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21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秋统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检测卷第五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得分: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 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 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 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 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 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 立和隔膜。 孤
2、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 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 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 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 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 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 特色,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 惯的。这是
3、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 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 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 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为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 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 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 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 论语 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
4、 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 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 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 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 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 信任。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 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
5、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 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 个别关联。 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我读 论语 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 土社会的特性了。 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 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 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 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 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
6、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 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 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 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 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 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 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 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 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
7、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 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 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 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 。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 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 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 而非 指微观的、 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 经历经济转型、 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 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其中就包括人 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
8、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 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 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 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 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 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 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 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 容易为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
9、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 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 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 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 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 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 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10、。 C.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 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D.“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 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解析 B 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意,“所以”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C 项,曲 解文意, “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错误,材料二“熟悉社会已遭遇 强烈冲击, 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 D 项, 曲解概念, 似是而非。 “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错误,根据材料三, “熟悉的社会” 是对乡村社
11、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 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 答案 A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 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B.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 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 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 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 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 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
12、法相近。 解析 B 项,无中生有,“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 答案 B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解析 C 项,“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材料一无此观点。 答案 C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答案 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 深入,逻辑性强;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
13、出。 5.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 法。(6 分) 答案 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重视契约, 增强法理意识;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祖巷(节选) 王剑冰 进了村子就看到了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珠玑古巷,吾家故乡”。我先见 到了家乡的花,艳红艳红的,一问,洛神花。守着花的女子说,这种花富含氨基 酸,剥开花瓣泡水,对人好着呢。 八百多年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桥下一道水,流得更久。石雕门楼框着悠长 的古巷,巷道铺着石子,凸凹的感觉,
14、透进脚心。雨和尘沙,会顺着凹痕滑走, 滑走的,还有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时光。 明清时期的老宅子,有些挺立着,有些歪了肩角。灰薄的瓦,干打垒的墙, 墙上刷的白灰,掉了一半的皮。一口“九龙井” ,依然清澈甘洌,酿出的酒、沏 出的茶都味道醇厚,制出的豆腐也嫩滑爽口。 慢慢地发现,这些拥挤的房屋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不唯是生活功能,还有 团结功能。瞧,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这边是谢氏祠堂,那边是杨氏,旁边 是冯氏,然后赵氏、钟氏、赖氏 我随脚踏进旁边的谢氏祠堂。阳光从祠堂后面照进来,满屋亮堂。房屋设计 很讲究, 会在后方为太阳留下通道, 中间为雨水留下位置。 这样的老宅气韵祥和, 舒适透爽。一侧的墙上
15、贴着红纸,上边写着人名。一位老者从后面走出来,还没 看清脸面,先见到露齿的笑,说来了,谢家的?我说是来看看。老人叫谢崇政, 七十五岁了,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自己与老伴在这里,没什么事,就帮助谢家迎 迎客人。说话间我已经明白,墙上的名单,都是最近前来认祖的。 告别老谢出来,闪过诸多门口,前面出现了一座门楼,上面的石匾题为“珠 玑楼” 。门楼两旁,有不大的摊子,摆着细长的卷烟,竟然叫“珠玑烟” 。摊后的 女子笑意盈盈,介绍说,珠玑巷早就有种烟的历史,自家的烟叶收了用不完,便 学着做卷烟,就地消化。巷子里还有不少卖腊鸭的,一排排腊鸭挂在阳光下,泛 着油亮的光彩,而且都标着是“腊巷”的腊鸭,一问,腊巷就
16、是珠玑巷的一条街。 这让我立时想起前两天遇到的老者,难道他是珠玑巷人? 我来时, 火车卧铺外边走廊上一个小女孩让老人跟着她学诗, 老人总是说错, 小女孩就一次次地教。 原来, 老人是带孙女回老家。 小女孩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 蓄一头短发,很是可爱。爷爷说,我来说一个,你也跟着学,爷爷就一句一句地 说着当地的土谣: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聊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 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喔 小女孩真学了,学的腔调也跟爷爷一样。后来知道他们也在韶关下车。这小 女孩叫安安, 她说爷爷家在居居。 我问老人“居居”在韶关哪里, 老人说在南雄。 我恰巧要去南雄。老人说,欢迎你到我们村子去看看,现在外边
17、来的人可多了, 还有旅行社的。后来才知道,老人的口音被误听了,比如说村里的人“不傻”, 实际上说的是“不少”。那么,老人口中的居居巷,可不就是这个珠玑巷!老人 说他们那里的腊鸭誉满岭南, 只有“腊巷”的人做的腊鸭才正宗。 老人说他姓刘, 一个村子以前有一百多个姓。当时觉得他过于自豪,现在才明白他讲的是实话。 我便有意去寻找刘氏祠堂。 这是古巷较大的一座祠堂,深而广,屋顶的天窗不止一个。阳光射进来,里 面显出明明暗暗的层次,案子、条凳、廊柱、匾额,使得整个祠堂器宇轩昂。我 们进门的时候,一个女子从旁边跟进来,显现出友好的热情。她说祠堂是刘氏宗 亲举办大事的地方。我问刘姓在珠玑巷有多少人,回答是十
18、几户。县史办的李君 祥说,珠玑巷的人渐渐迁出去,现在留下的还有三百五十多户,一千八百多人。 十几户也不算少了,刘、陈、李、黄都属于大户。 巷头汪着一泓水,水边一棵古榕,铺散得惊天动地。水叫沙湖,连着沙河, 水从桥下流走,顺着古巷流到很远。沙水湖北畔,有个“祖居纪念区” ,区内一 座座新起的祠堂,风格各异,气势雄伟。这些祠堂都是仿古建筑,有的还立了牌 坊, 哪一座都比原来的宏阔。 转到黎氏祠堂, 我看到一位老太领着一个小女孩玩, 小女孩像火车上的那位小姑娘。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 我上去叫了一声安安。小女孩回头来看,还真的是。小女孩向我介绍说,那位老 太是她奶奶。她和她奶奶热
19、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离开有些热闹的街巷,深入进去,便看到了生活的自然。那是岭南特有的乡 间景象。一扇扇门内,都干净整洁,有的院里晒着辣椒,红红黄黄的,好几摊子。 有的门通着后边,过去看,一间间住房都有人。见了,热情地招呼,问来自哪里, 姓什么。周围是长叶子的芋头,在土里不知道有多大。开花的南瓜,一个个垂挂 着,无人摘取。墙上翻下的植物,像仙人掌却不长刺。秋葵顺着高高的枝,独自 爬过了墙头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祖巷的历史悠久,文中用八百多年前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悠长的古巷和明清 时期的老宅子现在还挺立着来体现。 B.祖巷的老房子虽然很拥挤,但有极
20、高的利用价值,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 既具有生活功能,也有团结功能。 C.“珠玑巷的人渐渐迁出去”, 作者借县史办李君祥的陈述委婉地表达出他 对祖巷人离开家乡的不理解。 D.文中“我说是来看看”“我忽而醒悟, 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等 信息都表明了“我”的游客身份。 解析 C 项,“表达出他对祖巷人离开家乡的不理解”分析错误,珠玑巷的户数 和人数变化的信息是客观陈述。 答案 C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以牌匾名“珠玑古巷, 吾家故乡”直接点明写作对象, 既照应了标题, 又总领了下文的内容。 B.文章描绘了祖巷中谢氏祠堂、刘氏祠堂
21、和黎氏祠堂的不同特点,通过对比突出 了祖巷的发展变化。 C.文章结尾对祖巷的庭院、植物景象进行了描绘,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祖巷的温 馨和谐,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D.文章总体上以“我”游览祖巷的踪迹为线索来贯穿内容,移步换形,让读者跟 随“我”的脚步看到了祖巷的面貌。 解析 B 项,“通过对比突出了祖巷的发展变化”分析错误,并无对比之意,并 不是为了突出祖巷的发展变化,而是传承。 答案 B 8.文中插叙了在火车上碰到小女孩与老人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4 分) 答案 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波澜性,使叙述产生了变化。通过老人 带孩子回祖巷和教孩子学土谣,进一步表达了祖巷人热爱故乡
22、、传承家乡文化的 主题。引起下文寻找刘氏祠堂,与下文碰到小女孩的情节相照应。 9.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选文中体现了祖巷人怎样的形象特点。(6 分) 答案 祖巷人无论走向多远, 都会回到故乡寻根认祖, 体现出祖巷人慎终追远、 热爱故乡。 祖巷人做洛神花茶、学做并销售“珠玑烟”和“腊巷”品牌的腊鸭 以及对祖巷的照料、维护与守候,体现出祖巷人爱护并传承故乡的历史文化。 从祖巷拥挤的房屋中有各种姓氏的祠堂,大家济济一堂,并热情接待外来者,体 现出祖巷人团结、热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程辉字日新,蔚州灵
23、仙人也。皇统二年,擢进士第,由尚书省令史升左司都 事。久之,为南京路转运使,以宫殿火,降授磁州刺史。大定二十三年,拜参知 政事。 世宗谕之曰:“卿年虽老,犹可宣力。事有当言,毋或隐默。卿其勉之。” 一日,辉侍朝,世宗曰:“人尝谓卿言语荒唐,今遇事辄言,过于王蔚。”顾谓 宰臣 曰:“卿等以为何如?”皆曰: “辉议政可否,略无隐情。 ”辉对曰: “臣年 老耳聩,第患听闻不审,或失奏对。苟有所闻,敢不尽心。”旧庙祭用牛,世宗 晚年欲以他牲易之,辉奏曰:“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 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二十四年,世宗幸 上京,尚书省 奏来岁正旦外国朝贺事,世宗曰:“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统编 必修 上册 语文 第五 单元 检测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