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整理(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 必修必修1(人教版)知识点(人教版)知识点 归纳整理归纳整理 第一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 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 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 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
2、肤上,宜先 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 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萃取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 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
3、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 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 使漏斗内外 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 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 要用玻 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 物 三、离子检验三、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 AgAgC
4、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 =BaSO 4 四四. 除杂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 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2 4.物质的量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
5、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mol 或 g.mol-1 (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的
6、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 (3)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 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 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
7、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 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 溶液稀释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 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可以是气体、 液体、 固体) ,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可 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有否丁达尔效
8、应 实例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 均匀、 有的透明、 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 牛奶牛奶豆浆豆浆 烟烟云云雾等雾等.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3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
9、、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 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1)、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 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
10、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能导电的 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 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 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11、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 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 和SO 42-、Ag 和Cl-、Ca2和CO 32-、 Mg2 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和CO 32-,HCO3-,SO32-,OH- 和NH4 等 C、 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 (水) 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 和OH-、 CH 3COO-, OH-和HCO3- 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
12、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 、Fe3、Cu2、MnO4-等离子, 4 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 (或OH-)。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 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的概念及
13、其相互关系如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第三章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金属金属的的活动性活动性 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 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三、 A12O3为两性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
14、水。 四、四、 Na2CO3和和NaHCO3比较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1.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2.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 3.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 碱性(酚酞变浅红) 4. 热稳定性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5. 与酸反应 CO32 H =HCO 3 H CO3 H= CO 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6.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 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NaHCO 3N
15、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H CO3 OH =H 2OCO32 7. 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 H 2OCO2 =HCO3 NaHCO3不反应 8. 与盐反应 CaCl2Na2CO3= CaCO32NaCl Ca2 CO 32 =CaCO 3 NaHCO3不反应 5 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五、合金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 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合金的特点: 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六、几种重要的金属及
16、其化合物六、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1、金属的通性:导电、导热性,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一般情况下除 Hg 外都是固态 2、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 Hg、Ag 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如 Fe、Sn、Pb 等 电解法:适用于活泼金属,如 K、Na、Al 等(K、Ca、Na、Mg 都是电解氯化物,Al 是 电解 Al2O3) 3、铝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 、铝、铝 物理性质:银白色,较软的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 化学性质:Al3e-=Al3+ a、与非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反应:4Al+3O2=2Al2O3,2Al+3S=Al2S3,2Al+3Cl2=2AlC
17、l3 b、与酸、与酸反应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c、与强碱、与强碱反应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偏铝酸钠)+3H2 (2Al+2OH-+2H2O=2AlO2-+3H2) 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 d、铝热反应、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还原一些
18、金属氧化 物物。 、铝的化合物、铝的化合物 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a、与酸反应:Al2O3+6H+=2Al3+3H2O b、与碱反应:Al2O3+2OH-=2AlO2-+H2O Al(OH)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 a、实验室制备: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3+3NH3H2O=Al(OH)3+3NH4+ b、与酸、碱反应: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KAl(SO4)2(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十二水和硫酸铝钾,俗名:明矾俗名:明矾
