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年年重庆重庆市市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中考语文临考押题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什么乱石废物,沟壑壑(h)旷野,都一概不顾。 B.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筹(chu),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C.这感情就像飓风,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濒(pn)临绝望的边缘。 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怍(z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轻盈 自言自语 妙手偶得 鸟语花香 B.真挚 油
2、然而生 轻描淡写 以身作侧 C.古朴 叹为关止 思贤如渴 十拿九稳 D.矗立 交头接耳 呼朋引半 神通广大 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北京顾和园既有皇家园林之气派,又有江南园林之灵秀,设计别具匠心别具匠心。 B班长提出举行“为梦想加油”主题活动的建议,同学们随声附和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C自媒体时代,一些人通过博眼球的标题哗众取宠哗众取宠,我们要抵制这种现象。 D几代“治沙人”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一致,锲而不舍锲而不舍,把千年沙漠变成了绿洲。 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国无德不兴, 人无德不立, 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
3、化中, _, _, _, _,更要立志报效相国。 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 A. B. C. D. 5.“清明”“白露”“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个时节。请仿照示例,从“白露”“冬至”中任选一个, 结合相关诗句,对“节气”特点加以解释。(4 分)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阴雨连绵,扫墓祭祀,缅怀祖先。 6.名著阅读(6 分) 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他如今
4、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 获将去,性命便休了!”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 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了。” 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 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道:“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 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 (1)从上述两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宋江_、_的性格特点。(2 分) (2)结合整部小说,简要分析宋江以上性格对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4 分) 7.综合性学习(8 分) (1)看下
5、面几则热点新闻材料,谈谈你对“青年人应该崇拜什么人”这一问题的看法,并说出理由。(4 分) 为抗击疫情,84 岁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一 边建议公众“不要去武汉”,一边第一时间坐上赴武汉的高铁,奔向防疫第一线。 “在我的心中,我的爸爸就是英雄,就是明星,就是我一生的榜样。”提起父亲,山东威海市城里中 学的姜姝冰同学总是自豪满满,不仅因为父亲对自己的爱和教育,更因为新冠肺炎暴发后,父亲身披白色 战袍逆流而上的举动。 疫情暴发后,国内许多明星纷纷携家带口出国避难,国外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明星扎堆的“盛况”。他 们用在国内赚的钱在国外惬意地吃着牛排,喝着卡
6、布奇诺,不时还悠闲地发个微博“你们还好吗”。而当 疫情被基本控制后,他们又纷纷跳了回来,准备继续捞金。 (2)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4 分) 假如你是该班班长,听到了图中老奶奶孙子一小明的话,你想怎样劝说他?请写下你要说的话。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 分,每空 1 分) (1)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4)卖炭得钱何所营?_。(白居易卖炭翁) (5)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6)以中有足乐者,_。(宋濂送东阳
7、马生序) (7)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 (9)老英雄张富清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他却深藏功名,主动转业到偏僻贫困地区,默 默地工作生活。他这种“_,_”(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奉献精神,很值 得我们学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5 分) 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左传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加也,必以信
8、。”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4 分) (1)衣食所安安 _ (2)弗敢加加也 _ (3)公将驰驰之 _ (4)小大之狱狱 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小信
9、未孚,神弗福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为下文写鲁庄公做铺垫,衬托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B.本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请见提问参战释疑。 C.鲁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在于:鲁庄公能够取信于民,曹刿指挥作战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本文剪裁得当,作者详写战前曹、庄二人的对话,略写战斗的场面及战后的分析。 12.结合“链接材料”,谈谈长勺之战与泓水之战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4 分) 【链接材料】【链接材料】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
10、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 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 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 鼓不成列。” (选自子鱼论战) 【注】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成列:指摆好阵势。既:尽,全部。司马:官名,这里 指子鱼。陈:通“阵”,指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chng):重复,再次。二毛:头 发斑白的人。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 13-17 题。(22 分) 黄河一掬黄河一掬 余光中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去看黄河。厢型车终
11、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 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 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 动了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 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似乎再也钩不到边。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 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
12、 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 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 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 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 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 没有你浊浪的回声?
13、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 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 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她不知多少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中华儿女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诗人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 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哪 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想到这里,我从衣
14、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 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呼。 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 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 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 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晴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 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13.作者走向河岸时,看到的“河景”有怎样的特点?
