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课 件(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课 件(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课 件(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通通过本单元学习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古代中国法律了解古代中国法律、礼教并用的礼教并用的 治理手段治理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和基本特征了解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和基本特征,以及以及 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法法律与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律与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法律着眼于防范 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与惩处,教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两者相辅相成。 中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
2、确立于秦,成熟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 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 西西方法律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方法律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 新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知知识结构识结构】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夏商时期:、夏商时期: 2、西周时期、西周时期: 3、东周时期:、东周时期: 4、早期国家的法律:、早期国家的法律: 5、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 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殄灭民命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殄灭民命, “人殉”就是例证。“人殉”就是例证。 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
4、制,同时提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出 “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新新 思思想想,而,而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 周周朝有九刑,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朝有九刑,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 是是中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并引发早期的德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并引发早期的德治治 与与法治之争。法治之争。 一、先秦
5、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夏商时期、夏商时期: 2、西周时期、西周时期: 3、东周时期、东周时期:4、早期国家的法律、早期国家的法律: 5、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 (1)春春秋战国时秋战国时期德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2)儒儒家认为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徳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人性善,主张徳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法法家认为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与韩非。 (3)儒儒家主张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
6、,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但并不并不适适 用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相相反,反,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国 君君主专制的愿望。主专制的愿望。 (4)正正是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 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秦汉时期:、秦汉时期: 2、魏晋时期:、魏
7、晋时期: 3、唐朝时期:、唐朝时期: (1) 秦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商鞅在魏国李悝法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商鞅在魏国李悝法 经的基础上,“改法为律”。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经的基础上,“改法为律”。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2)汉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 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3)汉汉朝律令后来变得繁乱庞杂,条目字数都很多。朝律令后来变得繁乱庞杂,条目字数都很多。 (1)魏魏明帝减省明帝减省律令,律令,司马昭司马昭主政时对魏律又进一
8、步主政时对魏律又进一步减省减省。 (2)魏魏晋时期,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是最重要的变化化:原因?原因? 影响?影响? (1 1)法律:)法律: (2 2)教化:)教化: 唐初对律多次删减;唐初对律多次删减; 唐高宗:唐高宗:永徽律永徽律、唐律疏议唐律疏议:地位、影响地位、影响 大唐开元礼大唐开元礼:内容、地位内容、地位 推广魏晋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推广魏晋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20142014年课表卷年课表卷)4545. .( (1515分分) ) 材料材料 西汉建立后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约
9、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 形成形成九章律九章律。汉武帝时汉武帝时,九章律九章律之外的之外的“旁章科条旁章科条”迅速增至迅速增至359359“章章”,仅仅 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1000多条多条,“律令颇多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具有法律意义的案 例汇编越编越多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三国魏初沿用的沿用的 “秦汉旧律秦汉旧律”竟多选竟多选906906卷卷,770770余万宇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东汉以来马融、郑玄
10、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 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令”,由由 具体行政部门掌握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共2020篇篇、620620条条、2760027600字字,大大降低大大降低 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新律不少条文突出 上下尊卑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中国法制通史
11、 (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 8分分) ( (2 2) )根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响(7 7分分)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法与行政法规分离; 突突出伦理犯罪。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 东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
12、 魏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20172017年课表卷年课表卷)4444 (1515分分) 材料材料 北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大律“凡二十五篇凡二十五篇”,制罪制罪“二十五等二十五等”,定罪定罪 15371537条条,“条流苛密条流苛密,比于齐比于齐(北齐北齐)法法,烦而不要烦而不要”、宣帝宣帝“更峻其法更峻其法”,导致导致 “上下愁怨上下愁怨”、“内外离心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更定新 律律”,史谓史谓开皇律开皇律。隋隋朝统治者鉴于朝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课 件2021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中国古代 法治 礼教 ppt 2021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