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 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语文试题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自从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 经过几千年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如今人们渐渐发现,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 和视野, 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 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 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特别是在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剧烈频繁的战争 存在和后来迅猛的科技进步,非常强烈地改变着人们感受认识世界的结论。在人类痴 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科技
2、、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 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却对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被破坏严重地忽略了,对 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被毁坏严重地忽略了,以至发 生了地球生态家园的严重危机。这个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 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 摘编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一次变革与革命 材料二: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而不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 论基础、以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判断之终极尺度的文学。生态文学以生态整体主义或生 态整体观作为指导考察自然与人的关系,它对人类所有与自然有
3、关的思想、态度和行 为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即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和持续地 自然存在。生态文学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不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 极尺度,并不意味着它蔑视人类或者反人类;恰恰相反,生态灾难的恶果和生态危机 的现实使生态文学家认识到,只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 人类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而凡是有利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最终也 一定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利益或根本利益。 传统的描写自然的文学大都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仅仅当作工具、途径、手段、符号、 对应物等等,来抒发、表现、比喻、对应、暗示、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感 时花溅泪,
4、恨别鸟惊心”里的花和鸟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可以用作工具表达 诗人的情感。这种写法是人类中心主义在文学里的一种典型表现。生态文学家非常反 对人类纯功利地、纯工具化地对待自然。生态文学的核心特征决定了它必须将所有以 工具化的态度和工具化的方法对待自然的文学排除在外。它使我们能够在生态文学作 品与非生态的描写自然的作品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 摘编自李春莲、刘鋆论生态文学的主题 材料三: 生态文学源于作家对生态问题的关切,探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其永恒的主题,揭 示生态危机的人性与文化根源是其终极目标。生态文学蕴含着作家的伦理观照、审美 追求和社会担当,对重塑心灵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有一定的启示作
5、用。 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生态文明的要义是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 状态。纵观人类发展进程,工业文明和科技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不断筑墙,使人与自 然的关系异化,生存环境遭遇重创。于是,不少作家开始批判工业文明的冷漠,反思 人性的异化及人类生存的痛苦。他们深知,要治愈这种精神顽疾,人心需要亲近大地、 回归自然。生态文学恰恰能够给人一种亲切的生存体验。生态问题在本质上是人的问 题,与人性迷失不无关联。所以,要解决生态问题,“人心建设”是关键。而自然是 人类的心灵依托,对人类心灵生态的修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近自然、与自然融 合必然是人类认识自我、重塑心灵生态的必由之路, 从某种程度上看