19、 KAl(SO4)2=K+Al3+2SO42-,Al3+能水解:Al3+3H2O= Al(OH)3+3H+ 因为 Al(OH)3 具有很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矾可以做净水剂 4、铁、铁 物理性质: 银白色光泽, 密度大, 熔沸点高, 延展性, 导电导热性较好, 能被磁铁吸引。 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排第四。 化学性质: 6 a、与非金属反应:Fe+S=FeS,3Fe+2O2=Fe3O4,2Fe+3Cl2=2FeCl3 b、与水反应:3Fe+4H2O(g)=Fe3O4+4H2 c、与酸(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会被氧化成 三价铁 d、与盐反
20、应:如 CuCl2、CuSO4等,Fe+Cu2+=Fe2+Cu Fe2+和和 Fe3+离子的检验:离子的检验: 溶液是浅绿色的 Fe2+ 与 KSCN 溶液作用不显红色,再滴氯水则变红 加 NaOH 溶液现象:白色 灰绿色 红褐色 与无色 KSCN 溶液作用显红色 Fe3+ 溶液显黄色或棕黄色 加入 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第四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一、硅及其化合物硅及其化合物 、硅、硅 硅硅是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 界中总是与氧结合,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 壳质量90以上
21、。 硅位于第3周期,第A族碳的下方。Si 对比 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 合物。 硅单质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 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晶体硅的导电性 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光电池等能源。应用应用:半导体晶体 管及芯片、光电池。 、硅的化合物、硅的化合物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 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 构,基本单元是Si
22、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 埚,光导纤维) a、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二氧化硅具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 净的 SiO2无色透光性好。 b、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化学稳定性好、除 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 反应。不能用玻璃瓶装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7 SiO2+CaO=(高温) 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 SiO2+4HF=SiF4+2
23、H2O c、用途、用途:是制造光导纤维德主要原料;石英制作石英玻璃、石英电子表、石英钟 等;水晶常用来制造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工艺品等;石英砂常用作制玻璃和 建筑材料。 硅酸盐: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 性质稳定。 一般不溶于水。 (Na2SiO3 、 K2SiO3除外) 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 Na2SiO3 :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常用硅酸 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a、结构及其表示方式、结构及其表示方式: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种类多,结
24、构复杂,常用 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组成。其表示方式其表示方式:活泼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二氧化硅 水水。如:滑石 Mg3(Si4O10)(OH)2可表示为 3MgO4SiO2H2O b、 硅酸、 硅酸盐工业简介盐工业简介: 以含硅物质为原料, 经加工制得硅酸盐产品的工业成硅酸盐工业, 主要包括陶瓷工业、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其反应包含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水泥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 玻璃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成份是:Na2SiO3CaSiO34SiO2; 陶瓷陶瓷的原料是黏土。 注意注意:三大传统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原料中,只有陶瓷没有用到
25、石灰石。 C、硅酸钠硅酸钠:硅酸钠固体俗称泡花碱,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常作粘合 剂、防腐剂、耐火材料。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实验室可以用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备硅酸:Na2SiO3+2HCl=2NaCl+H2SiO3 、硅酸(、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 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二二、氯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 氯元素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活泼
26、,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为典型的非金属 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氯气、氯气 .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加压和降 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 制法制法: 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闻法: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8 .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 与非金属反应: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与水、碱溶液 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2NaCl2 =(点燃) 2NaC
27、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 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 Cl2的用途:的用途: a、自来水杀菌消毒、自来水杀菌消毒 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 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
28、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 久置氯水会失效。 b、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 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 Ca(ClO)22H2O c、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d、用于提纯、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等半导体和钛 e、有机化工、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拓展拓展 1、氯水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 Cl2有
29、少量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大 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 其主要溶质是 Cl2。 新制氯水新制氯水含 Cl2、 H2O、 HClO、 H+、 Cl-、 ClO-、 OH-等微粒 拓展拓展 2、次氯酸次氯酸:次氯酸(HClO)是比 H2CO3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 HClO 分子形式 存在。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的易分解(分解变成 HCl 和 O2)的弱酸。 拓展拓展 3、漂白粉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 Cl2和石灰乳为原料制 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 CaCl2和 Ca(ClO)2,有效成分是 Ca(ClO)2,须和酸(或空气中 CO
30、2)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用。 、氯离子的检验、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 、SO 32 ) HClAgNO3 = AgClHNO3 NaClAgNO3 = AgCl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H2O Cl Ag = AgCl 三、三、溴、碘溴、碘的性质和用途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9 溴溴: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强腐蚀性。 碘碘: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气态碘在空气中显深紫红色,有刺激性气味, 在水中溶解 度很小,易溶于酒精、四
