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0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讲)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0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0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讲)(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解密解密 0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纲导向】【考纲导向】 1了解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如 H、C、N、O、Si、S、Cl 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掌握常见金属、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4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5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决定了它们在高考中位置。高考可能从以下角度考查非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2)物质俗名、 物质主要用途; (3)制备
2、一些复杂的含硫化合物, 如 Na2S2O3, Na2S2O5, Na2S2O4,Na2S2O8等;(4)书写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需关注 HClO,NaClO,NaClO2,HClO2在氧化 还原反应中表现,判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又如在酸性条件下 Fe,FeSO4,NaHSO3等还原剂与 NO3 反应 等;(5)联系工业生产,如从粗硅提取到精硅提纯,工业上合成氨、氨催化氧化制硝酸、接触法制硫酸等, 强调反应条件、设备、原理以及注意事项,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分析、解释其原理。 核心考点一核心考点一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 1常见非金属单质的性质 非金属单质 Cl2、Br2、I
3、2、O2、O3、N2、H2、S、C、Si 物颜色、状态 气态的有 Cl2、O2、O3、N2、H2;固态的有 S、C、Si、I2;Br2为液态。 理 性 质 Cl2黄绿色、Br2深红棕色、I2紫黑色、S 淡黄色 溶解性 Cl2、Br2溶于水;S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 CS2,其他均不易溶于 水 毒性 Cl2、Br2、I2有一定的毒性 化 学 性 质 与 O2 N2放电或高温时反应;H2、S、C、Si 加热或点燃时反应,其他一般不 反应 与 H2 Cl2光照爆炸;O2点燃爆炸;N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 与 H2O Cl2、Br2与水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 与水高温下反应 与
4、碱 Br2、I2与碱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与氧化剂 S、C 与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反应 与还原剂 Cl2、Br2、O2、O3与 H2SO3、Na2SO3、H2S、Na2S、Fe2 、I等还原剂反应 特性及用途 I2使淀粉变蓝、Si 作半导体材料 2常见非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非金属氧化物 CO、CO2、SO2、SO3、NO、NO2、SiO2 物理 性质 色、状、 味 除 SiO2外,其余均为气体;除 NO2红棕色外,其他均无色;SO2、 NO2有刺激性气味;SO2易液化 毒性 除 CO2、SiO2外均有毒 类型 CO2、SO2、SO3、SiO2是酸性氧化物;CO、NO、NO2是不成盐
5、氧化物 化学 性质 与 H2O SO2、SO3、CO2生成相应酸;NO2生成酸和 NO;SiO2、NO、CO 不溶于水 与碱 CO2、SO2、SO3、SiO2等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正盐或酸式盐 氧化性 SO2能氧化 H2S;CO2、SiO2能在高温下被 C 还原 还原性 SO2具有较强还原性,能被 Cl2、Br2、I2、O3、MnO 4、Fe 3、HNO 3等 氧化剂氧化为 SO2 4;NO 遇空气被氧化为红棕色的 NO2 特性 SO2具有漂白性;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2NO2N2O4 环保 SO2、NO、NO2、CO 均是大气污染物:SO2酸雨、NO、NO2光化学 烟雾、CO有毒气体
6、 3几种常见的硫酸盐 硫酸盐 俗名 颜色 用途 2CaSO4 H2O 熟石膏 白色 作磨光粉、纸张填充物、气体干燥剂等 CaSO4 2H2O 生石膏 白色 塑像、模型、粉笔、医疗绷带等 FeSO4 7H2O 绿矾 浅绿色 生产铁系列净水剂、补血剂等 CuSO4 5H2O 胆矾、蓝矾 蓝色 配“波尔多液”、镀铜液 BaSO4 重晶石 白色 白色颜料、医疗上作“钡餐” KAl(SO4)2 12H2O 明矾 白色 净水剂 4常见无机物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归纳 性质 用途 (1) 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可作太阳能电池板 (2)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柔韧 度 可作光导纤维 (3) 4HFSiO
7、2=2H2OSiF4 用 HF 雕刻玻璃 (4) 2CSiO2= 高温 Si2CO 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备粗硅 (5)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食盐中的加碘物质 (6)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作保护气 (7)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 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 气 (8) 草木灰和硫铵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草木灰和硫铵不能混合施用 (9)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 加剂 (10) 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密度小 可用于填充飞艇、气球 (11) 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用于冶炼钛、锆、铌等金属 (12)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 CO2,能与酸反应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8、 胃酸中和剂 (13) 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14) Na2O2与 H2O、CO2反应均生成 O2 作供氧剂 (15) 肥皂水显碱性 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16) 水玻璃不燃不爆 可用作耐火材料 (17) 硅酸钠的水溶液是一种无机黏合剂 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18) 锂质量轻、比能量大 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 (19) Al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 常用铝箔包装物品 (20) 铝有还原性,能发生铝热反应 可用于焊接铁轨、冶炼难熔金属 (21) MgO、Al2O3的熔点很高 作耐高温材料 (22) 小苏打与硫酸铝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 可以作泡
