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统编版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点
《2021年统编版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统编版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点(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政治体制政治体制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又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 基本职能。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以某种特定的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 为特征的政治体制来实现社会治理的。 东西方的政治体制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说,贵族制、君主制、民主和共 和制是集中主要形式。 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 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第第 1 1 课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一、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2、 (二)商朝:内外服制度;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三)西周 1、贵族等级分封体制: 内容:周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东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 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度更进一步的政治体制, 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但也要服 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2、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礼乐制:维护统治的文化制度。 4、等级分封政体的特征: 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整体的基本
3、特征。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二、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一)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 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 体。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政治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专制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 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二)秦朝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1、皇帝制度(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 特点:皇位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中央政府) 三公:丞相(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秉承皇帝,统领百
4、官)、太尉(掌军事)、御史 大夫(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 九卿: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 运作:国家重大事情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3、郡县制(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分为郡、县两级。 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 丞、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 命。 4、文书行政 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建立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 传送到全国各地。 三、两汉至明清行政体制三、两汉至明清行政体制 (一)中央行政体制 1、西汉 汉承秦制,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设立“中
5、朝”。中朝:又称内朝, 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使外朝丞相权力大大削弱,加强了皇权。 西汉晚期后,三公制取代丞相制,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2、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3、魏晋:三省体制逐渐形成。 4、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 。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 决策与出令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 门下侍中、尚书令并称宰相, 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 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评价:三省职责明确,相互牵制
6、,削弱相权,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并加强皇 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5、宋朝: 宋朝设置三省六部制,但职能废弛瘫痪。 另设中书门下省,其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 6、元朝:实行中书一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7、明朝: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标志着封建君主专 制发展到更高阶段。 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内侍顾问机构,无决策权。 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 8、清朝:军机处 特点:简、速、密。地位:军机大臣直接秉
7、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 枢。 影响: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二)地方行政体制: 1、汉朝:郡县两级制。 郡:太守(京师所在地设内史或京兆尹,级别高于一般郡)、郡尉、郡丞。太守开府分曹理 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由太守分别任用。 郡下设县(有少数民族地方设道):县令或县长,之下有丞、尉及分曹属吏。 王国与侯国:景帝和武帝后,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2、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3、魏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 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4、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8、5、唐朝: 继承隋制,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 ),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安史之 乱后,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 唐中期后,设节度使(州以上的地方军政长官),逐渐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 镇割据势力。 6、宋朝: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作为军事管理机构的府变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路、 府、县三级制。 7、元朝: 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 后 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咼一级行政机构。形成省、路、 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 意义: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央
9、集权。 8、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三司: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原本行省权 力由三司分割)。明朝后期,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9、清朝: 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下设县(州),相对较为稳定,形成省、府、县三级级 行政体制。 第二课第二课 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西方政治体制的产生和演变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 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形成,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包含一定 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 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公
10、民都仅是少数。妇女、外侨和奴隶不仅没 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 (一)雅典: 1、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 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 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由 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陪审法庭是主要的司 法机关,陪审员全体6000人,组成规模不等的沈庭审理大小案件。 2、雅典城邦制度特征: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小国寡民,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 (二)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
11、的代表 虽然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但国王世袭继承, 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 议员仅30人, 终身任职; 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 主持公民大会、 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 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不利于充分发挥作用。 (三)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等高级官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 执政官: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 会和元老院,执行相关决议。 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 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召开和表决都受到 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2021 统编 历史 2019 选择性 必修 国家制度 社会 治理 第一 单元 政治制度 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