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疑难知识点整理与探析
《统编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疑难知识点整理与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疑难知识点整理与探析(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疑难知识点整理与探析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疑难知识点整理与探析 1、夏朝历法夏小正,到商朝改进为殷历。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夏朝应该是中国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国家);二里头文化可能是夏代文化遗址 夏商时期人们对历法有一定认识干支纪年法的出现与延续 2.“何尊”是“中国”一词最早的见证。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周成王时期;青铜器发达:生产力与劳动人民 文明起源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起源问题。 阶段认识:(1)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早期(3)中华文明的起源;(4)三皇五帝到夏代(5)商与西周 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井田制度,石器锄耕;青铜器物,丰富灿烂;养蚕缫
2、丝,丝织发达。 3.周朝,五名奴隶的身价相当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奴隶制国家;奴隶地位低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华夏认同: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春秋时期,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5、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 生产;颁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 背景:兼并
3、战争日益剧烈。 目的:富国强兵。 成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在各国建立。 重点: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 356 年。 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 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 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6、离骚和天问屈原的爱国主义。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的起源基础:经济发展 文化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重点人物) 孔子是儒
4、家学派的创始人。 核心观念是 “仁” , 意为关爱他人。 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 爱惜民力, 推行 “仁政” , 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主张“有教无类”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 相互转化、 对立统一的矛盾; 认为物极必反, 柔能克刚。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孟子:人性善;仁政;继承孔子;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庄子:道家;齐物;崇尚自然;自由 荀子:人性恶;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隆礼重法; 邹衍:阴阳家;
5、五行相生相克;敬顺昊天 墨子: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韩非子:依法治理国家;法与时移;早期中央集权;适应专制集权的社会趋势 7、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反映和平统一的历史趋势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大一统 国家初建有利条件 (1)政治方面 秦王嬴政的决策方式具有一定的民主特色。秦善于吸纳人才,外来人才在秦统一大业的实现上,功不可没。 (2)经济方面: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秦国的经济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 秦国对农业经济高度掌控,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主管经济的官吏体制;设立了种种法律来调整经济关系。 秦国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物质基础
6、雄厚。 (3)思想文化方面秦国以法家学说为主导,吸收和整合了“富国强兵”“君臣关系”和“政权运作”等方面的诸 子学说,实现了秦国国富兵强和政权的高效运转。 (4)军事方面正确的军事策略的采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是秦实现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破政治分裂、结束战争,成为历史大势、众望所归。 8、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马援 “马革裹尸”的情怀,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开疆拓土:(民族关系) 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夺取阴山以南及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酒泉、武威
7、、张掖、敦煌);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公元前 60 年设西域都护;加强东南沿海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 9、中原地区青瓷的代表作北齐仰覆莲六系青瓷尊。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手工业: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成就突出 代表性的丝织品素纱蝉衣;丝织水平高,西汉时被称为“丝国” 制漆业工艺水平高,一座屏风需要“万人之功” 煮盐业(池盐、海盐、井盐) 商业:状况繁荣;官营、民营商业遍及各地,道路四通八达。 货币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武帝下令统一铸造五铢钱(铜钱) 市场长安有东西九市;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宛(五大名都) 10、谥号、庙号、年号 见书本 P33 【课本认证】:
8、【课本认证】:课本 p33 11、唐蕃会盟碑 唐穆宗时期 “长庆会盟”。 【课本认证】 :【课本认证】 : 吐蕃是我国藏族祖先建立的民族政权。 7 世纪前期,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8 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 9 世纪,唐与吐蕃“长庆会盟”。 12、“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大雁塔为唐玄奘主持修建。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进士科举制 背景:社会阶层分化,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特点: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 评价 (1)积极方面: 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9、,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消极方面: 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束缚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 大雁塔:佛教东汉初期传入,汉明帝重视发展,于洛阳修筑白马寺; 佛道交融: 南北朝时期, 佛道首先交融。佛教时而尊崇,如梁武帝四度出家, 隋文帝和隋炀帝广造石像、 普著佛经; 时而备受打击,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13、 大唐
