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大连市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试卷语文期中试卷 (20201203) 一、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钟嵘很明显赞美“初发芙蓉”的美。唐代更有了发展。唐初四杰,还继承了六朝之华丽,但已 有了一些新鲜空气。经陈子昂到李太白,就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更高的境界。李太白诗: “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 ,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 “清真”也就是清水出 芙蓉的境界。杜甫也有“直取性情真”的诗句。司空图诗品虽也主张雄浑的美,但仍倾向于“清 水出芙蓉”的美: “生气远出” ,
2、 “妙造自然” 。宋代苏东坡用奔流的泉水来比喻诗文。他要求诗文的 境界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即不是停留在工艺美术的境界,而要上升到表现思想情感的境界。 平淡并不是枯淡,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 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这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 是极绚烂,又极平淡。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也认为这两种美应“相济有功” ,即形式的美与思想 情感的表现结合,要有诗人自己的性格在内。这条线索,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 材料二: 常言道:诗无达诂。两千多年来,历代注家对诗经各篇主旨及文义的阐释多有不同
3、。骆玉 明表示: “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诗歌本身无法直译,一旦用白话文翻译出来就不可避免地损 伤原文优美的意境,而读者常常先入为主地去用白话文来理解,这也未免暴殄天物。 ”作家蒋勋也 反对看白话注释的古诗,并认为诗经里的一些篇章是完全不用翻译的。蒋勋说,如氓的白 话译文: “流浪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不是真心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 ”与原文“氓之 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一比,味道全无。所以,蒋勋说诗是没有办法翻译的。 骆玉明认为,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 。他说, “元典”就是一个民族在它的文化特 征形成时期出现的具有标志性的经典,可能这些元典本身非常简单,但后
4、人在学习、阐释、研究这 些书时会不断加入一些内容,实际上就是把本民族的核心价值灌注在一些经典当中,这就成为塑造 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塑造一个民族精神和灵魂的东西。本民族的经典著作,久而久之,就成为了 一种信仰,人们彼此依从的不证自明的信仰。比如世说新语中记载,人们在清谈时,一方如拿 经典著作里的话来论证的话,对方就会不再辩驳了。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诗经“思无邪” ,也就是说它的情感表现都是正当的,没有偏 邪的东西。 诗经是庄重的、从容的、优雅的、本真的,堪称“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 。 2 (摘编自夏学杰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 )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5、,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作为体现中华民族集体审美意识精华的中华美学精神,其 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最主要途径,也就是文艺审美活动即文艺作品的创作、欣赏和传播。讴歌真善 美,鞭挞假恶丑,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神血脉,也是中华美学精神最为坚实的构 成,是中国文学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纵观中外文学史,不论各国作家创作出怎样的文学作品,他们的写作都与本国的文学传统血肉 相连,其作品都渗透着本民族的美学精神。正如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脚下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样,作 家的文学写作,也很难离开传统美学精神的观照。所以,能够达到高原、高峰的中国
6、文学,应该写 出我们伟大民族和平而不保守、中庸而不平庸、深沉而不失热情的性格,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为独立 和复兴而奋勇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用深沉壮阔的笔触缔造一个内涵丰厚的东方审美王国。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中华美学精神 的传承,导致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出现了某些问题和误区。匡正这方面的偏差,正当其时,也刻不容 缓。 有人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 “西式写作”得到了进一步认可与强化。但事实上, 以莫言、陈忠实、贾平凹、王安忆、苏童等为代表的当代作家,不仅受到了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 更从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体系中获得了诸多滋养,从而创造了以中国经验
