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卷:说明文重难点题型突破(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卷:说明文重难点题型突破(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卷:说明文重难点题型突破(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重难点题型突破说明文重难点题型突破 (一)说明内容(一)说明内容 说明对象说明对象+ +对象特征对象特征= =说明内容说明内容 1.1.说明对象说明对象 (1)分两类:实体事物;抽象事理 (2)表述形式: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3)把握说明对象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一般为事物说明文) ,二看首尾段总结句(一般 为事理说明文) 2.2.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 事物性说明文的特征多为外部特征,事理性说明文的特征多为内在特征。 表现在构造(内外) 、形态(大小、长短) 、性质(软硬、冷热) 、变化(动静、快慢) 、成因(简单复杂) 、功 用(广狭、正反) 方法: (
2、1)看标题(修饰、限制成分) (2)抓关键句(即含有许多能提挈、收束全文或文段的语言信息,常出现在开头部分或结尾处,也有在承上 启下的中间) (3)若无关键句,归纳各段段意,总体分析后概括 (4)借助说明方法的分析 (二)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二)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说明方法 答题重点答题重点 举例子 列举了,具体具体有力(真实准确有说服力,生动)地说明了,易于读者理解。 (基本特点 +基本内容) 列数字 列举了,具体、准确准确地说明了。 作比较 拿和比较,突出了突出了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分类别 概念:概念: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3、属性 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答题格式:答题格式:把与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打比方 概念:概念: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答题格式:答题格式:把比作,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特点。 (说明事理要加入“易于读者理解” ) 下定义 概念:概念: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 答题格式:答题格式:给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指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内涵)。 列图表 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照片类的,它的作用是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特点) 。 另一种是图表类的,包括圆饼图、柱状图、曲线图和表格等,它
4、的作用是简明直观简明直观地说明了 (对象)(特点) 。 引用 概念:概念:也叫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 俗语、名人名言等。 答题格式:答题格式:答题格式:引用了,使更有说服力(引用名言、格 言、谚语)/更有趣味(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更有文学色彩(引用 古诗词、古文等)。 作诠释 概念:概念: 从一个侧面, 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 答题格式:答题格式: 明白清楚地说明了 摹状貌 概念:概念: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进行状貌摹写。答题格式:答题格式:生动具体地说明了 (三)说明顺序(三)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5、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发展、 演变,表现为从古至今、具体日期等的依次推移。另:介绍制作过程的程序,一般用时间顺序。 2.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 说明事物形状、构造或参观建筑物,表现形式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远近,表现为视线、方位的依次 转移。 3.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 阐释事理,表现形式有:原因到结果,主要到次要,现象到本质,简到繁,整体到局部,一般到特殊,概括到 具体等。 注:有的说明文不单用一种说明顺序,答题时注意题目问法,要选择主要的说明顺序。 (四)考察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四)考察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1.用语准确用语准确(体会修饰性、限定
6、性词语的作用,运用替换、删除等方法辨析。 ) (1 1)判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判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 2)答题技巧:)答题技巧:是否删去(替换)的答题步骤如下:首先表明自身态度,不能删除(替换) ,其次再解释词语 含义,词语代入句中解释整句,接着对删去或者调换之后含义进行比较,指出不符实际之处,最后明确不能,并说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2.生动生动(多用修辞手法或生动描写,第二人称,我们等)趣味性 (五)开头段作用(五)开头段作用 先概括写了什么内容, 然后再写作用: 引出说明对象、 说明的内容;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照应题目; 引出下文 例题例题
7、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说明书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说明书 【药品名称】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 125 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 0.5 毫克,人工牛黄 5 毫克。辅料 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 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温水冲服。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袋) 一日次数 1-3 10-15 05-1 一日 3 次 4-6 16-21 1-15 一日 3 次 7-9 22-27 15-2 一日 3 次 10-12 28-3
8、2 2-25 一日 3 次 【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用药 3-7 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1 岁以下儿童应在 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 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 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的危险;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
9、或药师。 【有效期】暂定 24 个月。 (说明书内容有删减) 1. 下列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A. 服用本品期间不要饮酒。 B. 肝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本品。 C. 若服用本品过量,应立即去医院。 D. 儿童服用本品须有成人监护。 2. 依据说明书,下列做法正确一项是( ) A. 小华体温 39,四肢疼痛,妈妈冲泡了一袋性状已经泛黄的本品给他服用。 B. 小红服用本品 7 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她妈妈带她去了医院。 C. 8 个月大的宝宝发烧、打喷嚏,妈妈按照经验给她服用了本品半袋。 D. 小明感冒头痛发热,服用本品后,症状未缓解,又服用了另外一种退烧药。 3. 为什么【注意事项】中要求“将本
10、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请结合说明书说出原因。 _ _ 【答案】【答案】 1. B 2. B 3. 因为本品辅料为蔗糖,药味会甜,泡水后小孩会喜欢喝。本药用量上有限定。有较多禁忌和副作用。为 避免孩子误喝,给孩子带来伤害,所以要放到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练习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一)阅读下文,完成 1 1- -4 4 题(题(1010 分)分) 保护湿地,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湿地,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2019 年 2 月 2 日是第 23 个世界湿地日, 今年的主题是: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这一主题彰显了湿地在改善生态 环境质量、调节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
11、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 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中国湿地面积有 6600 万公顷,占世界湿地的 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 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我国 1992 年 加入湿地公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 ,负责推动湿地保护和执行工作。 湿地生态系统,与海洋、森林生态系统合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同时也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其重要 性
12、不言而喻。湿地具有极其多样化的生物,自我调节能力极强,同时也对生态环境的平衡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蓄水抗洪,防风,净化水资源,甚至给路过的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而对于人类来讲,湿地中极其多样化的动植 物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湿地提供了大量干净的水资源,更有旅游休闲的价值,不管是于自然环境或于人类自己的 利益而言,都没有要去破坏它的理由。 同时,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湿地拥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 器” ,是气候变化的“缓冲器” 。湿地专家介绍说,湿地类型多样,包含了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 沼等,它们在抵御极端天气,缓冲、减少洪涝灾害,缓解干旱,以及
