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单元时空构建 第第 1212 课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水陆交通的变迁 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陆路交通:人工道路的铺设 (1)罗马帝国: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2)秦朝: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驰道:历史上最早的“国道”,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 五尺道:又称滇 古道,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 (3)汉代:丝绸之路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4)唐代:驿道有 2.5 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
2、射。 主要用于运输军用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 (5)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 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2.水路交通:运河开凿 (1)中国 春秋时期:中国已有运河。 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是春秋时的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 秦朝: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隋炀帝时开凿 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 1 800 千米,为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2014 年 6 月 22 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法国: 17 世纪开
3、通的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 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 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3)荷兰: 17 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 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1.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1)古代中国 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 印度洋。 宋元时期 a.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明显提高。 b.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用以指示方位的仪器,又称磁罗经 明代: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航行至东南亚、印度、
4、波斯湾、 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 (2)古代世界 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大洋洲东部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个民族集团 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 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别称“北欧海盗” 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2.近代对海洋的探索 (1)开辟新航路 主要航线 a.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达 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 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 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 b.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影响: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
5、航线建立了直 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世界市场的雏形初现 (2)开通人工运河 1869 年,苏伊士运河开通,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 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1914 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铁路 (1)近代西方 1814 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19 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 工业革命的影响 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人类步入铁 路时代。 (2)近代中国 虽有一定成就,但主导权仍由列强掌握 18
6、81 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建立的第一条实 用铁路。 1909 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竣工,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 发明了“之”字形道路,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 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海运 (1)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以蒸汽为动力,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1812 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3)19 世纪 20 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 (4)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 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在安庆内军械所由徐寿、华蘅芳设计建造 (5)1872 年, 官督商办的轮船
7、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 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 程碑。 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来管理 3.陆路: 19 世纪 80 年代,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 但在 20 世纪以前, 汽车不够普及。 以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交通与社会变迁 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促进 各种车辆的车轨大小相同 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 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凸显了区位优势的作用 (1)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 衰落。 (2)京汉和陇海两大
8、铁路开通后,郑州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与开封两大古都。 (3)美国的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推动纽约发展成为国 际化商贸中心。 (4)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1)中国的邮驿历史悠久,但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 (2)明代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 (3)1878 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4)1897 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5)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 阅读教材 想一想 1.阅读教材 P67“史料阅读”: 秦朝的交通有何
9、特点?政府对交通如此重视的目的 是什么? 提示:特点,以都城为中心,四通八达,道路宽阔牢固,美观实用。目的:维护 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宣扬皇威。 2.阅读教材 P69“史料阅读”:从史料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宋朝造船业水平提高;宋朝对外贸易相对发达。 3.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欧洲在这一时期能够开辟新航路? 提示:(1)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地理知识的增加, 相信地圆学说, 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3)造船和航海技术不断提高。中国的罗盘传入西方后,被广泛应用于航海。 4.阅读教材 P71“思考点”: 你怎样理解轮船招商局在
10、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意义? 提示: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市场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水上运 输业的发展。 5.阅读教材 P72“问题探究”:结合所学,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提示:有利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带动城市格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发掘教材读一读 1.阅读教材“秦朝道路示意图”(见教材 P68) 信息解读: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次年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 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史称秦驰道。 秦驰道按照一定规格修筑, 路基砌筑高且牢固, 宽度为五十步(约今 69 米),道旁每隔三丈(约今 7 米)种青松一株,道两旁用金属 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
11、的部分。著名的驰道有 9 条,对于促进 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着一定作用,也为后代道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2.阅读图片“南宋海上贸易路线示意图”(见教材 P69) 信息解读:南宋时期,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繁荣,一般从明州出发, 东达朝鲜、日本,南至印尼爪哇岛,西面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阅读图片“火车行驶在京张铁路的人字形路轨上”(见教材 P70) 信息解读:京张铁路起始自北京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省的沙城、宣化 至张家口。 全长为 201.2 公里。 从北京北至张家口的铁路, 现为京包线的京张段。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由中国杰出的工程师
12、负责 设计和修建。 4.阅读图片“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的一枚”(见教材 P72) 信息解读:1878 年 8 月 15 日(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一般认为大龙邮 票的最早发行日期为 1878 年 7 月 24 日至 8 月 1 日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 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龙。这是中 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探究一 古代交通建设和交通工具 史论要点 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古代中国的交通建设 (1)先秦时期:古代交通初具规模。 商朝:古代交通已有所发展。不仅有了“车马”、“步辇”和“舟船”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学案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12 水陆 交通 变迁 2021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