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整合
《2021年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整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梭伦改革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一、一、 历历 史史 背背 景景 1、内忧、内忧 外患: 社外患: 社 会 矛 盾会 矛 盾 激化激化 (1)贵族政治激化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贵族政治上把持重要职位;经济上掌握 大部分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盘剥平民,并形成债务奴隶债务奴隶制; (2)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对旧贵族政治专权越来越不 满,利用平民力量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3)萨拉米斯事件,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2、梭伦当选为执政官、梭伦当选为执政官,负责全权修订法律,进行改革。 1、颁布、颁布解负令解负令:废除“六一汉制度
2、”;规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 制定 遗嘱法 但允许 贵族保留祖传地产。 作用: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民主政治必备的公民群体。 2、确立、确立财产等级财产等级制制度度,公民按财产享受权利和应尽义务。 作用:打破贵族专权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一定权利。 3、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设立 “四百人会议”与公 民陪审法庭。作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4、鼓励发展鼓励发展工商业工商业:其作用是促进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为雅典城邦的振兴和富强开辟了道路。 三 、
3、 措 施 及 作 用 三 、 措 施 及 作 用 二、目的:二、目的:消除社会的动荡纷争,促进雅典城邦的振兴发展。 六、评价:六、评价: 1、是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它为雅典城邦振兴与富强城邦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开辟了道路, 奠定了雅典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其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其公正观念、法治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对后世民主政对后世民主政 治产生了积极影响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2、历史局限历史局限: 1、下层民众未能享受到政治权利下层民众未能享受到政治权利 2、财产不平等取代出身不平等财产不平等取代出身不平等 3、贵族、平民矛盾未能根本解决
4、贵族、平民矛盾未能根本解决 七、关于梭伦改革的几点认识:七、关于梭伦改革的几点认识: 1、雅典民主政治是经过一系列改革而最终形成的,改革具有渐进性。制度的设置是民主政治 的可靠保障。 2、改革要注意策略。(例如改革要追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逐步 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等。) 3、梭伦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冲破阻力,坚持改革其精神可嘉。 四、性质:四、性质: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 五、特点:五、特点:中庸性、革命性中庸性、革命性 关于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一些规律性认识:关于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1、几种不同社会性质的改革、几种不同
5、社会性质的改革 奴隶制性质的改革:梭伦改革 封建性质的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2、分析改革成败依据和成败因素、分析改革成败依据和成败因素 依据:依据: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了维持。改革是否达到了 预期的效果 影响改革成败因素:影响改革成败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是否符合实际、国情;关注民生 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群众基础; 改革的措施是否有效,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改革者的个人因素 3 3、认识和启示:、认识和启示: (1)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 (2)改革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6、 (3)改革必须关注民生 (4)改革要结合实际,结合国情。 (5)改革要注意策略,减少阻力(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减少改革阻力等) (6)改革者要具有坚强的决心和勇气,必须坚持不懈。 4、对同一改革出现不同评价(或态度)的因素有哪些?、对同一改革出现不同评价(或态度)的因素有哪些? 由于受时代环境、阶级立场、政治因素、观察角度、史料占有、史学观点和方法、个人因素 等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评价往往不同。 5、改革评价的方法(原则)?、改革评价的方法(原则)? (1)一分为二; 全面、客观、公正; (2)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历史)背景。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一、一、 历历
7、 史史 背背 景景 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社会向向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变革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1、经济上经济上: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牛耕、铁农具的逐步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封建土地私 有有制的确立; 2、政治上:政治上: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形成,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和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和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 统治 ; 3、军事上:军事上: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为了实现富国强兵; 4、思想上:思想上: 形成“
8、百家争鸣”局面。其中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提倡 因时变革 主张以法治国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5、改革潮流的形成: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等实质 上承认土地私有。 三、目的:三、目的: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 四、性质:四、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二二 改改 革革 措措 施施 1、经济: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法律形式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 推行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耕织;统一度量衡。 2、军事:奖励军工,实行二十等爵二十等爵制;严厉禁止私斗私斗; 3、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
9、军功;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制定连坐连坐法; 普遍推行县县制 ;废除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秦律秦律 ,用法律把各项改革内容固定下来。 4、思想:翻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思想控制。 5、风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行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 五、特点五、特点 1、改革核心内容是 重农重农 、 强兵强兵 和和 法治法治 2、改革具有全面性、彻底性和有效性全面性、彻底性和有效性; 3、地主阶级富国强兵和封建化改革并举地主阶级富国强兵和封建化改革并举。 六六 评评 价价 1、性质:、性质: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运动和富国强兵改革。 2、促进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废
