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中考历史知识点过关
《2021年部编版中考历史知识点过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部编版中考历史知识点过关(6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 20212021 年中考年中考历史知识点过关历史知识点过关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考点一考点一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 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北京人的特征, 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1.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2.北京人发现的地点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3.已知掌握管理和控制天然火技术的是北京人 4.北京人使用的火属于天然火 5.要了解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情况,主要通过
2、考古发掘 6.原始人类为防止猛兽袭击,适应恶劣环境,采取的生活方式是群居生活 7.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我们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8.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可以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9.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10.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化石 考点二考点二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1.半坡居民所生活的环境是黄河流域 2.最早种植粟、开始吃蔬菜的原始居民
3、是半坡人 3.半坡居民吃的粮食主要是粟 4.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结构是半地穴式房屋 5.生产彩陶的原始居民是半坡居民 6.河姆渡居民所生活的环境是在长江流域 7.最早凿井,开始饮用井水的远古人类是河姆渡居民 8.最早培育水稻、开始吃米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人 9.河姆渡人住的房屋结构是干栏式房屋 10.河姆渡居民吃的粮食主要是水稻 11.生产黑陶和制作骨器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 2 12.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使用的生产工具都是磨制石器;我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新石器时代” 13.新石器时期,我国最重大的经济革命是原始农业的出现 14.原始人类过上定居的原因是原始农业的出现 15.原始人类的
4、劳动方式和劳动成果分配方式是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16.中国原始农业兴起的流域有黄河、长江和淮河等。 17.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 展 18.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是原始农业 19.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是从事农业生产,过定居生活,饲养家畜,使用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 等。 20.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居住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的影响 21.要了解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情况,主要通过考古发掘 考点三考点三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1.黄
5、帝和炎帝部落所生活的环境是黄河流域 2.黄帝和炎帝都属于传说时代的人物 3.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黄帝和炎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轩辕氏”或“有熊氏”指的是黄帝 5.黄帝在与蚩尤的战斗中发明了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是指南车 6.为日后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 7.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的是华夏族 8.我国原始农业文明和医药学的始祖是炎帝 9.开辟了集市,让人们互通有无的人是炎帝 10.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这表明华夏族由多个民族联合而成 考点四考点四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
6、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 制及其作用。制及其作用。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者是禹,建立时间是公元前 2070 年,从此原始社会结 束,奴隶社会开始。 2.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 3.夏朝和商朝最后一个王分别为桀和商纣王,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暴政 4.商朝又称为殷商,与之相关史实是“盘庚迁殷” 5.周武王灭掉商朝的主要战役是牧野之战,相关成语有“反戈一击” 6.西周推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周王的统治 7.奴隶社会区分尊卑等级的依据是血缘亲疏关系 8.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授民授疆土,诸侯对周王宣誓效忠 9.分封制的实质是等级制度 10.周天朝
7、贵族阶层依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 1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根源是分封制 考点五考点五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1 铁农具、牛耕出现的时间是春秋后期 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3.春秋时期的特征有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势力崛起,互相争霸 4.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5.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先后北上争霸的诸侯国有吴国和越国 6.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齐桓公 7.春秋与战国合
8、称为东周 考点六考点六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1.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是韩赵魏 2.战国七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 3.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其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 4.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确立封建统治 5.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6.商鞅变法后,要想获得爵位的最好方式是建立军功 7.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 356 年 8.商鞅变法后,要想免除徭役、获得奖励可以通过多种粮食多织布 9.商鞅变法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建立县制 10.商鞅变法中体现了新兴地主
9、阶级的利益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1.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4 12.秦国贵族都讨厌商鞅变法的原因是 商鞅以军功为标准授予爵位 13.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14.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秦孝公 15.商鞅变法后,要受到严厉处罚的人是经商致贫的人 16.秦国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重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17.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是商鞅变法 18.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个“潮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法,确立封建 统治 19.我国现在推行的县制,最早开始于商鞅变法时期 考
10、点七考点七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 老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后期 2.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 3. 道家的思想主张有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等 4. 政治上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5. 道家的经典是道德经 6.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后期 7.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8.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 9. 孔子认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仁” 10. 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11. 孔子在教育上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的是创办私学 12. 体现了孔子教育公
11、平观念的是“有教无类” 13. 体现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的是“因材施教” 14.我国最早创办私学、主张教育公平的人是 孔子 15.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成了一本书,这本书是 论语 16.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引发社会变革 17.“百家争鸣”形成的时间是战国时期 18.我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各个学派被合称为诸子百家 19.提倡民贵君轻、施行仁政的思想家是孟子 5 20.推崇法治和中央集权,主张变法强兵的思想家是 韩非子 21.孙子的军事名言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2.战国时期对各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派别是法家(韩非子) 23.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与能,提倡节俭的是墨子
12、24.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 25.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儒家 26.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考点一考点一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 响。响。 1.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2.秦朝建立的时间和都城分别