7、为根本的文学硕果。 莫言是公认的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所借鉴的作家,但他自己曾多次提到,他的文学创作 其实深受自己母亲和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影响,这也构成了他的小说世界的民族骨骼与血肉。没 有后者,他的小说可能变得艰涩陌生,难以卒读。比如莫言的檀香刑讲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 的一起民间反殖民主义的惨烈斗争,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赵甲、钱丁、孙丙分别代表中国传 统文化中刑罚文化、官场文化、民间文化的隐性内涵。这三个隐性文化层面反映和折射着民族性格 中的某些内在元素。由此而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实,不但不会阻止,反而更加促进新世 纪中国作家们做出集体反省,重新反思“当代文学的民族性” “当代文学与
8、文学传统及美学精神的 关系” “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这样的命题。 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关涉到民族精神、 民族风格、 民族气派在文艺领域的具体体现, 应当成为当代文艺创作的重要遵循。当然,我们不仅需要用文学语言表现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而 且需要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对传统文学革故鼎新,建立新的文学秩序,绘制新的文学版图。在 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应该有新的创造,从而在世界文学的洪流中创造属 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新的辉煌。 (摘编自周思明当代文学与中华美学精神 ) 3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与工艺美术境界的雕饰美相比,
9、“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还注重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因而成 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追求。 B.鉴于历代注家对诗经各篇的主旨和文义见仁见智,可能误导读者,因此有的学者对用白 话文翻译诗经持有异议。 C.随着民族核心价值注入,原本全都非常简单的元典成为塑造民族文化面貌、民族精神和灵魂 的经典,进而成为一种信仰。 D.中华美学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有赖于文艺审美活动,当代文艺创作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弘 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重任。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3 分) A.将绚烂与平淡的完美融合作为艺术美、人格美的审美标准,高度契合了我们自古以来对玉的 有光彩且又含蓄的审美认定。 B.材
10、料一列举了文学史上诸多大家的美学观点,粗略而有代表性地展现了中华美学对艺术形式 与思想情感有机融合的追求。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而走了弯路, 现在需要修正偏差回归正途。 D.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应摒弃西方文学思潮影响,注重表现民族精神、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创 造体现中国经验的文学硕果。 3.下列说法中,可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A.冷静观察今日西方艺术的嬗变,其间不乏受中华美学精神影响的启悟,足见中华美学精神强 大的生命力,及其对整个人类审美思维发展的重要影响。 B.文学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
11、,存在着抄袭模仿、千 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C.作家要从中华文化思想道德精髓和中华美学审美风范中汲取营养,将其渗进作品肌理中,创 作出富有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D.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辞弘,志远则其旨 永。如是者其诗必传,正不必斤斤争工拙于一字一句间。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华美学精神”的特征。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58 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伤疤的月亮 刘云芳 4 我推门出来,满天都是星星,月亮只有半个,像被一把钝刀切开,切口上还留着不
