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能培训专题-电路分析基础-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
《电工技能培训专题-电路分析基础-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能培训专题-电路分析基础-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6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11.2 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 11.3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含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 11.4 空心变压器空心变压器 11.5 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11.6 全耦合变压器全耦合变压器 11.7 实际变压器模型实际变压器模型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是电路中的两种元件,同属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是电路中的两种元件,同属 于磁耦合元件,它们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于磁耦合元件,它们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 谓磁耦合,是指载流线圈通过彼此的磁场而相互关
2、谓磁耦合,是指载流线圈通过彼此的磁场而相互关 联的现象。但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又有各自的特联的现象。但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又有各自的特 点,耦合电感是动态元件,能够储存能量,而理想点,耦合电感是动态元件,能够储存能量,而理想 变压器既不储存能量也不消耗能量,只是按照一定变压器既不储存能量也不消耗能量,只是按照一定 的变比传递能量。的变比传递能量。 本章主要介绍互感现象、耦合电感的同名端、耦合系本章主要介绍互感现象、耦合电感的同名端、耦合系 数;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数;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的分析。最后简单介绍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及其的分析。最后简单
3、介绍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及其 应用。应用。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 依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压与磁依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压与磁 链的关系为:链的关系为: d u dt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u( )i t N 图11-1 匝数为N的自感线圈 感应电压与线圈电流的关系为:感应电压与线圈电流的关系为: dddidi uNL dtdi dtdt 其中,其中, di d NL ,在这里在这里L称为自电感称为自电感。 当具有自电感当具有自电感L1、L2的两个线圈紧密靠近时,如图的两个线圈紧密靠近时,如图 11
4、-2(a)所示。所示。N1、N2是线圈是线圈1、2的匝数。当两个的匝数。当两个 线圈都有电流时它们的磁场相互关联的。为简化分线圈都有电流时它们的磁场相互关联的。为简化分 析,先让线圈析,先让线圈2的电路开路。的电路开路。 1 L 2 L 21 2 N 1 N1 u 1( ) i t 11 2 u (a)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11 21 1( ) t i 2 u 1 L 1 N2 L 2 N (b) 图11-2 线圈1在线圈2产生的互感 图图(b)是为了说明线圈是为了说明线圈2的感应电压极性与线圈的绕的感应电压极性与线圈的绕 向有关。向有关。 11.1 耦合电感的伏
5、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1 L 2 L 21 2 N 1 N1 u 1( ) i t 11 2 u (a) 设电流设电流i1在线圈在线圈1中产生中产生 的自感磁链为的自感磁链为 11,在线,在线 圈圈2中产生的互感磁通为中产生的互感磁通为 21。线圈。线圈1的总磁通的总磁通 1 为:为: 11121 当当 1随时间变化时,线圈随时间变化时,线圈1的感应电压为:的感应电压为: 11 11 ddi uL dtdt 因为只有磁通因为只有磁通 21经过线圈经过线圈2,所以线圈,所以线圈2的感应电压的感应电压 为:为: 212111 2221 1 dddidi uNM dtdidtdt 11.1 耦
6、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1 L 2 L 21 2 N 1 N1 u 1( ) i t 11 2 u (a) 212111 2221 1 dddidi uNM dtdidtdt M21称为线圈称为线圈1对线圈对线圈2的互感系数,简称互感,单位的互感系数,简称互感,单位 H。通常。通常M的值取正。的值取正。 同理,若在线圈同理,若在线圈2中通以交变的电流,线圈中通以交变的电流,线圈1的电的电 路开路,如图路开路,如图11-3所示。所示。 1 L 2 L21 2 N 1 N 1 u 2( ) it 22 2 u (a)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22 12 2(
7、 ) t i 1 L2 L (b) 2 u 1 u 图11-3 线圈2在线圈1产生的互感 线圈线圈2的总磁通的总磁通 2为:为: 22212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1 L 2 L21 2 N 1 N 1 u 2( ) it 22 2 u (a) 当当 2随时间变化时,线圈随时间变化时,线圈2的感应电压为:的感应电压为: 22 22 ddi uL dtdt 因为只有磁通因为只有磁通 12经过线圈经过线圈1,所以它的感应电压为:,所以它的感应电压为: 121222 1112 2 dddidi uNM dtdidtdt 总结:总结:互感互感M的大小表明一个线圈在另一个线圈
