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满分:满分:13013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828 分)分) 1.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唐初的欧阳询是最早建立楷书典范的人物之一,其书法法度森严,处处透露出一板一眼的理性。严格 的中轴线,严格的起笔与收笔,严格的横平与竖直,使人好奇:这样绝对严格的线条结构从何而来?这与 其身世 knk,历经朝代更迭变迁,不得不明哲保身有关。因而他的作品融进了他的严谨、小心和隐忍。表 现在他的书写线条上,那就是如履 薄冰、战战 j
2、ngjng,有一种处处小心翼翼的工整规矩。也因为如此,他 的九成宫成了“楷模”中的“楷模”。 (1)给加点字注音。 如履 薄冰( ) (2)看拼音,写汉字。 身世 knk( ) 战战 jngjng( ) (3)画线词语使用不准确,应换作( ) A.不苟言笑 B.一丝不苟 C.一板三眼 (4)“更迭变化”的“迭”与下面选项中哪个“迭”字意思相同( ) A.高潮迭起 B.重峦迭翠 C.四时迭起 【答案】 (1). l (2). 坎坷 (3). 兢兢 (4). B (5). C 【解析】 【分析】 详解】(1)履l,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2)kn k坎坷,意为:
3、事情不顺利或不称心,比喻不得志。 jng jng兢兢,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3)A.不苟言笑: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B.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C.一板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因为是用来形容“理性”,所以应用“一丝不苟”。 故选 B。 (4)更迭变化:交换,更替。迭,交换、轮流。 A.高潮迭起:比喻事物高度发展不断增高阶段。迭,屡次、连着; B.重峦迭翠:山峰之间呈连绵起伏之态,漫山遍野充满翠绿之姿。迭,屡次、连着; C.四时迭起:四季轮流兴起。迭,交换、轮流; 故选 C。
4、 2. 根据课文默写。 我报路长嗟日暮,_ 。 (李清照渔家傲 ) 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 缺月挂疏桐,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念天地之悠悠,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_,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 莫笑农家腊酒浑,_。 (陆游游山西村 ) 岳阳楼记一文中反映范仲淹不管身处何地,都始终念着国君和人民的一句是“_,_。” 【答案】 (1). 学诗谩有惊人句 (2). 折戟沉沙铁未销 (3). 漏断人初静 (4). 独怆然而涕下 (5). 浩荡离愁白日斜 (6). 丰年留客足鸡豚 (7).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8).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 【
5、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谩、折戟、销、怆、涕、 豚。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瓦尔登湖“波平如镜”, _, _, 或许, 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 低得碰到了湖水, _, _, _。不过这里或那里,时不时会飘着一枝蓟草,鱼朝它一跃,水上便又漾起了水涡。 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 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 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 还有可能,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划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 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 A. B. C. D.
6、【答案】C 【解析】 【详解】第一空和第二空:句“分散在全部的湖面”照应前文“波平如静”,应为首句。句中的“还 会有”紧承句中的“只有”,应为次句。 第三空、第四空和第五空:句中的“还有可能”紧承前文的“或许”应为首句。句中的“它”指代 句中的“一条鱼”,应为次句。为末句。故排序为:。 故选 C。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舍弟”是诗人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在下倒有一主意”,“在下” 是对自己的谦称。 B. 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 。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 代称。 C. 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
7、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D. 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 ,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 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答案】C 【解析】 【详解】C“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有误,应为“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故选 C。 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来。走不到半 里多路,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道:呵呀!我今番罢了
8、!只见那两个大虫,于黑影里直 立起来。武松定睛看时,却是两个人,把虎皮缝做衣裳,紧紧拼在身上。那两个人手里各拿着一条五股叉。 见了武松,吃了一惊道:你那人吃了熊心、豹子肝、狮子腿!胆倒包着身躯!如何敢独自一个,昏黑将 夜,又没器械,走过冈子来?不知你是人?是鬼?武松道:你两个是甚么人?那个人道:我们是 本处猎户。武松道:你们上岭来做甚么?两个猎户失惊道:你兀自不知哩!如今景阳冈上有一只 极大的大虫,夜夜出来伤人。只我们猎户,也折了七八个。过往客人,不计其数,都被这畜生吃了。本县 知县着落当乡里正和我们猎户人等捕捉。那业畜势大难近,谁敢向前!我们为他,正不知吃了多少限棒, 只捉他不得。今夜又该我
