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期末知识点梳理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期末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期末知识点梳理(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梳理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第1课课 隋朝的统一与覆灭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会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 因。 隋 朝 建立 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统一 时间 589 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灭亡 时间 618 年,隋炀帝(杨广)时 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表现为徭役繁重(开凿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奢侈 浪费(多次巡游);兵役繁重(三征辽东)等
2、。 科 举 制 度 的 创 建 和 发 展 隋朝 诞生 隋文帝 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 的选官制度。 隋炀帝 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朝 完善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宋朝发展 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增加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明朝 僵化 朱元璋 实行八股取士,规定文章分八个部分,在“四书五经”内命题, 考试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禁锢了人禁锢了人 们的思想。们的思想。 清末废除 光绪帝 1905 年,科举制度被废除(维
3、持了约 1300 年)。 影响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制度一大变革; (2)加强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 (3)扩大官吏选官范围,使有才学的人由此参政; (4)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对欧美文官制度建设有深远影响。 (6)到明清时,采用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大运河 的开通 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 隋炀帝时,(605-610 年) 概况 三点: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四段:四段:自北向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五河:五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4、。 2 地位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7002700 多千米)。多千米)。 影响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加重了百姓的劳役、赋税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能力提升:对比秦、隋两朝的治乱兴亡,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 第第 2 课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标要求】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 盛的原因。 唐朝的建立 618 年,李渊(唐高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贞 观 之 治 开创者 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 治国 措施 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如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进谏
5、名臣)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订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和亲、册封,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比较项 秦朝 隋朝 统治时间 二世而亡(15 年) 二世而亡(37 年) 统一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 500 多年的分 裂割据局面,第一次实现统一。 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的的分裂 割据局面,再次实现统一。 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度 伟大工程 长城、灵渠 大运河 灭亡原因 暴政 暴政 对后朝 的影响 为继之而来的西汉王朝提供借 鉴,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 策,出现“文景之治”及后来汉
6、武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 为继之而来的唐朝提供借鉴,唐朝前期 几位君主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 。 秦亡汉兴 隋亡唐兴 的相同点 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 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 义, 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 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 教训, 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汉唐两朝初 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3 评价 唐太宗 唐太宗汲取隋亡教训,推行了一系列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 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形成“贞观之治” 治世局面,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7、之一。 武 周 政 治 开创者 武则天,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治国 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影响 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郭沫若评价武则天:“宏治贞观,政启开元”) 开 元 盛 世 开创者 唐玄宗李隆基,712 年称帝,前期主要年号“开元” 治国 措施 重用贤能。(姚崇、宋璟)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表现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 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成为“开元
8、盛世”。 能力提升: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措施及其结果;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措施及其结果;从而思考唐朝兴盛的原因。从而思考唐朝兴盛的原因。 统治者 主要统治措施 结果 唐太宗 虚心纳谏,知人善用,完善制度,制定法律, 减省刑法;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 业生产。 形成“贞观之治”治世局面 武则天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重用 人才,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使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宏 治贞观,政启开元”) 唐玄宗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币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形成“开元盛世”治世局面,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治国措 施
9、的共 同点 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重视教育;完善科举制度等。 唐朝兴 盛 的原因 1、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2、统治者善于用人,重视教育; 3、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4、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 5、加强对外贸易,促进经济繁荣。 启示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心存百姓,重 用人才,重视教育等。 第第 3 课课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 【课标要求】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经济的 繁荣 农业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曲辕犁和筒车) , 重视兴修水利。 4 手工业 丝织业:丝织业:蜀锦色
10、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制瓷业:制瓷业: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造型精美, 色彩亮丽。 商业 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 际性的大都会。 开放的社 会风气 原因 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思想。 特征 兼容并包、妇女社会地位较高。 诗歌繁荣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作品特点 诗仙李白 盛唐 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激昂奔放,具有浓郁的 浪漫情怀。 诗圣杜甫 盛唐转衰 淳朴厚重,忧国忧民,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直面社会现实,揭示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诗歌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多彩艺术 书法 颜真
11、卿、柳公权和欧阳询,“颜筋柳骨” 绘画 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石窟 敦煌莫高窟,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宝库 科技 曲辕犁、筒车、唐本草、孙思邈的千金方、火药等 第第 4 课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标要求】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 文化交流的发展。 民族 政策 开明 唐太宗被誉为“天可汗” 民族交 往方式 册封 唐玄宗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 首领为云南王 军事 唐太宗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和亲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蕃关系, 促进了双方经济的交流与发
12、展。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了金城公主。 机构设置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民族交流成果 唐穆宗时,立唐蕃会盟碑。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对外政策 开放 日本遣目的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5 唐使 影响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大化改新)、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罗遣 唐使 目的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 影响 仿唐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引入中国医学、天文、 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音乐传入中国 鉴真 东渡 时间 754 年(唐玄宗时) 贡献 传授佛经,传播中国医学、文学、书法
