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云和雾 教学设计
《13云和雾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云和雾 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3.云和雾 【主要概念】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地球表面有由 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 【涉及课标】 2.1 2.1 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 列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如晒衣服、雾、玻璃窗上的水珠等。 知道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 14.114.1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14.214.2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 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举例
2、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一课。将云和雾放进一课,是因为这两种 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 同。漂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创设情 境,聚焦学习内容。区分在登山的过程中不同视角的所见,山腰上的云即山腰上的雾,引导学 生初步认识,云和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第二个做人造雾的实验,因为是在实验室,接近地表 的是雾,所以是造雾而不是造云。这是一个典型的模拟实验,也是本节课唯一的活动,动手活 动需要引导学生将模拟实验的情况外推
3、到实际情况中去, 进而分析推导出自然界的雾是如何形 成的。 第三个活动是根据抽象的图示, 结合模拟实验解释云的成因, 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最后教材揭示出云和雾的形成的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独立意识增强,对自然现象 有明显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日常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基于好奇心的驱使和随意性的 观察行为,但缺乏深度思考和有条理的表达。本课以说出含有“云雾”二字的四字词语为始, 再辨别视频中的云和雾,引导学生思考云和雾之间的区别,根据生活经验推测雾的形成原因, 再通过做模拟雾的实验,思考总结出雾的形成原因,
4、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描述能力以及归纳 概括能力,为以后研究露和霜,雨和雪,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 2.能够做人造雾的实验,尝试解释雾的形成原因。 3.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解释云和雾的形成原因 难点:做人造雾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火柴,冰袋,量筒 学生分组材料:量筒,温水,冷水,线香,冰袋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板书:云、雾, 提问:
5、 你能说出含有云和雾的四字词语吗? (云雾缭绕, 云山雾海、 腾云驾雾、 云开雾散) 2.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有云和雾的词语,看来,云和雾之间一定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有 谁能来试着说说看,云和雾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3.学生尝试回答。 4.师谈话:好的,那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你能分辨一下哪个是云,哪个是雾吗? 播放一段视频:云和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云和雾 (掲题) 【设计意图:通过组词聚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产生分歧,并在分辨云和雾的情境中,【设计意图:通过组词聚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产生分歧,并在分辨云和雾的情境中, 引出本节课的任务。 】引出本节课的任务。 】 (二)提供材料,实验验证(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云和雾 教学设计 13 云和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