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2课时)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学案(含答案)
《4.1(第2课时)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第2课时)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学案(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学习目标要求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能通过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 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2.练习应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 合力。 1.科学探究 能从等效替代的角度提出用一个力等效替代两 个力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探究的方案,探究 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2.关键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 一、实验目的 1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与其合力间的关系。 2学习用等效的思想探究矢量合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合力 F的确定:一个力 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 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都是使 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则 F就是 F1、
2、F2的合力。 2合力理论值 F 的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F1、F2的合力 F 的图示。 3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验证:比较 F 和 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三、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筋、细绳套、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 干)。 四、实验步骤 1钉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拴绳套: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A 点,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 套。 3两力拉: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 筋伸长到某一位置 O,如图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 O 点 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 4 一力拉: 只用一只
3、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5改变两个力 F1和 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五、数据处理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 O 沿两条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 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1和 F2的图示,并以表示 F1和 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用 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 O 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 F 的 图示。 2用刻度尺从 O 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 F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的图示。 3比较 F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 F 在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 六、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读数造成
4、误差。 2使用中,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有摩擦力存在会造 成误差。 3两次测量拉力时,橡皮条的结点 O 没有拉到同一点会造成偶然误差。 4两个分力的夹角太小或太大,会造成 F1、F2数值太小或太大,应用平行四边 形定则作图时,会造成偶然误差。 七、注意事项 1结点 O (1)定位 O 点时要力求准确;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后的 O 点必须保持不变。 2拉力 (1)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2)应使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3)两个分力 F1、F2间的夹角 不要太大或太小。 3作图 (1)在同一次实验中,选定
5、的比例要相同; (2)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 探究 1 科学探究之实验操作 【例 1】 (2020 江苏响水中学高一期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 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_; (2)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某位置,此时该同学记录下了结点 O 的 位置及两弹簧测力计对应的读数,他还应该记录下_; (3)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 否会发生
6、变化?答_(选填“变”或“不变”);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答案 (1)F (2)两个拉力的方向 (3)不变 (4)B 解析 (1)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 F 是两个分力合力的理论值, F是合力的实验 值,由力的作用效果可知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 F。 (2)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某位置,此时该同学记录下了结点 O 的 位置及两弹簧测力计对应的读数,他还应该记录下两个拉力的方向。 (3)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不 变。 (4)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选
7、 B。 探究 2 科学探究之实验设计 【例 2】 (2021 江苏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某物理兴趣小组自行设计装置,开 展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弹簧所在平面后,其 部分实验操作如下: a先用两个钩码挂于弹簧末端,在木板上记下末端的位置 O(如图甲所示); b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绳套 OA、OB 系在弹簧末端,用两弹簧测力计勾住绳套将 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 O(如图乙所示),记录相关内容; c根据步骤 b 中所记录的内容,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测力计拉力 FA、FB的图 示,再根据已知的钩码重力,在坐标纸上画出弹簧所受的钩码拉力 F 的图示(如 图丙所示)。 请完成下列相关
8、内容: (1)步骤 b 中,需要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和_,要将弹 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 O,这里体现的科学方法是_; (2)请你用作图工具在图丙中作出 FA、FB的合力 F。 (3)最后观察比较 F 和 F,得出结论后,组员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 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 A实验要选用自重较小的弹簧 B弹簧测力计、细绳、弹簧都应与木板平行 C两绳套 OA、OB 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答案 (1)两绳套的方向 等效替代 (2) (3)BC 解析 (1)步骤 b 中,需要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和两
9、绳套的方向,合力 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3)本实验是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与弹簧的自重无关,故 A 错误;测量力的 实验要求尽量准确, 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 操作中要求弹簧测力计、 细绳、弹簧都应与木板平行,故 B 正确;为了更加准确地记录力的方向,拉弹 簧的绳套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 C 正确;用两弹簧测力 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读数没有要求, 只要使得两次弹簧末端拉伸到同一 点就行,故 D 错误。 【针对训练 1】 (2021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一月考)一同学用电子秤、水壶、细 线、墙钉和贴在墙上的白纸等
10、物品,在家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如图(a),在电子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壶,记下水壶静止时电子秤的示 数 F。 (2)如图(b),将三根细线 L1、 L2、 L3的一端打结,另一端分别拴在电子秤的挂钩、 墙钉 A 和水壶杯带上。水平拉开细线 L1,在白纸上记下结点 O 的位置、 _和电子秤的示数 F1。 (3)如图(c),将另一颗墙钉 B 钉在与 O 同一水平位置上,并将 L1拴在其上。手握 电子秤沿着(2)中 L2的方向拉开细线 L2,使_和三根细线的 方向与(2)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 F2。 (4)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 F、F1、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11、 作出 F1、F2的合力 F的图示,若_,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到验证。 答案 (2)三根细线的方向 (3)结点 O 的位置 (4)F 和 F在误差范围内重合 解析 (2)要画出平行四边形,则需要记录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在白纸上记 下结点 O 的位置的同时,也要记录三根细线的方向以及电子秤的示数 F1。 (3)已经记录了一个分力的大小,还要记录另一个分力的大小,要求结点 O 位置 不能变化,力的方向也都不能变化,所以应使结点 O 的位置和三根细线的方向 与(2)中重合,记录电子秤的示数 F2。 (4)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电子秤拉力 F、F1、F2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 则作出 F1、F2
12、的合力 F的图示,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F 和 F重合,则平行四 边形定则得到验证。 探究 3 科学探究之实验创新 【例 3】 某探究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将画有坐 标轴(横轴为 x 轴,纵轴为 y 轴,最小刻度表示 1 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 图(a)所示。 将橡皮筋的一端 Q 固定在 y 轴上的 B 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 另一端 P 位于 y 轴上的 A 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 P 端沿 y 轴从 A 点拉至坐标原点 O,此时拉力 F 的 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 的大小为_N。 (2)撤去(1)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第2课时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学案含答案 4.1 课时 实验 探究 两个 角度 合成 规律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