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8:送别诗(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8:送别诗(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8:送别诗(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专题 8 送别诗送别诗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 送别诗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古 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 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 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唐人好诗,宋人好词,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 动激发人意。而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是盛唐送别诗的特色。 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 诗中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送别内容有写夫妻
2、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 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其艺术特点,有 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词浅情深。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其一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 津渡口、或都门外。其二时间: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 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 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其三季节: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 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 使志士
3、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其四 相关景物:酒、斑马、晚风、古道、芳(春)草、弱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烟 波、水、浮云。如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故 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据其据其内容及主题内容及主题倾向的不同倾向的不同,送别诗分为以下几种:送别诗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 直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 李白的 赠汪伦 。 第二, 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倘若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壈,其送别诗还可以裹挟着个人的身世之感。如王昌龄芙蓉楼 送辛渐借托玉壶、冰
4、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 冰清的节操,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注意送别背景。第三,重在劝勉、鼓 励、安慰友人。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如高适别董大。第四,综 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送别诗送别诗的的情感基调情感基调:其一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 怅迷惘的感情,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极为凄悲;其二运用优美的文 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与无限思念,此类送别诗给人情感上的审美感受;其三
5、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 荡漾,健康高雅的格调。有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典型题析】【典型题析】 一、分析诗歌意境一、分析诗歌意境( (意境意境= =意象意象+ +情感情感) ) 题。题。 首先了解意境(氛围)特点术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其次了解 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 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最后熟记答题模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 自己的语言描
6、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 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遥能准确地体现 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根据意境氛围地特点来分析作者地思想感情。 二、二、描述诗歌画面描述诗歌画面:此题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 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 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 三、 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三、 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要明确在诗中的位置, 一般来说首句: 渲染气氛, 烘托形象, 为全诗打下感情基
7、调;尾句:含蓄,留下想象的空间。 四、诗歌四、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题步骤: 首先分析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其后分析运用了何种表达 技巧;最后分析抒发什么情感。 【优选例题】【优选例题】 一、阅读下面一、阅读下面古诗古诗,回答,回答 1 1- -2 2 题。题。 【甲】卢溪别人 (唐)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乙】南行别弟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注释】此诗为作者流放岭南与弟相别之作。 1.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8、。 2. 说说甲诗尾句诗人为何而“愁”? 二、二、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阅读下列诗歌,回答 3 3- -4 4 题题。 长安旅夜 许浑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3. 请结合诗句分析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4.请简要赏析预联中“独”“空”两字的妙处。 三、三、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阅读下列诗歌,回答 5 5- -6 6 题题。 送凌十一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5.细读全诗,说说首联
9、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四、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阅读下列诗歌,回答 7 7- -1010 题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 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 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这是唐代诗人 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楚江:指长江。建业:今江苏南京。暮钟时: 敲暮钟的时候。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浦:近岸的水面。含滋:湿润, 带着水汽。滋,润泽。散丝:雨丝。 7.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古
10、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 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 动与静相结合。 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 但帆重犹不能进, 鸟迟似不振翅, 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 立体感。 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 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 了内心的忧伤。 8.请赏析颔联“漠漠 帆来重,冥冥 鸟去迟”
11、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9.说说诗的前两句与题目是有何关联? 10. 请选取一个角度简要赏析本诗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1111- -1212 题。题。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庭,地名。 1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一句中 “暂”字有何妙处? 12.细读全诗,说说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六、阅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313- -1414 题。题。 送庾羽骑抱 南北朝郑公超 旧宅青山远,归路白云深。迟暮难为别,摇落更伤心。 空城
12、落日影,迥地浮云阴。送君自有泪,不假听猿吟。 【注】庾(y)羽骑抱:庾抱是作者的好友,羽骑是他的官职。 13.请结合画线句中的意象,简析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4.诗的尾句有何作用? 七、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 1515- -1717 题。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5.第一、二句诗中,哪些意象是暗示送别内容的意象? 16.首句描绘的意象有何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17.请简要赏析诗的第三、四句有何表达效果? 八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 1818- -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课外 古诗词 阅读 分类 训练 08 送别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文档标签
- 山中送别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9豪放词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2田园诗含答案
- 就义诗同步训练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8送别诗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7咏物诗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11散曲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6行旅闺怨诗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1咏史诗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3叙事诗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4边塞诗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10婉约词含答案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05
- 2022年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分类训练
- 课外古诗词阅读理解
- 2022年中考历史内容分类
- 歌曲送别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95614.html