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非文学作品文本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专题05非文学作品文本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浙江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5非文学作品文本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浙江专用)(9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专题 05 05 非文学作品阅读(解析版)非文学作品阅读(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 2021 年中考语文试题】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 2021 年 5 月 15 日上午 7 点 18 分,我国 天问一号着陆器确认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 着陆器上搭载的是我国“祝融 号”首辆火星车, 这是我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 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2020 年 7 月 23 日发射升空,历经 200 多天的飞行, 于 2021 年 2 月 10 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此后的这几个月的
2、时间里,又经过 多次轨道调整,对着陆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等待今天这个最佳时机实施 着陆。 着陆器搭载“祝融号”降落火星后,轨道器则继续围绕火星运行,一方面 为着陆器和火星车提供中继信号服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注:祝融,我国神话中的火神。天问一号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和火星车组成。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长诗天问 ,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寻求“天问”的答 案。 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 难度却极大。 火星与地球相距遥远, 每隔 780 天左右才会合一次
3、, 会合时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仅一个月左右。 不仅如此, 由于探测器飞行线路会受到太阳系 内多个天体的扰动,还有太阳风、空间辐射等的复杂影响,轨道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 “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在环绕火星的三个月飞行中,拍摄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 由科学家们反复研究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符合探测任务要求的着陆地点。 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务, 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 “天问一号”从火星大气层 外缘通过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 步。 从开始踏上进入点的那一刻起, “天问一号”就迎来了此次探测旅程中最为凶险的“恐 怖9分钟”。 在这短暂的时间内, “
4、天问一号”要从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 与此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 探测器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 接着气动减速,然后火星专用降落伞展开;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 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大推力发动机开始工作,探测器观察地面,寻找最安全的具体着陆 地点;最后着陆器的四条着陆腿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一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而且由 于火星与地球距离遥远、 信号微弱、 通信延时等原因, 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会, 完全靠“天 问一号”自主完成。着陆后,“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驶向火星地面,开始 工作。 (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编写) (材料
5、三) 探测火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关系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人类是否孤独,生命是否还有更多的可能。通过研究火星,人类将更详细地理解地球自身形 成和发展的过程,更准确地预测地球的未来,也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 三闻生活周刊 ) 1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的四个新闻标题简明醒目,各有特点,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B 中国青年报新闻导语突出关键信息,将着陆器着陆火星的时间地点写得很具体。 C火星探测难度极大,原因之一是火星与地球会合带来的理想探测窗口期相对较短。 D从绕火星飞行、选择着陆点到成功登陆的整个过程,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完成。
6、 14“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为什么被称为“恐怖 9 分钟”?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15学校航天社同学正准备有关“火星探索”的演讲,下面是他的设想。请你根据材料,帮 助完成任务。 设想 任务 设置互动问题:我国月球探测器名为“嫦娥号”,月球车为“玉兔 号”;火星探测器名为“天问一号”,火星车为“祝融号”。这些 名称有什么特点? (1)拟 写问题 答案 确定演讲主题:阐述“天问一号”探索火星并成功登陆的意义。 (2)概 括意义 要点 【答案】 13D 14因为在 9 分钟内要完成降速,同时要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不能有丝毫差错,且整个过 程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这样说突出了降落过程的艰难,有现
7、场感,吸引读者。 15 (1)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名称与探测对象相关;通俗易懂,易为大众接受。 (2)表明我国航天科技的强大;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发人类对自身命运的 深入思考。 【分析】 13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感知。D 项中“从绕火星飞行、选择着陆点到成功登陆的整个过 程”表述有误, 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可知, 在此过程中只有“成功登陆”需要由“天问一号” 自主完成。故选 D。 14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和概括。材料二的第四段说明了“天问一号”的登陆过程, 因为“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天问一号要从约 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 0米/小时,与此 同时还要完成一系列的复杂动作”“这一过程, 不
