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巩固训练(含答案)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巩固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巩固训练(含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致云雀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时间:30 分钟 满分:50 分 得分: 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放号 (h o) 怒涌 风起云涌 蜂涌 而至 B.号 叫(h o) 晴 景 闲情 逸趣 晴 天霹雳 C.号 令(h o) 洪 涛 宏 福齐天 恢宏 大度 D.号 角(h o) 律 吕 清规戒律 金科玉律 解析 A 项, “号”应读“h o”, “蜂涌而至”应为“蜂拥而至”; B 项, “号” 应读“h o”;C 项,“宏福齐天”应为
2、“洪福齐天”。 答案 D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诗句,语序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啊啊! 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 , , 哟! A.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毁坏 不断的努力 B.不断的毁坏 不断的努力 不断的创造 C.不断的努力 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毁坏 D.不断的毁坏 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努力 解析 按照逻辑顺序选择。应该是“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 答案 D 3.下列各句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B.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C.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3、 D.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解析 B 项是反复,其他三项都是排比。 答案 B 4.下列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他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 实主义风格。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 评价。 C.郭沫若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 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D.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 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解析 A 项,“现实主义”错误,应该是“浪漫主义”。 答案 A 二
4、、能力素养提升(38 分) (一)课内阅读(16 分) 阅读课文,完成 58 题。 5.下列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中展现的空中云海,描绘的北冰洋、太平洋的滚滚洪涛,充分表现了大自然 的雄奇、壮阔、瑰丽、博大,气势磅礴。 B.“无数”“无限”这些词语,写出了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威力的自然形象, 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 C.诗人描写大自然,是把整个大自然当作“自我表现的全宇宙的本体”,当作生 命的化身,诗中对大自然进行了客观的描绘歌颂。 D.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 望破坏旧世界、创造
5、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解析 C 项,“客观的描绘歌颂”错误,这里应该是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答案 C 6.下列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极的北冰 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 B.“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 写出了诗 人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 C.这首诗鲜明地展现了郭沫若雄浑豪放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大胆、丰富而奇特的 想象营造壮阔、恢宏的意境。 D.这首诗句式自由,节奏鲜明,是一首自由体的新诗,诗人采用了不受束缚的自 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
6、烈的节奏感。 解析 B 项,“仰视”错误,这里写出了诗人的高度,应该是“俯视”。 答案 B 7.诗中的“力”是全诗的诗眼所在,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深刻内涵。(4 分) 答案 诗中反复歌咏的“力”就是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 “力的毁坏”是毁坏旧 世界、 旧中国、 旧社会、 旧文化, “力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 新中国、 新社会、 新文化,创造新时代的文明。诗人对力的歌颂,歌颂了它的形态(力的绘画,力 的舞蹈),它的声响(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它的韵律(力的律吕),表现出一种勇 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和热烈向往、执着追求,以及摧毁旧事物的勇 气和坚定信念。 8.请简析诗人是如何展开想象的,有什么
7、作用?(6 分) 答案 诗人想象“我”站在地球的边上,眼观大洋,耳听海涛,并把太平洋想象 成为一个力大无穷的勇士,竟然要把地球推翻,把相距遥远的北冰洋和太平洋联 结起来,把天空的云海和海洋的洪涛联结起来,创造出一种阔大而超越的意境, 这些神奇的想象、壮丽的场景,同诗中表现的进取乐观精神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 憧憬,构成了诗歌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 (二)课外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912 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
8、卤莽? 因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9.下列对炉中煤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以“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表达了自己与祖国 两情依依、心心相印的密切关系,既显示了自己报国济民的情意,又寄托了对祖 国革命与运动继续发展壮大的期望。 B.第二段“黑奴”“卤莽”,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但愿意积极进取、 以身许国,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