15、(4 分) 14.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语句。(4 分) (1)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奶出来的? (2)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浸礼。 15.作者说,这一瞬自己的“黄河一掬”“绝对值得”,为什么?(4 分) 16.文章开篇写黄河的沙,有什么作用?(4 分) 17.文末“隐隐的水声”指什么?请概述并说明理由。(6 分)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 18-21 题。(18 分) 材料一: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 明的提升,由此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我们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环节的淬炼。
16、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 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 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 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 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 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 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
17、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 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 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选自韩震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光明日报 2019 年 1 月 28 日,有删改) 材料二:材料二: 2019 年长沙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86.79%的初中生和 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 72.38% 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高中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业奋斗
18、精神的“科学家、教 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 调研也发现,我市仍有部分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 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 不” 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6.66%的初中生和 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 “偶尔” 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摘自长沙发布“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指标”, 长沙晚报2020 年 4 月 16 日) 材料三: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 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 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的中
19、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 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 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 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 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选自刘余莉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 人民日报2020 年 4 月 30 日,有删改) 18.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
20、品质和责任意识。 B.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 C.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 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19.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的一种,说说它有什么作用。(4 分) 20.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6 分) 21.材料一中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 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 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5 分) 四、写作(55 分) 2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21、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500 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 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1)题目:有一种甜 (2)常听有同学说:我很烦恼,因为妈妈总是唠叨;我很孤独,因为同学不喜欢我;我很焦虑,因为 学习总是让我倍感压力成长的路上,难免有一些不良心绪。如果你尝试着不断反思自己,调整自己, 改变自己,你就会走出阴郁,心中充满阳光。 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汉字字音。濒(bn)临。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B.以身
22、作侧一以身作则。C.叹为关止一叹为观止。D.呼朋引半一呼朋引伴。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A.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 造性的构思)。B.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不合语境。C.哗众取宠:用 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D.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 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根据“无论是”“还是”“抑或是”三个关联词语可以确定 三句的顺序;横线后的“更要”承接句中的“不只是”,所以句应排在最后。故选 B 项。
23、 5.答案: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人们会感到一丝凉意。(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亦可) 冬至:“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冬至时节,夜间最长,古时漂在外地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至。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按照示例的句式特点仿写即可,注意题干要求。 6.答案:(1)义 忠 (2)“义”使宋江成为梁山义军的领袖,“忠”使宋江最终引导义军归顺朝廷。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主要人物的理解。第段材料中宋江甘愿冒险救晁盖,体现了他的义气;第段 材料中“忠烈胆”“招安”等处,可见其忠心。正因为宋江的义气,义字当先,所以江湖好汉们都尊称他 为大哥,他才成了梁山的
24、领袖;因为他的忠心,所以他总是希望被招安,能够回归朝廷,所以才有了后面 被招安的情节。 7.答案:(1)我们应该崇拜像钟南山专家、姜姝冰父亲一类的专家、医护人员等,理由是:他们把国家 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心里想的首先是国家、集体、人民。他们有担当精神,能担当大任。他们在 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危险。 (2) 小明, 你不能埋怨奶奶啊。 奶奶辛辛苦苦送你上学, 你不能把责任推给她, 我们要体谅、 孝顺老人 (或: 要感谢奶奶)。同时,我们应该学会自立,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或:应该自己背书包)。 解析:(1)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材料一共有三个段落,前两个段落是正面的素材,