6、,生态危机实乃精神危机、人性危机和文化危机。作为应对危机的 上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于全球公民环境素养的提升。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 批判,饱含诗意栖居美好愿景的生态文学,以真、善、美的表现形式,引领读者回归 自然,并将自然根植于心灵深处,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生态文学发出的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心灵诉求,其核心就是要恢复人与自然的 良性互动关系,对危及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境给予审美的解答,以期通过对话的方式重 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很显然,生态文学的创作与传播有助了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 精神基础。在西方文学中,以威廉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诗人开始坦诚地看待自然, 歌咏自然,寄情山水。约
7、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则体现着人对土地的本能依 赖。中国作家对生态情怀的展现是全方位的。像徐刚的伐木者,醒来等守望家园 系列、李青松的一种精神等绿色森林系列、哲夫的黑雪等生态危机系列等优 秀作品,均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现,共同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出路,对人们未 来如何走上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生态文学是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回应,是文学对现实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学以生 命伦理为基础,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找寻人类的精神归宿。尽管生态文学不能 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及生活方式。它以自觉的责任意识 引领人们反思当下的问题,思索人类未来的命运,其意义已远远
8、超越文学本身,对于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摘编自王玉明、冯晓英生态文学的当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生态文学是以新的文学形态产生于地球的生态危机中, 所以它要以革命与变革的 表现对处在表达困窘中的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B.生态文学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 不把人类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 却注 重生态整体利益,以期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C.生态文学源于作家对工业文明的冷漠的批判、对人性异化及人类生存痛苦的反思, 其最终目的是给人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生存体验。 D.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文明的要义是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
9、状 态,这两者在人类的工业文明时代不会共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在生态文学中批判工业文明的冷漠, 反思人性的异化及人类生存的痛苦, 这是其 审美追求和责任担当的体现。 B.在阅读生态文学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亲近大地、回归自然的亲切生存体验,从而 找到生命的精神归宿。 C.生态文学描述人与自然是怎样的关系,更注重反映人与自然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因 此缺少对美好自然景象的描绘。 D.通过生态文学来改变人们思维、观念及生活方式,从而提升人们的环境素养,是应 对当前生态危机的良策。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文学作品的一项是() A.肖亦农在毛乌苏绿色传
10、奇中记述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变成绿洲的过程,呼唤世人 关注人类生存的意义,改变发展思路。 B.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描述作者告别都市,在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把自己 看作自然的一部分的生活历程。 C.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中以美丽的大自然为背景,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 悲惨生活,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D.卡孙在寂静的春天中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而导致虫鸟 死亡,使本该热闹的春天变得寂静的事实。 4.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生态文学产生的原因。 5.以上三则材料,其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请简析。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吹翻天和唢呐王
11、卢群 斗龙镇最好的吹手,当数吹翻天和唢呐王。 吹翻天生于唢呐世家,十六岁时就已“一吹成名”。 那是在一位长者的丧礼上,吹翻天见几位孝子贤孙,全都轻轻松松喜气洋洋的,心 里十分诧异。后从别人嘴里得知,死者瘫痪多年,家人早就厌烦了。吹翻天一听眉毛 倒竖:不行,不能让他们忘记根本,羊羔还有跪乳之思呢!于是拿起唢呐,运足气力, 立时,一声撕心裂肺的悲号轰然炸响,把众人带进那痛失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一曲 哭皇天 , 哭倒一群人。 从此, 斗龙镇就多了个能 “呼风唤雨” 的 “吹翻天” 。 唢呐王原是部队的小号手,从当上司号员起,军号就成了他的“随身带”。 不久,团里召开文艺晚会,要求每个连队都要出几个节