13、是公元前 221 年、咸阳 3.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争混乱局面的是秦朝 4.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5.秦始皇时期,负责替皇帝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6.秦始皇时期,负责替皇帝掌管军事的是太尉 7.秦始皇时期,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是 丞相 8.秦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二级行政机构是 郡、县 9.首次采用“皇帝”称谓的是秦始皇 10.秦朝的各级官员获得官位的途径是 皇帝直接任免 11.秦始皇时期取代西周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郡县制 12.秦朝统一后采用的统一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13.秦朝统一后采用的统一文字是 小篆 14.计量单位度量衡中,“量”表示的单位是 体积 15.计量
14、单位度量衡中,“度”表示的单位是 长度 16.计量单位度量衡中,“衡”表示的单位是重量 17.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防御匈奴进攻 18.万里长城的起讫地点是西起临洮 ,东至辽东 6 19.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20.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 21.秦朝时管理今天广东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南海郡 22.秦朝“车同轨”的首要目的是出于军事目的,便于对地方的统治 23.秦朝设立的对后世影响比较深远的制度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等 2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郡县制 考点二考点二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
15、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1.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残暴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 3.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秦朝末年 4.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和地点是公元前 209 年、大泽乡 5.陈胜、吴广起义建立的政权是“张楚”政权 6.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与陈胜、吴广起义相关的成语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8.消灭了秦军主力的人物和战役是项羽,巨鹿之战 9.公元前 206 年公元前 202 年,刘邦、项羽为了争夺帝位展开的长达 4 年的战争是“楚汉 之争” 10.与“楚汉之争”相关的
16、成语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 11.与“楚汉之争”相关的典故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2.西汉建立的时间和人物分别是公元前 202 年,刘邦(汉高祖) 13.西汉的都城在长安 14.汉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15.汉初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是休养生息 考点三考点三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文景之治”涉及到的人物是汉文帝和汉景帝 2.“文景之治”形成的时间是西汉初年 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 董仲舒 4.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是该思想适应
17、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5.将儒家学说确定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 7 6.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大一统格局,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管辖各新封的诸侯国的行政机构是郡 8.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王封国势力的政策是推恩令 9.向汉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以达到削减诸侯势力的人是 主父偃 10.西汉时期,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人是 刺史 11.西汉时期,负责监督京师百官和皇族的官员是司隶校尉 1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都是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封建统治 13.汉武帝为削弱丞相权力采取的措施是建立中朝制度(内朝) 14
18、.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15.“秦皇汉武”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 考点四考点四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公元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9 年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3.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的是张骞通西域 4.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是张骞 5.西汉时期开始,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桥梁的是丝绸之路 6.丝绸之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 7.陆上丝绸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
19、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大秦 8.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9.丝绸之路最远能到达的地点是欧洲的大秦(古罗马) 10.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传出去的技术有丝织品、冶铁、凿井和造纸等 11.丝绸之路沟通的经济文化的两大洲是亚欧 12.西汉为管理西域设置的机构是西域都护 13.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是公元前 60 年,西域都护的设置 14.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在西汉 考点五考点五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 教的产生。教的产生。 1.东汉的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刘秀(光武帝),洛
20、阳 2.“光武中兴”出现的时间是东汉初年 8 3.“光武中兴”的相关人物是光武帝刘秀 4.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 5.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形成于东汉后期 6.东汉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是黄巾起义 7.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是丝绸之路 8.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马寺 9.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10.佛教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是灭欲免苦 11.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12.道教形成时期是东汉后期 13.道教的思想来源是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14.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乐生、重生;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15.道教的特点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1
21、6.与道教相关的人物有张角,老子,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等 考点六考点六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在军阀混战中,使曹操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的政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官渡之战 3.官渡之战的时间和交战双方是公元 200 年, 曹操和袁绍 4.官渡之战中曹操烧掉袁绍粮草的地点是在乌巢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指的是诸葛亮 6.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争是赤壁之战 7.赤壁之战的时间和交战双方是公元 208 年,曹操和孙刘联军 8.曹操生活的年代是东汉末年 9. 与“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
22、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相关的是赤壁之战 10.三国鼎立的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魏、蜀、吴 11.魏国的建立者和都城是曹丕和洛阳 12.蜀国的建立者和都城是刘备和成都 13.吴国的建立者和都城是孙权和建业(今江苏南京) 14.三国鼎立中的三国国号分别是 魏、汉、吴 9 15.三国鼎立的三国实力最强的是魏 16.三国时期台湾称为夷洲 17.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是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18.三国鼎立的三国先后被灭的顺序是蜀、魏、吴 19.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是西晋 .考点七考点七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知道两晋南
23、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 改革,初步理解民族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西晋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280 年,西晋灭吴 2.与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相关的事件是“八王之乱” 3.灭掉西晋的是匈奴 4.东晋的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司马睿,建康(今江苏南京) 5.东晋北伐名将是祖逖(相关成语: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6.东晋与前秦之间进行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淝水之战 7.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等 8.“十六国”时期,曾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和
24、政权有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拓跋 氏建立的北魏 9.“五胡”是指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 10.“五胡”内迁后,对我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是鲜卑族 11.南朝历经的朝代先后是宋、齐、梁、陈 12.南朝四个王朝都城都是建康(江苏南京) 13.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宋朝 14.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两种主要情况是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五胡内迁)和中原汉族迁 往江南(北人南迁) 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 16.为了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主动迁都的历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迁都 1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意义是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北方经济的发展 18 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部编版 中考 历史 知识点 过关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