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全册科学实验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教科版五年级下全册科学实验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总结 (加号为重点内容)(此总结实验数据仅供参考)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沉和浮沉和浮 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石块 泡沫塑 料 块 回形针 蜡烛 带盖的 空瓶 萝卜 橡皮 预 测 沉 浮 沉 浮 浮 沉 沉 理 由 重 轻 体积小 体积大 空心 实心 实心 结结 果果 沉 浮 沉 浮 浮 浮 沉 结论:物体的沉浮与物体体积、轻重、材料以及是否空心等因素有关。 2.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物体 大小 预测 理 由 结结 果果 结论:同种结论:同种 材料构成的材料构成的 物体物体,同时 改
2、变它们的 体积与轻 重, 在水中 的沉浮状态 不变 。 橡皮 一半 浮 变小变轻了 沉 四分之一 浮 变得更小更轻了 沉 八分之一 浮 变得更小更轻了 沉 更小 浮 变得更小更轻了 沉 萝卜 一半 浮 变小变轻了 浮 四分之一 浮 变得更小更轻了 浮 八分之一 浮 变得更小更轻了 浮 更小 浮 变得更小更轻了 浮 1.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观察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描述程度:重较重;大较大)(描述程度:重较重;大较大) 体积相同 重 较 重 轻 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当体积相同, 重量不同时, 重的物体容易沉,轻
3、的物体 容易浮;当重量相同,体积不同时,体积 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说明物体的沉浮其轻重和体积均有关。 沉浮状态 沉 悬浮 漂浮 重量相同 体积大 体积较大 体积小 沉浮状态 漂浮 悬浮 沉 2. 潜水艇 应用了体积一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与其轻重大小有关的原理。 3.改变物体的轻重或者体积,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 橡皮泥的形状 量杯里的水 量(毫升) 放入后水 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 (毫升)(毫升) 沉浮沉浮 情况情况 结论:沉的形状 的橡皮泥下沉, 即排开的水量 小;浮的
4、形状的 橡皮泥漂浮,即 排开的水量大。 实 心 200 225 25 沉 沉 的 形 状 200 225 25 沉 能浮的形状 1 200 235 35 浮 能浮的形状 2 200 235 35 浮 能浮的形状 3 200 235 35 浮 2.浮的形状的橡皮泥和钢铁制造的船之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们的轻重不变, 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1.4 造一艘小船造一艘小船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 2.船的发展史: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柴油机船时代。 1.5 浮力(实验示意图见全解浮力(实验示意图见全解 P21-22 活动二活动二) 1.大小大
5、小 相同相同的泡 沫塑料块 受到的浮 力 自自 重重 ( 0.3N ) 小部分小部分浸 入水中 大部分大部分浸 入水中 全部全部浸入 水中 结论:物体受到的 浮力大小与其浸 入水中的体积有 关。物体浸入水中 的体积越大( 排 开的水量)越大, 物体受到的 浮力 就越大,反之则越 小。 此实验浮力计算公式: 浮力=重力(自重)+拉 力 拉力大小 0.4N 0.6N 0.8N 浮力大小 0.7N 0.9N 1.1N 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 较少 较多 最多 2.大小大小 不同不同的泡 沫塑料块 受到的浮 力 小小泡沫塑 料块 中中泡沫塑 料块 大大泡沫塑 料块 自重 0.3N 0.5N 0.7N 拉
6、力大小 0.8N 1.3N 2.5N 浮力大小 1.1N 1.8N 3.2N 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 较少 较多 最多 3.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 这个力我们称为水的 浮力 。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 答:因为松手时手对泡沫塑料块的压力消失,它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所受重力。 1.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1.研究计划: (1) 研究的问题: 下沉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 我的猜测: 与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小有关。 (3) 准备的材料:
7、水槽、弹簧测力计、细线、大小不等的石块。 (4)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5) 大小) 大小 相同相同的石 块在水中 受到的浮 力 自自 重重 ( 0.5N ) 小部分小部分浸 入水中 大部分大部分浸 入水中 全部全部分浸 入水中 结论:下沉物体受 到的浮力大小与 其浸入水中的体 积有关。物体浸入 水中的体积( 排 开的水量)越大, 物体受到的 浮力 就越大,反之则越 小。此实验浮力计算 公式:浮力=空气中重 力 (自重) 水中重力 在水中重力大小 0.45N 0.38N 0.3N 浮力大小 0.05N 0.12N 0.2N 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 0.5mL 1.2mL 2mL (6) 大
8、小) 大小 不同不同的石 块受到的 浮力 小小石块 中中石块 大大石块 自重 0.5N 0.9N 1.5N 在水中重力大小 0.3N 0.5N 0.9N 浮力大小 0.2N 0.4N 0.6N 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 2mL 4mL 6mL 2.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解释物体沉浮现象: 泡沫塑料块浮:浮力重力 石头沉:浮力重力 (哪个力大,箭头就长,(哪个力大,箭头就长, 受力点是图中空心圆位置)受力点是图中空心圆位置) 1.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食盐的量 水 的 量 沉浮情况 结论:1.改变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 体的沉浮状态。 2. 只 有