9、们两个捕猎,和十数个乡夫在此,上上下下,放了窝弓药箭等他。正在这里埋伏, 却见你大剌剌地从冈子上走将下来。我两个吃了一惊。你却正是甚人?曾见大虫么?武松道:我是清 河县人氏,姓武,排行第二。却才冈子上乱树林边,正撞见那大虫,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两个猎户听 得痴呆 了, 说道: 怕没这话! 武松道: 你不信时, 只看我身上兀自有血迹。 两个道: 怎地打来? 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两个猎户听了,又惊又喜,叫拢那十个乡夫来。 (1)画线句子在语段中有何作用? 答:_ (2)根据语境,具体分析猎户“听得痴呆”的原因。 答:_ (3)武松景阳冈杀一虎,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什么武松得到了“英雄”
10、称号,李逵却没有? 答:_ 【答案】 (1). 运用侧面描写,通过猎户的话写出武松黑夜过冈,不带器械,衬托出武松勇敢、豪迈的英 雄气概。 (2). 那是因为猎户们从自身的境况来看的,他们认为一是吃人的老虎势大难近,二是他们虽人 多也没人敢向前,武松居然靠一己之力打死老虎,他们吃惊不小,绝对不信。 (3). 首先武松是在天黑的 时候打杀的老虎,打虎的环境就不如李逵,难度要高不少;其次,武松打虎用的是拳头,李逵用的是刀; 最主要的是武松打虎是为民除了害,李逵杀虎是为自己老母报了仇。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1)本题考查侧面描写及作用。“如何敢独自一个,昏黑将夜,又没器械,
11、走过冈子来?”是猎户见到武 松后所说的话,借猎户之口交代武松是一个人黑夜里过景阳冈,并且没有带器械,属于侧面描写。结合下 文“那业畜势大难近,谁敢向前”“景阳冈上有一只极大的大虫,夜夜出来伤人”可知老虎的凶猛可怕, 突出 了武松的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2)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听得痴呆”是猎户听了武松说“正撞见那大虫,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 后的神情,之所以猎户会有如此反应, 是因为他们知道老虎“夜夜出来伤人”, 认为“那业畜势大难近”, 他们虽然人多,也不敢上前,只是“放了窝弓药箭等他”,而武松“独自一个,昏黑将夜,又没器械”, 居然说“正撞见那大虫, 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 猎户无比吃
12、惊,“怕没这话”表现出他们对武松的怀疑。 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根据水浒传内容可知,李逵上梁山后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 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 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将李逵杀虎与武松打虎 的情节进行比较,不难看出,武松是在天黑的时候用一双拳头打杀老虎,比李逵在白天用刀杀虎难度高不 少。再者,景阳冈的老虎“夜夜出来伤人。只我们猎户,也折了七八个。过往客人,不计其数,都被这畜 生吃了”,武松打杀老虎,可以说为民除去一大祸害,而李逵杀了四虎,是因为老虎
13、吃了他的老母,他只 是为母报仇。据止此作答即可。 二、阅读与赏析(二、阅读与赏析(4242 分)分) (一) (一) (1111 分)分)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生三岁,值晋乱,徙家洛阳。孤贫力学,有远志,慕唐李大亮之为人,故字师 亮。太祖幸西都,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召至行宫,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以 为皆善,上怒,令武士拽出之。及还,语太宗曰: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 可使辅汝为相也。 太宗擢进士,于是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时州鞫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先是, 诸州罪人多锢送阙下,路死者十常五六。因力言于朝,后凡送囚至京,请委强明吏虑
14、问,不实,则罪及原 问官属。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 雍熙初,迁左谏议大夫。三年,大举北伐,代州杨业战没。上访近臣以策,齐贤请行,即授给事中、 知代州,与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是时辽兵自湖谷入寇,薄城下,神卫都校马正以所部列南门外,众寡 不敌。副部署卢汉赟畏懦,保壁自固。齐贤选厢军二千,出正之右,誓众慷慨,一以当百,辽兵遂却。 端拱元年冬,拜工部侍郎。辽人又自大石路南侵,齐贤预简厢兵千人为二部,分屯繁畤、崞县。下令 曰:代西有寇,则崞县之师应之;代东有寇,则繁畤之师应之。比接战,则郡兵集矣。至是,果为繁 畤兵所败。 ( 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 6.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15、 值 晋乱(遭遇) B. 我不欲爵 之以官(爵位) C. 薄 城下(逼近) D. 齐贤预简 厢兵千人为二部(选择) 7. 下列与“自是江南送罪人者为减太半”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 可以为师矣 D. 全石以为底 8. 翻译下列句子。 (1)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 (2)至是,果为繁畤兵所败。 9. 太祖推荐张齐贤当太宗辅佐之相是正确的。请你结合文段概括说明理由。 【答案】6. B 7. B 8. 齐贤用手画着地,逐条陈述了十件事。 (2)到此时,辽兵果然被繁畤的部队打败。 9. 张齐贤为人自信,敢于坚持己见;审案认真,尺度把握得当;勇于担
16、当,能急国家之难;颇有谋略,讲 究用兵之术。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理解。 A.句意为:遭遇后晋之乱,值:遭遇;选项正确; B.句意为:我不打算授任他官职,爵:授予官职;选项错误; C.句意为:逼近城下,薄:逼近;选项正确; D.句意为:齐贤预先选择厢兵一千人分为二支,简:选择;选项正确;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的理解。 例句:句意为:从此江南送罪犯到京城的被减去一大半;被动句; A.句意为: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省略句; B.句意为: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被动句; C.句意为:就可以凭借着点当老师了;省略句; D.句意
