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4文学常识篇:中国古代历史人文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4文学常识篇:中国古代历史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4文学常识篇:中国古代历史人文(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专题 2.4 2.4 (文学常识篇)(文学常识篇)-中国古代历史、人文中国古代历史、人文 (一)中国历史文化(一)中国历史文化 地理部分 1.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三座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2.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分,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5. 四海:指天下、全国。 6.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六合” “八荒”都泛
2、指天下。 8.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和黄河。 9.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10.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11. 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 、水南为阴。 12. 左右:东为左,西为右。 13.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14.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中夏。 15. 重要城镇名的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吴郡。成都:锦官城。镇江:京口。杭州:临安、武林、钱塘。南京:金陵、建业、建 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汴京
3、。绍兴:会稽、山阴。西安:长安。沈阳:奉天。天津:直沽。 16. 我国部分城市的别称: 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拉萨:日光城。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7. 长江上的“三个火炉” :重庆、武汉、南京。 18. 关内、关外:汉朝前, “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 19. 山东、山西: “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天文部分 1.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 闰年:以阳历年除以 4 或 400(十位和个位都是 0 的年份必须除以 4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
4、年。 3. 二十四节气: 季 春 夏 秋 冬 月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 节气 大寒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春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天: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天: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天: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
5、第开放。 (出自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 ) (2)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 迟了。 (出自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 ) 传统节日 1. 除夕:时间: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 习俗: “除”是除旧布新。一年中最后一天的“岁除” ,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 叫“守岁” 。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 2. 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贴门神、贴春联、接灶、贴福祈福、吃年夜饭、守岁、放爆竹、接神、祭祖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 3.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6、习俗:赏花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4. 花朝节:时间:旧时农历二月十二日,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袁宏道满井游记 ) 5. 春社日:时间:农历二月初一。 习俗:古代祭祀土神以祈丰收。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 6. 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习俗: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冷食。传说此俗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 7. 清明节:时间:公历四月五日左右。 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
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 8.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 ) 9.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 10. 重阳节: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赏菊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 11. 中秋节:时间:
8、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习俗: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 12.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十二月初八) 。 习俗:喝腊八粥。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杜甫腊日 ) 13. 纪年法: 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 日、时就像四根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
9、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六十个组合,称为“六 十甲子” ,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六十一个循环。 下面列出六十个干支组合(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 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 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 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14. 纪日法: 初一称为“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10、)称为“望” 。 15. 纪时法: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 时至 1 时)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1 时至 3 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寅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3 时至 5 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 时至 7 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7 时至 9 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9 时至 11 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11 时至 13 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
11、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 时至 15 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哺、夕食等。 (15 时至 17 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 时至 19 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 称黄昏。 (19 时至 21 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21 时至 23 时) 生肖 时辰 代表意义 生肖谣 鼠 子 231 智慧 老鼠牵牛去耕田 牛 丑 13 勤奋 虎 寅 35 勇猛 虎在青山跟兔眠 兔 卯 57 谨慎 龙 辰 79 刚猛 蛟龙跟
12、着腾蛇走 蛇 巳 911 柔韧 马 午 1113 勇往直前 马羊吃草各一边 羊 未 1315 和顺 猴 申 1517 灵活 猴鸡出世同凳坐 鸡 酉 1719 恒定 狗 戌 1921 忠诚 狗猪出世大团圆 人文部分 1.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 3.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 4. 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5. 六畜:指马、牛、羊、猪(豕) 、狗(犬) 、鸡。 6.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7.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8.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9. 岁寒三友:松、竹、梅。 10. 第一:桂冠、鳌头、
13、榜首、问鼎、夺魁。 11.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2. 五常:仁、义、礼、智、信。 13. 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14. 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15. 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16. 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草、行书(殷商) (西周、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17. 连中“三元” :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乡试第一名) 、会元(会试 第一名) 、状元(殿试第一名) 。 18. 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 ,即我国古代五个声音阶中