9、觉醒。 C.“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和“因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 的心肠”等诗句,很生动地写出了“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 恋祖国的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 D.第三段中“重见天光”四字,既表达了作者对五四运动的光明的渴求与赞颂, 又倾诉了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斗士的诗人对祖国的光辉前途、 民族的发达兴旺的希 冀,以及诗人对自己“报国济民”抱负的跃跃欲试的心情。 解析 B 项,“地位和人格卑贱”错误,“我”本来也是栋梁之材,但是因为旧 制度不能发挥才能。 答案 B 10.下列对炉中煤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块正在燃烧的煤炭
10、,将祖国当作日夜思念的女郎,可见其爱 情之深沉。 B.“年青”一词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 这里已超越 了一般的宽泛的爱国主义而上升到革命的、 具有特定阶段和时代内涵的思想高度。 C.“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全诗没有一次出现“怀念祖国”的字 样,却充分表达出诗人热爱和怀念祖国感情的强烈和深切。 D.首尾两段中的“燃”含义一样,都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长夜中的摸索探寻,这 首尾呼应,就使得全诗在乐观、自信、高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中把情感推向 了高潮。 解析 D 项,第四段中的“燃”,则强调了诗人在重见天光后的奋斗搏击。 答案 D 11.“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
11、诗反复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 答案 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形成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 同时也显示了因果的脉络。将“我年青的女郎”进行反复,强烈地抒发了诗人的 爱国激情,突出了诗歌主题。形成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韵律 美。 12.试分析“炉中煤”这一意象的意蕴。(6 分) 答案 “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 “炉中煤”黑 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 “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 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 藏的改造世界
12、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 (三)语言表达(6 分) 13.郭沫若为纪念古代名人撰写的楹联字字珠玑,值得欣赏,请根据语境任选一 则,补出对联的上联或者下联。(6 分) (1)武侯祠在四川省成都市,始建于西晋末年。1965 年郭沫若为其撰写的楹联 是: ,好为梁父吟。 (2)四川省江油县建成李白纪念馆。1963 年,郭沫若应邀为其撰写了楹 联: ,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3)四川成都西南郊区的浣花溪畔杜甫故居建立了纪念馆, 即杜甫草堂。 1953 年, 郭沫若为其撰写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 哲; , 。 答案 (1)志见出师表 (2)酌酒花间 磨针石上 (3)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红烛 时间:4
13、5 分钟 满分:60 分 得分: 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1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蜡炬 (j ) 躯 (q)体 颤 (zh n)颤巍巍 B.溃 (ku )脓 烧沸 (f i) 按捺 (n )不住 C.脂 (zh)肪 匠 人(ji ng) 熏陶渐 (jin)染 D.消弭 (m) 慰藉 (ji) 一哄 (h ng)而散 解析 A 项,颤(ch n)颤巍巍;B 项,溃(hu )脓;C 项,脂(zh)肪。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分) A.腊烛 力挽狂澜 暧昧 灵魂 B.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捣破 C.深奥 死
14、不瞑目 气慨 脂膏 D.凋敝 哗众取宠 辍学 耕耘 解析 A 项,“腊烛”应为“蜡烛”;B 项,“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 C 项,“气慨”应为“气概”。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的研究员便会情不自禁地津津乐道 说个不停。 闻一多经常缺席教授会,基本不参加任何清华的活动,断朋绝友,皓首穷经 , 已经到了古人所谓“足不窥户”的地步。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此刻,寺院周围庄 重的红墙, 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 洋洋洒洒 的雪花, 是飘舞在空
15、中的精灵。 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 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店进行 规范整治、改头换面 ,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 一多,他从善如流 ,立刻笑领了。 在与瑞典的对决中,因德尔波特罗和摩纳哥受伤,阿根廷人的排兵布阵顿显捉 襟见肘 ,好在纳尔班迪安尚能披挂上阵。 A. B. C. D. 解析 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感兴趣,很感兴趣地谈论。在句中和后面 的“说个不停”重复。皓首穷经:指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 古籍。使用正确。洋洋洒洒: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 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还
16、形容才思充沛, 写起文章来很顺畅。 在句中形容 “雪花” 属于用错对象。 改头换面: 是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 内容实质不变。 褒贬误用。 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使用 正确。 捉襟见肘: 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 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 穷于应付。使用正确。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这么多若许努力,终于赢得了一句评语:一多是“由学西洋文学而转入中国文 学”的“唯一成功者”。 B.这部耗资巨大的影片票房创下新低,豆瓣评分也不高,制片方指责个别影评人 未看作品就对电影进行差评的行为是极不妥当的。 C.最近几日
17、,雾霾天气再现华北地区,有专家透露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即将 从我国北方入境,这或许有助于雾霾浓度的扩散。 D.9 月 8 日,开学的第二天,闻一多初次与朱自清见面,从此开始了长达 14 年 的同事论学。 解析 A 项,成分赘余,“这么多”与“若许”重复。B 项,表意不明,是制片 方的指责不妥当, 还是影评人对电影差评不妥当, 不明确。 C 项, 搭配不当, “雾 霾浓度”与“扩散”不搭配。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当下,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年 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对于这种看法,笔者敬谢不敏。 B.节日贺卡:垂念
