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3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 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圆地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3.生活中的证据: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月食现象;登高望远月食现象;登高望远。 4.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6371 千米千米;最大周长:约约 4 4 万千米万千米;表面积:5.
2、15.1 亿平方千米。亿平方千米。 5.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横纬竖经)(横纬竖经)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示意图 定义 地球仪上与南、 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 叫赤道赤道。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 的半圆叫经线,的半圆叫经线,也叫子午线。子午线。 形状 圆圈,相互平行(南、北极点除外)圆圈,相互平行(南、北极点除外) 半圆,相交于南、北极点半圆,相交于南、北极点 长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相等相等(约为 2 万千米,赤道的一半)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横向)东西方向(横向) 南北方向(纵向)
3、南北方向(纵向) 条数 无数条无数条 无数条无数条 度数范围 0 0(赤道)(赤道)9090(南北南北极点)极点) 0 0(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180180 标注字母 北纬北纬 N N, 南纬南纬 S S 东经东经 E E, 西经西经 W W 度数 规律 纬度由赤道向南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北两极逐渐递增。 (北增北纬(北增北纬 N N,南增南纬南增南纬 S S) 经度由本初子午线向东经度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递增向西逐渐递增。 (东增东经(东增东经 E E,西增西经,西增西经 W W) 特殊经纬 线 0 0纬线 (赤道)纬线 (赤道) ; 回归线回归线 2 23.53.5;
4、极圈极圈 66.566.5 0 0经线(经线(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 180180经线经线; 2020W W; 160160E E 划 分 界 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是最长的纬线。是最长的纬线。 低中高纬度范围: 0 0- -3 30 0是低纬度是低纬度 ; 3 30 0- -6 60 0是中纬度是中纬度; 6 60 0- -9 90 0是高纬度是高纬度。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0 0和和 180180所组成的经线圈。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20W W 和和 160160E E 所组成的经线圈。 6.东西半球判断:经度在 0 02
5、200之间之间,是东半球是东半球。 经度在 1 160601 18080之间之间,是西半球是西半球。 经度在经度在 2 2001 16060之间之间,字母是字母是 E E,为东半球;字母是,为东半球;字母是 W W,为西半球。,为西半球。 4 经纬网做题方法经纬网做题方法: (1) 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区分经纬线和经纬度。 (平面经纬网: 横纬竖经横纬竖经 球面经纬网: 纬线是圆纬线是圆, 经线是半圆经线是半圆) (2)标字母标字母。(北增北纬北增北纬 N N;南增南纬;南增南纬 S S;东增东经;东增东经 E E;西增西经;西增西经 W W) (3)写经纬度写经纬度。(注意:0 0纬线、纬线、
6、0 0经线、经线、18180 0经线经线不加字母不加字母) (4)根据纬度判断:根据纬度判断:南南、北半球北半球; 低中高纬度低中高纬度; 温度带温度带;有无太阳直射、极昼极夜现象有无太阳直射、极昼极夜现象; 纬线长短纬线长短,面积大小面积大小等。 (5)根据经度判断: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东、西半球;东西经度东西经度。 (6)根据两点经纬度判断方位根据两点经纬度判断方位。(平面经纬网、球面经纬网、极地经纬网平面经纬网、球面经纬网、极地经纬网) 第二节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公转图复习方法地球的自转、公转图复习方法: (1 1)识别自转、公转示意图(识别自转、公转示意图(要
7、求要求:会演示自转、公转过程会演示自转、公转过程) 。 (2 2)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旋转中心,方向,周期,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旋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 。 (3 3)公转过程中: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某点昼夜长短变化、二分二至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某点昼夜长短变化、 季节变化季节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影子长短变化的判断。的判断。 7、地球的自转自转和公转公转对比 地球自转自转 地球公转公转 示 意 图 旋转中心 地轴地轴 太阳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
8、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约一天(约 2424 小时)小时) 一年(约一年(约 365365 天)天) 特征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保持不 变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北极星附近。 5 产生的 现象 昼夜交替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时间差异 太阳东升西落太阳东升西落 四季的变化四季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 8、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规律总结及示意图。 日期/节气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
9、 春分春分(3.3.2121 前后前后) 赤道赤道 0 昼夜平分昼夜平分 春分春分夏至夏至 (3 3.21.216 6.22.22) 0 023.523.5N N 昼长夜短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昼渐长,夜渐短) 夏至夏至(6.26.22 2 前后前后) 23.5N 昼最长,夜最短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北有极昼北极圈以北有极昼, 南极圈以南有极夜。南极圈以南有极夜。 夏至夏至秋分秋分 (6 6.22.229 9.23.23) 23.523.5N N0 0 昼长夜短昼长夜短 (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秋分(9.29.23 3 前后前后) 赤道赤道 0 昼夜平分昼夜平分 秋
