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散文知识梳理
《2021年高考语文散文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语文散文知识梳理(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高考散文整理高考散文整理 主观题解题总思路主观题解题总思路 1.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2.通读全文,圈点勾画。 3.圈定范围,筛取信息。 4.综合分析,整合重组。 5.根据赋分,分点答题。 6.先拟草稿,简洁通顺。 01 散文文体知识 02 考场散文的整体阅读 01 理解必备知识;散文文体知识 一、散文概念一、散文概念 散文概念有广狭之说。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古代无“散文”名称, “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 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 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这一概念广为公众所接受。狭义的散文专指抒情散文。
2、 二、散文的文体特征二、散文的文体特征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 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 无不是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
3、物为线索;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 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抒情性强,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抒情性强, 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 由此及彼, 由浅入深, 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 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
4、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 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 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种类三、散文的种类 1.写人记事类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 (1)以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突出特色,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 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2 (2)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这是因为叙事散文所写的人和事大都与作者有密切的关系。 所写的人, 或是亲人,
5、 或是师长,或是战友,或是所敬仰爱戴的人;所写的事,或是亲身经历,或是对人教育大、影响深的事。 因此,作者写这些人和事必然带有饱满的感情。 (3)故事情节不一定完整,人物形象不一定深刻。写人叙事散文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是很少 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人物性格刻画不一定深刻。 记叙事件常常只是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或片段,讲究以小见大。描述人物,只选择最突出其性格的某一 方面。 (4)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以记叙、描写为主。 (5)情感多含蓄或通过场景渲染、环境烘托、人物描写流露出来。 (6)注重行文的技巧。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
6、,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 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状物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 (1)文眼鲜明,凸显主旨 散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使写景散文的这一点睛之笔更为鲜明,能透视文章的“心 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 (3)融情于景 大凡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 (4)语言美妙,风格各异 写景散文不仅语言美妙,还风格各异。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朱自清的清新真挚、巴金的 含蓄深沉、黄河浪的活泼轻灵等。 (5)运用多种
7、表达技巧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景物特征更加突出。例如:对比法。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 景物,或者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写,形成反差对比,目的是突出作者所要描述的景色。再如:拟 人法。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把所描述的景物直接当作人来叙述,赋予其动作、行为、语言等, 来反映景物的变化运动过程。 动静结合,交相辉映。 写景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按景物的类别来写。 3.哲思文化类散文哲思文化类散文 哲思文化类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给我们一 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1)达到与人的思想性情
8、相通、灵气往来的境界,使读者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 (2)哲思文化类散文经过联想,拥有丰富的内涵,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哲思文化类散文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蘸满了审美情感的汁液。 (4)语言生动、形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学色彩浓厚。 02 掌握关键能力掌握关键能力 3 考场散文的整体阅读 第一步:关注标题第一步:关注标题 第二步:圈点批注第二步:圈点批注(圈画圈画出文中关键词句,稍加批注出文中关键词句,稍加批注) (这两步可在边读边画中完成,内容详见上文旁批这两步可在边读边画中完成,内容详见上文旁批) 第三步:理出思路第三步:理出思路 一、考场散文整体阅读的要求
9、和方法一、考场散文整体阅读的要求和方法 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第一步的整体阅 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下一步带题阅读乃至准确答题的成败。整体阅读的要求在于: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考场散文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区别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它要求能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 文读两遍。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 在胸。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
10、有着眼于全篇 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 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1)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 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 思路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
11、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 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根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根据文体特征,也能较快地根据
12、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根据文体特征,也能较快地 理清文章的理清文章的脉络。脉络。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含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 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 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为我们所捕 捉了。 3.扫描全文反
13、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 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4.概括内容和主旨。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要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对人、事、景、物的感悟和观点态度,进而把 握全文主旨。 高考散文阅读高考散文阅读 4 一、类型 (一)写景状物类散文 (二)议论说理类散文 (三)写人记事类散文 (四)文化游记类散文 二、考情 (一)选文来自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紧扣时代脉搏; (二)多数作品设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文化的反思和批 判
