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48 分)分) 1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它还要侵略中国的原因是( ) A中国人好欺负 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道光帝下令禁烟 2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 A 林则徐 B 鸦片战争 C 火烧圆明园 D 甲午风云 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
2、致分裂的反面教训。 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4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B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 C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5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 “求富”的目的 6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
3、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迹 C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D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7 日落紫禁城中有二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 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8某史书资料记载: “百日维新后,山西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物、铁路,还集股白银 45 万两 开设纺纱、织布厂,引进机器生产,推动了当地近代工业发展。 ”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发展 B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C法令在山西落实
4、的最好 D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9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 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 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 。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 A驱逐满人 B汉人掌权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0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哪一个( ) A康有为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11 “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 攻重点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
5、发生内变,被迫退守临淮关。 ”由此可见, 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国民党内力量涣散 B列强武装干涉 C国民党力量弱小 D革命脱离人民群众 12金冲及认为: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 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胡适开创了这一“功绩” ,他发表了( ) A 文学改良刍议 B 文学革命轮 C 狂人日记 D 敬告青年 13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 “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 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 四运动的( ) A爱国主义精
6、神 B民主科学精神 C民主法治精神 D民主革命精神 14有人说: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 年,中国终于 迎来了曙光。1921 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5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 “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 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161927 年秋,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针对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个“新的 革命策略”
7、是指( ) A武装斗争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城市包围农村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7红军从被迫长征到取得胜利,这一历程说明了( ) A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D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18有歌词写道: “休说那旧时恩怨,且携手共赴明天,毕竟是血浓于水,根叶相连,毕竟是同一个中华, 一个祖先。 ”下列内容能体现以上歌词涵义的是( ) A维新变法,思想启蒙 B北伐战争,推翻军阀 C南昌起义,军旗升起 D西安事变,合作抗日 19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抗日战争期间,
8、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华北日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20李宗仁回忆录 中写到:“我军人数虽少, 装备虽差, 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 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 庄的辉煌战果。 ”这个“辉煌战果”是(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211946 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
9、返回南京, 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 ,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 “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死了”是因 为( )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22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 毛泽东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A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三大战役的胜利 B刘邓大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23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 年份 新
10、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数(家) 新投资(万元) 平均增长(万元) 19011911 年 326 30 8620 783.7 19121919 年 470 6 9500 1187.5 分析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下面选项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B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C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 D辛亥革命的推动 241919 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 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 “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
11、开了!” D大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 二二.材料题(材料题(25 题题 26 分,分,26 题题 26 分,共分,共 52 分)分) 25 (26 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每一次的抉择,都影响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鸿章尝往英、法提督兵船,见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 国所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虑心忍辱。学得西人一二秘法,期有增益若 驻上海久而不能资取洋人长技,咎悔多矣。 李鸿章写给曾国藩的信件 材料二:1895 年春,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
12、加会试的举人康有为、 梁启超等联合各省 1300 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1897 年冬,德国 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图强,光绪帝随后宣布实行变法,颁布变法 诏书。 摘编自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井冈山道路的实质就是从实际出发,即从国情出发选择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在秋收起义失利转入井冈山后,正是一方面通过总结经验,一方面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的深入分析 后,才认识到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和主要阵地,从而开创了井冈山道路。 陈晓美、凌弓井冈山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开篇 (1)材料一中李鸿章提出了什么观点?结
13、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这个观点的指导下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 施? (2)材料二中光绪帝决定变法的背景是什么?简述该变法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井冈山道路”是指什么?概括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条革命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一个民族或国家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26 (26 分)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海军总司今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 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
14、不是某位大臣一 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 1895 年 1 月 23 日,19 天之后 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摘编自唐德对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 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团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 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材料看,伊 东佑亭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
15、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2) 材料二中图一记录的情景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哪一事件有关?图二是哪一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这次 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军民 在抗战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2020-2021 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分,满分 48 分)分) 1 (2 分)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它还要侵
16、略中国的原因是( ) A中国人好欺负 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道光帝下令禁烟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要结合所学知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理解。 【解答】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 家。但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故选:B。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的掌握。 需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等。 2 (2 分)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 A 林则徐 B 鸦片战争 C
17、 火烧圆明园 D 甲午风云 【分析】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 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答】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攻入 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主要反映 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影片是火烧圆明园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 园。 3 (2 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 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
18、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分析】依据题干“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 致分裂的反面教训”可以看出,主要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解答】据题干“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 分裂的反面教训”关键信息“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可知,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有 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故 C 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故 A 错误;没有太平 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也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
19、命的发生关系不大,故 B 错误;孙中山自觉接受 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不能体现太平天国运动激起了国 内反清的高潮,故 D 错误;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考查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判断问题的能力。理解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 4 (2 分)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B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 C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根本目的” 。 【解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
20、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可见,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 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 (2 分)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 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 “求富”的目的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李鸿章的这句话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联系课
21、本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确实开办了一些企业,是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为以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洋务运动一无是处或者说洋 务运动劳而无功都是欠妥当的,而 B 项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表面做做样子,这种说法否定了地主阶级为挽 救统治所做出的努力。李鸿章这样说,只是为了说明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 “求富”的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 (2 分)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圆明园遗迹 C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D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分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的相关知识。 【解答】A、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发生于 1839 年,与八国联军侵华没有关系。故 A 项错误。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所以圆明园遗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后果,与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没有关系。故 B 项错误。 C、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1894 年。 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没有关系。 故 C 项错误。 D、1900 年,八国联军攻陷了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将司令部设在北京紫禁城内,慈禧太后携光 绪帝仓皇出逃,于是发生了图片中的事情。故 D 项正确。 故选:D。 【点评】建议掌握近代史上侵华战争的相关知识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
23、中日战争、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 7 (2 分) 日落紫禁城中有二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 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运动,掌握维新变法运动的起止时间、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解答】依据“变亦变,不变亦变”可知,这里的“变”是指变法图强。1898 年 6 月,光绪帝颁布“明 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以及解
24、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综合记忆。 8 (2 分)某史书资料记载: “百日维新后,山西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物、铁路,还集股白银 45 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进机器生产,推动了当地近代工业发展。 ”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发展 B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C法令在山西落实的最好 D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推动了当地近代工业发展” 。 【解答】据材料“百日维新后,山西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物、铁路,还集股白银 45 万两开 设纺纱、织布厂,引进机器生产,推动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学年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年级 期末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