9、沫灭火器 (23) Al(OH)3有弱碱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 (24) 镁铝合金质量轻、强度大 可用作高铁车厢材料 (25) Fe 粉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26) Fe2O3是红棕色粉末 可用作红色颜料 (27) Cu2FeCl3=2FeCl2CuCl2 FeCl3腐蚀 Cu 刻制印刷电路板 (28) CuSO4使蛋白质变性 误服 CuSO4溶液,喝蛋清或豆浆解毒 (29) BaSO4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应 在医疗上用作“钡餐”透视 考法考法一一 考查物质的性质考查物质的性质 【典例【典例 1】 (2019 全国卷卷)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
10、着 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解析】“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与氧化亚铁有关,而氧化铁显红棕色,A 项错误;秦兵马 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 项正确;陶瓷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属于人造材料,主 要成分是硅酸盐,C 项正确;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中硅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化学性质稳定, 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D 项正确。 【答案】A 考法二考法
11、二 考查物质的结构考查物质的结构 【典例典例 2】(2021 年 1 月浙江选考)铝硅酸盐型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如图),其骨架的基本结 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化学组成可表示为 Ma(AlO2)x (SiO2)y zH2O(M 代表金属离子)。 下列推测不正确 的是( ) A常采用水玻璃、偏铝酸钠在强酸溶液中反应后结晶制得分子筛 B若 a=x/2,则 M 为二价阳离子 C调节 y/x(硅铝比)的值,可以改变分子筛骨架的热稳定性 D分子筛中的笼状空穴和通道,可用于筛分分子 【解析】A 项,偏铝酸钠在强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容易形成 Al3+,不可以利用偏铝酸钠在强酸性 溶液中制
12、备分子筛, A 错误; B 项, 设 M 的化合价为 m, 则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计算, mx 2 +x (-1)=0, 解得 m=+2,B 正确;C 项,调节硅铝比可以改变分子筛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分子筛的稳定性,C 正确; D 项,调节硅铝比可以调节分子筛的孔径,根据分子筛孔径的大小可以筛分不同大小的分子,D 正确;故 选 A。 【答案】A 考法三考法三 考查物质的用途考查物质的用途 【典例典例 3】(2020浙江 7 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高压钠灯可用于道路照明 BSiO2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C工业上可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粗铜 DBaCO3不溶于水,可用作
13、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 【解析】A 项,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所以高压钠灯用于道路照明,故 A 正确;B 项,二氧化硅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来制造光导纤维,故 B 正确;C 项,黄铜矿高温煅烧生成粗铜、氧 化亚铁和二氧化硫,故 C 正确;D 项,碳酸钡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碳酸钡在胃酸中溶解生成的钡离子为 重金属离子,有毒,不能用于钡餐,钡餐用硫酸钡,故 D 错误;故选 D。 【答案】D (1)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 2NA、NA或小于 NA(Cl2和 H2O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3)实验室制
14、Cl2,除了用 MnO2和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 KMnO4、KClO3、NaClO 与浓盐酸反应且都 不需要加热,如 ClO Cl2H=Cl 2H2O。 (4)酸性 KMnO4溶液,用的是 H2SO4酸化而不是盐酸。 (5)ClO 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 ClO与 SO2 3、I 、Fe2均不能大量 共存; ClO 体现水解性, 因HClO酸性很弱, ClO水解显碱性, 如Fe33ClO3H 2O=Fe(OH)33HClO, 所以 ClO 与 Fe3、Al3均不能大量共存。 (6)向 Ca(ClO)2溶液中通入 SO2气体生成 CaSO4而不是 CaSO3,其离
15、子方程式为 Ca2 3ClOSO 2H2O=CaSO4Cl 2HClO(少量 SO 2), Ca2 2ClO2SO 22H2O=CaSO42Cl SO2 44H (过量 SO 2)。 (7)当 Fe 和 Cl2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时,不论 Fe 过量或不足,由于 Cl2的强氧化性,产物一定是 FeCl3。 (8)“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Ca(ClO)2。“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 用,其原因是 ClO Cl2H=Cl 2H2O。 (9)液溴需要用水封,溴蒸气呈红棕色,液溴呈深红棕色,溴水呈橙色,溴的 CCl4溶液呈橙红色。 (10)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
16、,除了用热的 NaOH 溶液外,还可以用 CS2,但不能用酒精。 (11)SO2使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表现 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 SO2的漂 白性;使溴水、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表现 SO2的还原性;SO2与 H2S 反应,表现 SO2的氧化性;SO2和 Cl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 (12)把 SO2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 NH3或加入 NaOH 溶液,或把 BaCl2改成 Ba(NO3)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 BaSO3沉淀,后者生成 BaSO4沉淀。 (13)浓 HNO3和 Cu(足量