12、目。连长东拼西凑费了很大 劲,还差一个节目没有着落,无奈之下,只好赶鸭子上架,命令小号兵来一个唢呐独 奏。 小号兵军号虽然吹得好,唢呐却是门外汉。为了练好唢呐,小号兵嘴唇吹破了几层 皮,腮帮子肿得像皮球,终于赶在会演前夕将硬骨头啃下。演出那天,小号兵身着对 襟黑袄,腰扎红色绸带,一出台便赢得满堂彩。掌声未停,鸟叫声、虫鸣声此起彼伏。 只见小号兵一会儿将唢呐指向长天,一会儿把唢呐凑近大地,夸张的肢体语言,高超 的吹奏技巧,将一曲百鸟朝凤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此,小号兵就成了部队的“唢 呐王”。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知。唢呐吹熟练了,在斗龙镇就是香饽饽,逢到红 白喜事,人们都会请来助助兴、凑凑
13、热闹。而整个吹奏班子中,所有的钹、鼓、锣、 笙都要围绕着唢呐来行调,吹唢呐的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唢呐王转业时,吹翻天的 生意已辐射到周围几个乡镇。唢呐王本来有个很好的工作,因割舍不下这个爱好,也 组建了一个乐队。 一山容不得二虎,唢呐王的吹奏班子一“插足”,吹翻天的江山便少了半壁。萝卜 青菜,各有所爱。村人再有事时,偏爱吹翻天的自然请吹翻天,钟情唢呐王必定请唢 呐王。商场如剧场,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吹翻天和唢呐王,两人都爱 面子,遭遇冷落时难免憋屈。然两人又极有涵养,再不痛快也绝不表现出来。两家的 婆娘就不管了,遇到时说话常常夹枪带棒的,有时甚至迁怒于主家。如此一来,再有 人家办事
14、情,为避免得罪人,经济好的两套班子都请,差的只好舍近求远了。 如果两套班子碰到一起, 一场比试是少不了的。 往往客人还未进场, 好戏就已开锣: 你学几声鸟叫,我来几声牛哞;你把天仙配吹得恩恩爱爱,我把走西口整得 缠缠绵绵;你扭着秧歌给主家送“压福”,我端着酒盅给大伙儿奉“惊喜”一声 声唢呐如金蛇狂舞,缠住了每一位听众的心。 镇里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村支书觉得总这样较量不太妥当,就找两人协商,逢单 吹翻天出征,逢双唢呐王挂帅。两人欣然接受。从此,只要是双日,哪怕是自家办事, 吹翻天也绝不染指。同样,如果是单日,即便主家再三请求,唢呐王也不会前往。 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吹翻天和唢呐王又比起来了。2
15、012 年春,吹翻天听说村里要 建立图书室,就捐出了三百本图书。唢呐王听罢,当即帮村小学添置了两台电脑;2013 年夏,吹翻天收养了一名孤寡老人,唢呐王资助了三名特困学生;前年,阜宁遭遇特 大龙卷风袭击。吹翻天得知消息,一出手就是一万元。唢呐王不仅捐出了相同金额的 款子,还献出了 400 毫升鲜血;去年,村里土地开发征用,为获得较多补偿,一些村 民连夜添砖加瓦、植树造林。吹翻天却纹丝不动,第一个签了搬迁合同。唢呐王有一 子一女,女儿虽然出嫁,户口仍在家中,按照规定可以申请一套住房。唢呐王却说,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儿的房子免了。 前不久,吹翻天出了趟远门,回来听说唢呐王出了车祸,正在医院
16、抢救,家也顾不 得回,立刻赶过去,抓住唢呐王的手摇晃着说,老伙计啊,我正准备找你商量呢,咱 们办个学校吧,把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吹奏技艺传承下去。你年纪轻,又在部队锻炼过, 主角由你唱,我给你当助手,怎么样?你如果是条汉子,就给我站起来! 话音刚落,已昏迷了几天的唢呐王,竟有了苏醒的迹象。 (2018 年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 文本二: 什么叫突变?就是突然打破常规。什么叫对转?就是事情向相反方向变化。对于情 节来说,其功能是探索人物内心潜在的情感和深层的奥秘。在平常状态下,人物均有 荣格所说的“人格面具”,遇到事变,能够迅速调整其外部姿态,使心理恢复常态。 情节的突转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生活常规,
17、进入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境界(我将其称为 第二环境),使之来不及调整,目的是把人物在常规环境中隐藏得很深的心灵奥秘(我 将其称为第二心态)暴露出来。 光有情节的情感因果,还不能算是好的情节,好的情节应该有一种功能,就是把人 物打出常规,进入第二环境,暴露第二心态。所谓第二环境,是相对于第一环境而言 的。第一环境就是人物所处的常规环境,把人物打出常规的第一环境,进入非常规的 第二环境,其性质就是虚拟的、假定的、不拘泥于现实的。所谓第二心态,就是人的 深层心理结构,它与表层心理结构形成反差。 (摘编自孙绍振的小说解读的理论基础:打破常规和情感错位)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18、的一项是() A.小号兵由“门外汉”成为部队的“唢呐王”是机缘巧合,而唢呐王组建乐队则由于 对唢呐发自内心的热爱。 B.吹翻天和唢呐王不仅比试吹唢呐,还比着为村里做好事,表明了两人不服输的性格 和对名声的追求。 C.两家婆娘遇到时说话常常夹枪带棒的直接原因是各自的丈夫吹翻天和唢呐王遭遇冷 落、心里憋屈不痛快。 D.小说语言质朴平实,大多直陈其事,符合农村题材特点,“一山容不得二虎”等俗 语的运用,使作品更生动。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家”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史记中共有世家三十篇,其内容 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 B.“皇天”指的是天,
19、旧时常用与“后土”并用。如李密陈情表中有“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C.“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知”中的“十年”是虚数,指很多年。就如“三 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三”,泛指多的意思,并不是指实数三。 D.笙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的吹奏乐器,发音清越、高雅。“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最早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8.小说是怎样叙述吹翻天和唢呐王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如果要给小说的结尾写一则评论,请结合文本二,列出评论要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祖武皇帝讳裕, 字德與, 小名寄奴, 彭城
