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 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 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 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 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
2、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 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 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 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 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段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 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 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 中的含蓄与简洁,
3、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 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 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 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 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 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 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
4、味着艺术作品的 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 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地想象古人 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 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 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 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
5、能算是真正的作 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 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 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 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 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 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 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 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
6、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 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 与之相近, 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 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 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 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 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 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 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
7、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 永远没有止境, 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 所以, 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 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的“召 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 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 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 “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
8、者动心”的特征。 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 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 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 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 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 伊瑟尔的“召唤结构”说, 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 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 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1下列对材料一
9、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 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B通过接受者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 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C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 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D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且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使 得文本与接受呈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不仅仅是而且是”错,材料一原文为“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
10、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 的,所以它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 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 性,艺术作品就越成功。 D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对于“填空、对话、兴味”的见解相同,都指明了文学 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答案 B 解析 A 项“由于所以”的因果关系不成
11、立。“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是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C 项“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 性”是对“理解”和“创造性”的错误理解,原文并没有证明二者的正比例关系。D 项“都 指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错。材料二原文为“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 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这个“它”是前文中的“再创造特征”。 3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理趣”与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相通的, 下列诗 句中,不含“理趣”的一项是( )(3 分) A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题秋风 纨扇图) B飞来峰上千寻塔,
12、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 来峰) 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题李世 南画扇) D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 鸟) 答案 C 解析 诗词的理趣是指诗词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 感悟。 题李世南画扇是一首题画诗,勾勒了一幅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画面,把静态的画 面写深写活了,揭示了画的内涵,但其中并没有人生哲理、人生感悟类的理趣。 4 材料二中出现了“第二文本”“填空”“对话”“兴味”四个名词术语, 请根据文章内容 写出对这四个术语的理解