14、的宫、商、角、徵、羽。 19. 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 20. 稽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1. 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3.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点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五夜” 。一更 19 点21 点, 猪 亥 2123 随和 二更 21 点23 点,三更 23 点1 点,四更 1 点3 点,五更 3 点5 点。 24.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 ;四、五、 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15、(三夏) ;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5. 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26. 三教九流: “三教” ,指佛教、道教、儒教; “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 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现在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三教九流”多含贬 义。 27. 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28. 社稷: “社”是土神, “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特殊称谓 1.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文臣武将等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其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 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 2. 谦称: (1)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2)帝王自称:孤
16、、寡、不谷。 (3)读书人自称:小 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4)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卑职。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 亲属朋友用“家”或“舍” :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 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 “老夫” ,女子自谦“妾” ,其他还有“小可” “老朽” “老衲” 等。 3. 敬称: (1)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万乘等。 (2)称天子:殿下。 (3)称将军:麾下。 (4)称对方或对方亲属:令、尊、贤、仁。 “令” ,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 父亲) 、令堂(对方的母亲)
17、、令阃(kn) 、今正(皆称对方的妻子) 、令兄(对方的哥哥) 、令郎(对方 的儿子) 、令爱(对方的女儿) 。 “尊” ,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对方的父母) 、尊公、尊君、 尊府(皆称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的母亲) 、尊亲(对方亲戚) 、尊驾(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咐) 、尊 意(对方的意见) 。 “贤” ,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对方) 、贤郎(对方的儿子) 、贤弟(对方的弟弟) 。 “仁” ,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等。 (5)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 ,又称“泰山” ;妻母称丈母,又称“泰水”
18、 。 (6)称谓 前加“先” ,表示已死。 (7)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8)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死去的帝王:先帝。 (9)君对臣的敬称: 卿、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 “孔子”为“圣人” , “孟子”为“亚圣” , “杜甫”为“诗圣” ,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 “圣驾” 。 礼仪称谓 尊称 谦称 帝王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 下、万乘 帝王 孤、寡人、不谷 一般人 君、阁下、兄台 一般人 愚、鄙、敝、卑、窃 对方父亲 令尊、尊公 古代官吏 下官、末官、小吏、卑职 对方母
19、亲 令堂 读书人 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对方妻子 令阃、令正 自己父亲 家父 妻父 丈人、泰山 自己母亲 家母 对方兄弟 昆仲、令兄、令弟 自己兄弟 家兄、舍弟 对方儿子 令郎、令嗣、少君 自己妹妹 舍妹 对方女儿 千金、令爱 自己家 寒舍 礼仪用词 初次见面 久仰 好久不见 久违 迎接客人 欢迎 来不及迎接 失迎 别人送别自己 留步 请人原谅 包涵 自己中途离开 失陪 向人请教 赐教 送人礼物 笑纳 请人帮忙 劳驾 对方的见解 高见 自己的见解 愚见 对方的字画 墨宝 自己的书画 涂鸦 对方的学生 高足 读别人的文章 拜读 自己表演技能 献丑 别人赞扬时 过奖 问别人年龄 贵庚 问老
20、人年龄 高寿 4. 年龄称谓: (1)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3)齿龀、龆龀: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4)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5)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6)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7)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8)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9)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表示已成年。 (10)而立:三十岁。 (11)不惑:四十岁。 (12)知天命:半百、五十岁。 (13)花甲、耳顺:六十岁。 (14)古稀:七十岁。 (15)耄耋:八九十岁,指高寿、老年。 (16)期颐:一百岁。 5.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6.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
21、羲、女娲、神农。 7. 五帝:据史记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8. 百姓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9. 朋友称谓: (1)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候结交的朋友。 (2)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3)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忘年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5)竹马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朋友。 (6)布衣之交:以平民的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7)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10. 文人称谓: (1)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如沈德鸿字雁冰,周树人 字豫才。 (2)称号:一般只用
22、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 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3)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谥号文正,欧阳修谥 号文忠。 (4)称籍贯:以人的出生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称柳河东。 (5)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6)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称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7)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爵位) :公、侯、伯、子、男(五等) 。 古代讳称 死者 讳称 天子、太后、公卿、王后 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 父母 见背、孤露、弃养 佛道徒 涅槃、圆寂、
23、坐化、羽化、仙游、仙逝 一般人 亡故、长眠、长逝、谢世、寿终 古代常见借代词语 桑梓:家乡。桃李:学生。社稷、轩辕:国家。南冠:囚犯。同窗:同学。烽烟:战争。巾帼:妇女。 丝竹:音乐。婵娟、嫦娥:月亮。须眉:男子。手足:兄弟。汗青:史册。白丁、布衣:百姓。伉俪:夫 妻。伛偻、黄发:老人。桑麻:农事。提携、垂髫:小孩。三尺:法律。膝下:孩子,儿女。华盖:运气。 函、简、笺、鸿雁、札:书信。庙堂:朝廷。 (二)中国古代文化(二)中国古代文化 科举文化 1. 童生试:也叫“童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 能参加科举考试。 2.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文档标签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 二轮 名校之约
- 会第一卷 2021年 历史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道德与法治 二轮 名校之约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 二轮 名校之约数学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英语 二轮 名校之约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 二轮 名校之约八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 二轮 英语名校之约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 二轮 数学名校之约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道德与法治 二轮 六校之约
- 语文二轮八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 二轮 名校之约物理3
- 2021 中考名校之约二轮历史二轮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数学 二轮 名校之约
- 二轮语文
- 2021 中考导向总复习模拟样卷物理 二轮 名校之约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 二轮 名校之约语文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 二轮 语文名校之约
- 2021 中考总复习模拟样卷 二轮 八名校之约
- 名校之约二轮历史
- 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文学常识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