20、县绥舆里人。 身长七尺六寸, 风骨奇特。 家贫,有大志,不治廉隅。事继母以孝谨称。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安帝隆安三年十 一月,晋朝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高祖参府军事。于时东伐诸帅,御军无律,士 卒暴掠,甚为百姓所苦。唯高祖法令明整,所至莫不亲赖焉。桓玄欲且缉宁东土,复 遣高祖东征。元兴二年六月,加高祖彭城内史。十二月,桓玄篡帝位,迁天子于寻阳。 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讳,风骨不恒,盖人杰也。”每游集,辄引接殷 勤,赠赐甚厚。高祖愈恶之。或说玄曰:“刘讳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 宜蚤为其所。”玄曰:“我方欲平荡中原,非刘讳莫可付以大事。关陇平定,然后当 别议之耳。”三年二月已丑
21、朔,乙卯,高祖托以游猎,与无忌等收集义徒,凡同谋二 十七人;愿从者百余人。玄自闻军起,忧惧无复为计。或曰:“刘讳等众力甚弱,岂 办之有成,陛下何虑之甚!”玄曰:“刘讳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 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三月戊午朔,遇 吴甫之于江乘。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 进至罗落桥,皇甫敷率数千人逆战。高祖进战弥厉,前后奋击,应时摧破,即斩敷首。 玄闻敷等并没,愈惧。别使领军将军殷仲文具舟于石头,仍将子侄浮江南走。庚申, 高祖镇石头城,遣诸将帅追玄,尚书王嘏率百官奉迎乘舆。司徒王谧与众议推高祖为 使持节、都督扬
22、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先是,朝廷承晋 氏乱政,百司纵弛,桓玄虽欲厘整,而众莫从之。高祖以身范物,先以威禁内外,百 官皆肃然奉职。二三日间,风俗顿改。高祖位微于朝,众无一旅,奋臂草莱之中,倡 大义以复皇祚。由是王谧等诸人时众民望,莫不愧而惮焉。四月,奉武陵王遵为大将 军,承制,大赦天下,唯桓玄一族后不在赦例。 (取材于宋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 B.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 C.甫之/玄骁将也/其
23、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 D.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高祖躬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用于开国皇帝。宋高祖,即宋武帝刘裕,南朝宋开国皇帝, 武皇帝是其谥号。 B.讳,即名讳。古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桓玄和他大臣对刘裕不敢直呼 其名,故称之为“刘讳”。 C.乙卯,乙卯为干支之一。其前是甲寅,其后是丙辰。用于纪年也常用来纪日。文中 的乙卯、庚申都是用来纪日的。 D.担石,计量单位,读音是 dndn,意思是一担一石之粮,比喻微小。更小的单位是 升和斗。 1
2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裕气概刚正,深受赏析。刘裕虽出身贫寒,却怀有大志;虽不拘小节,却气概刚 正不凡,先后受到刘牢之和桓玄的赏识。 B.刘裕是非分明,睿智善断。在桓玄篡位后,刘裕虽然深受恩宠,却暗怀不满;不久, 即以弱小的力量讨伐桓玄,旬月间就诛杀了桓玄,匡复晋室。 C.刘裕统军严明,威武善战。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不放纵士兵侵害百姓;刘裕 善于以少胜多,作战勇猛,冲锋陷阵,威慑敌军。 D.刘裕眼界宏远,朝野归心。刘裕在奉迎晋安帝复位后,又把朝廷大权交给宗室司马 遵;刘裕还大力整顿吏治,改变了朝廷的风气,得到内外的敬重。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25、现代汉语。 (1)于时东伐诸帅,御军无律,士卒暴掠,甚为百姓所苦。 (2)高祖以身范物,先以威禁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 14.刘裕位微力薄,却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声望就能超过王谧诸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 回长安。用手指在空中划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用一“多”字,下句用一“独”字,突出了诗人心情的沉重。 B.傍晚乱云低压、风雪回旋,照
26、应题目,写天气严寒,又暗示心中愁苦。 C.诗人困居长安,生活艰苦,装酒的葫芦早已经丢弃,樽里也找不到酒。 D.尽管火炉里还有通红的火焰,却难以驱散这浓重的寒意与无尽的凄凉。 16.请简要概括诗歌尾联中所表达愁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 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2) 师说 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 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 文中 “_, 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