8、中的大小表明一个线圈在另一个线圈中 产生感应电压的能力。产生感应电压的能力。M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压越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压越 大。大。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121222 1112 2 dddidi uNM dtdidtdt 其中,其中,M12称为线圈称为线圈2对线圈对线圈1的互感系数。的互感系数。 当两个线圈在同样的环境下时,可以证明,当两个线圈在同样的环境下时,可以证明,M21=M12。 因此当两线圈有耦合作用时,可省去下标,用因此当两线圈有耦合作用时,可省去下标,用M表示表示 互感。互感。 在耦合电赶的伏在耦合电赶的伏-安关系中,因自电感的电流与感应电安关系中,
9、因自电感的电流与感应电 压都是对同一个线圈,感应电压的实际方向与线圈中压都是对同一个线圈,感应电压的实际方向与线圈中 的电流符合关联参考方向。而互感是衡量一个线圈的的电流符合关联参考方向。而互感是衡量一个线圈的 电流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的能力,因此感应电流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的能力,因此感应 电压的极性与另一个线圈的绕向有关。绕向不同,互电压的极性与另一个线圈的绕向有关。绕向不同,互 感磁通可能会削弱自感磁通,也可能增强自感磁通。感磁通可能会削弱自感磁通,也可能增强自感磁通。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在分析电路时耦合线圈一般用电路符号表示,不能在分析电路时
10、耦合线圈一般用电路符号表示,不能 具体表示出元件的内部结构,实际的互感元件也看具体表示出元件的内部结构,实际的互感元件也看 不见线圈的绕向,因此,常在电路图中的互感线圈不见线圈的绕向,因此,常在电路图中的互感线圈 上标注互感电动势极性的标记,这就是同名端的标上标注互感电动势极性的标记,这就是同名端的标 记。记。 是各取耦合线圈的一端,标上“是各取耦合线圈的一端,标上“”或“或“*”号,这一”号,这一 对端子称为同名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若设一端对端子称为同名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若设一端 是产生互感电压的电流的流入端,则另一端的是互是产生互感电压的电流的流入端,则另一端的是互 感电压的“感电压
11、的“+”端。反之,若一端是产生互感电压的端。反之,若一端是产生互感电压的 电流的流出端,则另一端是互感电压的“电流的流出端,则另一端是互感电压的“-”端。端。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同名端定义:同名端定义: 在变压器和互感器出厂时,厂家已用同名端的标记在变压器和互感器出厂时,厂家已用同名端的标记 符号在它的外壳上标示出线圈的相对绕向。当然,符号在它的外壳上标示出线圈的相对绕向。当然, 可以根据同名端的定义,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可以根据同名端的定义,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确定 同名端。同名端。 1 2 di M dt u (a) 1 u 1 L 2 L 1 i M 1
12、2 2 1 1 2 di M dt u (b) 1 u 1 L 2 L 1 i M 1 1 di M dt u (c) 2 u 1 L 2 L 2 i M 1 1 di M dt u (d) 2 u 1 L 2 L 2 i M 图11-4 用同名端标识耦合电感的电路模型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图图11-2可简化为图可简化为图11-4(a)的电路模型,图中)的电路模型,图中1、2端互为同端互为同 名端,或名端,或1、2端互为同名端。图端互为同名端。图11-4(b)、(c)、(d)给出的给出的 是另外三种情况的电路模型。是另外三种情况的电路模型。 例例11-1 求图求图
13、11-5(a),(b)中耦合电感的端电压中耦合电感的端电压u1,u2。 1 u 2 u 1 L 2 L 1 i M (a) 2 i 1 24 3 1 u 2 u 1 L 2 L 1 i M (b) 2 i 1 2 3 4 图11-5 耦合电感的电路模型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解:(解:(a)电路,电流)电路,电流i1从从1端流入,根据同名端的端流入,根据同名端的 定义,在线圈定义,在线圈2中产生的互感电压极性一定是中产生的互感电压极性一定是3端为端为 正。因此,电流正。因此,电流i1在线圈在线圈2中引起的互感电压中引起的互感电压 1 di M dt 与线圈与线圈2的
14、端口电压的端口电压u2方向是一致的,方向是一致的, 因此有:因此有: dt di M dt di Lu 12 22 同理可得:同理可得: dt di M dt di Lu 21 11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1 u 2 u 1 L 2 L 1 i M (a) 2 i 1 24 3 1 u 2 u 1 L 2 L 1 i M (b) 2 i 1 2 3 4 对图(对图(b)电路,线圈)电路,线圈 2同名同名 端的位置与图端的位置与图(a)中相反,而中相反,而 端口电流、电压的定义方向端口电流、电压的定义方向 一致,因此互感电压的极性一致,因此互感电压的极性 一定与式(一
15、定与式(a)的)的u1和和u2一一 定相反。端口的伏安关系:定相反。端口的伏安关系: dt di M dt di Lu dt di M dt di Lu 12 22 21 11 1 j L 2 j L j M (a) 1U2U 2I 1I 1 j L 2 j L j M 1U2U 2I 1I (b) 图11-6 耦合电感的相量电路模型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耦合电感元件可用相量模型表示:耦合电感元件可用相量模型表示: 对应的伏对应的伏-安关系表示为:安关系表示为: 11 12 2221 Uj L Ij MI Uj L Ij MI dt di M dt di Lu 2
