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科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提纲
《2021年苏科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苏科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提纲(3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知识提纲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知识提纲 七上生物复习知识点 第 1 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1.生物: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2、生物可以繁殖;3、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4、 生物体能生长、发育;5、生命活动需要能量。6.生物能进行遗传和变异。 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 基本的方法。 实验一:学会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结合右图,填写结构名称) 目镜 转换器 物镜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2. 操作 取镜和安放 一只手握住
2、 镜臂 ,一只手托住 镜座 ,放在实验台略偏 左 的地方。 对光 转动转换器,选用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光强要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弱时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放置切片标本 取一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切片的两端用压片夹夹住,然后从侧面看 物镜 , 转动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端接近切片为止。 观察 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能看清物像为止(两眼同时睁开) 。当物像 比较模糊我们应调节 细准焦螺旋 ; 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 (试卷旋转 180)如:P 在视野中看到的是 d;将写有“上”字的透明纸片放在载玻片 上,观察到的物
3、像是 ; 若物像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它移到视野的中央,可以将玻片标本往 左上方 移动(偏哪向哪移) 。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量越多;反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量越少;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倍数乘以物镜的倍数;目镜:10,物镜 40,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400 倍 。 收镜 3.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4.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一般设计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二: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A 1. 1 号和 2 号组成一个对照组,实验变量是 光照 ; 2. 探究“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选用 1 号和 3
4、 号; 3. 2 号和 3 号可以组成一个对照组吗?为什么? 不可,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第 2 章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一定的环境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土壤,温度等; 举例: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影响因素是空气) 沙漠里植物矮小(影响因素是水) 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不同、山寺桃花的盛开(影响因素是温度)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包括同种生物间的种内互助或种内斗争 ,以及不 同种生物间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5、如,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万物生长靠太阳。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 为枳;干旱使粮食减产。 3.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树底下好乘凉;蚯蚓改良土壤;地衣腐蚀岩石演化成 土壤。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仙人掌 的叶变化成叶刺,可以大大降低水分的蒸腾,这是对干旱的荒漠环境的适应;竹节虫的形态像竹枝;鱼的身体呈流 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与 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它们捕猎动物等等。 实验三: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
6、响 1. 该实验必须的实验器材是 干湿计/表、计时器 。 2. 该实验中对照组是 裸地 ,实验组是 草丛 和 灌木丛 。 3. 实验的结果是 灌木丛 空气湿度最大。 实验过程设计 1 号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2 号 遮光, 适量浇水 3 号 光照充足, 不浇水 实验结论:植被可以 增加 空气的相对湿度。 第 3 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或真菌等微生物 3.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分解者能够
7、把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 无机物。 4.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生物圈 70%的氧气、湿地生 态系统-地球的肾、生物圈-地球上最大都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的控制较多,动植物种类少,群落 结构单一 ;沙漠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极少。 5.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下层、 水圈、 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 4 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1.海尔蒙特的实验:
8、 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吸收水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 土壤中减少的 60g 是无机盐。 2.光合用作用表达式如下: 光照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主要是淀粉) (1)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 水 条件是:光照 产物是:有机物、氧气 场所是:叶绿体 (2)光合作用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3.(1)光合作用的过程包含两种变化:一是物质变化即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二是能量 转变即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2)光合作用的应用: 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大棚中的气肥是二氧化碳 叶绿素形成需要光照。 4.实验四: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
9、作用 A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黑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放光下照射去黑纸片酒精脱色漂洗 滴加碘液。 1. 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填序号) (2)实验步骤暗处理的目的是 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 。 (3)实验步骤的现象是:叶片遮光部分 不变蓝 ,叶片未遮光部分 变蓝 。 (4)实验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小结: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 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5.
10、恩吉尔曼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取材: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先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黑 暗的环境里一段时间。 6.绿色植物所有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下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叶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补充:1、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筛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导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通道。 7.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绿色植物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含 氮、磷、钾的无机盐。(氮黄、磷紫、钾火)。 无土栽培能获得成功是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 实验五: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
11、没有土壤植物也可以生长: 无土栽培 。 2. 植物在 蒸馏水 中生长不好。 植物在 无土栽培培养液 中生长最好。 3.得出结论:无机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8.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9.植物的根尖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场所。原因是成 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量的根毛使根的表面积增大很多倍。 幼苗带土移栽主要目的是保护根。 第 5 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维生素是第七 大营养物质。 2.
