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 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考点 56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1(2020 年湖北襄阳年湖北襄阳)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皖南事变 D西安事变 【答案】A 【解析】 九一八事变导致中国东北沦陷,成为抗日战争的起点,故选 A;卢沟桥是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 B;皖 南事变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排除 C;西安事变是为了逼蒋抗日,排除 D。故选 A。 2(2020 年江苏盐城年江苏盐城)如图漫画寓意“抗战时日本对中国的蚕食”。日本“蚕食”引发中国局部抗战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淞沪会战 D
2、南京沦陷 【答案】A 【解析】 1931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 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 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A 符合题意;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B 排除;淞沪会 战、南京沦陷发生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CD 排除。故选择 A。 3(2020 年云南年云南)如下图是某同学的读书摘要,其中有错的是 A时间 B地点 C制造者 D影响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错误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有预
3、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 变”爆发;“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采取了不抵抗政策;结果导致东北三省沦陷。发生在卢 沟桥的是七七事变。B 符合题意;时间、制造者、影响是正确的,ACD 排除;故选 B。 4(2020 年吉林长春年吉林长春)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很多建筑,伪满首都警察厅办公楼(今长春市公安局)就是其中之 一。这是 研究伪满洲国历史的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C口述史料 D音像史料 【答案】A 【解析】 考查点:史料研究。解题思路: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人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东三省,建立 了伪满洲国,在长春留下了很多建筑,这些保存下来的建筑是研究伪满洲国历史的实
4、物史料,选项 A 符合 题意;B 项建筑不属于文献史料,排除;C 项建筑不属于口述史料,排除;D 项建筑不属于音像史料,排除。 故选 A。 5(2020 年黑龙江绥化年黑龙江绥化)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变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皖南事变 【答案】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 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 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
5、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A 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 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 正确;皖南事变是国民党 公开叛国头题的表现,D 排除;故选 A。 6(2020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年内蒙古鄂尔多斯)时空观念是历史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小明设计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是 A正面战场战史 B红军作战史 C敌后战场战史 D国共合作史 【答案】D 【解析】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是小明设计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是国共合作史。1924 年国民党 一大召开,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
6、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6 年发起了北 伐战争,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 国共第二次合作是 1937 年-1945 年。1936 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开始的标志 是 1937 月国民党中央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的军队 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战场。在统一战线的领导下,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相互合作与配合, 最终于 1945 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D 符合题意;ABC 项与国民 党一大等内容无关,排除。故选择 D。 7(
7、2020 年吉林节选年吉林节选)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爱国将领) (4)写出在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将领一位。 【答案】 (4)杨靖宇 【解析】 【考查点】近现代史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 【解题思路】 (4)问依据提示信息“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结合课本所学,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 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8 (2020 年湖南常德节选年湖南常德节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
8、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局图 从 1930 年1934 年,蒋对中共发动了五次围剿,前四次从 1930 年 12 月 19 日到 1933 年 4 月 29 日,均 告失败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正在组织第五次围剿,战事开始于该年(1934 年)10 月,共有 70 万人参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 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日本为什么能如此顺利地侵占半个 中国?你认为当时中华民族必须直面解
9、决的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 1936 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 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答案】(1)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国共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2)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 的努力,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解析】 (1)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中国东三省沦陷。 依据材料一“从 1930 年1934 年,蒋对中共发动了五
10、次围剿”还可以归纳出国共内战给日本侵华造成可乘之机。 (2)依据题干“1936 年”和所学可知,当时西安事变爆发。形势岌岌可危。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 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9(2020 江苏镇江江苏镇江)革命实践铸就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 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 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
11、议上遭遇批判, 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 3500 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 150 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死伤人数的 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 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 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 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 12.5 万次,歼灭日军 52 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等 材料三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具体表
12、现为: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 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战凝聚了抗战精种,具体 表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 信念 摘编自苏进精神的力量 (1)材料一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态 度,这一态度在哪次会议后得到了改变? (2)材料二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两个 主要特点。 (3)材料一里的中共对共产国际态度的变化、材料二中的万众一心全民抗战,分别对应着材料三
13、所述的哪一 具体精神? 【答案】(1)历史事件:长征;态度:照抄照搬会议:遵义会议。 (2)事件:九一八事变。主要特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 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材料一对应的精神:独立自主;材料二对应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解析】 (1)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由材料“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红军 长征记”,可见“战略转移”反映的是长征。结合所学,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长 期存在的分歧与矛盾, 由材料“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可见指
14、遵 义会议。 (2)“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关于“特点”, 由材料“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 80%的兵力, 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可得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由材料“中国共 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 12.5 万次,歼灭日军 52 万 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可得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材料一中中共对共产国际态度由盲从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体现了独立自主 精神。材料二中抗日战争期间万众一心全民抗战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15、考点考点 57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2020 年山东东营节选年山东东营节选)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中国人民培育的伟大民族精神,彪 炳史册,光照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 大海之中。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50 周年人民日报社论 (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案】(2)全民族抗战。(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或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等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2)依据材料二“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
16、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反映面对日本的侵略,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坚固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 入中国的抗日战争中。由此可知,中国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全民族抗战。 考点考点 58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1(2020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年内蒙古鄂尔多斯)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民主革命时期发生在武汉 的重大事件有 诞生了近代钢铁工业 辛亥革命 “八七会议” 国民党组织会战抵抗日军 A B C D 【答案】D 【解析】 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就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整个民主革命是 18401949 年期间,所以洋务运动期间, 张
17、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故符合;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爆发于 1911 年的武昌起义,故符合;“八七会议”召 开于 1927 年的汉口,故符合;武汉会战是 1938年 6月至 10月国民党组织的抵抗日军的著名会战,故 符合。故选组合,排除 ABC,D符合题意。故选 D。 2(2020 年江苏泰州年江苏泰州)如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A民族抗争 B国民革命 C近代探索 D思想启蒙 【答案】A 【解析】 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24 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维 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
18、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 中华民族反抗外来(英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 神话。因而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民族抗争,A 符合题意;BCD 项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无关,排除。故选择 A。 3(2020 年云南年云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枣宜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平型关大捷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7 年 9 月,八路军 115 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 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
19、“不可战胜”的神话战役。D 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A 排除;枣宜会战,历时 1 个多月,中国军队歼灭日军 2 万多人。中国军队虽然伤 亡也较多,但日军在此战中始终没能找到第五战区主力,也未能解除第五战区对武汉的威胁。B 排除;第三 次长沙会战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C 排除;故选 D。 4(2020 年北京年北京)如图漫画搁浅(依原图改绘)创作于 1941 年,该漫画表达的是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D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 【答案】D 【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04期-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 12 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 04 2020 年中 考真题 历史 分类 训练 教师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