8、能有丝毫差错”“地面人员没有干预的机 会,完全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基于这些所以作者形象地将其称为这是“恐怖 9 分 钟”。 15此题考查的是迁移理解。 (1)我国月球探测器名为“嫦娥号”,月球车为“玉兔号”,这些都取材于民间传说。火 星探测器名为“天问一号”,其中“天问”出自古诗词。火星车为“祝融号”,这是出自神 话传说中。这些名称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且通俗易懂,而 且它们的命名都与它们的探测任务和使命是相关的。 (2)天问一号,是我国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成功登陆火星,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又 迈上了新台阶, 极大的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感叹我们国家科
9、学技术的飞速发 展和惊人的成就, 同时“探测火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 也关系到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据此理解作答。 【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湖州市 20212021 年中考语文试题】年中考语文试题】 同样是看手机,你 sh 了吗? 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 5G 富媒体实验室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思客早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众 的读书习惯,累计回收有效 问卷 6660 份。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众认为,大部分读书时间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 活动占据。截至 2021 年 2 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8. 73 亿,刷短视频已经成了“杀时 间”第一利器。 被短视频“霸屏”的你, 有多久没
10、读书了?我们分析了这 6660 份调查数据, 为你描绘短视频冲击下读书人的变与不变。 “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并非如此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71.45%的受访者表示读书是为了获得新知识、新技能。 最近登上热搜的中科院博士的致谢, 让我们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近七成受访 者认为,读书主要可以开阔眼界、提高修养,有受访者说,“读书是认识世界的捷径”。 想读书,但多数受访者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79. 91%的受访者认为,读书的时间和精 力不足,影响阅读完成率。有受访者说,“下班回家还要做饭看孩子,没时间念书”“阅读 要动脑子,但有时候累了脑子就不转了”。 51%的受访者平均每天阅读
11、时长低于 1 小时。3060 岁的中年阅读群体,平均每天阅读 时长在 12 个小时的比例较高。 43%的受访者表示空余时间被短视频、 游戏等活动占据, 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 有受访者说,“不是不想读书,实在是短视频太吸引人”“手机刷着刷着,天就黑了”。但 也有受访者表示,“短视频里别人分享的书,我会找来读”“玩手机虽然占用时间,但也为 读书提供了新入口”。 受访者中,超八成是“地铁读书人”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电子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调查显示,82.18%的受 访者选择用手机读书, 70.39%的受访者会读纸质书, 有声书阅读的比例则超过三成。2020 年 度中国数字阅读报
12、告 显示, 2020 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9.1 本, 人均有声书阅读量 6.3 本。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6.2 本,比 2019 年减少 2.6 本。2020 年电子阅读付费用户中,26.8%的 人每月平均花费 100 元及以上, 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买单。 充分利用碎片化时 间,书成了通勤 路上最好的陪伴。调查显示,85. 4%的受访者会在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 上阅读, 且集中在 2049 岁年龄段。 城市化的进程滚滚向前, 人们通勤的时间也有所增长, 在每日枯燥无聊的上下班路上,时间完全属于自己,人们通过读书来“充电”、放松。 1722点是阅读的“晚高峰”, 超七成受访者一个月
13、能读完13本书。 对多数人来说, 白天的阅读时间趋于碎片化,晚上时间相对完整,没有太多社会活动,在这个时间段用来读 书的,人也更多。75%的受访者表示,一个月能读完 13 本书,13%的受访者每月能读完至 少 4 本书。20 岁以下受访者平均每月读完 13 本书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 83%。 “硬核书籍”与“心灵慰藉”是多数人的阅读选择 过去的一年,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书单。据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 年以来,小说、文 学、励志与心理学类书籍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群中都更受欢迎。法律类、童书教 辅、学与自然、历史政治、理财投资等“功能型”或“学习型”书籍也在不同人群中各有增 长, 且集中度
14、更高。 经历了疫情的洗礼, 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追求新知识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思客调查显示,2029 岁的年轻人,更偏好文学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习资料书籍。 20 岁以下的受访者中, 文学艺术类、 娱乐休闲类、 专业学习类资料书籍更受青睐。 90.95 后的年轻人爱读哪些红色著作?京东大数据显示, 红星照耀中国 苦难中国等书籍受到 许多年轻人的青睐。1985 年以后出生的读者越来越愿意读毛泽东选集等著作。无论是 寻求心灵慰藉还是追求新知识,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在充满诱惑与忙碌 的时代,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 (摘自新华网 ,2021 年 4 月 23 日,略
15、有删改) 注释受众:新闻媒体的传播对象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包括读者、听众和观 众等。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8下面结论与上文信息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 A短视频用户规模暴增,是由疫情导致的。 B中年群体的空余时间完全被短视频占据。 C通勤者用完整的时间来读的都是电子书。 D年轻人有着较为集中的阅读方向和兴趣。 9“同样是看手机,你 sh 了吗?”题目中藏着奧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0 有同学认为, 上文只呈现客观事实, 没有体现作者的态度与倾向。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结合上文,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11 联系上文和下面资料, 结合你阅读教材中某一部名著的真实体验,
16、写出你对“硬核书籍” 的理解。 资料 硬核: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近年来,其含义进一步引申, 人们常用“硬核”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如“硬核规定”“硬核妈 妈”“硬核玩家”“硬核人生”等等。 (摘自2019 年十大流行语 , 咬文嚼字2020 年第 1 期) 【答案】 8D 9 示例: 首先 sh 拼音中藏着奥秘。 “sh”可理解为“书”“输”“舒”等多种意思。 书: 你读书(看书、听书)了吗?输:你让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了吗?“碎片化时间” 你利用了吗?从“读书对于你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说, 你输了吗?舒: 你舒展身心了吗?你 获得“心灵的慰藉”了吗?