9、 一 定 浓 度 的 液 体 8g 100mL 沉 10g 100mL 沉 浮力 重力 浮力 重力 12g 100mL 沉 才能使沉的物体浮起来。如:浓盐水、 浓糖水等。 14g 100mL 浮 1.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1.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钩码自重 0.5N): 清水 浓盐水 浓糖水 酒精 结论: 同一物体放入不同 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小不同。 在液体中的重力 0.4N 0.35N 0.38N 0.45N 受到的浮力 0.1N 0.15N 0.12N 0.05N 2.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马铃薯 清水 浓盐水 结论:比同体积的液体
10、轻,物体就上浮 ;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物体就下沉。 轻重 较轻 最轻 最重 3.推测把塑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 答:塑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中会上浮,放入食用油中会下沉。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热热 2.1 热起来了热起来了 1.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答:吃食物、做运动等。 2.加衣服能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 答: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热量散失,还可以阻 挡外界的冷空气进入。 3.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答:不能,它只能阻止身体已有热量散失,并阻挡外界冷空气进入。 2.2 给冷水加热给冷水加热 1.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塑料袋里的水会膨胀,把
11、它放在冷水里,它会 漂浮。是因为 水在加热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增大。 2.在试管里装满水,用气球皮蒙住试管口,把试管放在装有热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气 球皮向上凸起,说明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变大。 2.3 液体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判断)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 2.4 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 1.(判断)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 2.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而微粒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 粒
12、运动有关:当物体受热之后,微粒运动速度变大,微粒之间的间距变大,物体膨胀; 当物体 受冷之后,微粒运动速度变小,微粒之间的间距变小,物体紧缩。 2.5 金属热胀冷缩吗金属热胀冷缩吗 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涨。如: 04的水、锑、铋。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热是怎样传递的 1.热总是从 较热的一端逐步传向较冷的一端。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 部分的传递方式叫做热传导。如:(红色实心圆(红色实心圆 水中的热量传递到金属棒上。 为酒精灯加热处)为酒精灯加热处) 2.
13、7 传热比赛传热比赛 1.(判断)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不一样。( )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 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3.(判断)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 2.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 开始温度() 10 分钟后温度 () 降温多少() 无盖的杯子 68 50 18 杯上加盖 68 55 13 无盖,包毛巾 68 53 15 加盖,包毛巾 68 57 11 杯子嵌入泡沫内 68 59 9 结论:保温效果最好的是()方式,保温效果最差的是()方式。 因为:使用热的不良导体泡沫保温效果
14、好。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 3.1 时间在流逝时间在流逝 3.2 太阳钟太阳钟 1.钟表以时(h)、分(min)、秒(s)计量时间。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 太阳 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 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发生变化。 4. 日晷 和 圭表 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3.3 用水测量时间用水测量时间 3.4 我的水钟我的水钟 1.古代的水钟可以分为 泄水型水钟 和 受水型水钟 。 2.滴漏实验: 三次从装有300毫升水的水瓶流出100毫升的水所用时间分别是: 59s 、 61s 、
15、60s ;从 300 毫升水瓶中流出 10 毫升水所用时间 5s , 从 300 毫升水瓶中流出 30 毫升水所用时间 18s ,从 300 毫升水瓶中流出 50 毫 升水所用时间 30s 。 通过计算后发现: 漏水孔大小不变,三次滴完同样多的水所需时间基本不变。 从装有同样多的水的水瓶中流出不同量的水之间的倍数关系与所需时间之间的倍数关 系基本一致。 结论: 流水可以帮助我们模糊计时。 3.古人设计水钟的原理: 在一定的装置中,水可以以固定速度往下流,从而通过水量 的变化确定经过的时间。 3.5 机械摆钟机械摆钟 1.钟摆每分钟摆动次数的记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结论: 摆在一
16、个相同的时 间间隔内摆动的次 数是相等的。 次数 60 60 60 60 2.钟摆每分钟摆动次数的记录: 110 秒 1020 秒 2030 秒 3040 秒 摆动次数 35 35 35 35 3.无论摆幅(小于 90 度)或大或小,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相等,这就是摆的 等时 性 。根据单摆的 等时性 ,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3.6 摆的研究摆的研究 1.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可能有 摆绳长度 、摆锤质量、摆动幅度 等。 2.(判断)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 3.改变摆锤重量摆锤重量的实验(15 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
