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静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9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 1 页 共 X 页 2021-2022 第一学期高三语文(第一学期高三语文(9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卷第卷 基础题(共基础题(共 40 分)分) 一、语言表达一、语言表达 (17 分分) 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 分) 随着夜间经济的红火,使古建筑的安全遭到破坏。近年来,随着人们文物保 护意识的增强,发展以安全为先,成为社会共识。所谓“熄灯”,不是“一关了 之”, 而且要找到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点, 古建筑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点 亮”。如今,不少地方已经运用新技术,
2、在大型文物建筑外立面上投影,打造亮 丽灯光秀。例如福建华安二宜楼,将灯具安装在建筑周围的公共空间,既保护了 文物现状,又能在投影画面中展示创意内容一举两得。 _ 2.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 (3 分)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 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以“杜康”借指酒。 阡陌: 指在广袤的田野上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间小路。 其中, “阡” 指南北走向的田间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们 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
3、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 朔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农历每月初一。望日,农历每月十五那天。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才能。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壬戌 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 。姚鼐与方苞、王慎 中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 高三语文(9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 1 页 共 X 页 3.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时谈到“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小说中 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
4、,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 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 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 红楼梦塑造人物注重表现人物性格 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变化,请从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中任选一个人物,结 合鲁迅先生的评价和相关情节阐明你对他(她)的理解。(8 分) 二、小语段阅读(每小题二、小语段阅读(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46 题。(校本 21 页原题改编)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 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的话题,人们不仅
5、津津乐道什 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 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 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 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_”。( ) 通过公井、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 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 醉于孤芳自赏, 不仅与大众阅读_, 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 文学奖的核心在于 “文学” , “奖” 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 而非
6、_的收益。 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 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B. 街谈巷议 高山流水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C. 炙手可热 高山流水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D. 街谈巷议 曲高和寡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 默”。 高三语文(9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 1 页 共 X 页 B. 当靠文学
7、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 默”。 C.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 幽默”。 D. 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 默”。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 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C. 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D. 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 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学法总
8、结:观察试卷第 1 小题和第 5 小题,结合复习的知识内容回顾病句常考查的错 误类型。 (2 分) 二、非连续文本阅读(二、非连续文本阅读(每小题每小题 3 分,分,共共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 材料一材料一 在一些地方,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美味。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 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然而舌尖的一时“任性”,却 潜藏巨大风险。从 SARS 病毒到鼠疫、H7N9 禽流感,再到埃博拉病毒、MERS 病毒,都 与野生动物有关。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 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
9、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面对 这些血与泪的教训,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忽视其严重危害。倡导科学健康的 饮食习惯刻不容缓。 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简单是私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大众健康 的公共问题。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有的人认为吃什么 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但必须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个人或者一小部 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更大范 围的危害。这警示我们必须把区域乃至个人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 行审视。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 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
10、我们尊重、鼓励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美食文 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负责任的基础上。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着敬畏自然、 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和态度。 高三语文(9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 1 页 共 X 页 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在证实蝙蝠 是 SARS 病毒的自然宿主时,研究团队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 但即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 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决不能因为携 带病毒就消灭它们。因此
11、,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蝙蝠进行无侵害采样,采样完成 后将蝙蝠放归自然。这样的例子生动说明,与大自然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 律,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轻易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的还是人 类自己。 避免野生动物带来的社会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对活体动物的交易市场进行更加 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对于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必须严厉打击、坚决取缔。当年因 非典疫情,广东省宣布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关闭野生动物市场,对于后续疫情的控制 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 加强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相信这样
12、的举措会进一步降低潜在的疫病风险。大家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加强市场的 规范和管理要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漏洞,防范病从口入,守护全社会的健康 与安全。 (摘编自彭飞舌尖之“鲜”别成社会之“险” , 人民日报2020 年 2 月 7 日) 材料二材料二 在我国,有着保护野生动物的优良传统。在“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 书寄远人”“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美丽诗句中,在“不涸泽而渔, 不焚林而猎”“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兼爱动物的主张里,都体现出这种传统文化 理念。同时长期以来,也存在着在“野味”名义下捕捉、饲养、销售、食用野生动物 等顽固陋习。科学研究表明,加工食用野生动物并没有神奇养
