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天气和气候(练习)-2021年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清单填空与精练
《专题10 天气和气候(练习)-2021年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清单填空与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 天气和气候(练习)-2021年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清单填空与精练(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练习】 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1下列天气符号与人类活动描配正确的是 A室外跑操 B 树下躲避 C出海捕鱼 D春游踏青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A 是大雨,不适合室外跑操;B 是雷阵雨,打雷不能躲在树下;C 是台风,狂风暴雨, 出海捕鱼危险;D 是晴天,适合春游踏青,故选 D。 2图中天气符号表示多云转阴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可知:A 表示的天气是多
2、云转阴,B 表示的天气是晴转小雨,C 表示的天气是多云转小雨,D 表示的天 气是晴转雾。故选 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即可。 3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 表示沙尘暴天气的符号;A 表示的是雷阵雨天气的符号;C 表示霜冻天气符号;D 表示台风眼。 故选 A。 下图是邵阳 2018 年 1 月某日天气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日天气可描述为 A晴,北风 4 级,气温 0100C B雾,南风 2 级,气温 0100C C雨,无风 0 级,气温 2100C D阴,西风 3 级,气温 2100C 5该日气温日较差为 A5 B
3、10 C15 D20 6该日所属季节,我们家乡景象最可能是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蓝天碧秋菊花黄,西风紧北雁南飞 D天寒包青苍,北风叫枯桑 【答案】4A5B6D 【解析】试题分析: 气温日变化曲线能够反映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不同的天气符合表示不同的天气;据此判断: 4由天气符号可以看出是晴,所以只能选 A。 5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100=10。 6图中显示日最高气温为 10,所以可以判定是冬季。 考点:本题考查判定气温曲线和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7“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云南冬无严寒
4、,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答案】B 【解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 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详解】 云南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描述的是云南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具有稳定性, 属于气候, 选项 ACD 属于天气,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8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D 【
5、解析】天气与气候都是表示大气的状况,不同之处是天气表示短时间内不稳定的大气状况,而气候表示 的是长时间的较稳定的天气状况,如题目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表示的是同处一个地方, 东边与西边的天气不一样;“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示是的短时间的阴雨天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表示一夜之间的天气变化;只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示的是由于地形地势 的不同,对气候造成的不同影响,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9“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
6、高照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状况。A、B、D 选项都是描述气候特征的,只有 C 选项是描述某一日的具体状况,故答案选 C。 【来源】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而气 候是指某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其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在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 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结合此诗句完成下列各题。 10诗句描述农历九月初三夜易形成“露”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多云,空气湿度较大 B天气炎热,水面蒸发量大 C天气转晴,大气散射明显 D夜晚晴朗
7、,大气逆辐射弱 11下列诗句描述的季节与此诗句一致的是 A春潮带雨晚来急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巴山夜雨涨秋池 D将登太行雪满山 【答案】10D11C 【解析】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天气影响交通、军事、人们的出行等等。但是,人类可以预测天 气,为自己所有。 10农历九月初三,夜晚天气晴朗,大气稀薄,吸收地面的热量少,返回地面也就是大气逆辐射弱,气温 会更低,水汽容易液化,形成“露”。故 D 符合题意。 11九月初三夜易形成“露”的是在秋季,春潮带雨晚来急描述的是春季;黄梅时节家家雨是夏季;巴山夜雨 涨秋池描述的是秋季;将登太行雪满山描述的是冬季。故 C 符合题意。 阅读雾霾有关材料,回答下
8、列小题。 自 2019 年 2 月 20 日始,中央气象台已连发六天雾霾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雾霾天气, 影响面积约 143 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 15%。2 月 25 日 06 时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 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宁等多地有中度霾,京津冀等地有重度霾。此外,华东、华中、华南等 地也出现不同程度连续的雾霾天气。本次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爆发,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 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12雾霾天气频发表明了( ) A气候变暖 B天气剧变 C生态环境恶化 D空气清新 13雾霾天气与( )直接相关。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壤污染 D原油泄漏
9、 14本次雾霾天气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12C13B14D 【解析】雾霾天气是由于大气中污染物超出正常水平,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一种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 人们过度使用矿物燃料,汽车尾气过多等造成的。 12雾霾天气是由于人类破坏环境出现的一种生态恶化,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说明了人类破坏大自然越 来越严重,生态恶化严重,故选 C。 13雾霾天气是由于人类破坏环境出现的一种生态恶化,是与大气污染直接相关的一种环境问题,故选 B。 14由题目可知,本次雾霾天气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平原,该地区重工业发达,冬季寒冷干燥,遇到 了风小的时候,
