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1-202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复习知识要点高频考点总结梳理
《最新2021-202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复习知识要点高频考点总结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21-202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复习知识要点高频考点总结梳理(3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 科目二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知识要点梳理要点梳理 第一章第一章教育基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本质 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4.教育的特点 1)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 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 5.教育的社会属性 1) 永恒性 2) 历史性 3) 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三个方面 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3 年考过辨析题,细节还是要看一下教材 P3-4) 6、教育的起源学说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 内容: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认为动物界就有 教育活动 代表人物:利拖尔诺、桑代克、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内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 代表人物:孟禄 4) 劳动起源说 内容: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2 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7、教育的
3、发展历程 这部分内容了解即可,在教材的 p5-6,多读几遍,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原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2)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终身化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 评价标准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p8 8、教育学的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 1)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的主要内容也是常考点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 与政治的关系。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4、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强调了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乱坏而不修”。体现了教学的循 序渐进原则 2)孔子 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贤人和君子 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六艺 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学而知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 墨子 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 4) 苏格拉底 3 “产婆术” 问答法 5) 柏拉图 理想国 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6)
5、 亚里士多德 认为追求真理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政治学 “教育事业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 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 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7) 昆体良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雄辩术原理 (又称 论 演说家教育 ) ,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8)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了解,有可能考选择题) 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 教学思想:“泛智教
6、育” 教学内容:百科全书式课程 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9) 卢梭 爱弥儿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被现存的 环境和教育给破坏了,高度尊重儿童。 10)康德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1)裴斯泰洛齐 瑞士 “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育法奠基人” 主要思想 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人 4 12)洛克 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13)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7、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主要观点 “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四阶段教学论“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14)杜威 民主主义教育 主要观点 “新三中心论“:儿童、活动、经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在做中学“ 学校即社会 五步教学法 15)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理论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 16)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17)凯洛夫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8)马卡连柯 教育诗 论共产主义教育 “流浪儿“ 19)赞可夫 教
8、学与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一般发展 20)布鲁纳 教学过程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发现教学法“ 21)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22)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23)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帕夫雷什中学 “活的教育学“ 5 24)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9、教育的功能 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显性功能”计划性“ 隐形功能”非预期性“ 10、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领导 权和受教育权 1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
9、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12、个体身心发展动因个体身心发展动因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代表人物 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登:优生学 2)外铄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荀子:人心本恶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 。领袖、小偷各种类型的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有遗传、环
10、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其中学 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6 14、学制学制 教育制度: 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 间相互衔接关系。 15、1904 年,”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16、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多种形式并存 17、我国当前学制改革,个人认为纲要的内容比较重要,但是真题及模拟题 考点中基本没涉及,有时间了解一下即可 p33 18、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普及型、免费性 19、辨析题: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p35 20、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激励
11、、评价 21、教育目的的理论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 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 3)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4)无目的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3、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 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才能, 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2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
12、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5、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 根本区别所在 26、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单选题) 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第二章 中学中学课程课程 27、课程的分类 7 1)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显性课程、隐形课程 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
13、的 课程,主要特征是计划性;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 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28、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代表理论:要素主义、结构主义 基本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 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 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2)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基本特征: 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
1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 验开始 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 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3)社会中心课程论 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金蒂斯、补厄迪 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 课程学习应深入社会生活中,强调课程结构有意义的统一性,深刻认识到 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9、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学生、社会、学科特征 30、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31、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32、课程课程
15、计划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3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 8 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 评价课程的基础 34、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 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
16、及各种试听材料 3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P61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 (注重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 3)CIPP 评价模式 4)CES 评价模式 36、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37、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 代表人物:泰勒 “泰勒原理”: 确定教育目标、 选择教育经验 (学习经验) 、 组织教育经验、 评价教育计划 2)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强调课程开发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它不预先制定目标,而是详细 说明内容和过程中的各种原理,然后在教育活动中、经验中,不断予以改 进修正 3)情境模式 38、基础教育基础教育
17、课程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的理念 基本基本理念理念 1) 三维目标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三维目标 2) 综合课程观 3) 内容联系观 4) 学习方式观:自主、合作、探究 5) 发展评价观 6) 校本观察 核心理念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关注每一位学生 9 2)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9、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具体目标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
18、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国家、地方、学校 40、课程类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 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41、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第三章第三章 中学中学教学教学 42、教学的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 43、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
19、的最有效形式 2) 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 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4、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形式教育:注重发展智力,忽视学科内容实用意义 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基础:官能心理学 实质教育: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智力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 10 45、我我国现阶段的教学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46、教学过程的本质
20、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4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21、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9、教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 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备课的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50、上课的具体要求(上课的具体要求(基本基本标准)标准)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11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51、测验的质量标准(考选择) 1)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
22、多次实施后所得 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2)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 程度 3)难度 4)区分度 52、教学原则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实物直观: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 模象直观: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 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语言直观 注意: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 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 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 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
23、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 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 12 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 维能力。 要求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名言 学记 :学
24、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夸美纽斯: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 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5) 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要求 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 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要求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知识与能力 最新 2021 2022 中小学教师 资格考试 科目 教育 知识 能力 考前 复习 要点 高频 考点 总结 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5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