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
《自学考试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全译文 7待漏院记王禹偁(9571001) 【译文】 大自然的规律不说话,而万物顺利生长,一年的农事收获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掌握四季的官员(上古以四季名官, 有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教育、军事、司法、财政等工作) ,掌管五行的天官们(古代设 置掌管金、木、水、火、土的官职) ,疏通阴阳四时之气。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 三公(朝廷中最高长官。一般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讨论治国之道,六卿(隋唐后指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长官)职责分明,发扬了他们的教化的结果。所以(我们)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
2、这 就是取法于天道。古代善于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人,从皋陶、后夔(舜时贤臣)到房玄龄、魏征(唐初贤相) ,屈指 可数。这些人不独有德行,且都勤于职守。早起晚睡,以侍奉皇帝,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建国初,沿袭前朝(唐朝)的制度,在丹凤门(北宋汴京皇城的南门,原名明德门)的右边(即西边)设立 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务。当宫殿北面的门楼(此指皇帝接见群臣议论政事的宫殿)映着一线曙光,东 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光明闪耀的朝会时的火炬仪仗。宰相驾到,马车铃声哕哕作响,富有节奏。这时 金马门(此借指宋朝的宫门)尚未打开,漏壶里的水仍在下滴(意指天还没有亮) , (侍从)除去帷
3、盖, (宰相)在此 暂息。 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他大概想得很多吧!有的在想,百姓尚未安宁,考虑怎样使百姓安康;四方的少数民族尚未 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得到安抚;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地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德才兼备之人在民间, 我怎样取用他们;奸滑邪恶之臣在朝,我怎样贬斥他们;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六种自然现象)不和顺, 灾祸接连而来,我愿意辞去相位,祈求上天消除灾祸;各种刑罚未能废除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修养 德行以矫正。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宫门(九门:古代天子所居有九门)已经开启,同远闻四方的天子 离得很近。宰相奏明意见,当朝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朝廷的
4、政治风气清明安定,百姓因此而富裕。如此,宰 相统领百官,享受优厚的俸禄,就不是侥幸,而是理应如此。 有的在想,我有私仇没有报复,考虑怎样斥逐仇敌;有旧恩未能报达,考虑怎样使恩人得到荣耀;考虑美女玉帛, 怎样到手;车马玩物,怎样取得它;奸邪之徒依附于我的权势,我便考虑怎样提拔他们;正直之臣直言谏诤,我便 考虑怎样降职或罢免他们;三时(春、夏、秋,指农忙时节)各地报告灾情,皇上有忧虑的神色,我便考虑怎样编 造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舞弊,国君听到怨言,我便考虑怎样奉承献媚求得皇上的欢心。私心纷乱不息,和衣而 睡(指不勤于政事)坐着。宫门已经开了,金殿之上龙目(传说舜与两个瞳仁,古时以为异相)一再顾视
5、,宰相提 出建议,皇帝被他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如此,即使宰相被打入死牢,贬谪到荒远之地,也 不是不幸,而是完全应该的。 因此可以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难道可以不谨慎吗?还有一种宰相,他们没有恶名声,也没有好 名声,随众人进退(指毫无建树) ,窃取高位贪图利禄,滥竽充数而保全身家性命,也是不足取的。大理寺(古代中 央审判机关。古时听讼于棘木之下,故称棘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写此文,恳请能将它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劝戒 执政的大臣。 2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译文】 唉!盛衰的原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不是人的作为吗?推究庄宗(李存勖,当时西北少数民族沙陀部族的首
6、 领,灭后梁,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后唐王朝)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庄宗父李克用)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指后梁太祖朱温朱全忠)是我的 仇敌,燕王(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盟约结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王,这几 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太庙(帝王的祖庙) ,以后宗庄 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羊猪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背着在 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索捆缚燕王父子(刘仁恭和刘守光)
7、,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指梁末帝朱友贞朱温之子及其部将皇甫麟) 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 ,告诉他大功告成,他的意气之盛,可说是相当激昂啊!等到仇敌已 灭,天下已经安定,贝州军士皇甫晖(发动兵变)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 (李存勖闻变, )匆忙率军从洛 阳向大梁进发, (至于万胜镇,闻李嗣原已占据大梁,引兵折回洛阳, )所率二万余官兵沿途叛逃殆尽,君臣们你看 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李存勖部队返至洛阳城 东的石桥时,十分狼狈悲伤,君臣相顾哭泣,部将元行钦等百余人拔刀断发,向天立誓,表示孝忠) ,多么的衰败啊! 难道取
8、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至祸害, 谦虚能得到益处。”忧思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闲散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李存勖喜爱音律, 常与伶人杂戏与廷,宠信伶人,伶官郭从谦艺名郭门高任从马直皇帝亲军指挥使。郭从谦趁李嗣源反叛之机,率 兵作乱,攻入宫中,李存勖被乱兵射死。李存勖死后,由李嗣源李克用养子继帝位,即唐明宗,国号虽然未变,但 李存勖的血统已断,故说“国灭”) ,而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细微的事物积累而酿成的,才能和英 勇多受困
9、于所沉迷的喜好,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 32秋声赋欧阳修 【译文】 我正在夜间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而来,惊惧地侧耳倾听,心想:奇怪啊!初来时淅沥(雨声)十分凄凉,忽 然间奔腾砰湃(形容波涛声) ,犹如波涛在黑夜里翻滚,狂风暴雨突如其来。它碰在物体上,鏦鏦铮铮(形容金属物 相撞击的声音) ,金属都发出声响。又如奔袭敌阵的战士,衔枚(古时行军,令士兵口中横衔一种形似筷子的小棒, 防止讲话、喧哗,以保守行军的秘密)急走,听不见号令,只听见人马行走之声。我对书童说:“这是什么声音啊, 你出去看看吧!”书童回来说:“月亮星星晶莹洁白,银河横挂天边,四周没有人声,声音