31、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能与氯气反应的金属、非金属一般也能与溴、碘反应,只是反应活性不如氯气。 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Cl2Br2I2 四四、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1. 制法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 =(点燃) SO2 2.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 40体积比) 。 3.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a、可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可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中强酸),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 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
32、2H2O =H2SO3 ,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 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 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是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 SO2+Na2SO3+H2O=2NaHSO3 b、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是一种暂时性的漂白 c、具有还原性、具有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 五、五、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 、氮气(N2) a、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略
33、小于空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 。 b、分子结构:分子式N2,结构式NN c、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氮氮三键结合非常牢固,难以破坏,所以但其性质非 常稳定。 与 H2反应: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与氧气反应: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 =(高温或放电) 2NO,生成的一 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溶于水的气体,有毒,少量NO可以治疗心 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
34、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 NO2H2O = 2HNO3NO 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可以用水除去NO中的NO2 。 两条关系式: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 10 、氨气、氨气(NH3)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 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a、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 b、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氨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一 水合氨)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
35、。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NH4 OH)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 定:NH3H2O =() 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氯化氢反应:NH3HCl = NH4Cl (晶体) ,现象: 产生白烟。 c、氨气制备、氨气制备: 原理:铵盐和碱共热产生氨气。 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 NH4NO3NaOH =Na NO3H2ONH3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注意注意: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 收集
36、较纯净氨气)。 ()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说 明收集满。 干燥干燥:碱石灰(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 、铵盐、铵盐 a、定义、定义: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如 Cl-、SO42-、CO32-)形成的化合物,如 NH4Cl, NH4HCO3等。 b、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c、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加热分解:NH4Cl =NH3HCl ,NH4HCO3 =NH3H2OCO2 与碱反应:铵盐与碱共热可产生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 氨气,故可以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如:N
37、H4NO3+NaOH=NH3+H2O+NaCl,,离 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是实验室检验铵根离子的原理。 d、NH4+的检验的检验:NH4+OH-=NH3+H2O。操作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 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是否变蓝,如若变蓝则说明有铵根离子的 存在。 六六、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SO2 、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形成: pH 小于 5.6 的雨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雾等降水过程,是由大量硫和 氮的氧化物被雨水吸收而形成。 11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是化石燃料及其产品的燃烧、 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和硫
38、酸的生产等 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SO2 ,和水反应形成 H2SO3 。 防治防治措施: 从燃料燃烧入手。 改进燃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燃煤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物等。 从立法管理入手。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 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对含硫燃料进行脱硫处理;燃烧后形成的沿气脱硫。 (2SO2O2 =2SO3 SO3H2O= =H2SO4) 七七、硫酸、硫酸 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浓硫酸的三大
39、特性: a、吸水性:将物质中含有的水分子夺去(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b、脱水性:将别的物质中的 H、O 按原子个数比 2:1 脱出生成水。 C12H22O11 =(浓 H2SO4) 12C11H2O 放热 c、强氧化性(四大特性): 、冷的浓硫酸使 Fe、Al 等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 、活泼性排在氢后面的氢后面的金属也能与之反应(Pt、Au 除外) ,但不放出氢气但不放出氢气: 2 H2SO4 (浓)Cu =CuSO42H2OSO2 、与非金属反应:2 H2SO4 (浓)C= CO22H2OSO2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但不产生 H2 d、 不挥发性: 浓硫酸不挥发, 可制
40、备挥发性酸, 如 HCl: NaCl+H2SO4(浓)=NaHSO4+HCl 三大强酸中,盐酸和硝酸是挥发性酸,硫酸是不挥发性酸三大强酸中,盐酸和硝酸是挥发性酸,硫酸是不挥发性酸 稀硫酸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 ,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 碱性氧化物反应。 八八、硝酸、硝酸 1、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浓硝酸因为挥发 HNO3产生“发烟”现象,故叫做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 12 a、具有一般酸的通性:和碱,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b、不稳定性:4HNO3=4NO2+2H2O+O2,由于 HNO3分解产生的 NO2溶于水,
41、所 以久置的硝酸会显黄色,只需向其中通入空气即可消除黄色。 c、强氧化性、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 8HNO3(稀)3Cu =3Cu(NO3)22NO4H2O 4HNO3(浓)Cu = =Cu(NO3)22NO24H2O 常温下 Al、Fe 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制或铁制的容器储存浓硝酸。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与非金属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4)O2, HN(+3)O2, N(+2)O, N(+1)2O, N(0)2, N(-3)H3 。 d、王水、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体积比 3:1 混合而成,可以溶解一些不能溶解在硝酸中 的金属如 Pt、Au 等。 硫酸和硝酸硫酸和硝酸: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 隔绝内层金属与酸, 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因此, 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 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 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