10、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故选 D。 2019年1月25日, 巴中市气象台发布, 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 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 2, 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5“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 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 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农业生产 B交通 C人们生活 D旅游 16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 A B C D 17每年的 6 月 5 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暖的是( ) A
11、B C D 【答案】15C16B17B 【解析】15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 气过程;阅读题干可知,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 C 符合题意;选项 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6读图可知:A 表示的天气是小雪,B 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 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 表示的天 气是雷雨;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故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17近 50 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 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
12、升,故选 B。 读经纬网局部与海陆位置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81 月,A 和 B、C 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191 月,图示区域陆地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是此时盛行(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答案】18B19C 【解析】18读图可知,图中 A、B、C 三地位于北半球,1 月是北半球的冬季,纬度相同的地方,海洋上 气温高些,陆地上气温低些,故图中 A、B、C 三地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CBA,故选 B。 19读图可知,图示区域陆地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冬季降水较少的 原因是此时盛行
13、来自亚欧大陆内部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故选 C。 【点睛】 本题组考查气温的分布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当地时间 2017 年 6 月 1 日,美国宣布退出致力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巴黎协定 ,各国纷纷表示 遗憾,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愿与有关各方积极配合,维护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氧化碳 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 氧化碳减少 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 A B C D 21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开,沿海低地被淹没 B紫外线
14、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C地震,火山发生的频率上升 D海洋污染加剧 【答案】20A21A 【解析】 【分析】 20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从而加剧“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故正确;使用太阳能、 风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不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故错;植被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如果植被破 坏,则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就会减少,故正确;水污染是指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 失的现象,并不会导致二氧化碳猛增,故错;所以答案选 A。 21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两极地区的冰川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的低地、城市等被淹没。故答 案选 A。 22图为某区域 7 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
15、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减小,即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因此该区域为北半球。甲乙位于 同一纬度,但是甲的气温在 2325之间,乙的气温小于 21,甲的温度高于乙地。7 月份北半球的夏 季,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的气温,因此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故选 B。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 7 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B位于北半球温
16、带地区 C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24若 a 处海拔为 800 米,则 b 处海拔约是( ) A1300 米 B300 米 C1800 米 D500 米 【答案】23B24B 【解析】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等温线呈闭合曲线的地区,受地形影响,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等温线中间高四周低,说明海拔 四周高中间低,可能是盆地地形;等温线中间低四周高,说明海拔中间高四周低,可能是山顶。东部沿海 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迎风山坡多雨,背风山坡少雨。 23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
17、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 30 为低 纬度地区,30 60 为中纬度地区,60 90 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 N235 S,北温带 的纬度范围是 235 N665 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 N90 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 S 665 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 S90 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 2930N30 N可判 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故选:B。 24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 约下降 06ab 两处温差为 27243若 a 处海拔为 800 米,则 b 处海拔
18、为 800 米3/06 100 米300 米。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温线图的判断。 读图,等值线 abc,回答下列各小题: 25若 a、b、c 为等高线,则 A 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26若 a、b、c 为等温线,已知 A、B 两点纬度相同,正确的是 AA 点气温比 B 点高 B该地区是北半球 C若 A 点为海洋,B 为陆地,则该地区此时应是夏季 D若 A 点为陆地,B 为海洋,则印度洋吹东北风 【答案】25C26C 【解析】 25若该图表示的是等高线,那么地的等高线是凹向高处,说明该地的地势更低,是山谷地形,故选 C 26若该图表示的是等温线,而且、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0 天气和气候练习-2021年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清单填空与精练 专题 10 天气 气候 练习 2021 年中 地理 复习 知识 清单 填空 精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