27、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 诗句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 475 天里,始终把 36 万兰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 头,与群众一道抗风沙,治盐碱,除内涝。“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体现他为官一任、立德一方的高尚品格。()。在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仍时刻不 忘人民,右脚踩藤椅,右膝顶肝部,为百姓奔小康、期生存、求温饱的热望奔波。最 后,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 42 岁。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 57 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像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 我们艰苦奋斗、求
28、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不会过时。作为与新时代 共同前进的青年一代,更应学习、传承、弘扬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 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争做焦裕禄式青年,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使命,谱写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青春篇章。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 党员的光辉典范。 B.他因为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 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 C.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视人 民群众为
29、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 D.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所以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 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长征行军途中,红军将 士常常以苦为乐。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红军。,是因为相信中国共产党 的正确领
30、导,相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长征的胜利, 保存了革命的精华, 并以其不怕艰苦、 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向全中国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成为一篇中国革命的 “宣言书”。长征在全国扩大了红军的影响,把革命真理宣传到沿途广大地区。中央 红军走了 11 个省,三个方面军共走了 14 个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传,只有红军 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还撒播下革 命的种子。长征途径之地,红军放手发动群众,群众革命热情汹涌澎湃。军民生死相 依、患难与共,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长征精神,是坚强堡垒,是有力支撑
31、。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使之成为鼓 励广大人民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实践的不竭精神动力。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 15 个字。 22.请用三个判断句概括第二段中关于长征的意义。每句不超过 10 个字。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崇德中学邀请革命前辈来校讲历史故事,革命前辈给同学们讲述了一段段感人至深 的故事: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背着金条乞讨数年,历尽 千辛万苦寻找党组织继续干革命,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正确处理公私关系。 长征期间,在湖南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
32、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 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这种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精神,是红军取得 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同数倍于己的敌人 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和棉絮,其事迹震撼人心。 甘祖昌是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在 1957 年他坚持回江西农村当农民,夫人龚全珍 也随他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 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 以上的历史故事,你有了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学校团委会拟举办“学史明理”为主 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3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B 2.C 3.C 4.传统文学的表达出现困窘; 地球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 作家对生态问题的关切; 作家具有伦理观照、审美追求和社会担当意识。 5.第一则材料主要阐述了生态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挑战传统文学的根源; 第二则 材料重在阐述生态文学的创作主题以及和传统文学对待自然物态度的区别;第三则 材料主要是根据生态文学产生的原因和创作动机来论述生态文学的价值功能。 6.B 7.D 8.叙述人称,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事,同时灵活地展现两人的故事,使故事 更真实客观。情节技巧,小说整体按照时间顺序,以两人的多