17、)、浓 H2SO4和 Cu(足量)、浓盐酸和 MnO2(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行,产物 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 Zn 和浓 H2SO4的反应。 (14)C 与浓硫酸反应时,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 CuSO4确定水品红溶液确定 SO2 酸性 KMnO4溶液除去 SO2品红溶液检验 SO2是否除净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15)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通常原子晶体不导电,但硅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作光电池的材料。 SiO2不导电,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 (16)工业上制备粗硅,是用过量的 C 和 SiO2在高温下反应,由于 C 过量,生成的是 CO 而不是 CO2, 该反
18、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17)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 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 (18)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 SiO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 SiO2能与 HF 反应。 (19)硅酸盐大多难溶于水, 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 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 但却是盐溶液。 硅胶(mSiO2 nH2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 (20)H2CO3的酸性大于 H2SiO3的酸性,所以有 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但高 温下 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CO2也能发生,原因可从两方面解
19、释: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从化 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的固体 SiO2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 CO2气体。 (21)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2)NO 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 (23)在 NO 或 NO2与 O2通入水的计算中常用到 4NO3O22H2O=4HNO3、4NO2O2 2H2O=4HNO3两个方程式。 (24)浓 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NO2,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 Fe3 。 (25)硝酸、浓 H2SO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 HNO3、HClO 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26)强氧化性
20、酸(如 HNO3、浓 H2SO4)与金属反应不生成 H2;金属和浓 HNO3反应一般生成 NO2,而金 属和稀 HNO3反应一般生成 NO。 (27)实验室制备 NH3,除了用 Ca(OH)2和 NH4Cl 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 NaOH 固体或 CaO) 制取, 而检验 NH 4需用浓 NaOH 溶液并加热,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以确定 NH 4的存在。 (28)收集 NH3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处理时,应在试 管口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以吸收 NH3。 (29)铜与浓 HNO3反应在试管内就能看到红棕色的 NO2,而
21、与稀 HNO3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才能看到红棕 色气体。 (30)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 HCl 和 NH3的相互检验。 (31)NH3、HCl、SO2、NO2可用水进行喷泉实验,水溶性小的气体可用其他溶剂(如 CO2和 NaOH 溶液) 进行喷泉实验。 1(2020浙江 1 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导电能力强,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石灰石在高温下可用于消除燃煤烟气中的 SO2 C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利用催化剂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答案】A 【解析】A 项,二氧化硅为共价化合物不导电,故 A 错误;B 项,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 将
22、SO2转化为 CaSO4,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 B 正确;C 项,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因过氧化钠与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不能够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可以用沙土灭火,故 C 正确;D 项,在排气管中安装 高效催化剂,将 NO 转化为 N2,减少了空气污染,故 D 正确;故选 A。 4(2020浙江 1 月选考)100%硫酸吸收 SO3可生成焦硫酸(分子式为 H2S2O7或 H2SO4 SO3)。 下列说法不 正确 的是( ) A焦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BNa2S2O7水溶液呈中性 CNa2S2O7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新盐 D100%硫酸吸收 SO3生成焦硫酸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
23、】A 项,从组成上看,焦硫酸是由等物质的量的三氧化硫与纯硫酸化合而成的,则焦硫酸具有 比浓硫酸更强的氧化性、吸水性和腐蚀性,故 A 正确;B 项,从组成上看,Na2S2O7可以形成 Na2SO4 SO3, Na2SO4 SO3溶于水时, 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水溶液显酸性, 故 B 错误; C 项, 从组成上看, Na2S2O7 可以形成 Na2SO4 SO3,三氧化硫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钠,故 C 正确;D 项,100%硫酸吸收 SO3 生成焦硫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正确;故选 B。 3(2020浙江 7 月选考)Ca3SiO5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0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讲 2021 年高 化学 二轮 专题 复习 07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