13、生功效,反而会带来病 毒、寄生虫、重金属等健康安全风险,甚至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因此, 保护野生动物, 不仅要有集体认同, 更要见诸持久的人人行动。这就需要, 在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教之外,以更加完善、更大力度的法律来强力加持。新冠疫 情发生以来,从立法到执法、司法,各方面各环节齐发力,依法保护野生动物,声音 响亮,行动严厉。国家层面,立法上,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火线列入今年立法计划; 执法上,疫情防控期间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将严格处罚;司法上,严惩破坏野生动物资 源违法犯罪行为。战疫中这些保护野生动物的系列举措,迅速显著地彰显了法治的力 量。 “徒法不足以自行。”保护野生动物,是一场全民法治课
14、,也是一场人与文化陋 习的持久战。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人人积极主动走在依法保 高三语文(9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 1 页 共 X 页 护野生动物的前端, 就会缓冲末端惩戒治理的压力, 减小末端惩戒倒逼的成本。 为此, 不仅要学法,更要守法用法,不做清谈客,争当行动派。 (摘编自茅亩依法保护野生动物,人人当做 “行动派” ,“南方网”2020 年 3 月 12 日) 材料三材料三 在卫生健康领域,有研究表明超过 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尽管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尚未确定,但源于野生动物的致病风险始终威胁人类生命安 全和身体健康是确凿无疑的。在实践中,对一些重点
15、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人工繁育、人 工饲养,原本目的是挽救珍贵、濒危物种,其中一些却进饭馆上餐桌成为“野味”。 有些动物制品难以辨别是来自野外生长还是人工驯养的动物, 这就为市场上鱼目混珠、 欺骗牟利的现象提供了条件,甚至出现将偷猎的野生动物拿到饲养场“洗白”后高价 出售的情况。这些乱象不仅危害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而且存在重大公共卫生安 全风险,听之任之后患无穷,确实已经到了不能置之不理的时候了。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 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为有效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回应社会 重大关切,必须发挥法律制度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保护闸”
16、“安全阀”的作用,坚持 以法治手段管源治本,紧紧抓住“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这个突破口,切断威胁人 民生命健康的传染源,把公共卫生安全的这一道至关重要的闸门筑牢守好。 (摘编自王晨依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 人民日报2020 年 3 月 19 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食用野生动物不仅会让个人遭遇病毒、寄生虫入侵等健康风险,更可能会引发 超过 70%的新发传染病,威胁整个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B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应当得到足够的尊重与鼓励,但必须以不对公 共卫生和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为基本前提。 C如果人人
17、都依法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会缓 冲法律末端惩戒治理的压力,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人类健康与安全问题。 D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是关乎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要事,只要“全面禁止食用野 生动物”,就能切断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传染源。 8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第一段由食用野生动物现象入手,接着指出潜在风险,然后指出专家学 者的权威论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B材料一第二段指出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的存在,但更主要的是指出其存 在的巨大隐患,体现出客观、理性的态度。 高三语文(9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 1 页 共 X 页 C材料一第三段以对 S
18、ARS 病毒自然宿主蝙蝠无侵害采样后放归自然为例,证明人 类不应利用自然,而应学会顺应、敬畏自然。 D材料三立足于保障全民生命健康安全,以新冠肺炎的防疫为依托,有很强的针 对性和现实意义。 9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我国自古就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优良传统的一项是 (3 分)( ) A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 B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经伐檀 C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荀子王制 D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礼记月令 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9、,完成 1014 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 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 “母老,唯在诸君! ”贼曰: “此 孝子也,杀之不义。 ”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 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 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吏据白: “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 至时藏匿,必为留负。 ”芝不听,与节书曰: “君为大宗,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 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 ”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 兴诡责县,县掾吏穷困
20、,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 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 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 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 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 通。芝为教与群下曰: “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 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 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后为大司农。芝奏曰: “王者之治,
21、 崇本抑末,务农重谷。方今二虏未灭,师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专以农桑为 务,于国计为便。 ”明帝从之。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 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选自三国志魏书 ) 高三语文(9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 1 页 共 X 页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 县 诡责:要求 B县掾吏穷困 穷困:贫穷 C师旅 不息 师旅:战争 D不矜廉隅 廉隅:棱角,比喻品行方正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 贼至,以 刃临芝 以 其无礼于
22、晋,且于楚也 B.犯教而闻,吏之 祸也 取之 无禁,用之不竭 C.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 莫及芝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D.出为 盗贼,入乱吏治 旦日飨士卒,为 击破沛公军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 分)( ) A.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B.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C.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D.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司马芝“为政有方”的一组是(3 分)( ) 母老,唯在诸君 勋与芝书,不著姓名
23、,而多所属托 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 专以农桑为务,于国计为便 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司马芝很孝顺。当他避乱荆州时,在鲁阳山遇到了贼寇,同行的其他人都撇下亲 人逃跑了,只有他守护着老母亲,他的言行使贼寇放弃了对他的伤害。 B司马芝不畏豪强。他担任菅长时,派遣郡主簿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服兵役,掾吏 认为此事必不成,虽然刘节百般阻挠,但最终王同等人还是服了兵役。 C司马芝性格耿直,不徇私情。宫中的太监想托他办事,不敢开口讲,就想通过他 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然而董昭也很害怕他,所以
24、就没有帮太监的忙。 D司马芝善于教导下属。他认为君王制定了法令却有人违犯,是君主的不足,官吏 触犯法令让君主知道了,就是官吏的灾祸。他的这一观点对下属很有启发。 四、古诗文阅读(四、古诗文阅读(22 分)分)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君为大宗,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5 分) 高三语文(9 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第 1 页 共 X 页 (2)与宾客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5 分) 16.阅读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司马芝为政的特点。 (3 分) 1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9 分) (1) ,
25、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何以解忧? 。 (3) ,悠悠我心。 (4)熊咆龙吟殷岩泉, 。 (5) ,使我不得开心颜。 (6)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这两个意象来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的感伤的句子是“_,_”。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千古常新的江山,想起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 的许多历史人物,不禁感慨:“_,_。” 第卷第卷 提高题(共提高题(共 92 分)分) 五、现代文阅读(五、现代文阅读(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渭水遇 作者:苏沧桑 后来,我在地图上找过那条小河的名字,没有找到。再后来,我问到了那条小河 的名字叫“大南川” 。它来自群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静海 2021 2022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4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