17、倍重量 结论: 第一次 7 次 7 次 7 次 摆锤重量不影响摆摆动 的快慢。 第二次 7 次 7 次 7 次 第三次 7 次 7 次 7 次 4.改变摆绳长度摆绳长度的实验(15 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结论: 第一次 24 次 17 次 摆绳短,摆动快; 摆绳长,摆动慢 第二次 24 次 17 次 第三次 24 次 17 次 3.7 做一个钟摆做一个钟摆 (1)在)在木条上挂金属圆片木条上挂金属圆片(15 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没有金属圆片的摆 加上金属圆片的摆 结论: 第一次 17 次 14 次 加金属圆片虽然增加了摆锤重 量,但不影响摆动快慢,这实质 上是改变了摆锤重
18、心摆锤重心的位置, 相 当于改变了有效摆长。有效摆长。 第二次 17 次 14 次 第三次 17 次 14 次 (2)摆绳长度相同,摆锤(木条)30 厘米的摆动得 慢 ,20 厘米的摆动得 快 ,说明 摆锤越短,摆动越快;摆锤越长摆动越慢。 (3)金属圆片在各个位置的摆动速度金属圆片在各个位置的摆动速度(15 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10cm 处 20cm 处 30cm 处 结论: 第一次 19 次 17 次 14 次 摆锤重心离摆的固定点近, 摆 动快,反之则慢,这也相当于 改变了有效摆长有效摆长。 第二次 19 次 17 次 14 次 第三次 19 次 17 次 14 次 3.8 制作一个一
19、分钟计时器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机械摆钟是 摆锤与 齿轮操纵器 联合工作的。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 4.1 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假说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一天有 1047 个小时,错误错误)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一天有 8760 个小时,错误错误) (3)地球自转。(一年四季昼夜时间) 一样长,错误错误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一天有 24 个小时,正确正确) 4.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1.托勒密提出的 地心说 和哥白尼提出的 日心说 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 释昼夜交替现
20、象。 2.托勒密的观点相当 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3.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4.3 证明地球在自转证明地球在自转 1.摆的方向记录: 地盘和摆架转动的情况 摆摆动的方向 未转动时 (前后)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 90 度后 (前后)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 180 度后 (前后) 缓慢而平稳地转动 360 度后 (前后) 结论: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 傅科 用 傅科摆 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4.4 谁先迎来黎明谁先迎来黎明 1.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 结 论 : 在 地 球 上 看 到 其 它 星 体 东 升 西 落 , 这 是 地 球 与 它 们 相 对 运 动
21、的结果。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相反,是 自西向东 。 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 地球与它们相对运动 而发生的现象。 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24 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 线定为 0 度经线 。 从 0 度经线向东 180 度属 东经 , 向西 180 度 属 西经 。 经线每隔 15 度 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就相差 1 小时。 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 早 西边 晚 。 4.不同地区所处的 时区 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东时区的地区先迎来黎明。如: 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4.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是围绕着
22、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 地轴 。 北极星 就处在 地轴 的延长线上。倾斜角约为 23 度 。 4.6 地球公转吗地球公转吗 1.我的观“星”记录: 观 察 次 数 公转到 A 点时 公转到 B 点时 在 A、B 两点观察 1 号星的视觉差 第一次 (近时) 1 号星在 2 号星 (左) 边 (30)厘米处 1 号星在 2 号星(右) 边(30)厘米处 ( 60 )厘米 第二次1 号星在 2 号星( 左 ) 1 号星在 2 号星(右)( 20 )厘米 (远时) 边(10)厘米处 边(10)厘米处 结论: 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上观察远近不同物体时存在视差。 2.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
23、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叫恒星周年视差。 3.人们可以通过 太空望远镜 、人造卫星 等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围绕太阳公转。 4.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1.研究四季: 公转地点 杆影长短 (毫米) 季节判断 结论: 根据杆影的长短变化可以判断 四季变化。 A 5 春 B 2 夏 C 5 秋 D 12 冬 2.四季成因:地球围绕太阳 公转 , 地轴 是倾斜的,使得太阳光有规律地 直射或斜射 地球的不同地区,使得不同地区的气候 有规律 地变化,形成四季。 3.南半球阳光照射情况与北半球 相反 ,季节也 相反 。北夏南 冬 。 4.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绕地球转动 傅科摆 自 方向:自西向东 依 天体东升西落 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 转 周期:2 4 小时 据 卫星观测 球 地轴倾斜 的 运 绕太阳转动 恒星周年视差 四季变化 动 公 方向:自西向东 依 星座季节交替 自然现象 转 周期:一年 据 卫星观测 极夜和极昼现象 地轴倾斜方向不 变.角度大小不变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示意图: A B C D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