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济南版八年级下生物全册复习提纲
《2021年济南版八年级下生物全册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济南版八年级下生物全册复习提纲(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生命的演化生命的演化 一、生命的起源一、生命的起源 1.根据科学家推算, 地球约在 46亿年前形成, 原始大气的组成是怎样的?与现在的大气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原始大气的成分包括水蒸气、氢气、甲烷、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但没有现在大气中的氧气。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历程的过程?(场所、原料、条件) 3. 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究米勒实验 米勒实验中反应瓶中的氢、氨、甲烷等气体模拟原始大气,花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加热的烧瓶内 的水模拟原始海洋原始海洋,冷凝过程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降水。 米勒实验说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2、。 4.1965 年和 1981 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等简单的有机物分别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间接证 明: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可能性。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的概念?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早期的地层中。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的晚期的地层中。 3.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的概念? 同源器官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 外形的差异是
3、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使不同的功能逐渐形成。 同源器官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 过程 场所 条件 第 一 阶段 无机物(水蒸气、氨气、氢气、甲烷) 有机小分子(氨基酸、核苷酸) 原始大气 紫外线、闪电、高温 第 二 阶段 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 (蛋白质、 核酸) 原始海洋 降雨,积累,相互作用 第 三 阶段 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 原始海洋 外包原始界膜 第 四 阶段 独立体系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而来。 同功器官同功器官指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与基本结构均不同。 如鸟的翼是爬行动
4、物的前肢演化成的,昆虫的翅是由昆虫的表皮分化形成,但他们的功能都是飞行。 这是由于非同源器官长期适应相同环境的结果,即使外表和功能相似,但基本构造却不同。不能证明他们 的亲缘关系。 4.分子生物学证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 分子的差别就越大。分子的差别就越大。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2.生物的进化历程 2.生物的进化历程 (1)植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
5、蕨类植物原始裸子植物 (2)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被子植物 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 原始哺乳类 四、生物进化的原因(难点、易错点)四、生物进化的原因(难点、易错点) 1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过程:过度繁殖(前提) ;生存斗争(动力) ; 遗传变异(基础) ;适者生存(结果) .自然选择的内在因素: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外在因素是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实现的,其结果 是适者生存。适者生存。变异在前是不定向不定向
6、的,自然选择在后是定向定向的。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2.2.自然选择学说与人工选择学说主要区别 自然选择的选择因素选择因素是自然界的各种环境条件各种环境条件;人工选择的选择因素是人类人类。 自然选择的结果结果是保留对生物自身有利的各种性状,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有利;人工选择的结果是 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一个新物种需要漫长的岁月;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 注意:先有自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再有人工选择。注意:先有自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再有人工选择。 自助餐:自助餐: 1.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5 分) 资料 1: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
7、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抗生素时,致 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 资料 2:有些细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能力。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对细菌的抗药性不断选择,从而催生能抵抗 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 资料 3:在自然界中,噬菌体是细菌的天然“敌人” ,一种噬菌体只攻击特定的 细菌。科学家正在研发噬菌体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1)病毒性疾病能否用抗生素治疗? 。 (2)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是一种 现象。 “超级细菌” 的产生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解释。 (2 分) (3)噬菌体的外壳由 组成,可以识别特定细菌,使得它的攻击具有特异性。 (4)综合以上资料,提出一
8、个减少“超级细菌”的办法 。 2.用水蚤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宜温度是 (2)有些水蚤能在 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 28环境中生活, 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 是 (3)实验中 20或 28中都有生存的个体,它们都是 的个体.因而 温 度 的 改 变 对 水 蚤 起 到 了 作 用 , 这 种 作 用 是 (定向或不定向) (4)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 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说明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如果生物缺 少 ,就要被环境所淘汰.因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的 特点. (5)对甲组实验中水蚤的个体数量进行统
9、计,绘出图 B.a 如果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水蚤个体数量增长曲线如 a.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 的特性.如果将该种群置于限制的条件中,水蚤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如 b.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 分则表示 答案:1.(1)否(2)变异;自然选择(3)蛋白质(4)不滥用抗生素 2.(1)25(2)变异;不定向的(3)适应环境;选择;定向; (4)适应环境的变异;相对性(5)过度繁殖;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五、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五、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 证据:化石是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 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解剖学说明人类与
10、类人猿是近亲。 2.现代类人猿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黑猩猩与人最相似。 3. 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 森林 古猿 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否直立行走。是否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的意义意义:使视野扩大,前后肢有了明确的分工,而且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人类不 环境变化 退向森林深处,继续树栖生活 被迫从树上转移到地面 现代类人猿 现代人类 断进化。 4.人类的进化历程: (课本第 32 页)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南方古猿南方古猿:代表“露西” ,脑容量 450530ml,能使用天然工具。不能制造工具,不会用火。 能人能人:代表“肯尼亚能人” ,脑容量 680ml,
11、制造简单的工具。 不会用火。 直立人直立人:代表“北京直立人”脑容量 1000ml,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用火。 智人智人:脑容量 1360ml,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学会人工取火。 制造工具制造工具和学会用火学会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 用火的意义意义:不仅体现在于享用熟食,改善身体的营养,还可以用火驱寒、御敌、狩猎、照明。 实例分析: 露西-南方古猿,直立行走 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 、元谋人-直立人,能够用火,并能制造使用复杂工具。 5.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提高了人类的劳动能力,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促使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语言,使得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2、 火的使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重大进步,用火的意义不仅在于享用熟食,改善身体的营养,还体现在人们用火 驱寒、御敌、狩猎、照明等方面。 4. 现代人种的分化: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他们都属于智人种。 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 种内互助:蜜蜂的群居现象 1.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一山不容二虎 生物因素 共生:根瘤菌与大豆 种间关系 竞争:草盛豆苗稀 捕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济南 年级 生物 复习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