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专题-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复习专题-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2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 1.1.质点质点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 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2.2.参考系参考系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在研究实
2、际问题时, 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 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3.路程和位移路程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 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 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 1-1 中质点轨迹 ACB 的长度是
3、路程,AB 是位移 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 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 O 点起走了 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 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 t 的比值。 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 A B C A B C 图 1-1 2 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 果在一段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4、 s, 则我们定义 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 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 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 5、加速度、加速度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 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0t VV t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 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
5、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第二章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 a 恒定。当 a 与 v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速度时间关系:atvv 0 位移时间关系: 2 0 2 1 attvx (2)重要推论 速度位移关系:axvv2 2 0 2 平均速度: 2 0 2 t v vv v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x=xn+1-xn=aT2。
6、3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 重力加速度 g 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 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 速度的值最小,随高度增加 g 的值越小,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 vt=gtH=gt 2/2,v t 2=2gh 4.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的运动一
7、般定 0 V为正方向,则g为 负值以抛出时刻为 t=0 时刻gtVVt 0 2 0 2 1 gttVh 物体上升最高点所用时间: g V t 0 ; 上升的最大高度: g V H 2 2 0 物体下落时间(从抛出点回到抛出点): g V t 0 2 落地速度: 0 VVt,即:上升过程中(某一位置速度)和下落过程中通过某一位 置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方向相反 题型题型 1 1 竖直上抛基本公式应用竖直上抛基本公式应用 【例 1】气球以 10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 17s 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m/s 2)答案:1275m 5 5. .用电火花
8、计时器用电火花计时器( (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 (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 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 (1) 2 B ABBC T , 2 C BCCD T (2) 2 CB CDBC a TT 6位移时间图象的信息点位移时间图象
9、的信息点 (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图线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不表示轨迹。 (2)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线的斜率表示某时刻物体速度的 大小和方向。 (3) 横截距表示物体出发的时刻, 纵截距表示零时刻物体的出发位置。 7速度时间图象的信息点速度时间图象的信息点 (1)横坐标表时间,纵坐标表速度。图线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2)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线的斜率表示某时刻物 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横轴上 方为正,下方为负)。 第三章第三章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1 1、力、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
10、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 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等。 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2 2、重力、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 O A B C D E 3.07 12.38 27.87
11、49.62. 77.40 图 2-5 5 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 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 3 3、弹力、弹力 1.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 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 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12、。 3.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胡克定律:KxF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 K 为劲度系数, 只与弹簧的原长、 粗细和材料有关。 )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一端靠着静止 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 A,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 F,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这一 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
13、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4 4、摩擦力、摩擦力 (1 ) 滑动摩擦力: N Ff= 说明 :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F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 静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 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A F 6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
14、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典型例题:用水平外力将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使木块保持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当 水平外力增大时,则木块 ( ) A、对墙的压力增大,受静摩擦力不变 B、对墙的压力增大,受静摩擦力增大 C、对墙的压力不变,受静摩擦力不变 D、对墙的压力增大,受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5 5、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 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
15、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 点力。 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6 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 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
16、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 F合=0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F 7 第四章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1 1、牛顿运动三定律、牛顿运动三定律 2 2、力学单位制、力学单位制 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基本单基本单 位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
17、单位; 根据物理公式和基 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 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 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米(m m),质量为千克千克(kg)(kg),时间为秒(秒(s s),由此还可得到其 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典型例题:物体在 F1、F2两个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方向 ( ) A、一定沿 F1的方向 B、一定沿 F2的方向 C、不是沿 F1方向就是沿 F2方向 D、可能既不沿
18、 F1的方向,也不沿 F2的方向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2表达式: F合= ma 3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 4力的单位的定义:使质量为 1kg 的物体产生 1m/s2 的加速度的力就是 1N 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 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 的应用 1已知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已知受力情况确定
19、物体的运动情况 3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关系的桥梁 牛顿第一定律 1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 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8 典型例题: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此后 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 ) A、力是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第五第五章章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及其研究一、曲线运动及其研究 1曲线运动 (1)性质:是一种变速运动。作曲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和
20、所受合力不为 零。 (2)条件:当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质点做曲线运动。 (3)力线、速度线与运动轨迹间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线和速度 线所夹,且力线在轨迹凹侧,如图所示。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一是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效性和等时性;二是各 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3)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要对相关矢量(力、加速度、速 度、位移)进行合成与分解,使合矢量与分矢量相互转化。 二、平抛运动规律二、平抛运动规律 1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轨迹方程为 2 2 0 2 x v g y 2几
21、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1)加速度 分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 g。 合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 g。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 动。 (2)速度 分速度: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为 0 vvx;竖直方向为匀加速 直线运动,竖直分速度为gtvy。 v A F x y y v v x v s 0 v 9 合速度:合速度 2 2 0 22 )(gtvvv yx 。 0 tan v gt ,为(合)速度方 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位移 分位移:水平方向的位移tvx 0 ,竖直方向的位移 2 2 1 gty 。 合位移:物体的合位移 22 yxs 22
22、 2 0 422 2 0 4 1 4 1 tgvttgtv, 00 2 2 2 1 tan v gt tv gt 2 tan ,为物体的(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4)注意: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注意: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 g h t 2 三、圆周运动的描述三、圆周运动的描述 1运动学描述 (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线速度(v): t l v ,国际单位为 m/s。质点在圆周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周 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角速度(): t ,国际单位为 rad/s。 转速 (n)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所转过的圈数, 单位为 r/s (或 r/min) 。 周期(T):做匀速
23、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国际单位为 s。 向心加速度)( n a: 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 向垂直,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国际单位为 m/s2。 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角速度、转速、周期、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 运动。 (2)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 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rv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T r v 2 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T 2 转速与周期的关系: 1 n T 10 向心加速度与其它量的关系: 2 2 2 2 4 T r r r v an 22 4n r 2动力学描述 (1)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复习 专题 学业 水平 考试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