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1-2022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汇总)
《最新2021-2022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21-2022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汇总)(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简答题汇总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1.1.小学教育的特点 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 (1)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3)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4)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2.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影响。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 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的表现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继承性。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 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表现为: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象征性; (6)宗教性。 5.5.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2012015 5 下】 (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 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和体力劳动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 知识分子,使人类间接经 验
3、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3)文字的出现,有了记载和传递间接经验的工具,使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6.6.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 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7.7.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受 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
4、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 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8.8.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012015 5 上】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9.9.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 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10.10. 教育对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教育与文化
5、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1.11. 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12.12. 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 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3.13. 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2012014 4 上】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 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
6、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14.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15.15.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
7、量。 教育 事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6.16. 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17.17.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8.18. 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 含义: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 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号,学周安排等。 19
8、.19.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 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0.20.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 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1.21.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012013
9、3 下】 (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2.22.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2013 3 上】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和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 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分高,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
10、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23.23. 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老师角色有哪些 (1)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 发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4.24.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行为有哪些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25.25. 简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 (1)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的功能; (2)
1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 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 原有水平的发展。 (3)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较适宜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 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 高教学水平。 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 26.26.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主体性和示范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 长期性和间接性; (6)系统性。 27.27. 教师的专业
12、理念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 28.28.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1)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2)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 的理论知识; (3)实践性知识,指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 (4)文化知识,指教师满足 学生基本知识需求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29.29.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30.30.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 (试行) 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2
13、012015 5 下】 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 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 (1)师德为先。 (2)学生为本。 (3)能力为重。 (4)终身学习。 。 31.31.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 (试行) 中“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 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 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2.32.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 (试行) 中“学生为本”。 【20162016 上】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14、和教 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33.33.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 (试行) 中“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 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4.34.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 (试行) 中“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 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 35.35.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确定
15、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 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36.36. 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2014 4 下】 (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 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37.37. 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2012013 3 上】 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报告的题目、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 或者课题名称;引
16、言往往简明扼要地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 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针对问题给出的相应答案;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 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38.38. 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2012015 5 下】 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2) 整 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是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 总是把它
17、感知为统一的整体。(3) 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 对象的特征。(4) 恒常性。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虽然该知 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 对稳定性,知觉的这种特征即恒常性。 39.39.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教材的性质; (2)识记教材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4) 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识记者的态度。 40.40. 如何提高记忆力?(记忆/ /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
18、,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 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 工处理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41.41. 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2012015 5 上】 (1)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7)掌握复习的量, 坚持适度超额。 第二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 42.42. 简述影响个体发展
19、的主要因素。 【20132013 上】 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是人 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 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 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3.43.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 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
20、响学生发展 的各种因素。 44.44.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 回事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5.45. 简述皮亚杰理论中 712712 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012014 4 下】 712 岁小学生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是: (1)思维中形 成了守恒观念。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
21、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 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46.46. 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 加。 47.47. 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48.48.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与教育启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
22、 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 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49.49. 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0162016 上】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 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 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50.50. 奥苏泊尔对学习的分类 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 学习;另一个维度
23、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51.51. 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52.52. 简述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 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53.53.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54.54. 建构主义学生观 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55.55. 建构主义知识观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
24、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 案。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 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 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 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56.56. 建构主义教学观 (1)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2)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57.57.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启示 建构主义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2021 2022 教师 资格考试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主观题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