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1.生产力生产力 (1) 含义: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2) 基本要素: 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合称 生产资料。 (3)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石器(石器铁器铁器机器机器机器人机器人 ) (4) 劳动者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中起 主导作用。 (5)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可以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地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可以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地 下矿石,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如钢材等。下矿石,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
2、材料如钢材等。劳动对象的范围大小也是衡量生产力 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6) 地位: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进步的变化之中。 2 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1)含义: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主要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 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统一整体,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 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 3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
3、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 产 力 谁来改造:劳动者 人 们 利 用 自 然 和 改 造 自 然 的 能 力 怎么改造:生产工具 改造什么:劳动对象 物的因素 人的因素 生 产 关 系 生 产 过 程 中 形 成 的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关 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关系的基础) (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私有制)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雇佣剥削、平等互助)(雇佣剥削、平等互助) 产品如何分配(平均分配、按资分配、按生(平均分配、按资分配、按生 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
4、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称生产方式。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2、上层建筑: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 治法律机构、制度等,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
5、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1、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四、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四、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 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课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一一
6、) )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地位: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共同劳动; 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在生产中形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原始人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 4、管理集体事务:氏族议事会 5、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代替了氏族集体劳动; 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6、奴隶社会生
7、产关系的特点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努力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7、奴隶社会的历史进步性: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 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 ,迈入了文明时代,这是 历史的进步。 8、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社会被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代替是历史的进 步吗,为什么? 一个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主要看生产关系是否适主要看生产关系是否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
8、发展的总趋势。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城市的出现、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 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2.封建统治的方式: 经济剥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
9、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主要方式:收取地租(劳役、实物、货币) 其他方式:高利贷、苛捐杂税、徭役 政治压迫: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思想钳制:散播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 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有人) 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有钱) 5.资产
10、阶级革命: (1)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 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 展扫清障碍。 (2)过程: 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 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夺取政权的革命。 (3)积极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 阶段。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 飞跃, 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1、(1)基本特征: 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 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 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大批生产企业、 银行破产, 大批工人失业, 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直接原因:直接原因: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个别企 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
12、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7.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 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命 运。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13、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框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正确认识空想社会主义: (1 1)进步性)进步性: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社会的诉求,为科学社会 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来源。 (2 2) 局限性) 局限性: 仅从理性、 正义等原则出发, 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没有触及本质问题;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社 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科学社会主义 (1)思想来源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3)理论基石理论基石: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14、结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 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 的伟大飞跃的伟大飞跃。 (4)诞生标志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 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生产关
15、系的特点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4.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曲折与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出现严重曲折; 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1 2022 学年 统编 高中政治 必修 知识 梳理
文档标签
- 2021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点总结
- 2021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梳理
- 2021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总结
- 2021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提纲
- 2021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清单
- 2021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背知识
- 2021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知识整合
- 2022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
- 2022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点总结
- 2022届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点汇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高中政治
- 2021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整理
- 2022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清单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