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数学微专题讲义专题9.5分类思想在解决一类质点运动
《2021年中考数学微专题讲义专题9.5分类思想在解决一类质点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数学微专题讲义专题9.5分类思想在解决一类质点运动(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分类思想在解决一类“质点运动”问题中的运用分类思想在解决一类“质点运动”问题中的运用 【专题综述】 “质点运动”中图形重叠面积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难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几何图形的点和线出 现不同位置的情况,分类讨论解决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此类问题中的运用 【方法解读】 例 1 如图 1, 矩形 ABCD 中, AB6, BC23, 点 O 是 AB 的中点, 点 P 在 AB 的延长线上, 且 BP3 一 动点 E 从 O 点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OA 匀速运动,到达 A 点后立即以原速度沿 OA 返回; 另一动点 F 从 P 点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
2、沿射线 PA 匀速运动点 E、F 同时出发,当两点相遇时停 止运动,在点 E、F 的运动过程中,以 EF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EFG,使EFG 和矩形 ABCD 在射线 PA 的 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t0);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三角形EFG 和矩形 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 为 S请直接写出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析 利用 “动中求静 “来分类 当 0t3 时, 相当于形状大小不改变的等边三角形从 O 点向 A 点运动 重 叠部分的图形形状分为两种情况: (i)当 0t1 时,重叠部分是直角梯形(如图 3 所示)S23t43; (ii)当 1t3 时
3、,重叠部分是五边形(如图 4 所示) 2 37 3 3 3 22 Stt 再继续运动,E 点将返回,这时 EF 的长度将越来越短,AEFG 的形状将发生变化,越来越小,重叠部分的 图形是等腰梯形和等边三角形 (iii)当 3t4 时,重叠部分是等腰梯形(如图 5),S20343 (iv)当 4t6 时,重叠部分是等边三角形(如图 6),S3(6t)2 例 2 如图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直线 l1x 与 l2x6 相交于点 M,直线 l2与 x 轴相交 于点 N在矩形 ABCD 中,已知 AB1,BC2,边 AB 在戈轴上,矩形 ABCD 沿 x 轴自左向右以每秒 1 个单位长
4、度的速度移动,设矩形 ABCD 与OMN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移动的时间为 t(从点 B 与点 O 重 合时开始计时,到点 A 与点 N 重合时计时结束)直接写出 S 与自变量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需给出解 答过程) 分析 分类时要考虑矩形 ABCD 与直线 l1和 l2相交的情况首先是矩形与 l1相交的情况 (1)当 0t1 时,重叠部分是三角形(如图 8), SOBE 2 111 224 ttt; (2)当 1t4 时,重叠部分是直角梯形(如图 9), S梯形 ABEF 1 111 1 2 222 tt t 1 4 ; (3)当 4t5 时,矩形与两条直线都相交,重叠部分是五边形(如
5、图 10),此时, 2 31349 424 Stt; (4)当 5t6 时,矩形只与 l2相交,重叠部分又是直角梯形(如图 11),此时, 1 2 1 2 S13 2 t; (5)当 6t7 时,重叠部分又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如图 12),此时, 2 149 7 22 Stt; 本题的分类比较复杂,要考虑的点很多,所以只有把握住“动中求静”的方法,画出正确的图形,方能顺 利求解 【强化训练】 1.(2017 四川省达州市)甲、乙两动点分别从线段 AB 的两端点同时出发,甲从点 A 出发,向终点 B 运动, 乙从点 B 出发,向终点 A 运动已知线段 AB 长为 90cm,甲的速度为 2.5cm/
6、s设运动时间为 x(s),甲、 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y(cm),y 与 x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图中线段 DE 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 (并 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 【答案】y=4.5x90(20 x36) 【解析】 考点:1一次函数的应用;2动点型;3分段函数 2. (2017 辽宁省葫芦岛市)如图,点 A(0,8),点 B(4,0),连接 AB,点 M,N 分别是 OA,AB 的中 点,在射线 MN 上有一动点 P若ABP 是直角三角形,则点 P 的坐标是 【答案】(2 52 ,4)或(12,4) 【解析】 考点:1勾股定理;2坐标与图形性质;3动点型;4分类讨论;5综合题 3. (2017