34、次比试到最后的和解 为线索组织情节,使叙事条理清晰,情节集中紧凑。叙述方式,小说前部分插叙了 两人的成名过程,丰富了人物形象,为下文技艺比试不相上下作铺垫,使小说情节更 完整。 9.小说结尾表明两人不再比试竞争而是和解互让,构成情节上的“突变”和“对转” (或“突转”)。小说的“常规环境”是两人不断比试,从吹唢呐到为集体作贡献, 以后还有源源不断的机会可以比。唢呐王突遇车祸带来“非常规”的第二环境,也许 以后再也不能比了。唢呐王的突遇车祸激发了吹翻天的“第二心态”,表现了吹翻 天对英雄的惺惺相惜,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的品质,对唢呐传统手艺的重视。 10.C 11.B 12.B 13.(1)当
35、时到东南讨伐的将领,都没有用律法约束军队,士兵抢劫百姓财物。百姓很 受侵害。 (2)刘裕亲自给百官做示范,先用威严的法令约束朝廷内外,百官都严肃谨慎地奉行 职事。 14.首倡大义,讨伐恒玄;奉迎安帝,再造晋室;以身作则,整顿吏治。 15.D 16.与亲人断了联系,为亲人的命运感到忧虑;战乱而导致数州的消息不通,为国 家的命运感到担忧;被困长安,只能对空划字,为自己的无从着力感到无奈(为自 己的孤独感到凄凉)。 17.(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人生自古谁无死(6).留取 丹心照汗青 18.C 19.B 20.“在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后”去掉“在”; “奔小康
36、、期生存、求温饱”改为“期生存、求温饱、奔小康” 21.红军将士之所以能保持这种精神 红军长征沿途不仅宣传革命真理 我们应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22.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23.例文: 学史明理,以理践行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学史明理,以理践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也不是为了回避 面临的困难,而是要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从历史中探寻 发展方向。我们往历史的纵深看多远,对未来就能看多远,只有懂得尊重历史才能赢 得历史尊重,只有把握历史规律才能看清事物本质,只有善于运用历史才能创造新
37、的 历史。 学习吃苦的精神。年轻人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生匆匆数十年,当你想做成件事情的时候,难免是孤 独的。套用首经流行的一句话,名为“孤独寂寞冷”。也许这是富有讽刺意味的玩笑 话,但也揭示了一个真理,那便是,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苦难。正如当年的开国将军 甘祖昌以及她的妻子龚全珍,夫妻二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无愧为开国将军, 道德模范。虽然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彷徨、踌躇、困惑可以被称之“苦难”,却也远 不及革命先辈所遭受的磨难。这是长辈们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当下的中国社会,特别 是新生代的年轻人, 所处的环境是无比优越的。 既然灿烂的春光已经洒向了年轻一代, 那么
38、就要有所作为。要养成能吃苦的性子,锤炼坚韧的品格,增强干事的专注度、持 久度。但行好事,无问西东,用自己默默的努力,于无声处绽放,然后惊艳众人。 学习公私分明的精神,年轻人要坚守底线、忠诚可信。 党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公私分明的优秀党员,过去有背着金条乞讨的刘启耀,后有 坚持原则的陶行知。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在工作中经常告诫支配公款和管 理财务的工作人员要“点滴为公”。育才学校所有经费都是他争取及募捐得来,但他 从不为办私事花一分钱,就算一些因公应酬也坚持自己开支。有一次,周恩来和邓颖 超到育才学校检查指导,陶行知招待他们吃饭。第二天,他告诉财务人员:“昨天请 客一切费用,连酒菜饭食,滑
39、竿船钱,都开在我的暂记账上,并请立即清算,以便照 付。学校经费不宜动用一文。”让那些为了私利失去人格的人看看吧,这才是我们真 正的共产党员。作为年轻人,我们要从现在起,时时处处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培 养崇高的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到公私分明,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 学习敢于斗争的精神,年轻人要坚定方向、勇敢无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 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对长期复杂的风险挑战,必须切实增强斗争意识和斗争自 觉。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成就获得世界公认,但也迎来了 更多“成长中的烦恼”,各种风险挑战叠加。在党言党爱党忧党护党。党员干部要观 大势、识大局,善于从历史昭示、现实挑战与未来发展的视角,清醒认识和把握我们 党当前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和“八大斗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回首往昔,历史不会忘记党带领人民浴血 奋战、实现民族独立的筚路蓝缕;还看今朝,时代不会忘记党带领人民建设祖国、实 现民族复兴的丰功伟绩。让我们学史明理,以理践行,为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奋斗吧。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