16、1 11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用受控电压源等效的方法表示电路中耦合线圈的互用受控电压源等效的方法表示电路中耦合线圈的互 感作用:感作用: 1 u 2 u 1 L 2 L 1 i M (a) 2 i 1 24 3 dt di M dt di Lu 12 22 等效等效 (a) 2 i 1 i 1 L 2 L 2 di M dt 1 di M dt 1 u 2 u 经过这样的转换,两线圈之间不再经过这样的转换,两线圈之间不再 有耦合关系。有耦合关系。 2I1I 1 j L 2 j L 2j MI1 j MI 1U2U (b) 相量表相量表 示示 21 22 12 11
17、 21 LL M k 因为通常情况下,因为通常情况下, 21 11, 12 22,所以,所以k的值是的值是 介于介于0和和1之间。之间。 工程上用它来描述两线圈的耦合程度。工程上用它来描述两线圈的耦合程度。 即:即: 21L LM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耦合系数定义:耦合系数定义: 将两线圈的互感磁通与自感磁通的比值的几何平将两线圈的互感磁通与自感磁通的比值的几何平 均值。即:均值。即: 11.1 耦合电感的伏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安关系 若若 21 = 11, 12 = 22,即: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全,即: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全 部通过另一线圈,则部通过另一线圈,则k
18、=1: 21max LLM 称两线圈是全耦合。称两线圈是全耦合。 k=0,两线圈无耦合。,两线圈无耦合。 k值的大小反映了耦合的程度,值的大小反映了耦合的程度, 它与线圈的结构、相互位置及它与线圈的结构、相互位置及 周围的介质有关。周围的介质有关。 (a) 松耦合 (b) 紧耦合 图11-8 耦合电感的耦合程度示意图 当当k0.5时,称为紧耦合,时,称为紧耦合, 如图如图11-8所示。所示。 11.2 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 一、一、 耦合电感的串联耦合电感的串联 一对耦合电感的串联有两种方式:顺串和反串。一对耦合电感的串联有两种方式:顺串和反串。 顺串是
19、将两线圈的异名端相联,如图顺串是将两线圈的异名端相联,如图11-9(a)所示。所示。 根据同名端的定义与互感电压极性的关系,可得根据同名端的定义与互感电压极性的关系,可得 到用受控源表示的电路,如图到用受控源表示的电路,如图11-9(b)所示。所示。 1 L (a) M 2 L i u 1 L 2 L i u di M dt di M dt (b) 图11-9 耦合电感的顺串 1 L (a) M 2 L i u 1 L 2 L i u di M dt di M dt (b) 图11-9 耦合电感的顺串 因此得到:因此得到: dt di L dt di )M2LL( dt di M dt di
20、L dt di M dt di Lu 21 21 11.2 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 顺串后的等效电感。顺串后的等效电感。 等效为无互感的电路:等效为无互感的电路: 1 LM 2 LM i u 反串是将两线圈的同名端相联,如图反串是将两线圈的同名端相联,如图11-11(a)所所 示。同样可得到用受控源表示的电路,如图示。同样可得到用受控源表示的电路,如图11-11(b) 所示。所示。 11.2 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 u 1 L 2 L i M (a) 图11-11 耦合电感的反串 因此有:因此有: dt di L dt
21、 di )M2LL( dt di M dt di L dt di M dt di Lu 21 21 11.2 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 反串后的互感对磁通起“削弱”作用。反串后的互感对磁通起“削弱”作用。 u 1 LM 2 LM i 图11-12 无互感的反串等效电路 dt di L dt di )M2LL( dt di M dt di L dt di M dt di Lu 21 21 反串后的等效电感反串后的等效电感 等效为无互感的反串电路:等效为无互感的反串电路: 11.2 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 I )M2jLjL
22、j (U 21 12 didi u( LL2M )L dtdt 12 didi u(LL2M )L dtdt 顺串时的等效阻抗:顺串时的等效阻抗: M2121 Z2ZZM2jLjLjZ 反串时的等效阻抗:反串时的等效阻抗: M2121 Z2ZZM2jLjLjZ 结论:结论:串联的两个电感若有互感时,等效阻抗不仅串联的两个电感若有互感时,等效阻抗不仅 与自电感阻抗有关,还与互感阻抗和串接方式有关。与自电感阻抗有关,还与互感阻抗和串接方式有关。 耦合电感并联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如图耦合电感并联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如图11-13所示。所示。 (a)是同名端连接在同一节点上,称为同侧并联电)是同名端连接在
23、同一节点上,称为同侧并联电 路;路; (b)是非同名端连接在同一节点上,成为异侧并是非同名端连接在同一节点上,成为异侧并 联电路联电路。 (a) I j M 1 j L 2 j L 1I2I U I j M 1 j L 2 j L 1I2I U (b) 图11-13 耦合电感的并联电路 11.2 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和去耦等效电路 二二、 耦合电感的串联耦合电感的串联 对同侧并联电路,有:对同侧并联电路,有: 122 211 IMjILjU IMjILjU 因为因为 21 III ,所以有:所以有: M2LL MLL j I U Z 21 2 21 同侧并联电路的等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 技能 培训 专题 电路 分析 基础 耦合 电感 理想 变压器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7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