25、 第三个是反面的素材,通过对比,可以得出应该崇拜的对象是以钟南山院士和姜姝冰同学的父亲为代表的 一类人。理由则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钟南山劝别人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第一时间赶去武汉,为的 是控制疫情,这是不顾个人安危、舍己为人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姜姝冰的父亲不仅热爱自己的小家庭, 而且在疫情来临时,不惜舍小家为大家,在关键时刻不是像一些明星一样选择逃避,而是挺身而出,把国 家、集体、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令人感动。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注意劝说的对象是“小明”,针对的是他把上学迟到归 咎于奶奶。因此,劝说时一方面要从孝顺老人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小明的说法、做法都欠妥
26、当;一方面 要从学会自立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小明让奶奶背书包的做法欠妥当。但是,要注意劝说人“班长”的身 份,同学之间,要注意语气、用词的委婉,不能居高临下地指责。 8.答案:(1)少年不识愁滋味 (2)星河欲转千帆舞 (3)终古高云簇此城 (4)身上衣裳口中食 (5)四面歌残终破楚 (6)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箫鼓追随春社近 (8)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9.答案:(1)安身 虚夸,夸大 驱车追赶 诉讼事件 10.答案:(1)(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土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减弱
27、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 气就穷尽了。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言文内容。略写的只有战斗的场面。 12.答案: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在战争中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公 不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长勺之战中,鲁国能够以弱胜强是因为在战前鲁庄公能够做到取 信于民,在作战的过程中能够听取曹刿的建议,抓住有利的战机;而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固执己见,没有 听取子鱼的建议抓住有利的战机,导致了失败。 【文言文译文一】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
28、 “当权者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 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 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情。”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 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诚心(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是尽了 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
29、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 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 下令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跳下车查看车轮辗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 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穷尽了。他们的士气 已经耗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
30、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 怕他们设有埋伏。后来我看到他们车辙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文言文译文二】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 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 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但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说: “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 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不重复伤害已经负伤的
31、人,也不俘虏头发斑 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 敌人。” 13.答案:空廓(或“旷远”)、寂寥、萧索、色彩暗淡。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从第二段“触目空廓而寂寥”“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 旷远”可知“河景”的空廓、寂寥;从“几乎什么也没有”“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 调土黄”可知环境的萧索;从“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 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可知色彩的暗淡。 14.答案:(1)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哺育、滋养了中华文化,丰厚了中华民族
32、的精神。 (2)写出女儿心中黄河的庄严与神圣;表现了女儿对黄河的虔诚、崇敬以及对黄河情结的传承。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时,应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 情。(1)“奶”在这里是动词,即用自己的乳汁喂孩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孕育了中 华文明,是民族精神的源头。(2)“浸礼”本指基督教受洗,把人身体浸入水中的一种仪式,用在这里形 象地写出了女儿把手伸入黄河时态度的虔诚,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感悟到了黄河的神圣。 15.答案:触摸、领略到了黄河深厚的文化底藴;表达了对黄河的景仰之情,确认了“我”与黄河的血 脉关系;黄河接纳了“我”,使“我”汇
33、入中华民族血脉,精神有了归属。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在余光中的作品中,“黄河”就是祖国的象征,从“古老的黄 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 一息的脉搏”可知,黄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并且哺育了中华文化,作者为自己终于接触到黄河这 一中华文明的血脉而激动不已。从“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可知作者对黄河怀有 崇高的景仰,“黄河亲认我”对作者来说有巨大的意义。“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 磨灭”“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表现了黄河母亲对自己这个游子的接 纳与认同,由
34、衷地抒发了“我”对黄河的眷恋、敬仰之情。这些就是作者认为“值得”的原因。 16.答案:借风沙写初到黄河的真实感受,与后文对黄河的亲近、敬仰形成反差;与后面诗文里的风沙 形成呼应,以更好地表达对黄河的炽爱。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开头的作用。首先明确这是环境描写,其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从 结构上来看,开篇写黄河的风沙与下文中“风也听见/沙也听见”相照应,突出了黄河的特点;从内容上来 看,“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 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黄河边的真实感受,与下文接触黄河的激动心情,将名片投入黄 河的举动形成鲜明
35、的对比,先抑后扬,抒发了对黄河的景仰和热爱。 17.答案:“隐隐的水声”指归来后,黄河留给“我”的记忆、情愫和主观感受。 理由:那次黄河“一掬”的经历、珍藏于名片盒里的黄河泥土,让作者铭记于心;它们让作者获得了 归属感、幸福感;它们加深了作者对大陆无法割舍的思念和眷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隐隐的水声”指作者将黄河的泥沙放进名片盒以后的主观感 受,包含着对黄河的眷恋与怀念。因为他在将手伸入黄河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与祖国已经融为一体,有 了强烈的归属感,“隐隐的水声”传达出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海外游子的共同心声。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根据材料二“