7、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如图,在ABC 中,AB=BC=8,AO=BO,点 M 是射线 CO 上的一个动点, AOC=60 ,则当ABM 为直角三角形时,AM 的长为 【答案】4 3或4 7或 4 【解析】 考点:1勾股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分类讨论;4动点型;5综合题 4. (2017 四川省攀枝花市)如图 1,E 为矩形 ABCD 的边 AD 上一点,点 P 从点 B 出发沿折线 BE-ED-DC 运动到点 C 停止,点 Q 从点 B 出发沿 BC 运动到点 C 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 1cm/s若点 P、点 Q 同 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s),BPQ 的面积为 y( 2 cm
8、),已知 y 与 t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 2 所示 给出下列结论:当 0t10 时,BPQ 是等腰三角形; ABE S=48 2 cm;当 14t22 时,y=110-5t; 在运动过程中,使得ABP 是等腰三角形的 P 点一共有 3 个;BPQ 与ABE 相似时,t=14.5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 【答案】 【解析】 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需要分类讨论:当 AB=AP 时,ED 上存在一个符号题意的 P 点,当 BA=BO 时, BE 上存在一个符合同意的 P 点,当 PA=PB 时,点 P 在 AB 垂直平分线上,所以 BE 和 CD 上各存在一个符 号题意的 P 点,共有 4 个点满
9、足题意,故错误; BPQ 与ABE 相似时,只有;BPQBEA 这种情况,此时点 Q 与点 C 重合,即 3 4 PCAE BCAB , PC=7.5,即 t=14.5 故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故答案为: 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分类讨论;3综合题 5. (2016 广东省)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P 从点 A 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则 APC 的面积 y 与点 P 运动的路程 x 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分 P 在 AB、BC、CD、AD 上四种情况,表示出 y 与 x 的函数解析式,确定出大致图
10、象即可 当 P 在 AD 边上运动时,y= 1 2 a(4ax)= 2 1 2 2 axa,大致图象为: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 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 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动点型;3分段函数;4分类讨论;5函数思想 6. (2016 浙江省舟山市)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 分别在 x 轴,y 轴上,点 A 的坐标为(1,0), ABO=30 ,线段 PQ 的端点 P 从点 O 出发,沿OBA 的边按 OBAO 运动一周,同时另一端点 Q 随 之在 x 轴的非负半轴上运动,如果 PQ=
11、3,那么当点 P 运动一周时,点 Q 运动的总路程为 【答案】4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正确画出从 OBA 运动一周的图形,分四种情况进行计算:点 P 从 OB 时, 路程是线段 PQ 的长;当点 P 从 BC 时,点 Q 从 O 运动到 Q,计算 OQ 的长就是运动的路程;点 P 从 CA 时, 点 Q 由 Q 向左运动, 路程为 QQ; 点 P 从 AO 时, 点 Q 运动的路程就是点 P 运动的路程; 最后相加即可 【解析】在 RtAOB 中,ABO=30 ,AO=1,AB=2,BO= 22 21=3; 当点 P 从 OB 时,如图 1、图 2 所示,点 Q 运动的路程为3; 当点 P 从
12、 BC 时, 如图 3 所示, 这时 QCAB, 则ACQ=90 ABO=30 , BAO=60 , OQD=90 60 =30 ,cos30 = CQ AQ ,AQ= cos30 CQ =2,OQ=21=1,则点 Q 运动的路程为 QO=1; 当点 P 从 CA 时,如图 3 所示,点 Q 运动的路程为 QQ=23; 当点 P 从 AO 时,点 Q 运动的路程为 AO=1,点 Q 运动的总路程为:3 1 23 1 =4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主要是应用三角函数定义来解直角三角形,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线 段的两个端点看成是两个动点,将线段移动问题转化为点移动问题 考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中 数学 专题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