10、分秋分冬至冬至 (9 9.23.231 12.222.22) 0 023.523.5S S 昼短夜长昼短夜长 (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冬至(1 12 2.2.22 2 前后前后) 23.5S 昼最短,夜最长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北有北极圈以北有极夜,极夜, 南极圈以南有极昼。南极圈以南有极昼。 冬至冬至次年春分次年春分 (1 12.222.22 次年次年 3 3.21.21) 23.523.5S S0 0 昼短夜长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直射点位置与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1)太阳直射的半球太阳直射的半球,该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夜短,且
11、,且纬度越高纬度越高,昼越长昼越长,夜越短夜越短。 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北半球(春分(春分夏至夏至秋分) ,秋分) ,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夜短,且,且纬度越高纬度越高,昼越长昼越长。 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秋分(秋分冬至冬至春分) ,春分) ,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昼短夜长;且;且纬度越高纬度越高,昼越短昼越短。 (2)太阳直射点向什么方向移动,该方向半球的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什么方向移动,该方向半球的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冬至春分春分夏至) ,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夏至) ,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夏至太阳直射
12、点向南移动(夏至秋分秋分冬至) ,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冬至) ,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3)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 (4)太阳直射次数太阳直射次数:南北回归线上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一年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一年两次。 (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影子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影子长短变化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高,正午影子最短。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高,正午影子最短。 6 冬至日冬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低,正午影子最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
13、低,正午影子最长。 9 9、五带划分依据: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 五带 纬度范围 气候特点 阳光直射与极昼 北寒带北寒带 66.566.5N N9090N N 终年寒冷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温带北温带 23.523.5N N66.566.5N N 四季变化明显四季变化明显 热带热带 23.523.5S S23.523.5N N 终年炎热终年炎热 有太阳直射现象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温带南温带 23.523.5S S66.566.5S S 四季变化明显四季变化明显 南寒带南寒带 66.566.5S S9090S S 终年寒冷终年寒冷 有极昼
14、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地图的阅读 一般地图读图方法一般地图读图方法 (1)看图名看图名。 (2)看图例和注记看图例和注记。 (3)看比例尺(要求:会比较大小,会量算距离,会换算单位会比较大小,会量算距离,会换算单位) (4)看方向(要求会判断方向:一般情况;有指向标;有经纬网会判断方向:一般情况;有指向标;有经纬网) (5)看位置(要求:熟记国家、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图熟记国家、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图) 1010、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比例尺、方向、图例(教材 P18 页,认识常见图例) 1 11 1、比例尺、比例尺: : (1)概念:图上距离比
15、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是个分数,不带单位) (2)表现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3)比例尺大小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大的比例尺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比例尺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大。 (4)比例尺范围、内容、详略比较:图幅大小相同时: (大小详,小大略)(大小详,小大略) 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细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细;小;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简略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简略。 (5)单位换算:1 1 千米千米= =10001000 米米= =100000100000 厘厘米米。 1 12
16、 2、方向方向的判读: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北方。 7 (3)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1 13 3、选择适用的地图(政区图政区图看国家、交通图、交通图看线路、导游图、导游图看景点等) 。 第四节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图的判读 1 14 4、海拔: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 15 5、
