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巩固训练(含答案)
《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巩固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巩固训练(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9 念奴娇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永遇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声声慢 (寻寻觅觅寻寻觅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时间:45 分钟 满分:70 分 得分: 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4 分) 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解析 A 项, “浪涛尽”应为“浪淘尽”; B 项, “羽扇伦巾”应为“羽扇纶巾”; D 项,“无情”应为“无晴”。 答案 C 2.下列句子
2、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浪淘 (冲刷)尽,千古风流 (有功业)人物。 B.谈笑间,樯橹 (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 C.料峭 (十分寒冷)春风吹酒醒。 D.回首向来萧瑟 (凄凉)处。 解析 B 项,应是代指曹操的战船;C 项,应是微冷;D 项,应是风吹雨落的声 音。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故 国神游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B.远芳侵古道 道 狭草木长 C.风雨不动安如 山 天阶夜色凉如 水 D.一任 群芳妒 一任 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析 A 项,形容词,旧的;名词,原因。B 项,均为名词,道路;C 项,均为 动词
3、,好像;D 项,均为副词,任凭。 答案 A 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例句:何妨吟啸且 徐行 A.父母且 不顾,何言子与妻 B.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 泣 C.北山愚公者,年且 九十 D.不出,火且 尽 解析 例句和 B 项都是连词,一面一面。A 项,为副词,尚且,还;C 项,为副词,将,将近;D 项,为副词,将要。 答案 B 5.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B 项,“樯橹”是借代,其他三项是比喻。
4、 答案 B 6.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 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 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 字以内为小令,如如 梦令 ;5990 字为中调,如一剪梅 ;91 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 。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 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
5、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 解析 D 项,李煜是南唐后主,应属婉约词人。 答案 D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 ,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词用“ , ” 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 的尾声。 (3)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 “ , ”,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答案 (1)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二、能力素养提升(46 分) (一)课内阅读(9 分) 阅读念奴娇 赤
6、壁怀古 ,完成 89 题。 8.下列对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 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 这首词便是明证。 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 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宿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 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 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 与
7、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 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 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解析 D 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 情节的评价也错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 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答案 D 9.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全词豪壮情调不合,你的看法如何? (6 分) 答案 “多情”是古代诗词中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功 立业的愿望,“华发”固然已使人生悲,这种悲是因为尚
8、未实现青云之志。“人 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 “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 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二)课外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011 题。(9 分) 点绛唇 再和送钱公永 苏 轼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 。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 。一送西飞雁。 【注】 秦山禹甸:指会稽。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说“上会稽,祭大禹”。 乱:古代乐曲、辞赋的末章。此处作动词,唱和。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9、 分) A.“莫唱阳关”,以“莫唱”一词渲染出与友人分手时的眷眷难舍,显出二人情 谊之深厚;词人歌唱着离情别绪的阳关曲 ,更增添了难舍难分的心绪。 B.“风流”二字在此恰切生动,是说钱公永才学超众,英俊杰出,倜傥不羁而不 拘礼法,正与自己的个性意趣相投合。 C.“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由于分别在即,眼睛已经为之湿润了,他不忍心 再去看友人的眼睛和面容, 而有意把视线转向了窗外, 这两句写词人想象的景象。 D.“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 ,一个“远”字,预示出友人起身的茫茫 旅程,而且是孤独远去,更加令人难分难舍。 解析 C 项,“这两句写词人想象的景象”有误,从词中看,这应为作者看到的
10、 眼前景。 答案 C 11.古人认为这首词下片末三句“超脱(高超脱俗)”, “超脱”体现在哪里?请简 要赏析。(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这首词的语言风格的能力。题干要求非常明确,关键在于要 具体分析“超脱”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词句中的。 答案 体现在意境开阔,情韵高远。“孤帆远”,写出送别情境的开阔辽远、情 意的绵长;“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写作者和钱公永一唱一和,一同目送 西飞之雁,表现出二人心意相通,洒脱旷达,使本词的离情别意不流于悲伤,不 同于一般的送别词。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213 题。(9 分) 鹧鸪天 【注】 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
11、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 这首词作于元丰六年(1083)苏轼在黄州时。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 体环境,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B.“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 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C.“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这几句写雨后初晴,词人拄着藜杖,踏 着斜阳,漫步在古城旁,徜徉于乡村外,直接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D.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
12、时所见村景, 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 昨夜之雨而引起。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解析 C 项,“直接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错误,应该是通过作者的外部形象 显示其内心世界。 答案 C 13.本词的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 者怎样的感慨?请结合句子中的词语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反映了作者被贬黄州、百般寂寥、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凄凉之感。 “殷勤”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含有自嘲之意,而“三更雨”则烘托了凄凉的气 氛与作者夜不能寐的落寞心境; “浮生”表达了作者对贬谪生活无所作为以及 飘忽人生的感慨;“凉”字一语双关,既
13、是天气凉,更是作者内心的凄凉; 一个“又”字加重了这层凄苦,表现了词人被贬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空虚之 感。 (三)语言表达(19 分) 1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对词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人无疑是苏轼。在苏轼之前,填词时, 。苏轼 第一次使词从重视音乐的框框中摆脱出来, 与音乐初步分离, 进而重视文学因素, 首先使词成为一种文学体裁。 苏轼在词中自由畅达地表现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生活 情趣、生活感慨,不仅把本来属于诗歌的“言志”内容写到词中,而且把诗里已 经出现的形式技巧也用在词里, ,也使词的形式技巧
14、发生了变化。 解析 该语段是围绕苏轼对词的贡献展开的。 空后面一句说苏轼开始注重文学 因素,空前面限定是苏轼填词之前,所以应和后面苏轼的做法相反,即“更重 视音乐”。空,分析前面的内容,共两点:一是苏轼把诗歌“言志”的内容写 到词中,二是苏轼把写诗的技巧用在词里。空后提到苏轼使词的形式技巧发生 变化, 对应前文, 空应概括苏轼对词内容上的影响, 即 “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 。 答案 音乐因素重于文学因素(更重视音乐) 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 15.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中的任一句扩 展成一段话,表达孤独寂寞的心境。(7 分) 答案 (示例)一路征程,不觉已是黄昏时分
15、。抬眼所见,是一棵缀着稀疏黄叶的 千年古树,树身缠绕着几根枯黑的牵牛藤蔓,树顶的乌鸦“哇哇”叫个不停。不 知这种漂泊异乡的日子,何时是一个尽头。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句子的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 称。(6 分)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一颗光辉夺目的巨钻, 在古代文学的“国度”里, 她是一块园圃,盛开着芬芳绚丽的花朵;她好像一位千娇百媚的美人,舞动着身 体;她又像是跳跃着千啼百啭音符的乐章;她也像是记录世间万物悲欢的巨著。 这些足以使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给人们带来绝美的艺术享受。 解析 解答此题,要分析四个句子的特点,取其中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巩固训练含答案 念奴娇 赤壁 怀古 永遇乐 口北 声声 寻寻觅觅 巩固 训练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8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