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和地球仪 1.1.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2)最大周长 4 万千米 (3)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3.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麦哲伦环球航行 P2 (2)月食 (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4)地球卫星照片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4.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 纬线 经线 定 义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形 状 圆 半圆 长
2、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相互平行 相交于极点 5.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划分起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数值范围 0180 090 表达方式 W 或 E N 或 S 半球划分 20W 以东至 160E 以西为 东半球(20W-0-160E) 20W 以西至 160E 以东为 西半球(20W-180-160E)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6.6.判断东、西经,南、北纬:判断东、西经,南、北纬: (1)有 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 、以西是
3、(W) ,0纬线以北是(N) 、 以南是(S) (2) 没有 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 (E) , 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 ,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 7. 7. 判断半球位置判断半球位置: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 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 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二、地球的运动 1.1.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
4、运动 自转 公转 方 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 期 一天(约 24 小时) 一年(约 365 天) 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 产生原因 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和自转 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呈一定夹角 2 2. .公转地理意义(公转地理意义(北半球) : 节 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 期 3.21 6.22 9.23 12.22 直射位置 0(赤道) 23.5N 0(赤道) 23.5S 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季 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3 3. .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 温度带 范围 气候特点 地理现象
5、 热 带 南北回归线间 终年炎热 太阳直射 北温带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间 四季分明 无 南温带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间 四季分明 无 北寒带 北极圈以内 终年严寒 极昼极夜 南寒带 南极圈以内 终年严寒 极昼极夜 4 4. .高中低纬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1)低纬:0 30 (2)中纬:3060 (3)高纬:6090 三、地图三、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1.方向:方向: (1)一 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2.比例尺:比例尺: (1)定 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6、缩小的程度 (2)公 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4)应 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 范 围 内 容 大 小 详细 小 大 简略 3.3.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 : (1)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2)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说明海拔高度的数字 4.4.地形图地形图: (1)海拔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 (3)等 高 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a.a.山顶: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 b.b.山脊:山脊:等高
7、线向低处凸出 c.c.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出凸出 d. .鞍部:鞍部: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 e.e.陡崖:陡崖:等高线重合处 f.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平缓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1.1.中国优越的位置:中国优越的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亚欧大陆的东部部,太平洋的西岸太平洋的西岸。 优越性:海陆兼备海陆兼备,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交往。 东部临海东部临海,降水较多,水分水分条件好,有利于农业生产。 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中纬度中纬度地区。 优越性: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带,没有寒带寒带, 热量热量
8、条件良好,利于农业生产。 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 2.2.中国的疆域:中国的疆域: (1)面积:我国陆地总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三位。 2)四至点:最北端:漠河以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处(在黑龙江省) ; 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曾母暗沙(在海南省) ; 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在黑龙江省) ; 最西端:新疆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上。 (3)陆上邻国:14 个 ,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印度。 (4)海上邻国:6 个,分别是日本日本、韩国
9、韩国、菲律宾菲律宾、文莱文莱、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 (5)我国陆上疆界陆上疆界线长 2。2 万多千米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海岸线长达 1.8 万多千米万多千米,属我国管辖的海域 面积约 300 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大国。 (6)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渤海、黄海黄海、东海东海、南海南海。 (面积最大最大、纬度最低纬度最低的是南海南海;面积最小最小、纬度最高纬度最高的是渤海渤海)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台湾岛, 我国两个内海分别是渤海渤海、琼州海峡琼州海峡。 PS:结合课本 P5 图 1-1-3,找出我国 14 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
10、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找出 6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结合课本 P5 图 1-1-3,明确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琼州海峡、台湾岛、海南岛的位置。 3.3.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的行政规划分为省省、县县、乡乡三级。 (2)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个省、5 个自治区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个直辖市和 2 个个 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 其中 5 个自治区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
