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文化文学常识专题讲解
《2021年初中文化文学常识专题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初中文化文学常识专题讲解(3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讲解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讲解 一一区分下列两种题型的区别区分下列两种题型的区别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等。 B.冰心,代表作有诗集繁星 春水 ,散文集寄小读者 樱花赞等。 C.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 飞鸟集等。 D.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代表作有散文集野草 ,小说集呐 喊 彷徨 坟 故事新编等。 2.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下列选项中所用的纪年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庆历四年春岳阳楼记 B.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记承天寺夜游 C.崇祯五
2、年十二月湖心亭看雪 D.己亥之月也满井游记 二二古今差异知多少古今差异知多少 (一)天文历法 1.古代天文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宿名称: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2.古代历法 (1)纪年法 种类 a 阳历、阴历、阴阳历。阳历、阴历、阴阳历。 阳历:太阳历、公历、公历,起源于古罗马。每年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四年加一天,放在 二月末,这一天叫闰日,这一年叫闰年。 阴历:太阴历,起源于古代阿拉伯。阴历平年 12 个月,六个大月 30 天,六个小月 29
3、 天,全 年 354 天或 365 天。比 12 个朔望月的天数少 11.25 天,积 3 年就差一个月,所以 3 年就要闰 一个月,这个月就叫闰月。 b b 帝王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 是帝王纪年法, 即以帝王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 依次为二年、 三年, 按顺序计算, 春秋、战国时,以诸侯纪年。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赵惠文王十六年, 廉颇为赵将。”( 廉蔺列传 ) c c 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d d 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始用年号。如:建元元年,崇祯十四年。 e e 年号和干支兼用年号和干支兼用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
4、急。” 规则 (2)纪月法 序数纪月: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时节纪月:用孟、仲、季表一季中的三个月; 地支纪月:以十二地支配十二月,每个地支前加“建”字。 民俗纪月。一月:正月、端月(政,避秦始皇讳) 。二月:杏月。三月:桃月。四月:槐月。 五月:榴月、蒲月。六月:荷月、伏月。七月:巧月。八月:桂月。九月:菊月。十月:阳月、 梅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 (3)纪日法 序数纪日:一月分成三十日; 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 月相纪日: 朔(新月) :农历每月第一天;望(满月) :农历每月十五;晦(无月)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注:阳历=公历 365.24 天; 阴历 29.5 天 354
5、天; 农历) (4)特殊情况 二十四节气 A.定义: 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 气候的演变次序, 把一年的天数平分为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 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 B.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C.口诀对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D.时间表对应 传统节日 节日节日 来源来源 习俗习俗 春节春节桃符万户
6、迎新年桃符万户迎新年 纪念神农捉拿纪念神农捉拿“年年”兽兽 贴年画,贴门神,贴对联,放爆贴年画,贴门神,贴对联,放爆 竹,拜年,吃年糕竹,拜年,吃年糕 元宵节元宵节流光溢彩闹花灯流光溢彩闹花灯 庆祝吕太后死后,刘氏重掌庆祝吕太后死后,刘氏重掌 大权大权 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清明节清明节有悲伤来也有乐有悲伤来也有乐 ( (寒食节寒食节) ) 纪念拒做官被烧死的介子纪念拒做官被烧死的介子 推推 祭祖,扫墓,踏青,放风筝,禁祭祖,扫墓,踏青,放风筝,禁 火,吃冷食火,吃冷食 端午节端午节粽子龙舟祭屈原粽子龙舟祭屈原 纪念屈原得知秦军灭楚后,纪念屈原得知秦军灭楚后, 投汩罗江
7、以身殉国投汩罗江以身殉国 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 七夕节七夕节牛郎织女会佳期牛郎织女会佳期 (7(7 月初月初 7 7,乞巧节,乞巧节/ /女儿节女儿节) ) 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 事事 乞手巧,乞姻缘乞手巧,乞姻缘 中秋节中秋节远隔千里共明月远隔千里共明月 嫦娥吃长生不老药后奔月嫦娥吃长生不老药后奔月 成仙成仙 祭月,祭兔爷,赏月,吃月饼祭月,祭兔爷,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重阳节登高赏菊敬老人登高赏菊敬老人 (9(9 月初月初 9)9) 东汉驱东汉驱“瘟魔瘟魔”的传说的传说 插茱萸,登高,赏菊花,敬老插茱萸,登高,赏菊花,敬老 冬至冬至冬至大如
8、年冬至大如年 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 祭祖、祭天、吃饺子、喝羊肉汤祭祖、祭天、吃饺子、喝羊肉汤 (5)纪时法 (6)计时工具 A 漏:也叫刻漏、漏壶、铜壶滴漏,古代定时器具。 “漏三下” ,漏在这里代时间,即当时已打 三更。古人把一夜分作五更,也叫“五鼓” 。一更即戌时,即 19 点至 21 点,依此类推。 B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大约 14.4 分钟为一刻。现在一刻为 15 分钟。 C 日晷:古时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也指日影,也指时间。 (7)生肖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古人将 十二地支(记录时间的有
9、顺序符号)与十二生肖按照顺序一一对应,即子(鼠) 、丑(牛) 、寅 (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 (猪) 。 (8)名和字 (9)年龄称谓 周晬( 周岁) 垂髫( 幼童) 束发( 成童) 豆蔻( 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 女子十五岁) 二八( 十六岁) 弱冠( 男子二十岁) 黑发( 青年) 而立( 三十岁) 不惑( 四十岁) 知命( 五十岁) 花甲( 六十岁) 古稀( 七十岁) 桑榆( 垂老之年) 皓首( 老年) 白首( 老年) 黄发( 老年) 耋( 七八十岁) 耄( 八九十岁) 期颐( 百岁) (10)排名 伯(孟
10、)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伯(孟)是老大,仲仲是老二,叔叔是老三,季季是老四。 (11)其他 (二)地理常识 1.1.江江: :长江长江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江东、江左: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2.2.河河: :黄河黄河 河南:黄河以南地区 河北:黄河以北地区 3.3.关关: :函谷关函谷关 关内:函谷关以西地区,即关西 关外:函谷关以东地区,即关东 4.4.山山: :崤山崤山 山东:一般指崤山以东,与关东同 山西:一般指崤山以西,与关西同 5.5.阴阳阴阳 阳:山南、水北 阴:山北、水南 6.6.五岳五岳:泰山(东) 、衡山(南) 、华山(西) 、恒山(北) 、嵩山(中) 7.7.佛
11、教四大名山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8.8.六合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9.9.八荒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10.10.中国的古称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11.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2.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12、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彭城 13.长江上的“三个火炉”三个火炉” :重庆、武汉、南京。 (三)学校 1.校:是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2.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3.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 或设国子学 (监) , 或者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 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
13、射、御、书、数)为主,小学 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4.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 5.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 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 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6.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教 习、教谕等。 7.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 取得监生资格。 (四)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人在进行