17、为: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省略句;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1)齐贤用手画着地,逐条陈述了十件事。以:用;陈:陈述。 (2)到此时,辽兵果然被繁畤的部队打败。是:这;为:被。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张齐贤能坚持己见。宋太祖到西都时,他以布衣身份向宋太祖献策。宋太祖认可了他所陈述十件事中的四 件,但张齐贤坚持认为十件都是好的。张齐贤办案严谨。张齐贤在路上遇到从南剑、建昌等地押送去京的 罪犯,就会要来他们的案卷进行重审,并为所有不是首犯的解伸冤屈。张齐贤勇于担当。雍熙三年,宋军 北伐,杨业战没。太宗访求近臣作为策应,齐贤主动请
18、求前往,最终他与部署潘美一起统领边疆军队。张 齐贤有勇有谋。辽军向南进犯,张齐贤率领二千厢军,分别驻扎在繁畤、崞县,击退辽军。所以太祖推荐 张齐贤当太宗辅佐之相是正确的。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译文: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出生才三岁,遭遇后晋之乱,迁家到洛阳。孤贫用功学习,有远大 志向,敬慕唐朝李大亮的为人,因此取字为师亮。太祖到西都,齐贤以平民身份到太祖马前献策,被召到 行宫,齐贤以手画地,逐条陈述十件事,其中有四件符合太祖的意思,齐贤坚持认为十条都是好的,太祖 发怒,令武士把他拖出去了。等到太祖回朝后,对太宗说:“我到西都,只得到一个张齐贤罢了。我不打 算授任他官职,今后可以让他辅佐你任宰相
19、。” 太宗选拔进士,于是任命齐贤以大理评事身份通判衡州。当时衡州审讯劫贼,审判后都要处死,齐贤到 任后,救活其中误判的五人。从前,各州罪人多械送到京城,在路上死去的有五六成。齐贤在路上遇到南 剑、建昌、虔州押送的罪犯,要来案卷一看,凡不是首犯的,全部为他们解伸冤屈。于是向朝廷竭力建议, 以后凡送囚犯到京城,委任精明强干的官吏审问,如果不实,那么罪责就要降到原来审问的官吏身上。从 此江南送罪犯到京城的减去一大半。 雍熙初年,改任左谏议大夫。雍熙三年,宋军大举北伐,代州杨业战死。太宗访求近臣作为策应,齐贤 请求前往,即授任他为给事中、知代州,与部署潘美一起统领边疆军队。这个时候辽兵从湖谷进犯,逼近
20、 城下,神卫都校马正把所率领的部队摆在南门外迎敌,但寡不敌众,副部署卢汉斌贝畏惧,保营自固。齐 贤选派厢军二千人,从马正的右面出发,慷慨誓师,以一当百,辽兵于是退却。 端拱元年冬天,授任工部侍郎。辽兵又从大石路往南侵犯,齐贤预先选择厢兵一千人分为二支,分别驻 扎在繁、崞县。下令说:“代西有敌人,则崞县的部队出战,代东有敌人,则繁的部队出战。战斗发生后, 则郡中部队集合作战。”到此时,辽兵果然被繁部队打败。 (二) (二) (6 6 分)分) 别元九 后咏所怀 白居易唐代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 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
21、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元九:元稹(779 年-831 年) ,字微之,唐朝著名诗人。悰:欢乐,乐趣。青门:特指汉代长 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也泛指京城东门。 10. 赏析首联的作用。 11. 本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10. 开篇写景,描写了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渲染了萧条冷落的氛围,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 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11. 本诗表现了作者面对萧瑟之景时的伤秋之情,抒发了作者在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王 诗中既有同病相怜的伤感,也有惜别
22、之情,还有诗人高远志向、豁达情趣、旷达情怀。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考查赏析诗句作用。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 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 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 场景,心中愈发感伤。 【11 题详解】 考查比较阅读。 本诗: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元稹之后写的,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 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于长安再无心意相
23、通之人的 孤寂落寞之情。抒写对挚友元稹的深切思念,表现了相知同心的纯真情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点明了两人共同的身份“宦游人”, 有同命相怜之感。 两人同为宦游之人,分别在即,也有依依惜别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 巾”两句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 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三) (三) (6 6 分)分) 晒太阳有益健康吗 张健 大量事实证明皮肤癌与阳光有关,然而,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太阳光会减短寿命。太阳光对人体 是否有害这个问题,即便是皮肤科医生也无法确切回答。关于皮肤癌和阳
24、光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 仍没有确切的结论。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避光可能会引起超出想象的更多的害处。 即便是最怕晒太阳的人都承认阳光对人体有益。目前,阳光的好处大多归结到维生素 D 的积累上, 晒太阳越多,体内维生素 D 积累越多就越健康,越不易患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和心肌梗死。然而,关于 维生素 D 的研究结果令人沮丧,尽管对骨骼和预防肠癌有好处,但它并不能降低得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 病的风险,维生素 D 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光照对人体的益处部分和维生素 D 有关,但并不是全部。 最新研究发现,光照还能促进一氧化氮的产生。一氧化氮结构的简单使得它的重要性一直以来被忽 略了。事实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江苏省 无锡市 新吴区 中考 语文试题 答案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