10、除了奴隶制度,建立了封建制度,推动了 社会进步 1)政治:打击并瓦解了血缘宗法制度,中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2)经济:改变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封建土地私有制制,激发了生产积极性,促 进农业发展。 3)军事: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3、促进经济繁荣,壮大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基 积极积极 1、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连坐法等易激化社会矛盾。 2、“ 燔诗书而明法令” ,推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3、改革不完全彻底,变法并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保留了 奴隶制残余 4、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局限局限 七、 成功七、 成功 原因原因 1
11、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 符合秦的实际情况,注重舆论宣传 3 立法保证,措施行之有效 4 秦孝公的支持(政治保障) 八、认识八、认识 1、改革具有艰巨性、曲折性。 2、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3、改革要讲究策略、以减少改革阻力。 4、改革要从实际出发等。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梳理】 二、目的:二、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缓解民族矛盾,巩固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缓解民族矛盾,巩固统治 六、成功原因:六、成功原因: 1、迎合时代潮流 2、符合民族融合和各民族人民的愿望 3、当权者孝文帝的支持 一、一、 历历 史史 背背 景景 1、
12、439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呈现汉化势头。 2、北魏政权依靠军事力量维系,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导致 阶级矛盾尖锐。 3、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的关系,民族矛盾激化。 4、孝文帝对汉文化的兴趣影响其后的改革。 三三 措措 施施 第一阶段:以制度创新为主。第一阶段:以制度创新为主。 政治:制定了官吏俸禄制官吏俸禄制,整顿吏吏治,吏治有所好转; 设立三长制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配合均田制推行。 经济:推行均田制均田制, A、含义: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属于国家,不得买卖, B、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制。 C、影响
13、:一定程度上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 经济恢复发展; 推行新的租调制租调制,减轻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阶级矛盾和民族 矛盾尖锐,社会 动荡,加之孝文 帝本人因素,改 革势在必行。 第二阶段:以汉化为主。第二阶段:以汉化为主。 (1)迁都洛阳洛阳 加速汉汉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2)恢复礼乐制度 ,采纳封建统治制度封建统治制度。 (3)尊儒崇经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四、性质:四、性质:少数民族自上而下推行的封建化(汉化)的改革少数民族自上而下推行的封建化(汉化)的改革 五、五、 作作 用
14、用 1、经济:经济: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使北魏由 游牧 经济 农耕 经济转化; 2、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加强了对汉族的统治,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政治走向:政治走向: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大融合,为隋唐结束长期分裂局面、统一中 国奠基,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二、目的:二、目的: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三、王安石变法:三、王安石变法:1069 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领域领域 内内 容容 作作 用用 经济 (富 国) 青苗法:每年春夏 青黄不接 时,政府贷款或 谷物给农民,收获
15、后还本付息 使农民免受 高利贷 盘剥;增加了 政府的收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耕地面积增加,保证了农业灌溉, 对防洪抗灾也有很大作用 免役法:向 不愿服役 人户,按 贫富等第 收取免疫钱,雇人服役。 打击了官僚地主;增加了政府收 入; 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 滞销 货物 , 市场短缺 时卖出 打破大商人垄断的局面,大大增加 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设发运使,依照“就贱用近”的原则 采购物资。 节省了开支 方田均税法: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肥瘠收 取赋税 打击了官僚地主;增加了政府收入 军事 (强 兵) 1、保甲法;还实行连坐法
16、2、保马法;3、将兵法;4、设军器监, 战斗力有所增强,国力得到增强;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维护了社会秩序: 文教 (取 士) 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规定进士科 专考经义和实务策。 设明法科, 专考律令断案。 为政府选拔实用人才 2、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内容为儒家 经典。 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科举考试可直接 为官。 学校成为为变法造舆论、 育人才的地方 3、惟才用人 不少人成为改革中坚力量,许 多低级官员得到发挥才干的机会 一 、 历 史 背 景 一 、 历 史 背 景 1 1、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和高利贷盘剥)和(土地兼并、赋税和高利贷
17、盘剥)和民族矛盾民族矛盾(辽、西夏威(辽、西夏威 胁)激化。胁)激化。 2 2、加强专制集权,造成冗、加强专制集权,造成冗官、兵、费官、兵、费 现象、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现象、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北宋初期集中北宋初期集中兵权兵权,导致军队战斗力削弱,形成,导致军队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积弱局面;局面; 集中行政权,导致机构重叠,形成集中行政权,导致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冗官; 军事改革和对辽、西夏用兵的需要,形成军事改革和对辽、西夏用兵的需要,形成冗兵冗兵; 养兵、养官和战争赔款,形成养兵、养官和战争赔款,形成冗费冗费。 3 3、庆历新政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基础为王安石变法奠定基础 (1)时间和人
18、物:)时间和人物: 1043 年, 宋仁宗 任用任用 范仲淹、富弼 等人改革等人改革 (2)重点(特点):)重点(特点):主要针对官僚体制主要针对官僚体制 (3)措施:改革文官)措施:改革文官 循资升迁办法循资升迁办法 ;严格;严格 “恩荫制”“恩荫制” ;改革;改革 贡举制贡举制 ; 慎选地方官吏;减轻赋役;重视慎选地方官吏;减轻赋役;重视 农桑;农桑; (4)结果:触犯了)结果: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反对,新法被宣布废止。的利益,遭到反对,新法被宣布废止。 4 4、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坚持变法,任用王安石。、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坚持变法,任用王安石。
19、 四、性质四、性质:地主阶级领导的为挽救封建经济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 1、比较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比较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分析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分析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1)相同点:相同点: 背景:社会矛盾激化;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2)不同点:不同点: 背景不同: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根本目的不同,商-要从根本上废除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1 年人教版 历史 选修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知识点 整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