17、等高距、等高距:等高线地形图中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特点:同线等高,高距相同;闭合曲线,不交可重。同线等高,高距相同;闭合曲线,不交可重。 1 16 6、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 (1)判断坡度陡缓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是缓坡,等高线密集是陡坡。 (2)判断地形部位地形部位: 部位 等高线特点 山峰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分水线分水线) 山谷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等高线弯曲部分
18、向高处凸出(是集水线集水线) 陡崖陡崖 等高线重叠等高线重叠(适合攀岩攀岩、有瀑布瀑布出现) 鞍部鞍部 相邻两个山峰之间低凹的部分相邻两个山峰之间低凹的部分 1 17 7、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 (1)判断地形类型地形类型: 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教材 P27 图 1.43) 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方法 地势的起伏状况 高原高原 海拔海拔5 500m00m, 等高线外密内疏等高线外密内疏 外密内疏外密内疏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 缓 山地山地 海拔海拔5 500m00m,等高线密集等高线密集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丘陵丘陵 海拔海拔 2
19、 200m00m- -500m500m,等高线较密,等高线较密 集集 地势起伏较大 盆地盆地 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 四周高,中间低 平原平原 海拔海拔2 20000m m,等高线稀疏,等高线稀疏 宽广平坦 18、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沿着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可以 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总结: (1)判读等高距等高距。 (2)判读地形部位(山体部位) :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地形部位(山体部位) :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判读地形类型:高原、
20、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4)判断坡度陡缓及原因。坡度陡缓及原因。 (5)计算题:计算某地海拔(值计算某地海拔(值 oror 范围)范围) 计算两地相对高度(值计算两地相对高度(值 oror 范围)范围) 计算某地气温或两地温差(值计算某地气温或两地温差(值 oror 范围)范围) 比例尺计算距离比例尺计算距离 (6)河流位置及流向判断:河流位置及流向判断:河流发源于河流发源于山谷山谷,由地势高处往地势低处流。,由地势高处往地势低处流。 河流流向描述要先看清方位,描述方法:自河流流向描述要先看清方位,描述方法:自向向流。流。 (7)河流水系判断及原因河流
21、水系判断及原因:山地呈放射状;盆地呈向心状。 (8)河流流速判断及原因河流流速判断及原因: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河流流速快。 (9)泥石流位置及逃生方向泥石流位置及逃生方向:泥石流发生在有河流的山谷,往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两边高 地逃生。 8 (10)村庄引水路线选择村庄引水路线选择:顺地势由高处向低处引水自流。 (11)公路修建路线选择及原因公路修建路线选择及原因:沿等高线,坡度缓,行车安全,施工难度小。 (12)聚落选聚落选址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一般选择等高线稀疏(平原)的河流下游地区,河流交叉口处最佳。 (13)水库、大坝选址水库、大坝选址及影响及影响:水
22、库选利于蓄水的盆地盆地,坝址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河流峡谷 处。不利影响:淹没农田村庄,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14)风向及迎风坡、背风坡判断风向及迎风坡、背风坡判断: (看清图中方位,风向指风的来向) 。 (15)户外运动选址户外运动选址:攀岩、蹦极(陡崖) ;漂流(地势落差大的河谷) ;登山等。 第二章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大洲和大洋 19、海陆面积比例:三分陆地三分陆地(29) ,七分海洋七分海洋(71) 。 20、海陆分布:就南北半球而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
23、极周围是一块陆地。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 就东西半球而言: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在任何等分的半球中,海洋面积都比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都比陆地面积大。 21、七七大洲轮廓、面积、位置及分布、洲界线: (结合下图记忆) (1)面积(由大到小) :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位置及分布:主要位于东半球的东半球的是:亚洲亚洲、非洲非洲、欧洲欧洲、大洋洲大洋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西半球的是:北美洲北美洲、南美洲南美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北美洲北美洲、欧洲欧洲。 赤道穿过赤道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人教版七 年级 地理 上册 期末 复习 提纲
文档标签
- 年人教版七
-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
- 2021年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清单
- 2021年统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
- 2021年人教版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 2021年人教版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课件
-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 2021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 2021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全册复习提纲
-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 2021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数学
- 高分突破七年级地理上册
- 高分突破七年级地理上册答案
-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 2022年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