从大局,为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疫情突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人们取消了春节
3、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 难就地隔离。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做出巨大贡献。他们面对离汉离鄂通 道关闭后交通停滞、城市“停摆”,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困难,服从 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将载入史册,为人们 所铭记。 医务工作者等抗疫一线的广大勇士逆行出征,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 他们是栋梁,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约束自我, 居家隔离:他们是基石,体现了服从大局的意识。没有栋梁,大厦将倾;没有基石,栋梁也将失去支撑。
4、 由此可见,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4 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21.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 分) 答: 22.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甲】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 成果。 【乙】第段列举钟南山院士和年轻的医护人员勇赴疫区的事例,意在证明有担当精神的人不 分年龄大小。 【丙】第段由之前的论证过渡到论述广大民众服从大局的意识,并用全国人民、武汉人民、 湖北人民的事例来论证。 23.下面是有关抗疫的材料。 请你结合上面的文字, 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
5、精神。 (3 分) 材料: 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正因如此,中国有能力通过传统公共卫生 干预方法应对一种新型的未知病毒。 布鲁斯艾尔沃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 注:传统公共卫生干预用提倡戴口罩、限制大众集会等手段来保障人民大众健康。 答: 四(三) 21.【答案】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 【解析】明确文章的结构,开篇提出论点: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 要条件。第二段用钟老的事例证明了敢于担当的精神;第三段用全国人民、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的事例 证明了服从大局的意识;最后一段进行总结。并且最后一段最后一句总
6、结了敢于担当的精神,第二句总 结了服从大局的意识,因此该句应该整合两者进行总结。 22.【答案】丙 【解析】【甲】中心论点应该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 【乙】第段意在说明中国人民有担当的精神,没强调是否与年龄有关。 23.【答案】材料说明了中国人民通过传统卫生干预抗击疫情,这种方法前提是公众的集体意识, 及服从大局的精神。从文章中同样能够看出,这种“国家一声令下,全民立刻响应”的精神为抗击疫情 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福建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12 分) 网络文学作为当前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 它不只供娱乐和消遣, 还会对读者
7、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 特別是在读者和作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下,必须更加重视网络文学影响人、塑造人的文化功能。因此, 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的需求,是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核心举措。 网络作家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网络创作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获得 驭文谋篇之大端。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说: “网络文学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精神文明载体,它的素材基本 源自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 ” 蒋胜男在创作 芈月传 时, 特意引用了一些教科书中的内容, 比如完璧归赵、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商鞅变法等。 同时,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网络作家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 传统文化既是一
8、个丰厚的思想库, 深邃厚重,又是巨大的素材库,内容驳杂,良莠并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科学智慧 等,也潜沉了一些落后残余;既有自强不息、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也有男尊女卑、因循守旧 等思想糟粕因此,网络文学弘扬传统文化,需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其进行分辨、过滤,然后吸纳精 粹,融入文学观念,成为创作素材。近年网络文学中那些备受好评之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作者对中 华传统文化的科学理解。 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贴近时代实现文学创新,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与现 代社会相适应, 与网络文学使命担当相一致。 网络作家应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
9、起来,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创新性发展。阿耐的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描写主人公的艰苦创业和自 强不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互助友爱,作者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品格放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展 现出历史转型期平凡人物的不同命运,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明进步的足音。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 )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影响人、塑造人。 B.第二段先引用唐家三少的话,再以蒋胜男的芈月传为例来证明观点。 C.网络小说大江东去受到好评,论证了网络文学可以实现创新性发展 D.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
10、问题,围绕网络文学发展的社会需求展开论证 【答案】A 16.文章第三段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3 分) _ _ 【答案】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两方面内容。精华主要指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哲学 思想、价值观念科学 智慧和传统美德等;糟粕主要指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落后残余的思想。 17.网络文学要健康发展,对网络作家提出哪三个要求?请简要概括。 (6 分) _ _ 【答案】 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需要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要贴近时代实 现文学创新。 【甘肃天水】 (一)阅读敬业与乐业 (节选) ,完成第 11-15 题。 (15
11、分)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 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 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 生活的不二法门。 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目,言不及义, 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 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 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
12、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 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 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 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色车也是 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 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 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
13、作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什么分别拣 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 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 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 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
14、,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 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 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 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 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 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11.本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 分) 12.文中第段划横
15、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3.结合全文,请给“乐业”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3 分) 1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 分) 15.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敬业的看法。 (3 分) (一) (15 分) 1.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 分) 12.举例论证。列举了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有高下之别的事例,论述了“凡职 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 分) 13.示例: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十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
16、他们怀者找 到“镭”的梦想, 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 从不抱怨叫苦。(所举事实论据强调“趣味”即可)(3 分) 14.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有业之必要、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 比论证等方法分别进行论证,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3 分) 15.略(3 分 【甘肃武威】 (二)阅读下面文意,完成题目。 (13 分) 在读诗读人中在读诗读人中感感受万受万千千气象气象 莫砺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
17、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 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 籍汗牛充栋, 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 40 年的老教师, 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 也即从 诗 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 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 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 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
18、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 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 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 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 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 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 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
19、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 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 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 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 和美感。 当然,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 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 气质和人格境界, 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 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
20、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 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 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 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 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 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 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1、,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 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 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自己就是在当知青的时候,在江南农 村茅檐底下“结识”李、杜、苏、辛等杰出人物,他们与我朝夕相伴,在冥冥之中引导我成为专攻古典文 学的教师。而今我年臻 70,决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普及,来报答那些异代知己对我的恩 情。 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 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22、。如 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 布。 (选自人民日报 ,2019 年 12 月 17 日,有删减) 12.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宋词是我们领会传统文化精神的首选阅读对象?(4 分) 13.分析第段画线句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分)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第段在简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入手,了解传统 文化精神。 B.第段引用清人叶燮的话是为了论证“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 本”。 C.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有力论证了“我
23、们要以唐诗宋词为首选对象读古代典籍,继承和发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心论点。 D.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论点。 15.如果为第段再补写一个论据,还可以哪一个诗(词)人?请简要分析。 (3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13 分) 2.(4 分)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其典范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考 和价值判断传递到今天,能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 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若只答第段第 1 句话“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 有提升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全国 中考 语文试题 汇编 议论文 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