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丽水市浙江省丽水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当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但我们也可以认为,红楼梦作为一 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贾宝玉(还可加上他的知己林黛玉)的生命体验一定程度上代表 着作者的思想观点,体现着作者的人生态度。此外,来往于仙界和尘世的一僧一道与出入于贾府的刘 姥姥,作为另两个代表作者审视人生的视点,从不同的侧面,与宝黛的视点和合在一起,构成作者曹 雪芹的一个多元的矛盾思想体。 我们读红楼梦,常常感到
2、有几个不同的开头:从第一回一僧一道开始,交代那块石头的背景, 展开它的传奇经历;从第三回黛玉进贾府开始,主要人物宝玉、黛玉等一一登场,以丰满生动的形象 出现在我们面前; 从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开始, 网状结构的贾府衰亡史似乎才从一个芥豆之微的 小小人家开始编织。而前五回都是在交代小说旨意、创作缘起和人物关系及他们的结局等,似乎只是 小说的纲领。何以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这当然和红楼梦的独特结构有着密切关系,但也和本文 提出的作者观照人生的三个视点紧密相连。 正因为一僧一道、 宝黛和刘姥姥分别代表了作者审视人生 的三个观照点,因此和他们有关的最先描写,便成为从不同层面观照人生的小说的开始。这里不
3、妨借 用红楼梦第一回提及的概念,来对这三种不同的视点作一简单的概括。佛教有所谓“色空”观, 但小说写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从而把“情”作为联结“色”与 “空”的中介。这样在红楼梦里,实际就存在着色、情、空三个概念。而一僧一道、宝黛和刘姥 姥这三个视点正和小说中的这三个观念相对应:一僧一道是立足于“空”来观照人生,宝黛是立足于 “情”来把握世界,而刘姥姥则是着眼于“色”来看待周围一切。在情节的具体展开中,这三种视点 并没有为其中的“空”观所一统,而是交相映射,这使作品的思想内涵呈现出异常丰富复杂以致相互 矛盾的情形,也是红楼梦之所以会产生见仁见智的根本原因。 对于世
4、界、对于人生,刘姥姥始终着眼于“色”,立足于一种物质的功利观。如果对于贾宝玉来 说,大自然是作为美、作为情感的表现而展现在他面前,那么,刘姥姥则是以一种实用的态度来对待 自然万物的,就像她自己说的:“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做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 间饿了还吃他。”而贾宝玉是从“情”的角度来观照人生、把握世界的。对贾宝玉这“情”的观 念,红学界曾有许多论者加以阐述。这里,我们想结合前人的研究,从空空道人“因色生情,传情入 色”这一角度,来对贾宝玉的“情”的观念作出分析。所谓“因色生情”,是指客体对主体所产生的 一种情的感染、感发作用,而“传情入色”则是指主体将自己的情感灌注于客体之中
5、,使之分享主体 的情感体验。 概而言之, “因色生情, 传情入色” , 是借助于情, 将作为主体的人, 与作为客体的 “色”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一种共情体验。虽然,这里的人,我们是举贾宝玉为代表,但在很多时 候,贾宝玉的情的观念是涵盖、包含着林黛玉的思想意识,有时,则是与她的思想意识互为补充的。 在脂批透露给我们的“情榜”中,贾宝玉是“情不情”,林黛玉是“情情”,他俩相合,正把世上所 有的无情之物和有情之物都囊括无遗。当然,从一方面看,贾宝玉的“情不情”更为广博,理当将黛 玉的“情情”包括在内;但从另一方面看,宝玉的爱博,难免会有所分心,所以,他的情感有时竟不 如黛玉那样专一。比较而言
6、,贾宝玉更体现出一种情感的广度,一种爱的泛溢;而林黛玉则更体现出 一种情感的深度,她的情有独钟。 (选自詹丹曹雪芹审度人生的三个视点,有删改) 材料二 平儿答应着,一径出了园门,来至家内,只见凤姐儿不在房里。忽见上回来打抽丰 的那刘姥姥 和板儿又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子 倭瓜并些野菜。 众人见他进来,都忙站起来了。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分,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 又说:“家里都问好。早要来请姑奶奶的安看姑娘来的,因为庄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 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7、姑娘们天天 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这个吃个野意儿,也算是我们的穷心。” (选自红楼梦第 39 回) 注释:打抽丰也叫“打秋风”,旧时利用各种关系取得有钱人的赠与。 1小说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作者的观点,以下最不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 A红楼梦 林黛玉 B三国演义 曹操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D城南旧事 英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人生经历中所获得的生命体验,直接或间接地代表了作者的思想观点。 B一僧一道与刘姥姥,代表作者审视人生的视点,审视着“红楼”世界,这些构成了矛盾思想体。 C共情体验是指借助于情,客体的“色”对主体的人
8、所产生的一种情的感染、感发作用的情感体验。 D空空道人在佛教“因空见色,由色生情”的基础上,把“情”作为联结“色”与“空”的中介。 3下列各项,不符合材料一作者对“色、空、情”的阐述的一项是( ) A(宝钗介绍冷香丸的制作)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 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第 7 回) B 黛玉道: “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只喜他这一句 留得残荷听雨声 。 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 (第 40 回) C(宝玉)仰望杏子不舍,又想起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 少了一个好女儿因此不免伤心,只管对杏流泪叹息。(第 5
9、8 回) D(宝玉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第 77 回) 4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宝玉从“人化的自然”眼光出发,给自然万物以人的地位,对待自然万物一如人与人之间的情 感交流。 B焦大醉骂以及贾琏小厮兴儿评王熙凤,这些人物的议论并不贯穿全书,并没有构成作者审视人生 的视点。 C贾宝玉的“情不情”更为广博和深邃,将黛玉的“情情”囊括无遗,贾宝玉更体现出一种人类情 感的广度。 D小说表现的三种视点没有被“空”观所一统,而是交相映射,因此使作品的思想内涵呈现出丰富 性与复杂性。 5概括材料二中刘姥姥着眼于“色”的表现。 二、文学
10、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祝福(节选) 鲁迅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 得午饭了。 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四叔踱出门外, 也不见,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 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 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 用什么堵住了罢
11、。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老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 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四叔说。 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可恶!”四叔说。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 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 “阿呀阿呀,我真上当。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 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幸而府上是向 来宽宏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这回我一定
12、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然而。”四叔说。 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 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 林嫂。每当这些时候,她往往自言自语的说:“她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意思是希望她再来。但到 第二年的新正,她也就绝了望。 新正将尽, 卫老婆子来拜年了, 已经喝得醉醺醺的, 自说因为回了一趟卫家山的娘家, 住下几天, 所以来得迟了。她们问答之间,自然就谈到祥林嫂。 “她么?”卫老婆子高兴的说,“现在是交了好运了。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 贺家墺的贺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 “阿呀,这样的婆
