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文言文 分析综合-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学生版)
《专题13 文言文 分析综合-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3 文言文 分析综合-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学生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20192019 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 专题专题 13 13 文言文文言文 分析综合分析综合 【考点穿透】【考点穿透】 分析综合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有两种题型:一是问答题, 一是选择题。试题内容涉及三个方面:(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要求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作出分析,以准确地筛选并提取信息。文言文阅读要 求筛选的信息,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等。筛选文言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 上能够对文章内容进
2、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意理解的程度。文言文信息,是指史传文的人物、时 间、地点、事件、结局,语言、动作、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散文札记类的风物、意境、感悟、抒 怀等;说理文的观点、论据、见解、看法、感慨等。文言信息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文中限制,凸显出语 境的相对完整,表现出上下文在筛选信息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筛选”关键词,“筛选”是一种环环相扣 的动态思维过程,是一个“圈定”“辨析”“遴选”“提取”“整合”的完整进程。文言信息应从三个层 面入手:一是筛选关键信息,如文章主旨、结论、见解、感悟等;二是遴选核心信息,如人物生平、性格 节操、征集才干、品德性情等;三是提取主体信息,如人物形
3、象、表现技巧、布局谋篇等。筛选并整合文 中信息的技巧:一是明结构关系,即要弄懂人物、事件、观点、结论之间的关系,为筛选信息打下良好基 础;二是知对应关系,即筛选信息时应做到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对应;三是对位意识,即将信息 选项代入语境去验证真伪,辨别正误;四是比对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意进行比较鉴别,以确定正误是非。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文言文中重要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 我们应掌握以下方法:(1)捕捉材料信息。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 遵循局部整体局部的原则,认真地研读材料。当然,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全读 懂
4、,可利用猜读法进行大胆推断,也可运用“跳读”法将一些疑难词语暂且跳过去。在准确理解词意、句 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对文中 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同时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相关 的议论抒情等,要做到心中有数。(2)把握文章要素。对于记叙文,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 人物关系怎么样,事情的原因、过程、结果怎么样,然后进一步思考人物活动和事件表现出的思想意义。 对于文言文来说,由于文化背景和行文特点的隔膜和差异,弄清其中的人和事,有时也并非易事。如古人 称谓复杂,同一个人物在一篇文章中可能
5、有多种称呼,如不了解,很可能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或多个人, 以致把内容理解偏了。对于议论文来说,首先要弄清文章的论点,并要理清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用了 什么论据和方法。文言文中的一般性议论文,结构比较单纯,论点论据也比较明显,弄懂文句之后,把握 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不难。(3)注意逐项检查。在阅读题目时,必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 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 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做题时要将备选答案中的相关内容逐条与原文相
6、关部分比较,看备选项的 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特别是在事情的角色、件数和行为的程度、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要 努力培养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所作的叙述,按人物、事情的顺序逐一、迅速从原文中找出来的能力,叙述 分析、评价的整体性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性,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 要有借题来解文的意识。(4)进行全面验证。进行验证常采用两种方法:代入法即将所选答案放回原 文中查对。析错法即能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原因。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 中选出一个错误项,如果我们能充分识别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迁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 握的。另外,如果试
7、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等,我们就应该充 分加以利用。因为提供了这些,我们就可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命题者 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1)曲解词义。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 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考生如果不注意把选项与原文严格地对应起来,此题较易误选。(2)夸大其词。 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3) 张冠李戴。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4)颠倒事 实。即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5
8、)无中生有。这种陷阱的设置,在中考中是常见的干 扰项在文段中找不到根据,是命题人臆造出来混淆视听的。(6)偷梁换柱。命题者通过偷换某个概念来设 置陷阱,这在中考中也很常见。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的思想主张,以及作者对文中人、事、理 的看法评价,是作者的感情态度在文中的反映,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要求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把握隐 含在文中的作者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考查时,一股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结合在一起进 行。这一考点与前一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 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
9、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 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准确筛选出作者的看法,进而恰当地进行分 析或概括,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相应会大一些。初中文言文主要考查传记类和议论类文章,传记类必须了 解所写人物的品质和功德,注意文中作者的简评性文字,注意记叙文中议论性的句子以及议论文中表达作 者观点的句子等。议论类文章主要从论点上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爱国”“思乡”“民生”“忠 孝”“刚直”“廉洁”“节俭”等,都是记叙类和议论类文言文常考的作者观点态度。做这类题一定要整 体阅读原文,根据具体语境分析文章中心和观点态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借“题”解“文”
10、。 文言文中用来命题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语句,试题中对文章分析概括的文字,一般也涉及文章的主 要内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借“题”解“文”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通过“倒读法”,可 以巧妙寻找到解题的钥匙。筛选法。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 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件事的,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再将选项列出的“观 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得出正确选项。概括评价法。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记叙、议论评价来表现的,因此就要从人物的言行、事件的叙述中,概括评价作 者的观点态度,将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
11、评价比较辨析,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抓题眼法。认真审视 题干,抓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明确要求,仔细比对,综合分析,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真题精讲】【真题精讲】 一.(2018广东广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10 分)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
12、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3、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 横无际 涯 受任于败军之际 B. 薄 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 C. 去国 怀乡 搜于国 中三日三夜 D. 至若春和景 明 四时之景 不同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本文虽名为“记” ,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 出“览物之情” 。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 己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
14、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 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 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二.(2018重庆 A)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5 分)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 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 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15、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 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 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 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 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
16、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 “琅琊也”,鄂教版写作“琅邪也” 。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名 之者谁( ) (2)得之心而寓 之酒也( ) (3)觥 筹交错( ) (4)树林阴翳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 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的早晚景物, 两幅画面对比 鲜明。 B.第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3 文言文 分析综合-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学生版 专题 13 分析 综合 2019 年中 语文 古诗文 阅读 必考 内容 秘籍 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