36、68.75%的初中生、76.97%的高中生将集中体现吃苦耐劳、敬 业奋斗精神的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可知,把科学 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高中生比初中生的比例高。 19.示例 1:引用论证。引用朱子家训,表明古人重视从生活细节培养劳动习惯,从而论证了家长让孩 子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示例 2:对比论证。把家长大包大揽的目的与实际结果做对比,阐述了家长不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危害, 从而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示例 3:道理论证。剖析家长大包大揽,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危害,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
37、成人”的基 础性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材料一第二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引用 了朱子家训中的话,属于引用论证,表明“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有力地论证 了家长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将现代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 的目的“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和结果“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 品质和责任意识”进行对比,属于对比论证,突出论证了劳动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这一观点。 文段中对家长不让孩子参与劳动的危害的阐述,属于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劳动是我们“学以成人”的 基础性活动的观
38、点。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0.答案: 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 学会创造, 提高动手能力。 要端正学生劳动价值观, 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 美相结合。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问题的探究。根据材料一“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 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可得出答案;根据材料二第二段的调查数据可得 出答案;根据材料三“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 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可得出
39、答案;根据材料一中家长的 做法对孩子的影响可以得出答案。 21.答案:示例 1:劳动能让我们的学习环境更美,我们打扫卫生,布置教室,张贴书法、绘画作品,使教 室更美。我们要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示例 2:劳动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我们在庭院、小区栽花种草,使庭院、小区更加舒适、美观。我们 应该多参加劳动,让生活更美好。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感悟。首先理解句子“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的含意,劳动是 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人们用劳动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服饰、风味各异的美食、雄伟壮丽的建筑、智能优质 的交通和交流工具,这些物质之美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同时,人们靠劳动养育自己、完善自己
40、、成就自己, 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快乐和成就感,这是美的体验。其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感受到的劳动的好处, 如大扫除、植树等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美化了校园环境,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了美好的环 境,而且还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如何与老师、同学沟通合作,增强了合作意识。结合具体的劳动事例,体 现出在劳动中感悟到的美好即可。 22.解析:【写作指导】【写作指导】 (一)审题指导:(一)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本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易于切入。“有一种甜”,使用了生活化的口语,给 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使考生能更好地结合日常生活写作。“甜”是一种味觉,也是一种心理感受,让 人产生联想的维度
41、十分丰富,可从不同层次去挖掘。“有一种甜”,从题目的意思来看,这种“甜”可以 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酸甜苦辣”的“甜”,这是一种物质上的甜;也可以是看似辛苦、劳累,内心却充满 着幸福、自豪的“甜”,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甜”。据此,可以写来自抗疫战斗中“最美逆行者”的无 私奉献,可以写众多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也可以写各行各业人们的默默付出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 论文均可,运用自己擅长的写法并结合自己对这个题目的理解与认识,完成这篇作文的写作即可。如果写 记叙文可从以下几点考虑:记叙的顺序采用倒叙还是插叙;故事情节要曲折一些,生动一些,如在“甜” 之前来点“苦”或者“酸”,通过添加波折为文章添彩。当然在
42、叙述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描写的表达方 式,如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对人物进行具体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选材与立意:选材与立意: (1)选材:当我犯错误后,我以为回到家中会得到父母的安慰,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顿严厉的批评。 那时候觉得委屈,不理解父母为何“小题大做”。直到后来才明白父母批评我是因为我做了错事却不反思。 “爱之深,责之切”,其实这严厉的批评正是他们对我的深沉的爱的体现。 立意:批评、教导也是一种甜。 (2)选材:贝多芬长期处于困境中,却仍然坚持他所钟爱的音乐,因为那是他的信念。上天没有给他 一个好的家世,让他有一个不爱他的父亲,让他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世界里。
43、二十六岁那年,他双耳失聪, 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退缩,他一如既往地沉醉于音乐之 中,即使耳聋使他做音乐比常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最终,他的信念,他的坚持,使他谱下了不朽的名作 第九交响曲。 立意:有一种甜叫信念。 (二)审题指导:(二)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主要列举了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几种烦恼,如妈妈的唠叨、同学的不 喜欢、学习的压力等,并同时指明了应如何面对这种烦恼,即“不断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你 就会走出阴郁,心中充满阳光”。写作时,可参考材料提示写自己与父母的冲突、老师的误解、同学的误 会等导致自己产生不良心绪的事情,写清烦恼的起因、解决的过程及自己的前后感受,最后明确“面对成 长过程中的不良心绪,心中要充满阳光”的主题。 选材与立意:选材与立意: 选材:以前自己性格孤僻,不愿与别人交流,更不会帮助别人,也不奢求别人的帮助,后来,我遇到 了一些困难,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努力为之改变,最终乐观积极了起来。 立意:谢谢你的帮助。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