14、,探究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三)坚持“主题辐射”原则,散文阅读的命题无论从哪个角度设题都与文章主旨密不可分。 三、考点 (一)词句含义的理解分析 (二)形象的感知和概括 (三)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四)主旨的把握与评价 (五)层次的分析和思路的理解 (六)表现技巧的理解和赏析 一、概括形象特点一、概括形象特点 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具体事件具体事件 身份、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性格身份、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性格 事物形象事物形象 外部特点:形态、声音、色彩、气味外部特点:形态、声音、色彩、气味 内部特点:象征意义、精神品质内部特点:象征意义、
15、精神品质 蕴含的思想情感蕴含的思想情感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 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 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 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 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 使者。 2015年北京卷 ) 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
16、质与格调? (6分) 【参考答案】 情境: (1) 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寒冬,欣赏梅的一树繁花。 (2) 在风雪夜后,欣赏干枯老梅绝处逢生,琼枝吐艳。 (3) 在为情所困,辗转反侧之时,欣赏梅幽香袭来。 (4) 想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赏梅,伴以诗酒琴笛,如临仙境。 品质与格调: (1) 不畏风雪,坚忍不拔 (2) 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3) 高洁淡然 (4) 超凡脱俗 5 二、形象(物象)作用二、形象(物象)作用 主要物象主要物象 次要物象次要物象 主要形象主要形象 内容主旨作用内容主旨作用 文章结构作用文章结构作用 线索、照应、推动线索、照应、推动 再见槐花:联系全文,探究“槐花”在文中的意义。
17、 (1)槐花是全文的线索【结构上,贯穿全文】 (2)写槐花就是写母亲,槐花象征了母亲平凡、朴实却高大的形象【对主要形象的作用】 (3)槐花寄予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及母亲的深情回忆【对内容主旨的作用】 次要形象次要形象/物象物象 自身作用:独到特点、审美价值自身作用:独到特点、审美价值 对主要形象的作用对主要形象的作用 对比、衬托、类比、象征 对内容主旨的作用对内容主旨的作用 对文章结构的作用对文章结构的作用 再见槐花:联系全文,探究“槐花”在文中的意义。 (1)槐花是全文的线索【结构上,贯穿全文】 (2)写槐花就是写母亲,槐花象征了母亲平凡、朴实却高大的形象【对主要形象的作用】 (3)槐花寄予了作
18、者对童年生活及母亲的深情回忆【对内容主旨的作用】 牛铃叮当: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效果? 1)呼应题目,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结构上】 (2)形成背景音乐,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自身特点上】 (3)象征农耕时代,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与记忆,表达了作者对淳朴诗意的乡村消逝的怅惘。【主旨情 感上】 手法手法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行文手法行文手法 注:综合在其他题内注:综合在其他题内 、 语言语言 句子句子/词语意蕴词语意蕴 语言风格特点语言风格特点 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本义到语境义。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
19、本来的意思;语境义指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本义到语境义。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本来的意思;语境义指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 2.细读文本,词不离句(段甚至全篇)细读文本,词不离句(段甚至全篇) 3.注意修辞注意修辞 窗子以外: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 (1)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本义】 (2)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语境义】 解析: 不错, 许多世贸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 架上科学的眼镜, 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 但那无形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 (2015 年广东高考题) 6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
20、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 跟随。如果你跟随了,他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 你足够的速度,让你已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 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期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 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 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 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21、 赏析画线词语 本指液体变成固体【本义】, 文中指邻人的手停在半空不动的状态【语境义】。 形容邻人想要抚摸小狗的手落空,形象地表现出邻人反被小狗愚弄的诧异与尴尬。【表达效果】 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 1、从关键词语入手 2、从语段、相邻句子入手 3、从特殊位置入手 4、从修辞入手 5、从主旨入手 我们的裁缝店: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过渡句) 理解关键词:一样 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做裁缝和做其他行业都是一样辛苦的 联系上下文 是这样的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 做裁缝的难忘经历、体会,让人对这一职业
22、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成就感、责任感) 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 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理解关键词 “波涛汹涌的极致境界”精神生活的丰富充盈 “血肉之躯推向上帝的虎口”身体逐渐衰竭 联系上下文 “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垮了下去” 创作中获得精神的充盈,也消耗了身体的健康 联系上下文,联系主旨 巴尔扎克的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消蚀的过程” 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 慢地推向上帝的虎
23、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 (1)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 日”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 (2)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 (3)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 7 赏析句子赏析句子 手法手法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 联系主旨联系主旨 枣香醉人: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一年又一年”出现三次,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反复、排比,句式整齐,强化抒情效果,情感浓烈 枣树和爷爷奶奶的状态:衬托,层层递减,表现爷爷奶奶的勤劳付出和逐渐衰老(解析) 参考答案: 运用了排比、反复、衬托手法,句式整齐
24、,语意层进,情感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 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苍老的感叹之情。 赏析语言四大抓手赏析语言四大抓手 词语词语 句式句式 修辞修辞 描写描写 1、关注词语 动词、形容词 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 叠词 (1)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2)使语言韵律悦耳,具有音乐美;(3)使句式整齐, 具有形式美;(4)起到突出强调,强化感情的作用 成语、文言 富有文采、文化意蕴,典雅优美 方言、俗语、口语 通俗易懂、亲切自然,具有生活气息/地域特色 2010 年山东高考题骆驼祥子节选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语文 散文 知识 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7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