12、太整齐的曲 线。它安静地挂在院子的正上方,成了我们家的私有财产。我对母亲说,现在才知道,月亮原来是 我家院子的肚脐眼儿。母亲笑,忍不住钻进窗帘贴着玻璃往外边瞧。 在这个夜晚,我们家也像是被切成两半儿的月亮。我跟母亲在村庄,弟弟和父亲在医院。 似乎很多年没有跟母亲独处过这么多天。一早,她起床,用左手穿衣服,穿鞋,用左手扶稳一 把榆木拐杖,高一步低一步,走出屋子,用脚印把院子丈量两遍,再回来,用左手生火,煮粥。她 喜欢提醒我:和面要用温水;别忘了把这盆食端给狗,还有鸡的食也送给它,顺道把鸡蛋也收了 吧她坐在那里指使我干这干那,仿佛二十多年前的光景:她要教会我各种生活的本领,把自己 的各种经验倾倒给
13、我,就像月光洒满院子。 她要用那半个身子,释放出对我全部的爱。白天,她怕我在屋子里冷,喊我去晒太阳。太阳看 着我们,在椅子底下,刻出一幅母女相依的影子。晚上,她喊我快点去睡。我总是要在睡前为她按 摩。她平躺着,身体展现在我面前。她的右胳膊僵硬,右手不由自主地攥起来,右腿明显比左腿短 一截。它们都萎缩得厉害。我注意到了她肚脐下边竖着的切口。她注意到了我的目光,解释道,那 会儿也是没办法。 那时,她只有二十一岁,怀了我之后,又紧张,又幸福。她感受到我在腹部一天天长大,肚子 很快就鼓起来。大家都说她怀的可能是双胞胎。然而,与我一同长大的竟是一个肿瘤。它甚至抢了 我的风头,快速地占领着地盘,它让母亲困
14、顿,疲乏,让她瘦弱。几个月后的某天,她终于忍不下 去了,坐着父亲赶的牛车进了城里的医院。 大夫望向她和父亲,孩子还要不要?若保孩子,就要等母亲完成分娩后才能手术,那时必定增 加风险。若是保大人,现在必须手术,孩子能否成活就听天由命了,父亲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要保 大人。母亲经历了手术,大夫从她腹部取出的肿瘤装了一小盒。之后,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任我自 然生长。哪怕我出生后非常健康,她也总是对当时的选择心怀愧疚。我看着这道与我同龄的伤疤, 安慰她,如果是我,我也会跟你们做同样的选择。她说,还是有个女儿好。 我查看她的身体, 像在观察一棵老树的年轮。 除了经历那次手术之外, 她还经历过一次绝育术, 这
15、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标配。 她的虎口有一道伤疤,那些年,我们家除了种地,便是喂牛。有一次。她拿着镰刀去割草,在 一条细窄的小道上,前边忽然来了一头小牛,她往旁边一躲,不小心掉了一跤,镰刀的刀刃正好割 在了虎口上,顿时血流不止。她包着一大块鲜红的布去邻村找大夫,缝了好几针。回来的时候,带 回了一块鲜红的布。 她脚上也有一道伤疤。那一年,不知道为什么脚上忽然多出了一块骨头,她去城里看,大夫说 那是骨质增生,需要做手术。术后,她坚持没有住院,为了省钱,她坐班车到山下,硬是爬上了山。 那天,她坐在堂屋的一把木椅上,用从医院带来的纱布给自己换药。当时,我要赶去两座山那边的 5 村庄上学,一去就是五天。我一走
16、便没有人照顾她,我躲在门后的水缸边哭,她赶我,快走!那些 天,她照常喂鸡,喂狗,后来感染了,敷了好久的药才好。 她脖子上也有块比指头肚略小的伤疤。她脑出血之后,昏迷了多日。每天都需要输液,两双手 被扎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后来护士实在无处下手,说要做一个置留管,找来找去,选择在脖子下边 的位置。我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母亲的皮肤上下刀子,那种感觉很不好受,几天之后,母亲忽然双目 圆睁, 上下牙紧紧咬合, 从牙齿的隙缝里分泌出白沫。 她犯了癫病。 大夫说这可能是脑溢血后遗症。 此后又犯过两次,吃了药也无效,我强烈要求护士将它拆除后,母亲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毛病。 躺在炕上, 她把心里的伤疤也摊给我看。 年少
17、时她受的委屈、 她做出的反击, 成年之后的无奈, 还有现在她的身体。说着说着,她哭了,我伸过手给她抹眼泪,感觉从眼角到发丝里仿佛隐藏着一 条隐秘的河流。现在,河水溢出来了。 母亲终于睡着了。窗外的月亮好像不那么明亮了,我隐约看见,它已经斜了过去,去往右边的 山梁上方。那里,春天正从一些干枯的枝头上伸出眼睛、耳朵来,虽然暗处仍然有积雪,但有些野 草已经开始变绿,有些昆虫已经准备鸣唱,等着打破乡村无风之夜的安宁。多少生命在这样的笋节 里待着,期盼着。 我想起生小儿子时,肚子胀得滚圆,生大儿子时留下的那道伤疤几乎要被撑开,成日里心惊胆 战。最后的几天,我在灯光下照着镜子,肚皮反着光,我感觉自己像是托
18、着一轮圆月亮,一轮有伤 疤的月亮。 深夜里,母亲一次次醒来,给我掖被子。 有一次,我从梦里醒来时,母亲正在熟睡,听着她有节奏的鼻息,忽然觉得她的身体里贮存了 满满的月光。有她在的地方,无论多深的夜,我心里都是亮堂的。我忍不住把头偎在她的枕边,仿 佛自己还是个婴儿,仿佛她还年轻,仿佛,前边的日子都堆积在阳光里。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对月亮的描写,既渲染了宁静而忧伤的气氛,又暗示了母亲坎坷的人生经历。 B.“忽然觉得她的身体里贮存了满满的月光”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出母爱的浓烈。 C.文章写“我”生儿子时身上的伤疤,并感觉自己是一轮有伤疤的
19、月亮,深化了文章主题。 D.“仿佛,前边的日子都堆积在阳光里”一句表现了母爱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母亲身上伤疤的来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B.文章以“伤疤”为线索,采用插叙的手法叙写了母亲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艰辛。 C.文章善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如对月亮、月光和想象春天景象的描写。 D.文章语言质朴而又不乏生动,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怜爱之情。 7.“我”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6 8.文章以有伤疤的月亮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
