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苏省高考政治核心知识汇编
《2021届江苏省高考政治核心知识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江苏省高考政治核心知识汇编(4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 2021021 届高考政治核心知识汇编届高考政治核心知识汇编 必修一: 经济生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的总思路是如何发展我国的经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经济生活的总思路是如何发展我国的经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 的需要。的需要。 第一部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第一部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一、历史成就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人民生活不断改善;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二、当前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开
2、启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1)到建党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 (1 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20202020 年到年到 2035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 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35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第二二部分: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保障、经济制度优势)部分:坚
3、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保障、经济制度优势)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一、生产资料所有制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 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 (基本经济制度)地位: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度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2)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状况,符合社会主
4、义本质要求。 (3)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怎么样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 1)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 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 3) 国
5、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二)公有制经济 1.内容构成: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 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3.主体地位的体现: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资产
6、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就全国而言)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就全国而言) ;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并非所有领域。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并非所有领域。 4.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完善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见热点) 5.对待态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 1
7、.内容构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民营经济民营经济= =个体经济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私营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对待态度: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 热点热点 1 1:国企:国企/ /央企混改的意义央企混改的意义 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资本
8、活力、控制力 和影响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企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提高 科学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有利于打破垄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促进生产发展; 有利于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调动生产要素参与社会生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热点热点 2 2: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完善承包地“三权三权”分置制度分置制度(所有 权不变,承包权归农民所有,经营权可以流转)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义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义: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保障农民
9、财产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利 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科技的运用与推广,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易混易错:易混易错: 1.没有特别说明,农村默认为集体经济。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2.公有国有 3.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平等,在市场经济(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 5.公有制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各个领域或行业都占优势 6.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控制所有领域或行业 二、分配制度二、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0、。 1.按劳分配 (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处于主体地位。 (2)按劳分配具体形式 国家机关、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农民承包本村土地获得的收入。 注意注意: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不全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的福 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2.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内容: 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私企和外企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资本要素分配: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股息和分红;
11、储蓄、债券的利息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如经理)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如农民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 按数据要素分配:数据生产要素,指企业所掌握的服务于生产行为的有关市场需求与供给方面的信息 (2 2)按生产要素分配意义(优越性)按生产要素分配意义(优越性):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
12、人才、创造的尊重。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一、财产性收入、劳动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1.财产性收入就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 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 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2.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
13、各种报酬。 3.转移性收入(再分配)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 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 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1.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分配, 主要是对参与生产的要素进行分配。 主体是企业, 如: 工资、奖金等。典例:最低工资标准。 (政府制定标准,企业支付) 2.再分配是国家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进行再次分配。主体是国家(政府) 。如:所得税、财政补贴、社会 保障等。典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国家财政补贴) 3.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自主等慈善公益方
14、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 进行的分派,它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第三次分配主要是对前两种分配的补充,对缩小 社会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和公平有重要意义。主体是社会。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既要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既要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的统一的统一 (一)市场经济的特征(一)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市场调节(
15、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调节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供求是市场调节机制的基本要素,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价格是市场调节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 示器;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 2.市场调节(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市场调节(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 端,会导致市场失灵。 自发性自发性:为逐利不择手段为逐利不择手段,一般涉及违法犯罪。,一般涉及违法犯罪。 盲目性: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主体盲目决策,出现一哄而上
16、或一哄而下。 滞后性:市场调节属于事后调节,存在调节的时间差,不能及时传递信息。 4.市场秩序 (1)为什么要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 础;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 序运行。 (2)怎么样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国家: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要制定完备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 治
17、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消费者: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树立法治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树立诚 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二)社会主义特征(二)社会主义特征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其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再次,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 (1)原因: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宏观调控是政府主要职责和 作用
18、。 (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首要目标) ;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财政政 策(财政收支、税收)和货币政策(利率)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注意】【注意】 1.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经济手段的关键词:通过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来调节。比较缓慢、间接。 法律手段的关键词: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 行政手段的关键词:行政命令、指示、规定,食品安全标准等。简单直接。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主体: 财政部, 涉及国
19、家财政收支, 通俗说就是国家收钱和花钱。 财政收入包括: 税收 (主要) 、 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发行国债的收入、其他收入(税利债费) 。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基础建 设、国家投资、支援农村生产等)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偿还国 债支出等。 货币政策:主体:中央银行,包括:货币供应量(纸币发行量) 、信贷量(贷款发放量) 、存贷款利率、存 款准备金率等。 3.两种不同方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积极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少收钱多花钱(增支减收增支减收) 。减费降税,增发国债,提高补贴;稳健稳健的财政政策 与之相反(减支增收减支增收) ; 宽松宽松的货币政策:
20、降低利率等各种率,增加信贷量、货币供应量等(降率增量降率增量) ;从紧从紧的货币政策则相 反(提率减量提率减量) 第第三三部分: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部分: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 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一、对内: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对内: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新发展理念(一)新发展理念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
21、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新发展理念(怎样坚持新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地位)创新(地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 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求) (
22、2)坚持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 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3)坚持绿色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 展。 坚定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建节
23、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要求) (4)坚持开放发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 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5)坚持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 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 进。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什么: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
24、 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 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2、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 (3)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江苏省 高考 政治 核心 知识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