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文言文 虚词-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0 文言文 虚词-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教师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 文言文 虚词-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教师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考点穿透】【考点穿透】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凡是考查文言文的中考试卷,都会直接或者间接 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有的直接命题,有的通过文言文翻译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指文 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只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要考查运用 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见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主要是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 “在文中的用法” ,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
2、虚 词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虚词的考查常常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句子中字形相同虚词,比较它们的 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和用法不同,我们在理解文言虚词的时候,也应本着“词不离 句”的原则,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一、语境推断法语境推断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 意解题。用“焉”作例子来说明。诸如,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 “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 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 )这句中的“焉” 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二、二、句位分析法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 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助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 在句中,用在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用在名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助词, 如“尔其(语气助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三、三、对称分析法对称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 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
4、法。 四、关注词性法。四、关注词性法。要关注词性差异,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常见虚词数量上并不算多,但因为用法纷繁, 学起来并不容易,更主要的是,有些虚词的使用只在词性上存在细微的差别,意思都完全一样,稍不留心, 便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另一方面,越是有难度的地方越能够体现能力,故此又它们一直是各级、各类考 试命题者青睐的内容,屡考不衰,大家务必加以重视。 五、把握位置法。五、把握位置法。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 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 六六、理解本质法。、理解本质法。要理解虚词用法的本质。应该
5、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 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 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 七、结合语意法。七、结合语意法。要结合具体语意理解虚词。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意,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切不可机械、盲目。 八、联系课文法。八、联系课文法。联系课文的虚词是中考不可或缺的。虚词题考查的基本方式是将试卷阅读语段中的 句子和必修课本中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异同,对于课本中的虚词,我们一方面要尽量做到全面掌握,
6、【真题精讲】【真题精讲】 一、 (2018四川内江)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第 69 题。(13 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 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
7、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学科!网 6.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故患 有所不辟也(灾祸) B.非独贤者有是 心也(这样) C.万钟于我何加 焉(好处)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得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D 句中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8、是(3 分)( ) A.由是则生而 有不用也 朝而往,暮而 归 B.得之 则生 或以钱币乞之 C.乡为 身死而不受 好为 梁甫吟 D.所恶有甚于 死者 求石兽于 水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A.转折连词,却/连词,表修饰;B.代词,它;C.连词,因为/ 动词,唱;D.介词,比/介词,在。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孟子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且富有文 采和气势。 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这一思 想对后世产生了
9、极为深远的影响。 C.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正 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 D.“本心”即天性,天良。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 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评。 【答案】C 9.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_ _ 【答案】假如人所喜欢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哪种手段不可以使用呢?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根据上下文语境,同时抓住重点词语“如使”解释为“假如” , “则” 解释为“那么
10、” , “于”解释为“比” , “得”解释“能够” 。 二、二、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 ) (2 分) A河曲智叟亡 以应 今亡 亦死 B同舍生皆被 绮绣 将军身被 坚执锐 C闻 寡人之耳者 吾从北方闻 子为梯 D亲 贤臣,远小人 亲 旧知其如此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多义词的意义的能力。B 项,两个“被”均为通假字,通“披” ,穿;A 项的“亡” , 前者通“无” ,后者为“逃亡” ;C 项,前者为“使听到” ,后者为“听说” ;D 项,前者名词作动词,为 “亲近”之义,后者为名词,是“亲戚”的意思。 9下列加点词
11、用法和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 ) (2 分) A皆以美于 徐公 所欲有甚于 生者 B因以 为号焉 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C年且 九十 且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乃 不知有汉 乃 悟前狼假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 项均为“比” ;B 前为“把” ,后为“因为” ;C 前为“将近” ,后为“况且” ;D 前为“竟然” ,后为“才” 。 10下列断句不准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C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答案】C 三.(2
12、018甘肃兰州)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 1012 题。(10 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1)夙夜忧叹 夙: (2)斟酌损益 损: (
13、3)咨诹善道 诹: 10. (1)早,早晨 (2)除去 (3)询问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掌握。 “夙夜”连用是强调忧虑的时间长,夙是早晨;斟酌损益是斟情酌 理、有所兴办。“损”是减少、损害;咨诹是同义复词,诹也是询问的意思。课内文章中的词语,理解没 有难度。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故临崩寄臣以 大事也 徒以 有先生也 B.还于 旧都 安陵君受地于 先王而守之 C.以彰其 咎 望其 旗靡 D.以伤先帝之 明 欲报之 于陛下也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掌握。A 项,以:把,拿;因为。B 项,于:到;从。C 项,他们的。D 项,
14、助词,的;代词。 12.选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 ,其用意是什么?(4 分) 答:_ _ 【答案】说明出师伐魏是为了完成先帝遗诏;情感上打动君主刘禅,认同出师伐魏的决策。来源:学科网 四、 (2018湖南娄底)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 贤今 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15、,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 霪雨 通:淫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学科&网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
16、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夫/霪雨霏霏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策之/不以其道 D.山行/六七里 【答案】B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专指男人的配偶) B.属 予作文以记之(通“嘱” ,嘱咐) C.如其 言,果得于数里外(他的) D.人不知而 不愠(转折连词“但是”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这道题词语主要有古今异义、通假字、常见实词和虚词。A 项, “妻子” , “专指男人的配偶”是今义。在这个句子里, “妻子”用古义,即“妻子和孩子” 。 12.下
17、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段和第四段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 B.本文是一篇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远大的抱负的借物言志的文章。 C.文章在语言上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 D.本文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入理,环环相扣,层层蓄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赏析文章的内容、主题、语言特点、表达手法等能力。D 项, “本文先写景,后叙事” , 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叙事,叙事滕子京在岳阳的作为、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第二三、四段写景。所以, “本文先写景,后叙事”应是“本文先叙事,后写景” 。 13.将下列文言语句
18、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源:学科网 译文:_ 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_ _ 【答案】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最好采用直译的方式逐字落实意思,做到准确、通顺即可。 本题中(1)的关键词“以”的意思是“因为” , (2)的关键词“微” “斯” “归”的意思依次是“没有” “这” “同路” 。 14.本文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伟大政治抱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民族复兴, 请联系本文,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5 分) 答:_来
19、源:学科网 _ 【答案】示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 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平常心。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 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感悟主题的能力。第一问, 岳阳楼记开篇叙事,赞扬滕子京虽贬黜,但仍奋发 有为的精神;之后写景,表现迁客骚人的不同人生观;最后赞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理想抱负,表达主题。第二问,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认识,也就是谈我们青少年 在新时代也需要这样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并为此而努力奋斗,以天下为己
20、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受 在后。 五、 (2018湖北十堰)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0 文言文 虚词-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内容提分秘籍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 10 虚词 2019 年中 语文 古诗文 阅读 必考 内容 秘籍 教师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