10、来自树间。” 我说:“啊呀好悲伤啊!这是秋声,为什么要来呢?要说那秋天所呈现的形状:其色惨淡,烟云飘散聚合;其气象清 明,天空太阳光亮;其气寒冷,刺透人的肌肉骨骼;其意萧索,山河空旷寂寞。因此秋天发出的声音,就是凄凄切 切, 犹如人们在呼叫怒唤。 (下面二句写春天的草木) 繁盛的青草在绿地上争相媲美,美丽的树木青翠茂盛惹人喜爱; 草被秋风一拂,颜色就变,树木遇到秋风,叶子就落。那个摧残零落(树木花草)的力量,只是秋气的一点余威罢 了。秋天,是掌管刑法的官吏,在季节上属阴(古代以阴阳配合四时,春夏属阳,秋冬属阴) ;又是象征用兵的(古 代征伐多在秋天,故秋天象征着刀兵) ,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所
11、谓天地严凝之气,常常以肃杀作为核心。自然对于 万物,是春天萌生,秋天结实。因此秋天在音乐上,商声就是主管西方的音调;而所谓夷则,是七月的音律。商, 就是伤,万物衰老就悲伤;夷,就是戮,万物过盛就杀戮。” “啊,草木无情,有固定的时节凋谢;人作为动物,乃是万物之灵,许多忧愁有感于心,许多事情劳其外形,心中 有所触动,精神上必定受到影响。何况还要思考那些能力不能达到,忧愁那些智力不能办到的(事情)。必然会使 红润的脸色变得如同枯木(喻指衰老),乌黑黑的头发变得花白;为什么要用不是金石的身躯,想同草木争奇斗胜 呢?想想谁是摧残我们的贼人,又何必去怨恨那不相关的秋声?” 书童没有回答,垂下头已经熟睡。
12、只听得四周墙壁上虫声唧唧,好像附和我的叹息。 36六国论苏洵 【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打仗不擅长,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灭亡的原因啊。有人说: “六国相互灭亡,全(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失去了有力的后援, 不能够独自保全自己。因此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除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小的可以获得小城,大的就得到大城。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和因战胜而得到 的土地,实际上多百倍;诸侯由于贿赂所失去的土地,跟战败中失去的土地相比,实际上也多百倍。所以秦国很想 得到的,诸侯很担心的,原本就不在于作战啊。回忆六国的先辈,冒着霜露,
13、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其) 子孙却对待土地不很爱惜,拿来给别人,如同抛弃小草(比喻轻贱的东西)。今日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 池,然后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比喻短暂的时间)。起来看看四周的边境,而秦国兵马又到了。这样下去诸侯的土 地是有限的,贪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奉送(秦国)越多,(秦国)侵犯他们就越厉害。所以不须作战,强弱 胜败已经分明了。终究灭亡,理应如此。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如同抱柴禾去救火,柴禾不用完,火就不熄 灭。”这话说对了。 齐人未曾贿赂秦国,最后跟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结交秦国却不帮助五国啊。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 了。燕、赵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
14、,能够守卫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是个小国却能 后灭亡,这是用兵抗敌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用荆轲(行刺)作为策略,才招致了灾祸的来临。赵国曾五次对秦 作战,二败而三胜。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杀,邯郸才成为(秦 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啊。况且燕赵是处在秦(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侯,可以 说是智谋和力量(变得)势孤力弱、处境危急,战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的。当初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 他们的土地,齐人不归附秦国,刺客不到秦去,优秀将领(李牧)仍健在,那么胜负的定数,存亡的道理,应当能 够与秦国互相较量,(
15、结局)或许还不容易预料。 唉!(如果)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对付秦,那么我恐怕 秦人会害怕得连饭也吃不下去啊。可悲呀!有像这样(强大)的国势,却被秦国久负的威势挟制,天天削减月月割 让,因而趋于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可不要使(自己)被积蓄的威势所挟制啊!说起来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 势力比秦弱小,却仍有可以不用贿赂(的方法)来战胜秦的可能性。假如以(现今)偌大的天下,屈尊而重蹈六国 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列于六国的下等了。 46墨池记曾巩 【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临近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深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
16、 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便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 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的确如此吗? 当王羲之无法(接受别人)勉强他做官,从而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使自己的心意快乐于山光水色之中。 或许当他安闲自得、放纵任情的时候,又曾经在这里停留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看来他的才能, 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难道是他们在学习上下的功夫 不如王羲之吗?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缺少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造就很高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学舍。教授(官名)王君深怕关于墨池
17、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 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举以标示,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 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 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有道德学问的人留传下 来的典范德行,影响到后世人又该怎么样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55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译文】 安石敬白: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君实您同游共处、彼此相好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可是议论事情常常看法不 一致,这是因为我们彼此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