13、婆!”四婶惊奇的说。 “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 叔子, 也得娶老婆。 不嫁了她, 那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 很有打算, 所以就将她嫁到山里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 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 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 “祥林嫂竟肯依?” “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 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
14、说大约 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太太,我们见得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 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 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 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 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 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她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 “后来怎么样呢?”四婶还问。 “听说第二天也没有起来。”她抬起眼来说。 “
15、后来呢?” “后来?起来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 人到贺家墺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 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从此之后,四婶也就不再提起祥林嫂。 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 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 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 了。而且仍然是卫老婆子领着,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 “这
16、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 上?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 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谁料到?现在她只剩 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 什么牵挂, 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 所以我就领她来。 我想, 熟门熟路, 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 墺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
17、篮盛了一篮豆,叫 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 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 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墺里,看 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 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 房去。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祥林嫂
18、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 熟的安放了铺盖。她从此又在鲁镇做女工了。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恶!然而。”四叔的言外之意是默认她婆家的做法,表现出他的顽固和刻薄。 B四婶对祥林嫂念念不忘,时常提起,相较于关心她的命运,更多是因后来女工不如意。 C卫老婆子既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见证者,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为生计奔波的可怜人。 D祥林嫂从婆家逃离到鲁镇,再到大闹婚礼,不断的挣扎与反抗表现出她对自由的渴望。 7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为祥林嫂“画像”,通过对眼睛和神情的描写,呈现了人物的精神面
19、貌。 B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了诸多鲜活而又典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现了鲁镇人的生存状态。 C祥林嫂的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其卖掉,一个将其赶走,都对祥林嫂悲剧的产生负有一定的责任。 D 选文通过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叙述, 剖析她悲惨命运的根源,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她的毒害。 8作者设置“贺老六病故”和“阿毛被狼吃”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结合祝福全文,分析“祥林嫂故事”的叙述视角。 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 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20、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 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 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 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 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上乃欲变此,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 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
21、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 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乙)与王介甫书(节选) 司马光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 自信太厚而已。 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 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 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又于其 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炫鬻争
22、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 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 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 农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 大夫不服,农商丧业,故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 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 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 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夫皇极
23、之道,施之于天地,人皆不可须臾离介甫之智与贤皆过人,及 其失也,乃与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复一一自辨 辨:同“辩”,分辩 B度义而后动 度:计划 C炫鬻争进 鬻:出售 D迹其本原 迹:推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议事每不合 雇市佣而使之 B不为侵官 为天下理财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变更祖宗旧法 D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施之于天地 12下列选项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议法度而修于朝廷 A使行新法于四方 B以其无礼于晋 C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D月出于东山之上 13下列对文中
24、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 敛/已逋责也。 B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 敛已/逋责也。 C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 敛/已逋责也。 D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 敛已/逋责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立足点,逐条驳斥了司马光的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丽水市 2020 2021 学年 一下 学期 教学质量 监控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