13、。(4 分) 答:_ 答案 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 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 对话:文本吁请、呼唤,读者积极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 兴味: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有限的诗文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5接受美学认为,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材料 一分析这种观点的合理性。(6 分) 答:_ 答案 (示例)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的呼应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次创作。 文学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变为现实的存在。读者的“前理解”(心理文化 结构)决定了他们对文
14、学作品的理解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成功 的。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需要读者按照当下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使文学作 品走向现实,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当地名进入古诗 彭 程 一 在我个人的经验中,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 目光摩挲过一个个地名,旁边那些或大或小的圆圈或圆点,在幻觉中次第打开。仿佛是 岩溶地带大山峭壁之上的洞穴,外部看去并不大,一旦进入,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 暗河幽深。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下,也藏匿着自然、历史、民俗一个物质和精神的 丰
15、富浩大的谱系。而与这种感觉几乎同步,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 扬的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 譬如此刻,目光所及之处,是甘肃武威。西汉初,武威为匈奴所占据。公元前 121 年, 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两次远征河西,大败匈奴,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此 地。不过在漫长岁月中,它更为人知的名字是凉州。凉州,地名二字中已经有了凛冽的寒意, 入诗,更是漫溢出边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甚至“凉州词”在唐代成为专门的曲调,很多 诗人依调填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 儿”“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从汉唐到明清,一片愁云惨雾,飘荡
16、舒卷在 西北大漠戈壁之上。 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 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一行诗句便是一条通道,让我得以穿 越时光的漫漫长廊,驰目于辽阔的天空和大地,徜徉在幽静的山林和庭院,欣赏四时风光, 感受八方习俗。 二 爱默生说过:诗人是为万物重新命名者。有一些地方,虽然早已地老天荒地存在着,但 长时间里都只是一种物质形态的面貌,枯燥粗糙。只有经过文人墨客的描绘后,才变得具有 精神性。诗文也是一种加持,为地名灌注了灵动的气质。仿佛出色的匠人手里捏出的泥人, 被吹拂进了生命的气息,活灵活现。于是一切大为不同。正如郁孤台,本是僻
17、远闭塞的赣州 古城墙上的一处亭台,却因为南宋诗人辛弃疾写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 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词句,而得以广为人知。 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阳关 象征了离别,北邙寓意着死亡。蓬莱是来世的向往,昆仑是仙界的居所。金谷园是奢靡的狂 欢,乌衣巷是繁华的落幕在这样的场合,对这些地名的理解程度,又直接取决于阅读者 精神文化的蕴积。没有对母语的热爱,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沉浸,就难以窥见字面背后的精 微和玄奥,难以感知到那些不尽之意,言外之旨,声音中的声音,味道里的味道。 三 向往某一个地方,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情感维度和美学嗜好。
18、总有一些地方,最能 够与处于某个生命时段的你,产生同频共振。时间和空间的共谋,孕育出某一类文化的气质, 精神的风度。而诗句,这时便扮演了有力的证人角色。 青春时代,梦想的栖息地是江南吴越。感官的筵席一场场排开,声音和色彩浑然一体: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以诗为舟楫,我划入了那一片湖面。在苇荡、乌桕和桑树之间,波光滟滟,莲叶 田田。 时光悄然流逝。从某一时刻起,浪漫绮丽的少年轻愁遁隐了,内心开始向往北地的雄浑 和寥廓、苍凉和悲怆。“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清代黄仲则的这两句诗,成 为一种新的美学召唤。向北,向西,一种迥异
19、的境界在面前展开,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 海间”, 是“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 是“紫塞月明千里, 金甲冷, 戍楼寒, 梦长安” 就这样,经由诗句的陶冶,一处地点便不再是单纯的外在客体,而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 个元件;它又仿佛是一帖试纸,能够检测出灵魂中存在的元素。 四 古诗词是一棵大树,根系深扎在过去,纷披的枝叶却一直伸展到今天,它永远处于生长 中。今天生活的每一种状态,人们情感的每一次波动,大自然的每一副表情,都可以从丰富 浩瀚的古代诗歌中,获得印证,找到共鸣,听到回声。一首首诗词,正是一个个的接引者, 引领读者步入人生与社会的广阔庭院,在今与昔、恒常与变易的对话中,加深对于世界和生
20、活的理解。 仔细盯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时间久了,那些圆圈圆点就会幻化成一个个泉眼。想象 一番,那些被以不同音调吟诵的诗句,岂不正仿佛泉水的汩汩滔滔之声? 泉水不竭地涌流,诗歌也一代代地传诵。 吟唱着山河苍茫,岁月沧桑,生命浩荡。(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 月 5 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地名被反复引用言说,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每个阅读者看到“阳 关”“北邙”,就会想到地名字面背后“离别”和“死亡”的意味。 B人生的不同时段,总有一些经由诗句陶冶内化为精神世界一部分的地方,与情感维度和 美学嗜好发生改变的你,产生同频共振。 C文
21、章视角独特,以“地名进入古诗”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古诗词的由衷赞美之意, 流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D古诗词以历时性的方式,展现了共时性的内容;融入了诗歌中的地名,具有了更丰富的 意涵,彰显着民族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度。 答案 A 解析 “每个阅读者”于文无据。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更是漫溢出边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中,“漫溢”一词本意指水过满,向外流,准 确、生动地表现出“凉州”入诗后那“无处不在而又无法承载”的荒凉之感和戍人的哀愁。 B全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与地名有关的诗句,如“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 裳”“郁孤台下清江水
22、”等,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C本文句式多整散结合,富于变化,生动活泼,语气急促中有舒缓,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 意味绵长。 D本文紧紧围绕“当地名进入古诗”展开行文,从甘肃武威到阳关、蓬莱、昆仑从西 汉到当下洋洋洒洒,穿古越今,语言虽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 答案 D 解析 “语言虽朴实无华”错,应该是语言富有诗情画意。 8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4 分) (1)只有经过文人墨客的描绘后,才变得具有精神性。 答:_ (2)仔细盯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时间久了,那些圆圈圆点就会幻化成一个个泉眼。 答:_ 答案 (1)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中爱默生的名言,又引起下文对诗文与地名之间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第一 单元 综合 检测 试卷 答案
文档标签
- 年部编版
- 高中语文
- 2021年秋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2021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汇编含答案
- 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4及答案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1及答案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3及答案
-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2及答案
-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字形
-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字形
- 2021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字音字形成语整理
-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字音字形成语整理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电子课本茶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