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考前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考前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七下历史考前复习七下历史考前复习 整体感知:历史线索整体感知:历史线索 【1】请照画线索导引图】请照画线索导引图 一、 二、阶段特征二、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的特征是:国家统一,繁荣且开放。【隋唐时期】的特征是:国家统一,繁荣且开放。 1.隋朝:(1)统一全国;(2)创立科举取士制度和三省六部制;(3)开凿大运河。 2.唐朝:(1)政治: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2)经济: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业 不断发展,手工业发达,唐三彩闻名中外,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3)对外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长安是国际大都会。(4)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
2、族政策,让少数民族担 任官职、册封首领、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嫁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唐中宗 派金城公主与尺带朱丹和亲,821 年唐蕃会盟。(5)文化上:注重文教,完善了科举制,诗歌、书法、 绘画等艺术成就斐然。(6)社会风气开放且兼容并包,妇女有一定地位。(7)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 的政策,与日本、新罗、大食友好往来,还有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征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权并立, ,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2 (1)政治:经历两宋的分裂逐渐走向统一;宋朝重文轻武,元朝创新制度实行
3、行省制,是我国省级行 政区的开始。(2)经济: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3 海外贸易:海外贸易发达并 设市舶司管理,海陆丝绸之路都很发达。(4)科技上: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和火药应用。(5)文 化上:出现宋词元曲,还有司马光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6)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间时战时和, 以和为主。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成为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元朝形成新民族一回族。 【明清时期】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朝:(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撤中书省,分权于六部,设立厂卫特务机构;(2)文化上:八 股取士。(
4、3)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4)对外抗争:戚继光抗倭。 2.清朝:(1)政治: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军机处设立;(2)经济上:出现康乾盛世,手工业发达,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形成商业网和商帮。(3)文化:大兴文字狱和文化专制;(4)对外交往: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5)对 外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6)民族关系: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 固:1684 年设台湾府管辖台湾。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管辖西藏,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7) 两大危机:“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的落后和闭塞;出现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如荷兰入侵台湾。 三、重要知识:三、重要知识: 1.科举取
5、士制度的创立: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概况:隋文帝开始用分 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影响: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为选官标准, 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促进了社会公平。选拔官吏的权利集中到 中央,国家可以选拔更多真正有用的人才。科举制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科举制 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一直维持了 1300 多年。 2.大运河的开通:目的:为了促进南北交通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605 年,隋炀帝时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 2000 多千米。意义:
6、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 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3.唐太宗(李世民)与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客观措施: 用人上:虚心纳谏,重用魏征;广纳贤才,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 3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 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边疆管理上: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
7、西域的统治。 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 之治”。 4.开元盛世:举措: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 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盛世局面: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 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后期年号为天宝) 5.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755-763 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 在范阳起兵叛唐,史称安史
8、之乱。原因: 内忧外患: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 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外重内轻: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 内轻。 重兵在握: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结果和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 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6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太宗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学习佛法),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中印 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唐代(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了佛教,唐朝的建筑艺术、 医药学以及文学、绘画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唐朝交流频繁
9、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A、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代 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玄奘、鉴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启示:A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B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 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7.宋朝重文轻武:目的:吸取唐末以来武将专横导致割据分裂的历史教训,订立“兴文教、抑武事” 的国策。描施: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只能是副帅。改 4 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在中央设太学,传播 儒学。影响:利:加强
10、中央集权,重用文臣,削夺武将权力,基本消除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隐患, 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 盛、人才翠出的文治局面。弊:造成官僚机构臃肿重叠、官员冗滥,人民负担沉重,军队指挥不灵,战 斗力减弱等诸多弊端。 8.四大发明:(1)造纸术:西汉时已发明纸。东汉(时期)蔡伦(人物)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 头和旧渔网做原料,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南朝时,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对人类文化的传播 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印刷术: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晚唐印制的金刚经为世界 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
11、期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元朝又发明木活字、锡活字。 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3)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宋朝时发明 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 路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4)火药:唐代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 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火药武器传入欧洲,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引起了世界军事史上的 变革,标志热兵器时代到来。(5)四大发明的意义:是中国古代文明在技术上的重要标志,经阿拉伯 人传至西方,对欧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9.明朝建立与皇权的强化:(1)
12、政治:明太祖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权力,直接 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行政、司 法和军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2)军事上:把 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 大权。(3)监察上:设立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4)思想文化: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 股取士,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限于八股文,束缚了 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10.郑和下西洋:条件:明朝前期经济发展
13、,国力强盛。目的: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 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概况: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先后 7 次下西洋,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 郑和下西洋扩大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 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比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 南洋的开发。 5 11.清朝前期专制主义极端强化: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没有裁决权,只能跪奏政务、笔录谕旨、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去执行。影响:军机处的设 立表明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是专制皇权极端强化的产物
14、;清朝大兴文字狱:(兴盛的时期:康熙、 雍正、乾隆)目的:为加强君主专制。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 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 读经;竭力宣扬忠君思想和儒家伦理道德,并继续推行八股取士。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 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影响:强化了集权统治,巩固了专 制皇权,但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12.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康熙时)1684 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1885 年设台湾行省; 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三藩之乱
15、;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乾 隆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蒙古)地区;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今新 疆地区。顺治时册封达赖、康熙时册封班禅,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时确立 金瓶掣签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清朝前期疆域: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 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地区,北至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南包南沙群岛。 13.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 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
16、自己的统治。 (2)、表现: 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出海。 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来船的数量、通商口岸地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只留广州一地为通商 口岸,只准广州十三行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清政府闭关自守,导 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 的发展进程。 (4) 认识启示:认识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的政策, 只能导致落后乃至最后的挨打。 四、启示四、启示: : 1.纵观西藏
17、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你有什么启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 分) 6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 社会经济的发展 3.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追求大一统。 4.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原则: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背景下考量;要从不同角度评价人物活动。 5.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重点治吏或从重从严打击贪污腐败犯法行为。从制度建设到依法治国。要纯洁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 依法反腐;要立的树人;要德法兼治等。 6.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体现出从防御少数民族到逐渐接纳,并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7.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实质。(4 分)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从秦汉开始设立,以后历代逐渐削弱宰相的权利,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 (2 分)其本质是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2 分) 8.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2 分)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解、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独特内涵,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