14、诗歌创作中借助的某一形象,附着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A A 植物类植物类 以植物的某些特征比喻或象征,形成意象相对固定的内涵,如: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 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杨花等。 1.芳草: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表现生生不息和希 望。 2.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3.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 4.梅花:象征高洁、不屈不挠、凌寒傲雪的品格。5.松柏:象征孤直、顽强 6.柳:常暗喻离别“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7.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9.菊
15、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10.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 11.牡丹象征高贵、富贵;12.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B B 行为类行为类 1.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2.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C C 动物类动物类 如: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猿猴、燕、鱼。 1.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 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 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16、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 。 2.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 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3.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 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4.孤雁(孤鸿、断鸿) :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 感。 5.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6.猿啼:表现凄厉、哀伤。 7.燕子: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子眷恋
17、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 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3.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 8.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 ,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荒凉或心情的惆怅。 D D 器乐类器乐类 如:羌笛(羌管、笛) 、胡笳、琵琶、戍角。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 表示戍边思归。 E E 音乐曲调音乐曲调 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 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2.梅花落曲调名。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
18、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 ,有时也作“折杨柳” ,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 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6.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 F F 自然类自然类 如:白云、明月、水等。 1.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 2.明月:见月怀人(望云思友) ,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3.水: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G G 送别场所送别场所 送别场所:南浦、灞陵、长亭(借代)等。 1.南浦:水边送
19、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 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2.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 3.西楼: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 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 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 4.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 ,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 “倚栏” “凭阑”等词语,却有多 种不同的意味。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总结总结: 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猿凄凄杜鹃鹧鸪猿凄
20、凄,梧桐叶落透悲梧桐叶落透悲 意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草木仍在人事 移移。 (五)宗法礼俗 A 各种礼仪 礼仪:礼节和仪式,包括“礼”和“仪” 。礼:礼节、礼貌。仪:仪式、仪表、仪态、仪容。 1.宗庙:也叫太庙是供奉祖先的地方古代把宗庙看作国家的象征。 2. 社 稷 : “ 社 ” 是土神; “ 稷 ” 是谷神。古代 君 主 都 祭 社 稷,后 来 就 用 “社稷” 代 表 国 家。 3.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 4.祭祀: 牺牲: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祭祀用的牛
21、、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猪,没有牛,为少牢。天子 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因祭祀前先饲养于牢,故称牺牲为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路祭:祭祀路神,以求一路平安。 5.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使心地纯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 称“致斋”,三日,宿于内室,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七日,宿于外室, 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悼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 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 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6.尊卑:一般以
22、右为尊,以左为卑 在官职方面: 有的朝代( 或国) 尊左, 如春秋时的楚国( 如屈原任左徒) ; 有的朝代( 或国) 尚 右,如春秋时的赵国( 如蔺相如在渑池之会后位居廉颇之右) ; 在座席上:以左为尊,朝廷上以朝南为尊;朝廷以外的席次上,以朝东为尊; 古人乘车:把左边的座位留下给客人坐,表示尊敬,叫作虚左。帅车以中为尊,左持弓,右持 矛。战车左为尊,右陪乘(骖乘,车右) ,中御。皇帝座北向南, “南面” ,大臣“北面” 。 1.拱手:两手合抱致敬。 2.作揖、长揖、揖让:不分尊卑,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3.折腰: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引申为倾倒、崇拜。 4.长跪:双膝跪地,上体伸直,离开小
23、腿,以示庄重。 5.再拜: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角触双手,叫: “拜” ,也叫“拜手” ;拜两次叫“再 拜” 。行这种礼是再进一步表示敬意的意思。 6.膜拜: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极端恭敬或 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7.空首: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面,行礼时拜跪在地上,先以两手拱至地,然后叩头至手。 8.顿首:拜时头首触地,触后即起。由于头触地时的时间很短,所以叫顿首。属于地位相等或 平辈之间的一般礼节。同现在的握手相似。 9.稽首:顿首时,头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叫“稽首” , “稽”就是留的意思。是臣子对君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初 文化 文学 常识 专题 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