20、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9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913 题,共 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 913 题。 萧恢字弘达。幼聪颖,年七岁,能通孝经 论语义,发擿无所遗。既长,美风表,涉猎 史籍。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 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宣武之难, 逃在京师。 高祖义兵至, 恢于新林奉迎, 以为辅国将军。 建康平, 还为冠军将军、右卫将军。天监元年,为侍中、前将军。二年,出为使持节、征虏将军。四年,改 授后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义兵初,郢城内疾疫死者甚多,不及藏殡,及恢下车,遽命埋掩。
21、又遣四使巡行州部,境内大治。十三年,迁散骑常侍、益州刺史,使持节如故,便道之镇。成都去 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 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百姓赖焉。普通五年,进号骠骑大将军。七年九月,薨,时年五十一。遣 中书舍人刘显护丧事。恢有孝性,初镇蜀,所生费太妃犹停都,后于都下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 梦还侍疾,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后又目有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 龙得治眼术,恢请之。既至,空中忽见圣僧,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致。恢性通恕, 轻财好施,凡历四州,所得俸禄随而散之。在荆州,常从容问宾僚曰: “中山好
22、酒,赵王好吏,二 者孰愈?”众未有对者。顾谓长史萧琛曰: “汉时王侯,藩屏而已,视事亲民,自有其职。中山听 乐,可得任性;彭祖代吏,近于侵官。今之王侯,不守藩国,当佐天子临民,清白其优乎! ”坐宾 咸服。 (节选自梁书萧恢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 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B.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 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C.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
23、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 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D.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 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义兵,指起义的或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犹义师;也指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 的军队。 7 B.出,一般指京官正常外调,而琵琶行 “予出官二年”的“出”则是因罪贬谪。 C.中书,当时所施行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的简称,舍人是其主要官员的官职名。 D.藩,有屏障的意思,古代封建王朝用诸侯国来保护王室,所以称诸侯的封国为“藩国
24、” 。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萧恢聪颖好学,深受朝廷赏识。他童年就通晓一些儒家著作,并善于解说疑难,长大后又涉 猎史书,后来遭逢乱世,走上仕途,得到了明帝和高祖的重用。 B.萧恢倾心为民,治政卓有成效。他刚到郢州就命人及时埋葬病死者的尸体,并派使者巡察辖 区;在益州又巧妙化解了官府与百姓在交通方面的矛盾,百姓因此得利。 C.萧恢恪遵孝道,乐于救济他人。人们都认为,正是因为他的真诚感动上天,其母亲的眼疾才 得以治好;他担任过四州刺史所得的俸禄常常用于行善施舍。 D.萧恢谈古论今,富有政治眼光。他在荆州时曾表示,汉朝的王侯应当帮助天子治理百姓;现
25、 在的王侯情况不同,更应当注重保持自身清白廉洁的品行。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4 分) 译文: (2)既觉忧遑,便废寝食。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4 分) 译文: 13.萧恢是如何解决官府肆意征用百姓马匹的问题的?(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415 题,共 8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 旧 陆 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 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大连市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谜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