11、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4 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北京市、天津市天津市、上海市上海市和重庆市重庆市。 2 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3)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面积最大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纬度最高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海南省。 PS:结合课本 P8 图 1-1-5,熟练掌握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 结合 P9 表 1-1-1,记住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4.中国的人口中国的人口 (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
12、基数大基数大(2010 年,我国总人口为 13.41 亿亿,是世界人口最多人口最多 的国家。 ) 增长速度快增长速度快 (2)我国的人口国策:20 世纪 70 年代年代开始,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的 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基数大,每年新增的人口多,给国家的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和 资源环境资源环境带来沉重负担。所以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匀不均匀,东部多东部多,西部少西部少。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黑河腾冲一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少) 导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东多西少的原因原因:东部
13、自然条件优越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所以东部 人口多;西部自然条件恶劣西部自然条件恶劣,制约了经济和人口的发展制约了经济和人口的发展,所以西部人口少。 PS:结合课本 P14 图 1-2-4,找出黑河腾冲一线,明确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 5.5.中国的民族中国的民族 (1)我国民族总数民族总数:共有 56 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民族是汉族汉族。 (2)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数目:55 个(除汉族外,其他 55 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是壮族壮族。 (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总特点: “大“大散散居,小聚居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交错杂居” 汉族汉
14、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南、西北西北和东北部东北部地区。 (4)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藏族西藏自治区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 傣族云南省 朝鲜族、满族东北地区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 (5)个别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摔跤、赛马、射箭 藏族晒佛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1 1、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
15、分界线为昆仑山阿 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 山。第一级阶梯上主要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主要是盆地和高原, 海拔在 1000-2000 米, 第三级阶梯主要有平原和丘陵, 海拔多在 500 以下。 (能在图上找出) 3、我国主要的东西走向的山脉有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我国主要的南北 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横断山脉。 4、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 原-峰峦众多、地
16、面崎岖。 5、我国的三大平原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 河平原组成,黑土广布,多沼泽和冻土,有“黑土地”之称。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由黄河、海河、淮河的泥沙冲积而成。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物产丰富,有“水乡”和 “鱼米之乡”美誉。 6、我国的四大盆地: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内部较平坦,沙漠广布,最大的 为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 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内部平坦, 有沙漠分布, 西部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 为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 有 “聚宝盆” 之称。 四川盆地: 海拔较低,内部低山丘陵起伏,仅成都平
17、原较平坦,但物产丰富。 7、我国的主要丘陵 有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8、我国冬季(冬季(1 1 月份)的气温月份)的气温:南北温差很大。1 月份 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 河一线分布。我国夏季(7 月份)的气温: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较低温。 9、我国的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的年降水量时 间分布不均: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知道季风活动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关系。800mm 等降水 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10、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11、知道气候 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灾害性天气
18、:台风:在东南沿海一带影响比较明显,带来狂风和特 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寒潮:我国北方一带影响比较明显,带来急剧的降温。主要出 现在冬季。 13、能在地图上说出中国的主要河流。 14、长江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千米,流经 11 个省区(青海、 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主要的支流有嘉陵江、 汉江、赣江等。 (能在图上找出来)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 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水能丰富;中游-多“曲流” ,多支流,多湖泊;下游- 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有利于航运。 15、黄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
19、,注入渤海,全长 5464 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干流 流经 9 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主要的支流 有:洮河、湟水、汾河、渭河。 (能在图上找出来)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为内蒙古的河 口和河南的旧孟津,上游-多峡谷急流,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下 游-流域面积狭窄,形成“地上河” 。 16、能在长江流域图上找出葛洲坝水利枢纽和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和三峡水利枢纽。能在黄河流域图上找 出三门峡水利枢纽和小浪底水利枢纽。 17、长江年平均径流量长江年平均径流量为 1 万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一大河,上游水量大,流经地势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地带地势低平,河流流速变缓,航运价值较高。 18、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的主要危害在于泥沙,中游黄土疏松使下游“地上河” , 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治理黄河的措施 与手段有:在上游进行水能开发,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进行加固堤 坝,疏通水道。 19、青海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湖第一大湖,是一个咸水湖,分布在青海省。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最大 的淡水湖的淡水湖,分布在江西省。洞庭湖分布在湖南省,太湖分布在江苏省。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 地理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