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译文赏析主题写法汇总
《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译文赏析主题写法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译文赏析主题写法汇总(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部部编版编版八八年级年级语文语文下册下册 古诗词古诗词 赏赏 析析 1 01 01 关雎关雎 【原文】【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 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 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 它。那
2、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 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赏析】【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 305 篇之首,孔子称其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 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 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 诗。 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
3、即景生情。“流”, 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 “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 婚的愿望。 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全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 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 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 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 要性分析最为精当。 应当补充者, 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
4、振文气, 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 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 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 2 第四、 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 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 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主题】【主题】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 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
5、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 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 真挚的思想感情。 【写法】【写法】 (1)运用比兴手法。 (2)重章叠句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02 02 蒹葭蒹葭 【原文】【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
6、去找 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 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 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 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赏析】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一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 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心爱的人却 使他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 未晞”“白露未已”
7、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 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 3 的心情。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显然别有含意, 如果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 热烈。因此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正是这种阻力,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 银河的两岸,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 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诗中写“苍苍” “萋萋”
8、 “采采” 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 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 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 “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诗人因追求伊人 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 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 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 胧迷离的美感。
9、 此外,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 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用“未晞 ”“未 已”去分别取代“为霜”,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 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蒹葭可谓“风”类诗的代表,读之,诗经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可见一 斑。 【主题】【主题】 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 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 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
10、型。这里 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 仙界。 【写法】【写法】 (1)运用兴的手法。 (2)用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手法,营造出渺远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主人公缠绵凄迷的 情感。 (3)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 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03 03 式微式微 【原文】【原文】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4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 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
11、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赏析】【赏析】 邶风式微出自诗经国风邶风,式作语助,微为黄昏,字面意思就是暮色 昏暗天要黑了。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 间的感触, 一连串的疑问、 质问, 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 有对 “君” 的行为的怨怒。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所以“式 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归隐”意象。 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 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
12、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 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然而, 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 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主题】【主题】 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一 连串的疑问、 质问,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有对 “君” 的行为的怨怒。 【写法】【写法】 (1)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2)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 象地表现了出来。 04 04 子衿子衿 【原文】【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
13、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 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 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赏析】【赏析】 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 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 5 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 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
14、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 活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 情的经典作品。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 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 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 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 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
15、 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 前。这种艺术效 果的获得, 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 “挑” “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 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 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 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 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
16、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 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 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 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主题】【主题】 渴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表达了深沉的思念。 【写法】【写法】 (1)采用倒叙手法。 (2)全诗除采用诗经惯用的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表现手法。 (3)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描写将主人公的热切急盼之情和望穿秋水、音信 全无之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05 0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7、唐王勃) 【原文】【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 【译文】【译文】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 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 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赏析】【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 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这虽然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但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
18、发 有为的精神。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 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 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 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尤其是诗中的第五六两 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 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表明初唐律诗还没 有定型。 【主题】【主题】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感情,又体现了不
19、为儿女情长而牵挂的宽阔、豁达胸怀。 【写法】【写法】 (1)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2)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3)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06 0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原文】【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译文】 秋水大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茫茫,波 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 观看别人辛勤
20、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赏析】【赏析】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 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 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7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 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描写洞庭湖全景。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 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描写湖水声势,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 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
21、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 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 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 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 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 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 引赏识。“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 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
22、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 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 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 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尾联化用典故,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卒章显志”。“垂钓者”暗指 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 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 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这几句话,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 淮南子 说 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
23、”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 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 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 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 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 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 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 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
24、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 用。 【主题】【主题】 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委婉地表达了 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 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写法】【写法】 (1)运用比兴手法。 (2)活用典故。 (3)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 8 07 07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原文】【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古诗词 原文 译文 赏析 主题 写法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