13、、建筑、绘画等,设计和主持 修建了唐招提寺。 影响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玄奘 西行 时间 贞观初年(唐太宗) 贡献 翻译佛经,传播佛教;撰写了大唐西域记。 影响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 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鉴真和玄奘 的共同之处 都是唐朝僧人,并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都为唐朝的对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险; 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唐朝对外文化交 流频繁的原因 1.唐朝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最主要); 2.唐朝较为开放的政策; 3.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4.杰出人物
14、的重大贡献。 启示 大力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多向先进学习等。 第第 5 课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课标要求】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安史 之乱 原因 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外重内轻局面形成 时间 唐玄宗时,755 年(天宝年间) 经过 755 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 763 年,在北方少数民族帮助下,唐朝平定叛乱 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 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 起义 原因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赋役繁重,连年灾荒,人民生活困苦 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唐朝时间 907 年,朱
15、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6 灭亡 原因 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任用奸臣、导致朝政日趋腐败;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黄巢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启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贤臣兴国,奸臣误国;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的天下。 五代 十国 五代 北方五个政权后梁、 后唐、 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出现 十国 南方 9 个政权和北方北汉先后并存。 实质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影响 战事不断,政局动荡;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第6课课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政治
16、【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北宋 的建立 960 年,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政权,定都东京(今开封) 强化中 央集权 措施 军事:控制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 中央:控制兵权。设“二府” (政事堂和枢密院)管政务和军务,又设“三 司”管财政,分别对皇帝负责; 地方: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力。文臣任州、县官;州府设置通判,分散 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州上设转运使。 影响 积极: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了; 消极: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沉重。 重文轻 武政策 目的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
17、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 中央到地方机构官员由文官担任;文官率兵出征担任主帅;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影响 积极: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 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消极: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吏冗多办事效率;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 北宋政 治特点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王安石 变法 背景 行政效率低下,边疆战事屡战屡败,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 财政入不敷出,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时间 1069 年,宋神宗时 目的 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7 主要 内容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 作用
18、 收到一些成效。 失败 原因 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等; 启示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过程是艰难曲折,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第7课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第8课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标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 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政权 名称 建立 时间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发展措施 与宋的战与和 契丹国 (辽) 十世纪 初 (916)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临潢府 学习汉人的政治 制度,发展生产, 创制文字等。 1004,澶州之战 1005,宋辽议和 史称澶渊之盟 西夏 11 世纪 前期
19、党项族 元昊 兴庆府 元昊仿效唐宋制 度,订立官制、军 制和法律,并鼓励 垦荒,发展农牧经 济,还创制了西夏 文字。 多次交战 1044 年宋夏议和 金 1115 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 会宁 学习汉族文化和 制度,规范军政制 度,颁布女真文字 发展经济生产。 1125 年灭辽 1127 年灭北宋 (靖康之耻) 1140 年郾城大战; 1141 年宋金议和, 史称“绍兴和议” 南宋 1127 汉族 赵构 (宋高宗) 临安 (杭州) 岳飞抗金 议和的 影响 积极 使双方边境相对和平稳定,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促进了民族间 的交往与交融。 消极 宋给辽、西夏、金交纳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0、能力拓展:比较澶渊之盟 、 宋夏和议 、 绍兴和议和议内容及共同点:能力拓展:比较澶渊之盟 、 宋夏和议 、 绍兴和议和议内容及共同点: 8 和议内容:和议内容: 澶渊之盟:宋辽为兄弟之国;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宋每年向辽提供岁币;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 易。 宋夏和议:元昊取消帝号,接收册封为夏国主;宋每年“赏赐”西夏绸缎 13 万匹,银币 5 万两,茶叶 2 万 斤; 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淮河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一线以北的土地归金,以南归南宋;南宋每年向金 纳银25 万两、绢25 万匹。 共同点:共同点: 1、宋朝都要向少数民族政权交纳岁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客观上
21、有利于双方边境相的和平与稳定。 3、客观上双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客观上有利于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第第9课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标要求】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代 经济 的 发展 农业 垦田面积扩大(圩田、梯田),耕作技术提高(牛转翻车、秧马), 水稻产量居首位(引进越南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 茶树、棉花在南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 手工业 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超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出现定窑、汝窑、官窑等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南宋江南成 为制瓷中心。 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广州、泉州、明
22、州),配备指南针。 商业 出现开封、杭州大都市,北宋都城东京打破了市坊分开及时间限制 的格局,出现夜市、晓市;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等。 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以发 行了纸币“会子”; 海外贸易活跃,海港主要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司管理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南方地 区经济 发展的 原因 1、政治因素:北方战乱多,南方向对安定; 2、经济因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 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引进优良的水稻品种。 5、技术创新等。 过程 东汉末年东晋南朝 唐中叶至
23、两宋时期 南宋时期 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南移速度加快 南方成为全国 逐渐超过北方 经济的重心 第第 10 课课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9 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背景:蒙古诸部互相征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时间:1206 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 汗”。 治国措施:建立军政合一的制度;组建护卫部队;建立司法机构;创建蒙 古文字。 蒙古军灭 西夏与金 1227 年 7 月,灭西夏;1234 年灭金。 元 朝 的 建 立 与 统 一 建立 1271 年,忽必烈(元世祖)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期末 知识点 梳理
文档标签
- 部编版七
- 2020年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
-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考点知识点汇总
- 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汇总
- 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
- 2021部编版七年级上英语知识点
- 2021历史知识梳理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归纳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提纲
-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全册课文梳理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历史复习各课知识点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 2021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全册知识点汇总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
- 2021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知识复习资料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全册古诗词知识梳理
-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全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总结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