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单元时空构建 第第 1010 课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1.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2.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村落的产生 1.居住形式的演变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满足了原始人对生存的最低要求 2.村落的出现 (1)含义: 农业出现以后, 人们筑屋定居, 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 定居生活的前提 (2)出现 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3)特征:
2、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贮藏米谷的仓库 (4)影响 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集镇的出现 1.集镇的兴起 (1)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 (2)过程 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 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 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商人和手工业者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 镇。 2.中国古代的镇 (1)功能: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立。 (2)发展 两宋时期: 工商业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工
3、业者和商人, 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经济功能增强 元朝:伴随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城市的产生 1.产生 约公元前 3500前 3100 年,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 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2.特征 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3.发展 (1)中国古代城市: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周代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 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具有鲜明的社会等
4、级 (2)西方古代城市 古希腊:城市布局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世界各地的民居 1.特点 民居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与文 化习俗。 2.代表 (1)两河流域: 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 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房屋的结构都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房屋的大梁 (2)古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具有防晒保温功能,庭院是家庭活动的 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有顶盖,有廊台、有支柱或兼有一侧围护墙
5、体的供人通行的建筑物 (3)中国 远古:巢居和穴居构成我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 a.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b.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地上建筑。 巢居和穴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先秦以来: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礼仪制度;住宅布局讲求对称,主 次分明,院落有序;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也称叠梁式,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 遍采用 明朝: 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 四合院,南方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 非指全部安徽民居,主要分布于古徽州地区及泛徽地区 (4)古希腊罗马
6、中庭是民居的核心。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凹室,与入口相对的是正屋。古希腊 住宅正中由回廊和房间围绕而成的庭院 古罗马后期扩建了更多房间和列柱庭院。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拱形建筑物上成弧形的部分 3 世纪,出现了由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 4 世纪时, 罗马城中有近 4.6 万栋民居, 大部分是复合式公寓, 对后世影响深远。 (5)印第安人 北美大草原:过着游猎生活,住在圆锥形的帐篷中。 亚马逊雨林:处于刀耕火种阶段,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但 每个家庭在两根立柱间都有自己的区域。 阅读教材 想一想 1.阅读教材 P54
7、“史料阅读”:根据史料,我们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中国古代居 住形式如何演变? 提示:信息:第一则史料: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 屋,改变了居住环境。第二则史料:上古的人民不知道作宫室之时,靠近山陵居 住,住在洞穴里,地下潮湿,伤害人民,所以圣王开始营造宫室。 演变:从穴居到地面筑屋(宫室)的演变。 2.阅读教材 P56“学思之窗”:上述材料对城市的布局有何规定? 提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 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寝宫,后面是市场和民居,朝廷宫室市 场占地一百亩。 3.教材 P58“史料阅读”: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
8、活处于什么状态? 提示:在尧那个年代,洪水横流,在中原四处泛滥。大地成为蛇龙的住所,百姓 没有安身之处。低地的人在树上搭巢,高地的人相连挖洞居住。 4.阅读教材 P58“学思之窗”:你如何理解唐朝房屋建造的规定? 提示:唐朝对民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居民,其住宅有规格及装 饰方面的严格规制。 发掘教材 读一读 1.阅读图片“兴隆洼遗址”(见教材 P54) 信息解读:兴隆洼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掘于 1983 年,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蚌 器, 还发现了中国迄今年代最早的玉器。 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首次发现。
9、兴隆洼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较好、时代最早的一处聚落遗址,为北方地区 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2.阅读图片“耶莫遗址中的房屋示意图”(见教材 P54) 信息解读:耶莫遗址是西亚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聚落遗址。位于伊拉克的基尔库克 附近。年代约为公元前 7000前 5800 年,分为前陶和有陶两个阶段。前陶时期 的房屋平面为长方形,一般分成数个小间,居民栽种大麦、小麦等作物,同时驯 养狗、山羊和绵羊。有陶时期彩陶发达,表面涂橘黄、浅黄色颜料,上绘红色线 条,风格独特,被称为耶莫彩陶。 3.阅读图片“郑州商城遗址”(见教材 P56) 信息解读:郑州商城是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位于郑
10、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 及北关一带,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 城市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 4.阅读图片“福建龙岩客家土楼”(见教材 P59) 信息解读:客家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客家民居,圆形围屋,是客家人自卫防 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土楼最高层处设有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 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 岩永定、漳州南靖、广东梅州大埔、蕉岭、饶平等地。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 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2008 年 7 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成 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探究一 古代的集镇和城市 史论要点
11、 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时期江南集镇发展的特点 (1)工商业类城市逐渐增多。 (2)江南市镇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 (3)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4)手工业技术进步。 (5)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 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的特点 (1)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以后城市的经济 功能逐渐增强。 (2)从商业活动看:唐代以前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控制较严,市坊分开,管理严 格;唐以后逐渐放松,如宋代打破坊市制,且晓市、夜市出现,乡村中的草市更 加普遍。 (3)从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不仅规模巨大的都会城市增多,而且还
12、兴起了大量中 小工商业市镇,其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东移南移相对应,明清时期新兴工 商业市镇大都分布于江南。 (5)从城市的地位看: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对点训练 1.(2020 东北三省四市一模)明朝万历秀水县志载嘉兴王江泾镇,“多织绸, 收丝编之利,居民可七千余家,不务耕织”。清初康熙吴江县志载苏州吴江 县的盛泽镇, 以绫绸为业, “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 摩肩联袂, 如一都会”。 这些记载表明( ) A.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江南市镇特色经济繁荣 C.跨区域性质的长途贸易兴盛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10 古代 村落 集镇 城市 2021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