12、实验六:鉴定食物的主要成份 B 1. 鉴定米饭、馒头:滴加碘酒后会变蓝色,含有的营养物质是淀粉; 2. 鉴定鸡蛋清:加入开水搅拌,出现白色沉淀,含有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3.鉴定花生: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出现“油斑” ,含有的营养物质是脂肪 3.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 肪是储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水,无机盐,维生素的作用: (1)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2)无机盐又称矿物质,在人体内含量少作用大,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补钙 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 D,能促进钙的吸收) 。缺铁
13、易患贫血。 (3)人体缺乏各种维生素的症状:缺少维生素 A 患夜盲症;缺维生素 B1 患脚气病(应多吃粗粮) ;缺少维生 素 B2患口角炎;缺少维生素 B12患贫血;缺少维生素 C 患坏血病(应多吃新鲜的柑橘类等水果和蔬菜) ;缺少维生 素 D 患软骨病。 5.合理膳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饥饱适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 (7 上 P79) 全天的热量分配比例为早:中:晚=3:4:3 6. 糖类、脂肪、蛋白质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7.消化作用使原来分子比较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转变成分子比较小、结构比较简单的物质,才能被
14、人体 吸收。吸收是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为:唾 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右 例题: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是胰腺,它能分泌胃液 B是肝脏,它能分泌胰液 C是胃,它能分泌胆汁 D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8.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消化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里不含有消化酶,胆汁对脂肪 的消化有促进作用。 9.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除大部分脂肪成分被小肠毛细淋巴管吸收以外,其余营养 成分都由
15、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血液。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有:(1)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2) 小肠是人体消化道最长的部分。 (3)小肠壁很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4)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很多消化液。 10.人体对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消化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从 胃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消化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脂肪从小肠开始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 第 6 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书写举例:草 蝗虫 青蛙 蛇 鹰 (食物链一般包含 35 个
16、环节) 2.每条食物链中的起点生物是绿色植物。各种食物链一般都具有如下特点:通常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第二环 节通常是植食性动物,位于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3.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 草 蝗虫 青蛙 蛇 鹰 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最底层的草;数量最少的是最高层的鹰 ;含有害物质最多的是鹰(有害物质通过 食物链富集) 5.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在食物链中从绿色植物到植食性动物再到肉食性动物。 6.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例如利用赤眼蜂(或灰喜鹊)防治松毛虫。 7.例题:右下
17、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A) A草 B鹰 C蛇 D兔 2.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画出的生 物成分是(C)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3.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为(C) A.3 条 B.4 条 C.5 条 第 7 章 能量释放与呼吸 1.呼吸频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叫做呼吸频率;成年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 16 至 18 次,一般女性比男 性多 1 至 2 次。儿童少年大约为每分钟 20 次。 例题:人体的能量释放与呼吸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剧烈
18、运动时,呼吸频率高,能量释放多 B.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低,能量释放多 C.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低,能量释放少 D.呼吸频率与能量释放成正比关系 2.实验七:探究植物呼吸作用 1.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设计了右图装置: A 袋放入新鲜菠菜,B 袋不放,将两袋放在黑暗中 24 小时后,发现 A 袋中的气体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 说明植物呼吸释放出 二氧化碳,起对照作用的是 B 袋。 2.取等量新鲜的菠菜和沸水处理过的菠菜分别装入甲、乙两只广口瓶中,同时放在 温暖处,并封闭、遮光处理 24h。 分别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到甲、乙两瓶中, 乙 瓶中蜡烛可以
19、燃烧较长时间, 甲 瓶中蜡烛迅速熄灭。 说明植物体呼吸消耗 氧气 (氧气可以助燃) 。 3.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 作用(动物植物的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4.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动物释放的能量维持体温) ;另一部分 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做 ATP 的物质中。ATP 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如肌肉的 收缩,生物发光都需要 ATP。 5.植物呼吸作用的应用:1 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 ,低温有利于蔬菜
20、水果和种子的保存。2 栽种农作物和花卉 时,经常松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新疆瓜果特别香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 新疆夏天白昼长, 气温高, 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夜间短,气温低, 呼吸作用不强,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6.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 主要场所。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A.肺泡数量非常多; B.肺泡壁只由一层细胞组成;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一多,二薄,三包毛) 。 7.与呼吸运动有关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同时收缩(吸,收) 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同时
21、舒张(呼,张) 右图是呼吸运动模式图,据图回答: 甲图模拟的是 呼气 (填“吸气”或“呼气” )状态,因为 D 模拟的 膈 顶部上升,B 模拟的 肺 回缩,膈肌舒 张(填“收缩”或“舒张” ) 。C 模拟的是 胸廓 ,它是由 胸骨 、肋骨 和 脊柱 组成的。 8.人体呼吸运动中各方面的变化是: 吸气时,肋骨上举,膈下降,胸廓容积扩大; 呼气时,肋骨下降,膈上升,胸廓容积缩小。 9.下表格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比较,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0.96 16.40 二氧化碳 0.04 4.10 10.右图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示意图,据图回答: (1)C 过程表示 肺泡 处
22、的气体交换,该处 氧气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 从肺泡进入血液。 (2)D 过程表示_组织细胞_处的气体交换,该处 二氧化碳 (填“氧气”或“二氧化 碳” )从组织细胞进入血液。 (3) C和D两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气体扩散 作用完成的。 A处血液中的氧气含量 B处 (填“”或“=” ) 。 11.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 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 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由于人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
23、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 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当血液流经各组织处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 液中。 七下生物复习知识点 1.罗伯特.虎克研制出光学显微镜,提出细胞这一名词。 德国科学家施来登和施旺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理论。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实验八:制作洋葱表皮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擦滴取盖染吸 1.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B) A. B. C. D. 2.步骤和滴加的液体分别是(C)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苏科版 中考 生物 复习 知识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