18、师恩,永世不忘。值此春节到来之际,恭祝恩师节日快乐,身 体健康! C.75 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 主了!” D.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解析 A 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B 项,“垂念”是敬辞, 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如:承蒙垂念,不胜感激)。C 项, “老朽”是老人的谦辞,符合语境。D 项,“钧裁”是对上级裁决的敬称。 答案 C 二、能力素养提升(45 分) (一)课内阅读(16 分) 阅读课文,完成 69 题。 6.下列对红烛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9、)(3 分) A.第一节,诗一开始就突出红烛意象,由此联想到诗人热烈的心,“红”是赤诚 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B.诗中表达了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 考觉悟的过程。 C.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既制了,便烧着” , 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对自己的 勉励: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解析 C 项,这里写出了诗人的信念: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 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 答案 C 7.下列对红烛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
20、,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的每一节都以“红烛啊! ”的呼唤开头, 形成浓郁的抒情氛围, 继之以自问、 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 B.诗人在从红烛的外在形态上提取了红烛精神之后, 进一步将之归结为“莫问收 获,但问耕耘”,画龙点睛,揭示了红烛精神的本质和灵魂所在,收束全诗,可 谓“卒章显其志”。 C.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 反复使用感叹词强烈地表达了 心中的情感。 D.这首诗注重重复句的使用、顶真等修辞的采用,注重押韵、格律,突破了诗人 以往诗歌形式美和节奏感的限制,诗风自由,和诗中的情感适配。 解析 D 项,“突破了诗
21、人以往诗歌形式美和节奏感的限制”错误,这首诗体现 了闻一多所倡导的新诗的格律化和音乐性的主张。 答案 D 8.本诗第二、三节有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请结合全诗分析。(4 分) 答案 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与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 这样就发生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这一令人困惑的 问题,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和“不误,不误! ”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 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理解了红烛,由 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 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9
22、.诗歌中诗人的情绪抑扬顿挫,峰回路转,感染力极强。请试作赏析。(6 分) 答案 诗歌中诗人情绪的抑扬顿挫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赞叹红烛的 “红” ,这是扬;困惑于红烛式的自焚,这是抑;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这是 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这是抑;欣喜于红烛的伟绩,这又是扬;最后,掂量 着“灰心”与“创造”各自的分量时,感伤之情又隐隐透出;但全诗的收束却又 是昂扬向上的。 七次变化, 四扬三抑, 线索清晰, 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型节奏, 极富感染力。 (二)课外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013 题。 祈 祷 闻一多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
23、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请告诉我戈壁的沉默, 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 泰山的石霤 还滴着忍耐, 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 是孔子吊唁死麟 的伤悲? 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注】 河马献来的馈礼: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背负“河图”; 有神龟出于洛水
24、, 背负“洛书”。易 系辞上 : “河出图, 洛出书, 圣人则之。 ” 石霤(li ):滴下的水。孔子吊唁死麟:麟,麒麟。史书记载,鲁哀公郊外狩猎 捕获一怪兽,请孔子辨察,孔子视之曰:“麟也。”以袖掩面,涕泪湿袍。 10.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想从“抱紧的记忆”里寻找问题的答案, 但是又唯恐惊扰了五千年记忆的 静谧与庄严,所以提醒“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B.“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表现了诗人对离奇传说的 质疑,凸显出诗人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 C.对于“谁是中国人”这样一个无需回答的问题, 闻一多偏偏要顽固追问,
25、 可见, 他所谓的“中国人”并非一般的“国籍”概念。 D.本诗赞美的同时有迷惘, 诗人另一首 死水 把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 诅咒中蕴含希望,两者炽烈的爱国情感是相通的。 解析 B 项,是赞美而非质疑,“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错。 答案 B 11.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运用四句一节的新格律体,并采用两句一换韵的技法,在视觉上给人以整 齐和谐的建筑美,听觉上给人以错落有致的音乐美。 B.诗歌标点的使用别具匠心,如第二节有疑问词却用逗号句号,四、五节陈述句 却用问号,是语气的变化更是情感的变化,耐人品味。 C.诗歌的最后一节与第一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巩固训练含答案 地球 边上 峨日朵 雪峰 云雀 巩固 训练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