13、吸收、储存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 湿地中的沼泽地特别是泥炭地储存了大量的碳,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专家还指出, (A)湿地具有强大的储碳功能, (B)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湿地一旦遭到破坏, (C)被安全封 锁在土壤中的碳将被释放到大气中,湿地由储碳库转变成碳排放源,将加剧全球变暖进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样的场景放眼整个世界还剩下多少呢?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 开始关注湿地的生态保护,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恢复这神奇的湿地! 1.从第段来看,我国湿地具有面积大、_、_等特点。 (2 分) 2.文章第-段主要从_和_这两方面介绍了
14、湿地的重要性。 (2 分) 3.填入第段括号里的关联词语应是 A_ B_ C_(3 分) 4.从全文来看,第段引用诗句的作用是_ _(3 分) 【答案】 (【答案】 (1010 分)分) 1.分布区域广 类型多样(2 分) 2.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调节气候变化(2 分) 3. 虽然 但是 那么(3 分) 4. 以诗句所描绘的场景,生动形象地说明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感染力,唤 起人们保护湿地的热情。 (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 1- -4 4 题。 (题。 (1111 分)分) 洁身自好的莲花洁身自好的莲花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
15、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 ,对“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 世纪 70 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 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总是 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 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 2 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 物多达 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均 小于 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
16、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 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 10 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 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 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 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 莲叶上有水时, 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 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 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 并从上面高速滑落。 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
17、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像莲花这样的植物, 就是生长在很 “脏” 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 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 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 20 世纪末, 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 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文章第段中写到宋代文人周敦颐 爱莲说 的作用是 (3 分) 2.请根据第段文意,用简洁的语言解释“莲花效应”的含义。 (2 分) 3.第段中加点词“总是” “均”这
18、两个词在文中充分说明了 (2 分) 4.请根据第段文意,简要概括“莲花效应”给植物本身带来的好处。 (1) (2) (4 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111 分)分) 1形象地点明说明对象莲花洁身自好的特征(2 分)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1 分) 2.(2 分)叶面上的灰尘经雨水清洗能变得格外清洁干净。 3.(2 分)充分说明莲叶等植物的叶面普遍洁净,凸显“莲花效应” (或更突出莲叶的特点) 。 4.(4 分)使得叶面不沾水滴,保持清洁(2 分) ;能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不易生病(2 分) 。 (三)阅读下文,完成(三)阅读下文,完成 1 15 5 题(题(1616 分)分) 共生:双
19、赢的生存智慧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 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脑海的多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 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参加下一场物种角逐的入场券。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 的路线前行, “合则双赢,争则俱败” ,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 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存在于残酷竞争中的权宜之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偶合而已。然而生物学的研究 成果却发现,这种生存战略同样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条进化道路共生进化的产物。它提供了共生双方的任 何一方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 共生的形态多种多
20、样,不拘一格。它存在于各层次、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海葵虾,顾名思义,对美丽的 海葵(腔肠动物)情有独钟,它总是夹着海葵浪迹于海底世界。一遇危险,自有长着含毒触角的海葵出面摆平。这 样一来,海葵虾可以放心觅食,不必为安全多费心机;而生性慵懒、喜静不喜动的海葵只要从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 一杯羹就足以果腹。 动物之间的共生的现象是这样,植物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不少见。生活在墨西哥的一种蚂蚁把巢筑在刺槐中 空的树干中,享用刺槐叶柄部位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作为回报,蚂蚁则负责植物的安全工作,一旦刺槐的敌人 食叶昆虫及其幼虫、 草食动物靠近时, 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 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 直到把它们赶
21、走。 除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气地上前啃掉它们的 藤条和嫩芽。 高等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早已为人类所熟知。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的菌丝体长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 合作用的产物,而植物则可以从真菌的分解物中吸取养料。 其实,在生物界发展的初期,不确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于物种之间,它们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对抗 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的破坏就越大。这( )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 ( )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 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 同样,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何为“生物共生” :
22、 (2 分) 2.生物共生存在于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 文中列举了动物与动物、 和 三 种类型的生物共生现象。 (4 分) 3.文章第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解释了植物与动物的共生现象,蚂蚁与刺槐共生, “双赢”具体表现 在: ; (6 分) 4.为选文第段的划线句“这( )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 ( )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 ”选关联词: (2 分) A.因为 所以 B.尽管 但 C.不仅 而且 D.只有 才 5.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 (2 分) A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只有服从共生这一规律,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B共生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只会给人类带来正面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 复习 试卷 说明文 难点 题型 突破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