10、六典,简称唐六典,唐玄宗开元年间官修的行政法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记载了官制三省六部 机构设置: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为三省宰相议政场所。 运行机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 兵、刑、工六部。 特点: (1)职权分明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 (2)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影响: (1)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三省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3)三省
11、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4)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14、魏晋玄学: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 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佛道冲击儒学; 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儒佛关系: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屈从到隋唐时期取得坚实的理论基础 道佛关系: 道佛之间从魏晋南北朝时的道佛
12、互用转为隋唐时期道佛争宠,并最终形成三家交融现象 影响:1. 经济上:强化了农业社会所必需的身心内外合谐的价值取向即人与人和自然的和谐; 2. 思想上: 强化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出现了政治、 哲学、 宗教和伦理等交融的局面; 3. 政治上:为统治者提供了多重治理国家的范本,一定时期内都有利于维系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15、金刚经最早的有时间的868 年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佛教中印之间的交流:东晋法显(第一个出国取经的中国高僧)和唐朝玄奘(与鸠摩罗什、 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前往天竺,研学佛教思想,促使佛教本土化 16、唐招提寺是鉴真和他弟子在日本奈良仿
13、唐制的寺院。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对外交流鉴真东渡促进周边国家佛学传播。 17、明朝人绘制的雪夜访普图描绘了宋太祖与谋士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场景。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宋初专制集权的强化 (1)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的演变,相权膨胀; (2)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中央集权的削弱; (3)统治者对前代经验与教训的吸取。 18、王安石青苗法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王安石变法 背景: 必要性: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财政、边疆和政治危机; 目的:摆脱积贫积弱和社会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核心:富国强兵 措施: 富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
14、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育才:A.改革科举制:废诗赋取士旧制,以经义策论取士 评价: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积极性: A.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C. 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局限性: A.未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B.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 19、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部分反映了契丹人的游牧生活方式。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契丹的兴起
15、和建国: (1)契丹一词最早见于魏书,契丹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秦汉时为东胡的一支。 先后依附于唐时期的大贺氏联盟、后突厥、回纥。 (2)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 916 年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耶律德光统治时得到幽云十六州, 后改国号为辽。 (3)巩固措施: A.阿保机提倡农业,垦艺荒田,接受农耕生活; B.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C.政治上采取“藩汉分治” 制度, 设置南、 北面官制。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事务。 20、金朝迁都燕京,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 西夏的建立
16、(1)建国:公元 1038 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党项族为羌族的一支,唐中以来活 跃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唐末形成藩镇割据。 (2)采取措施: A.政治:仿照唐宋政治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同时保留一套蕃号官称; B.选官: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 C.文化:仿照汉文楷书,创制西夏文字; D.对外关系:,名义上先后向北宋、金称臣,实际上保持事实独立。 21、蒙古皇子与吐蕃宗教首领、藏传佛教高僧萨班在凉州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达成协议。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民族地区的关系巩固 22、北宋和金朝流行说唱艺术,为“诸宫调”。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
17、】: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 即话本,实质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23、宋徽宗赵佶,瘦金体,有芙蓉锦鸡图。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24、罗盘,南宋称为“地螺”,即“地罗”。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指南针的前身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 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用人工磁化的方 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 地位: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
18、重要的贡献。 25、改土归流 P79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原因: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世袭,形成割据势力。 概况: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中央委派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乾隆年间基本完成。 意义:强化中央政府统治、减轻西南人民负担、促进边疆开发,融合民族关系。 26、康熙后期,“丁银”数额固定,分摊入田赋一并征收,成为“摊丁入亩”。 【课本认证】:【课本认证】:赋税改革(拓展 P82) 27、耕织图描绘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课本认证】:明清经济总体发展【课本认证】:明清经济总体发展 农业领域:(1)美洲作物玉米、甘薯等推广种植;(2)粮食总产量的 大幅度提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人教版 必修 2019 中外 历史 纲要 疑难 知识点 整理 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6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