18、不同的缘故,即使想强作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被您所谅解,所以只 简略地写了封回信,不再替自己辩解。又考虑到承蒙您看重和厚待,应当书信往来而不应当草率从事,所以今天我 详尽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也许能谅解我。 大凡读书人所争论的,最主要在于名义与实际(是否相符)。名义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以后,则天下的是非之理便获 得了。如今您所用来教导我的,认为(我)侵夺官吏职权、无端惹事生非、与民争夺争利、拒绝别人劝告,因此招 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我却认为, 接受皇上的命令, 议订法令制度而在朝廷上讨论修正, 交给主管官吏 (去实施) , 不能算是侵夺原来管吏的职权;推行前代贤君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
19、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生事扰民;替国家整 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排除错误的言论,反驳花言巧语的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 至于怨恨和指责如此众多,则本来早就知道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生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 大夫们多以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和流俗,讨众人的欢心为好。皇上却想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 人有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大吵大闹的样子呢?商王盘庚(盘庚是商代中 兴的君主,迁都时,一些贵族煽动民众反对)迁都时,百姓相与怨恨,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 为有人怨恨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考虑到这样做合理,然后采取行动,认定做得对,
20、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假 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以施恩惠给这些百姓,那么我承认过错;如果说如今应当什 么事情也别做,墨守前人(祖宗)的陈规旧法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不胜衷心(区区:拳拳,这里是衷心的意思)仰慕到了极点。 71方山子传苏轼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民间的侠义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 长,就改变过去的志节,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最终无此境遇。以后于是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 岐亭(今湖北麻城西南)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
21、徒步来往 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呈)方形的帽顶并且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方山冠(汉朝祭 祀宗庙时乐师所戴)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 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视着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招呼我 住到他家去,他家里四壁萧条,空无所有,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借酒使性,喜好舞剑,挥霍钱财如粪土。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 骑马随从,身挟两箭,在西
22、山游猎。前方一鹊飞起,他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激怒所骑马使其快驰, 独自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今天回想起来仿 佛只隔几天,精强勇猛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又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要说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本应有官做,如果做官的话,如今(想必)已声名卓著了。他又有家在洛阳,园 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 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独自来到荒僻的山里,难道不是因为他会心之处才会如此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故
23、意弄得肮脏不洁,表示不愿意为人所知,无法见到他们, 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吗? 74前赤壁赋苏轼 【译文】 壬戌年(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 1082)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乘船从流飘荡,在赤壁的下面游览。清凉的 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浪。举杯劝客人饮酒,吟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一诗,高唱“窈窕”的篇章。一 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南斗)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 一片。听任小船所往,越过宽广江面浩荡渺茫。浩浩荡荡如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道它要在哪儿落脚;飘飘然如 超脱尘世,无牵无挂,飞升而成为神仙。 于是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击船边(打节拍)歌唱。歌词
24、说:“桂木做的船桨啊兰木做的桨,划开为月光照耀的清 澈、空灵透明的江水,迎着水面上随波浮动的月光。我的思念悠远,遥望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 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响,象哀怨、象爱慕,象抽泣、象倾诉,余音细弱悠长,象细丝延绵 不断。使潜藏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船上的寡妇哭泣。 我忧愁变容,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声音)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古城名,在今湖北武汉),向东望是武昌(今湖北鄂城),山 水盘绕,繁茂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今属湖北),顺着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学考试 复习 专题 中国古代文学 作品选 译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