17、其次,题目中“同样”词,则有对比之意,启发读者领会读书与 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可能会带来的不同结果。“sh”中藏着奥秘,“同样”藏着 对比,可见作者匠心。 10示例:不同意。作者是有态度和倾向的。一方面,作者基于“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 归生活来观照”的立场,尊重短视频“霸屏”、受访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读书成为“相对靠 后的选择”等生活真实;另一方面,作者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的倾向,比如“杀时间” 的“杀”、“可现实并非如此”的“可”、对中科院博士的致谢给予我们的道理的肯定、上 班族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 “硬核书籍”与“心灵慰藉”书籍需求的增长等, 都暗示着 这是作者愿意看到的现象。
18、“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也流露出作者的 期许:愿读者在成长中感悟读书的意义。所以说;作者的倾向还是明显的。 11 示例 (1) : “硬核书籍”, 上文主要从功能角度解说, 指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的书籍; 根据资料,“硬核书籍”指有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书籍。如红星照耀中国 ,这是一部纪实 作品, 对初次接触纪实作品的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我读完了这本书, 不仅了解了纪实作品的特点,了解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也感受到红军百折不 挠的精神,还感受到斯诺作为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探求真相的可贵勇气。由此我认为,之所以 称得上“硬核书籍”,更在于它有“很厉害”“
19、很刚硬”的特点,可以滋养心灵,引导我们 打好精神的底子。 示例(2) :上文对“硬核书籍”的理解比较浅显,不够“硬核”。“ 硬核书籍”的价值, 就在于它“很厉害”。 那么, “很厉害”的是什么呢?就名著阅读而言, 我认为真正“硬核” 的,应该是多年以后,还可以沉淀在读者的生命和血液中的记忆,给人深刻启迪,随着年岁 渐长,体会越深。比如围城 ,钱钟书先生用犀利的文笔,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被现实所 困的故事。我深刻地感觉到, 围城中的围城,是荣辱之围城、利害之围城、进退之围城、 人情世故之围城。思客说:“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诚然,人生的。困 局, 亦是成长的机遇, 一个人要走很长的
20、路, 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硬核书籍”。 【分析】 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 干的要求,然后浏览相关材料,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错误。由“不是不想读书,实在是短视频太吸引人”可知,短视频用户规模暴增,主要 由于短视频吸引人,文中并未提到是由疫情导致的。 B错误。由“3060 岁的中年阅读群体,平均每天阅读时长在 12 个小时的比例较 高”“85.4%的受访者会在地铁、 公交等交通工具上阅读, 且集中在 2049 岁年龄段”可知, 中年群体的空余时间并未完全被短视频占据。 C错
21、误。由“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书成了通勤路上最好的陪伴”可知,通勤者主要利用 碎片化时间来读电子书。 D正确。 故选 D。 9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应该通读全文,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去 分析。题目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拼音“sh”,作者没有选用固定的某个字,使得这个题目的 含义更广泛。结合文章内容可以有多种理解,比如“书、舒、输”等。书,意思是你读书了 吗?舒, 意思是你身心舒适了吗?输, 意思是你没有利用手机进行有意义的阅读, 你输了吗? 另外,题目中的“同样”一词也提示了看手机的多种结果,形成对比。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既
22、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首先明确观点:不同意。由文章最后一段“无论是寻求 心灵慰藉还是追求新知识,读书的真正目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在充满诱惑与忙碌的时 代,读书对于你的意义,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可知,作者是有观点的,认为读书的真正目 的,都要回归生活来观照。“或许时间能给出答案”也感受到作者的期盼,希望读者逐步感 悟读书的意义。由“想读书,但多数受访者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43%的受访者表示空余 时间被短视频、 游戏等活动占据, 读书成为相对靠后的选择”可看出作者是重视读书的。 另外,文中很多词句也能够看出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比如“杀时间”的“杀”,表明观看
23、短 视频对时间的浪费,这种做法作者是反对的。由“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并非如此”中的 “可”字看出作者对人们明知读书的益处却难以付诸行动的做法的遗憾。 由“最近登上热搜 的中科院博士的致谢, 让我们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等句子也可以看出作者对 读书的肯定。综上所述,作者在文中是有自己的观点的。 11本题考查结合材料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该通读全文,深入理解材料 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去分析。结合原文“据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 年以来,小 说、文学、励志与心理学类书籍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群中都更受欢迎。法律类、 童书教辅、学与自然、历史政治、理财投资等功能型或学习
24、型书籍也在不同人群中 各有增长,且集中度更高。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追求新知识成为一种迫切 的需要”和链接材料“硬核: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可知,“硬 核书籍”指的是能让人们获得新知识和心灵慰藉的有一定难度的书籍。 本题要求结合你阅读 教材中某一部名著的真实体验来谈, 可选择名著中理解稍有难度或影响深远的篇目去谈。 比 如红星照耀中国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对初次接触纪实作品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但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就可以理解作品的内容,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国 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25、, 向全世界真实报道 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 红军将领的情况。 也让学生感受到红军不怕困难、 百折不挠的精神。所以这本书可以称之为“硬核书籍”。 【浙江省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20212021 年中考语文试题】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5 月 15日, 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学校启动了“航天科技进入生活” 主题宣传项目,你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请完成小题中的三个任务。 (材料一)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 2020年 7月 23 日发射升空,2021年 2月 10 日到达火星轨 道,之后天问一号的着陆巡视器将于 2021年 5月6 月在火星表面进行软着陆,候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5 非文学作品文本阅读解析版 -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专题 05 文学作品 文本 阅读 解析 三年 2019 2021 中考 语文 汇编 浙江 专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